第406頁
「小公主在這裡呢!」
那人嗯了一聲,音尾上揚,林沉玉知道,那是他不悅的表現。顧盼生的不悅她是能猜到的,畢竟他的算盤落了空,沒辦法給大臣交代了,不是嗎?
果然,他聲音冷下去:「公主是誰?」
眾人不解,有人指著屋內到:「公主在娘娘懷裡呢。」
「哪裡來的公主?」
顧盼生的聲音霎時透亮了起來,許是他掀開厚厚的帘子,走到了屋內,林沉玉聽見眾人的驚呼勸阻聲,可他的聲音離自己越來越近——
掌心傳來溫柔的觸感。
他來了。林沉玉閉著眼,將女兒交給了他,細聲呢喃:「是小公主……」
「從來都沒有公主,這是我們的皇太女。師父唯一的後代,也是朕唯一的兒女。」
他解開龍袍,輕輕蓋在了林沉玉和女兒身上,溫柔至極。
*
女兒取名顧承懿,才生下來,便轟動了整個京城。
顧盼生要立皇太女一事,毫無例外,遭到了滿朝文武的反對,可他豈是被人架空的帝王?先是貶了幾位叫囂的厲害的臣子,又搶在女兒滿月時便昭告天下,將女兒封為皇太女,冊為皇儲,刻進玉碟。
木已成舟,名字刻上祖廟,就算天王老子來也不能再更改。
林沉玉本覺不妥,這樣將她的女兒推到風尖浪口,並不是一件好事,她已經能預見女兒未來的路,並不好走。
她不願意女兒被束縛。
可見顧盼生固執不已,寬慰她:「你生孩子之前,我便寫好了詔書,你若生兒便為太子;生女,便為太女。乞求上天賜福德之後,耀我門庭,若是普通的孩子,豈能投胎成你我的女兒?她既敢來,便有此命。你應該信她。」
林沉玉方寬心。
說來也起來,也許是胎教,也許是林沉玉的緣故,小女兒相貌隨了顧盼生,自小便出落的嬌妍可愛,她性子偏隨了林沉玉,溫和善良,聰穎智慧,心智早熟,對於軍政的見解,遠超同齡人不知多少。
兒時,顧盼生抱著她上朝,她坐在龍椅上,一聲也不哭,好奇的看著堂下,竟不畏人。到了十一二歲時,她已能獨當一面,臨危不懼,受寵不驕,活脫脫便是個小林沉玉。
大小政事,顧盼生也開始放手給女兒。
女兒一日勝一日的大了,可顧盼生還沒死。
倒不是詛咒,林沉玉只覺得蹊蹺,說好的病入膏肓沒有兩年好活了呢?都十幾年過去了,孩子都大了,他還是好好的活著。
問太醫,太醫只說是皇后娘娘身有鳳命,極能旺龍。
林沉玉半疑半信,正巧來張姑娘來京,她召她入宮,叫張姑娘喬裝打扮,去給顧盼生看脈。
張姑娘看回來了,道:「陛下並未病入膏肓,身子好好的呢。」
林沉玉愕然:「那他為何那般憔悴消瘦?」
張姑娘蹙眉,委婉道:「皇上身子似乎有些空虛,陽氣不旺,肝火虛,用人話說,就是餓的。」
林沉玉:……
所以這麼多年,顧盼生都在餓肚子騙她?!
真有他的!
林沉玉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越想越氣。所以他根本就沒有病入膏肓!全是騙她的,正巧女兒下朝歸來,直奔坤寧宮,一頭埋進她懷裡,撒嬌。
聽到兩句兩人議論,女兒眨眨眼:「母后,我有看見過父皇在養心殿,把送來的膳食,掰了餵魚哦。」
怪不得顧盼生用膳和她分開,養心殿的內宦一個賽一個的白胖,養心殿後的花一朵賽一朵嬌嫩。
感情他的飯都沒進肚子!
林沉玉氣的不輕,她氣他騙他,更氣他糟蹋身體。裝瘦這麼多年,對他身體損失多重,他難道就不怕的嗎?
她氣急,和女兒一合計,決定背著顧盼生回鄉逛逛,她去消消氣,讓顧盼生一個人反省反省。
*
時隔多年,她已成了江湖傳說,仿佛是上代的傳奇,江湖也已不是她記憶中的模樣,陌生的面孔,陌生的故事在繼續上演。
她覺得陌生,卻覺得有趣可愛。
一路走走停停,心裡不由得掛記著宮中的女兒,和那個小兔崽子。
走到金陵,忽然傳來噩耗。
帝王駕崩,天下哀悼。治喪三年,已示哀思。皇太女登基,改國號為永安。
彼時她正在茶館喝茶,聞滿館人悲慟聲,沉吟良久,擱下了茶盞。
出了茶館,她只覺得精神恍惚,不知從何處去,往何處去,不知走了多久,抬眼見野外的桃花林。
她想起來,這是她們初見的荒山。顧盼生命人栽種了滿山桃花,留作紀念。
她看桃花繽紛枝頭,不覺潸然淚下。
忽然一陣花瓣落她頭上,桃花似雨,紛紛窣窣搖落人裙裾,她躲閃不急,青絲間肩頭上已是一片粉白欲顫。
歡心未已,流水落花愁又起。
有人笑聲燦爛,衝破哀意,林沉玉聞聲,渾身一顫,抬眼看去,只見那人倚著桃花樹,單手攀枝,可憐桃花枝一樹芳華被搖落欲盡,他笑的那般無辜。
他走向她,一步步走的輕快,聲音委屈:「師父,說好了一輩子都在一起,你卻一個人去行走江湖,倒把我拋的遠。」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那人嗯了一聲,音尾上揚,林沉玉知道,那是他不悅的表現。顧盼生的不悅她是能猜到的,畢竟他的算盤落了空,沒辦法給大臣交代了,不是嗎?
果然,他聲音冷下去:「公主是誰?」
眾人不解,有人指著屋內到:「公主在娘娘懷裡呢。」
「哪裡來的公主?」
顧盼生的聲音霎時透亮了起來,許是他掀開厚厚的帘子,走到了屋內,林沉玉聽見眾人的驚呼勸阻聲,可他的聲音離自己越來越近——
掌心傳來溫柔的觸感。
他來了。林沉玉閉著眼,將女兒交給了他,細聲呢喃:「是小公主……」
「從來都沒有公主,這是我們的皇太女。師父唯一的後代,也是朕唯一的兒女。」
他解開龍袍,輕輕蓋在了林沉玉和女兒身上,溫柔至極。
*
女兒取名顧承懿,才生下來,便轟動了整個京城。
顧盼生要立皇太女一事,毫無例外,遭到了滿朝文武的反對,可他豈是被人架空的帝王?先是貶了幾位叫囂的厲害的臣子,又搶在女兒滿月時便昭告天下,將女兒封為皇太女,冊為皇儲,刻進玉碟。
木已成舟,名字刻上祖廟,就算天王老子來也不能再更改。
林沉玉本覺不妥,這樣將她的女兒推到風尖浪口,並不是一件好事,她已經能預見女兒未來的路,並不好走。
她不願意女兒被束縛。
可見顧盼生固執不已,寬慰她:「你生孩子之前,我便寫好了詔書,你若生兒便為太子;生女,便為太女。乞求上天賜福德之後,耀我門庭,若是普通的孩子,豈能投胎成你我的女兒?她既敢來,便有此命。你應該信她。」
林沉玉方寬心。
說來也起來,也許是胎教,也許是林沉玉的緣故,小女兒相貌隨了顧盼生,自小便出落的嬌妍可愛,她性子偏隨了林沉玉,溫和善良,聰穎智慧,心智早熟,對於軍政的見解,遠超同齡人不知多少。
兒時,顧盼生抱著她上朝,她坐在龍椅上,一聲也不哭,好奇的看著堂下,竟不畏人。到了十一二歲時,她已能獨當一面,臨危不懼,受寵不驕,活脫脫便是個小林沉玉。
大小政事,顧盼生也開始放手給女兒。
女兒一日勝一日的大了,可顧盼生還沒死。
倒不是詛咒,林沉玉只覺得蹊蹺,說好的病入膏肓沒有兩年好活了呢?都十幾年過去了,孩子都大了,他還是好好的活著。
問太醫,太醫只說是皇后娘娘身有鳳命,極能旺龍。
林沉玉半疑半信,正巧來張姑娘來京,她召她入宮,叫張姑娘喬裝打扮,去給顧盼生看脈。
張姑娘看回來了,道:「陛下並未病入膏肓,身子好好的呢。」
林沉玉愕然:「那他為何那般憔悴消瘦?」
張姑娘蹙眉,委婉道:「皇上身子似乎有些空虛,陽氣不旺,肝火虛,用人話說,就是餓的。」
林沉玉:……
所以這麼多年,顧盼生都在餓肚子騙她?!
真有他的!
林沉玉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越想越氣。所以他根本就沒有病入膏肓!全是騙她的,正巧女兒下朝歸來,直奔坤寧宮,一頭埋進她懷裡,撒嬌。
聽到兩句兩人議論,女兒眨眨眼:「母后,我有看見過父皇在養心殿,把送來的膳食,掰了餵魚哦。」
怪不得顧盼生用膳和她分開,養心殿的內宦一個賽一個的白胖,養心殿後的花一朵賽一朵嬌嫩。
感情他的飯都沒進肚子!
林沉玉氣的不輕,她氣他騙他,更氣他糟蹋身體。裝瘦這麼多年,對他身體損失多重,他難道就不怕的嗎?
她氣急,和女兒一合計,決定背著顧盼生回鄉逛逛,她去消消氣,讓顧盼生一個人反省反省。
*
時隔多年,她已成了江湖傳說,仿佛是上代的傳奇,江湖也已不是她記憶中的模樣,陌生的面孔,陌生的故事在繼續上演。
她覺得陌生,卻覺得有趣可愛。
一路走走停停,心裡不由得掛記著宮中的女兒,和那個小兔崽子。
走到金陵,忽然傳來噩耗。
帝王駕崩,天下哀悼。治喪三年,已示哀思。皇太女登基,改國號為永安。
彼時她正在茶館喝茶,聞滿館人悲慟聲,沉吟良久,擱下了茶盞。
出了茶館,她只覺得精神恍惚,不知從何處去,往何處去,不知走了多久,抬眼見野外的桃花林。
她想起來,這是她們初見的荒山。顧盼生命人栽種了滿山桃花,留作紀念。
她看桃花繽紛枝頭,不覺潸然淚下。
忽然一陣花瓣落她頭上,桃花似雨,紛紛窣窣搖落人裙裾,她躲閃不急,青絲間肩頭上已是一片粉白欲顫。
歡心未已,流水落花愁又起。
有人笑聲燦爛,衝破哀意,林沉玉聞聲,渾身一顫,抬眼看去,只見那人倚著桃花樹,單手攀枝,可憐桃花枝一樹芳華被搖落欲盡,他笑的那般無辜。
他走向她,一步步走的輕快,聲音委屈:「師父,說好了一輩子都在一起,你卻一個人去行走江湖,倒把我拋的遠。」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