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頁
看到雲煦澤出現在門口,眾人都打起精神。
冠禮由太府寺官員主持,看到雲煦澤出現,便揚聲道:「謹王進殿!」
聽到這話,雲煦澤抬腳走進大殿,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下,一路走到永昭帝面前的台階下跪下。
隨後,太府寺官員開始念祝詞,祝詞很長,足足念了一盞茶的功夫。
雲煦澤一開始還能認真聽,後來就聽不進去了,只能保持姿態不出錯,思緒早就跑偏了。
祝詞後便是重中之重——加冠。
加冠一般由長輩來,雲煦澤的加冠自然由永昭帝來,之前幾位皇子都是如此。
念完祝詞後,太府寺官員退下,永昭帝站起身,來到雲煦澤面前。
一旁的小太監端著托盤上前,托盤中放著皮弁冠。
永昭帝雙手捧起皮弁冠,上前一步靠近雲煦澤。
雲煦澤適時微低頭。
永昭帝把皮弁冠戴在他頭上,還稍微動了動位置,讓他戴得更加舒服些。
戴好皮弁冠,永昭帝後退一步,道:「十郎,今日你便及冠了,今後要增修養,行仁德,重禮儀。」
這都是冠禮時長輩會有的教導。
雲煦澤恭聲道:「兒謹記。」
如此,冠禮便算完成了一大半,之後還有朝賀儀式,其實就是宴席,宴請這些來觀禮的文武百官。
不過那時候雲煦澤就不用穿這麼厚重的朝服了。
雲煦澤正要起身,這時黃顯上前一步,從袖中取出聖旨。
「謹王接旨!」
雲煦澤:「......」
只得繼續跪著。
文武百官幾乎第一時間看向黃顯,心裡都有了猜測。
黃顯無視眾人的目光,打開聖旨揚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皇十子謹王性恭仁謙,德才兼備,體恤百姓,今謹告宗廟社稷授以冊寶,立為太子,欽此。」
永昭帝突然冊立太子,連雲煦澤都沒得到消息,他愣了下才想起領旨謝恩。
文武百官在黃顯拿出聖旨時便有猜測,如今不過是證實了他們的猜測。
不管他們心裡有什麼想法,此時見證了雲煦澤被立為太子,皆拱手道:「臣等拜見太子殿下!」
雲煦澤接了聖旨站起身,目光掃過眾人,壓下心中的異樣情緒,道:
「眾卿免禮!」
第96章
永昭三十四年二月初五
皇十子謹王得立太子, 太子府空了三十餘年終於迎來了新的主人,永昭帝在這一日宣布大赦天下,顯然有與民同樂之意。
雲煦澤成為太子, 不僅文武百官不意外, 百姓們也不意外。
放眼整個大康, 就沒有一個皇子能比得上雲煦澤的聲望,百姓早就有所猜測。
他成為太子幾乎是眾望所歸。
冊立太子的當日, 雲煦澤就從謹王府搬去太子府。
大康的太子府並不在宮裡, 而是在靠近皇宮的西尚坊, 只一個太子府就占據了半個西尚坊, 親王府邸和太子府根本沒法比,哪怕是擁有眾多機構的丞相府也不如太子府大。
太子府同樣擁有眾多機構, 就和開府的藩王一般, 太子也會有眾多屬臣,而且有些屬臣比朝臣還要位高權重。
雲煦澤成為太子後,立刻就有件事牽扯著文武百官的心。
那就是太子府屬官的人選,其中太子詹事最讓人在意。
太子詹事就如同丞相,負責太子府的一切政務,甚至還有個潛規則,太子詹事很大概率就是下一任丞相。
比如如今的丞相何維良,就是永昭帝當太子時的太子詹事。
如此一來, 怎麼能不引人注目,幾乎所有人都在盯著這個位置。
在太子冊立的次日, 三公九卿就表示要商議太子屬官的人選。
但被永昭帝拒絕了,表示太子府的官吏由太子親自選擇。
拒絕完三公九卿, 永昭帝轉頭就把雲煦澤招進宮。
「太子詹事,你可有人選?」
雲煦澤沉吟道:「兒打算選許三郎。」
太子詹事負責的是太子府政務, 但太子已經有資格參政,甚至最近這幾年,永昭帝肯定會逐漸放權,讓雲煦澤參與更多的朝政,太子詹事就需要和文武百官打交道。
太子詹事的家世和能力都不能差。
蔣晟陽顯然不合適。
因此雲煦澤才把蔣晟陽留在高平,沒帶他回京。
目前有資格擔任太子詹事的其實也就兩個人,何瀚初和許峻齊。
雲煦澤到底和許峻齊很熟悉些,兩人之間有些默契,心理上便傾向許峻齊。
永昭帝對此並無意見:「那便選許三郎。其他屬官呢?」
太子府官吏比親王屬官只多不少,像什麼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令,都是很重要的職位,必須儘快定下來。
值得一提的是太子率更令的職能和光祿勛類似,就是負責宿衛太子府。
而太子家令則是負責倉谷飲食,比較像大司農和少府的結合體。
這兩個職位必然要是親近之人擔任。
雲煦澤道:「兒有意讓章華嶸擔任太子率更令。」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冠禮由太府寺官員主持,看到雲煦澤出現,便揚聲道:「謹王進殿!」
聽到這話,雲煦澤抬腳走進大殿,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下,一路走到永昭帝面前的台階下跪下。
隨後,太府寺官員開始念祝詞,祝詞很長,足足念了一盞茶的功夫。
雲煦澤一開始還能認真聽,後來就聽不進去了,只能保持姿態不出錯,思緒早就跑偏了。
祝詞後便是重中之重——加冠。
加冠一般由長輩來,雲煦澤的加冠自然由永昭帝來,之前幾位皇子都是如此。
念完祝詞後,太府寺官員退下,永昭帝站起身,來到雲煦澤面前。
一旁的小太監端著托盤上前,托盤中放著皮弁冠。
永昭帝雙手捧起皮弁冠,上前一步靠近雲煦澤。
雲煦澤適時微低頭。
永昭帝把皮弁冠戴在他頭上,還稍微動了動位置,讓他戴得更加舒服些。
戴好皮弁冠,永昭帝後退一步,道:「十郎,今日你便及冠了,今後要增修養,行仁德,重禮儀。」
這都是冠禮時長輩會有的教導。
雲煦澤恭聲道:「兒謹記。」
如此,冠禮便算完成了一大半,之後還有朝賀儀式,其實就是宴席,宴請這些來觀禮的文武百官。
不過那時候雲煦澤就不用穿這麼厚重的朝服了。
雲煦澤正要起身,這時黃顯上前一步,從袖中取出聖旨。
「謹王接旨!」
雲煦澤:「......」
只得繼續跪著。
文武百官幾乎第一時間看向黃顯,心裡都有了猜測。
黃顯無視眾人的目光,打開聖旨揚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皇十子謹王性恭仁謙,德才兼備,體恤百姓,今謹告宗廟社稷授以冊寶,立為太子,欽此。」
永昭帝突然冊立太子,連雲煦澤都沒得到消息,他愣了下才想起領旨謝恩。
文武百官在黃顯拿出聖旨時便有猜測,如今不過是證實了他們的猜測。
不管他們心裡有什麼想法,此時見證了雲煦澤被立為太子,皆拱手道:「臣等拜見太子殿下!」
雲煦澤接了聖旨站起身,目光掃過眾人,壓下心中的異樣情緒,道:
「眾卿免禮!」
第96章
永昭三十四年二月初五
皇十子謹王得立太子, 太子府空了三十餘年終於迎來了新的主人,永昭帝在這一日宣布大赦天下,顯然有與民同樂之意。
雲煦澤成為太子, 不僅文武百官不意外, 百姓們也不意外。
放眼整個大康, 就沒有一個皇子能比得上雲煦澤的聲望,百姓早就有所猜測。
他成為太子幾乎是眾望所歸。
冊立太子的當日, 雲煦澤就從謹王府搬去太子府。
大康的太子府並不在宮裡, 而是在靠近皇宮的西尚坊, 只一個太子府就占據了半個西尚坊, 親王府邸和太子府根本沒法比,哪怕是擁有眾多機構的丞相府也不如太子府大。
太子府同樣擁有眾多機構, 就和開府的藩王一般, 太子也會有眾多屬臣,而且有些屬臣比朝臣還要位高權重。
雲煦澤成為太子後,立刻就有件事牽扯著文武百官的心。
那就是太子府屬官的人選,其中太子詹事最讓人在意。
太子詹事就如同丞相,負責太子府的一切政務,甚至還有個潛規則,太子詹事很大概率就是下一任丞相。
比如如今的丞相何維良,就是永昭帝當太子時的太子詹事。
如此一來, 怎麼能不引人注目,幾乎所有人都在盯著這個位置。
在太子冊立的次日, 三公九卿就表示要商議太子屬官的人選。
但被永昭帝拒絕了,表示太子府的官吏由太子親自選擇。
拒絕完三公九卿, 永昭帝轉頭就把雲煦澤招進宮。
「太子詹事,你可有人選?」
雲煦澤沉吟道:「兒打算選許三郎。」
太子詹事負責的是太子府政務, 但太子已經有資格參政,甚至最近這幾年,永昭帝肯定會逐漸放權,讓雲煦澤參與更多的朝政,太子詹事就需要和文武百官打交道。
太子詹事的家世和能力都不能差。
蔣晟陽顯然不合適。
因此雲煦澤才把蔣晟陽留在高平,沒帶他回京。
目前有資格擔任太子詹事的其實也就兩個人,何瀚初和許峻齊。
雲煦澤到底和許峻齊很熟悉些,兩人之間有些默契,心理上便傾向許峻齊。
永昭帝對此並無意見:「那便選許三郎。其他屬官呢?」
太子府官吏比親王屬官只多不少,像什麼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令,都是很重要的職位,必須儘快定下來。
值得一提的是太子率更令的職能和光祿勛類似,就是負責宿衛太子府。
而太子家令則是負責倉谷飲食,比較像大司農和少府的結合體。
這兩個職位必然要是親近之人擔任。
雲煦澤道:「兒有意讓章華嶸擔任太子率更令。」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