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放幾個鬼?那是讓鬼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啊!

  不過用來鎮壓的話,倒是……應該不錯?

  十八層地獄屬於民間傳說,已經不知道是那兒演變過來的了。

  下頭什麼樣,跟陽間沒什麼關係。

  他們這些玄門的人,能夠處理的也就是一些在陽間為非作歹的鬼。

  比起把那些鬼鎮壓在某地,倒不如裝進「十八層地獄」里更妥當。

  大佬們打開思維,覺得這東西的實用價值很高,開始詢問具體的使用方法,以及能夠鎮壓鬼的一些極限之類的。

  米正看他們已經談到了具體問題,就招呼了一聲:「我去把我的東西拿過來。」

  姜稷趕緊問了一聲:「一個人能拿嗎?」

  「沒事,我去借一輛小推車。」他東西不多,就是一些紙紮搬運的時候得輕拿輕放,最好不要擠壓。

  有人想去幫一把,又捨不得聽姜稷解說桃核雕。

  桃核雕不稀奇,民間都有人用桃核雕了小船之類的做成手串給孩子戴了辟邪。但眼前這桃核雕,絕對不是那種東西,甚至都不太能說是法器,而是更加罕見的冥器。

  許多大佬都是頭一回見,更別說一些年輕一點的。

  他們只圍在周圍聽,在聊天群里討論。

  【冥器不就是陪葬品嗎?】

  【這個肯定不是。】

  【我知道除了法器之外,還有鬼器,冥器是個什麼分類?】

  【鬼器我也知道,鬼用的法器嘛。】

  【鬼修煉製的法器,也叫鬼器。】

  【都一個意思。鬼修煉製的東西,難不成還能給人用?】

  【現在厲鬼都不多見,還有鬼修嗎?】

  【厲鬼不多見嗎?不是很多的嗎?】

  【哪裡有很多?】

  【厲鬼怎麼可能多?】

  【我都沒見過厲鬼!】

  聊天群里一群人反應激烈,過了一會兒,聽到有人直接小聲說道:「我經常見啊,厲鬼。」

  一群人下意識回頭看過去,發現是米正,也有些驚訝:「你真的經常見到厲鬼?」差點忘了這位跟他們在一個群里。

  「厲鬼長什麼樣?」這位是有點特殊在身上的。

  米正就說了在京城見到的張喬治的事情:「當時張伯伯也在。你們要是現在過去,應該還能看到張喬治留下的眼珠子。」

  一群玄門新秀:「……都當鬼了還反對加班?」

  「看得出怨念很深了。」

  「改天去長長見識。」

  米正看他們的樣子,反倒是奇怪:「你們沒見過厲鬼嗎?」

  「也不能說完全沒見過,不過我這種小蝦米,見到了只能待在外圍,和沒見到差不多。」

  他們聚在一起小聲討論,邊上的大佬們也不是聾子,很快察覺了讓米正過去。

  天正教的那位秋姑姑還對米正發出邀請:「我們最近在南城倒是發現了一個厲害的傢伙,不過應該不是厲鬼,可能是殭屍,小正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殭屍!」米正慫唧唧地抓住姜稷的手,「不了不了。」想了想又問,「南城哪兒啊?」他爸和他外婆一家都在南城呢。

  秋道姑對米正說了一個村子的地址:「是個已經荒廢的老村子了。」

  米正對南城不熟悉,查了查電子地圖,距離外婆家挺遠的,但還是有點憂心:「要不,我還是一起過去看看吧?」要是有事的話,看看能不能幫上忙;要是沒事的話,就當是去看看外婆。

  秋道姑就很親切地笑起來:「好。應該這邊交流會結束之後,就要過去了。小正方便嗎?」

  「這麼趕的嗎?」米正還以為得準備上十天半個月的。

  米正身邊一個穿道袍的年輕人就代為解釋:「馬上就是清明的法定假日了,很多人會趕回老家掃墓。那個村子雖然已經廢棄了,不過人家的祖墳還在的。我們擔心會誤傷到普通人,還是趕緊處理。」

  「哦,是這個理。」米正說著,已經把推車上的一堆東西放到了作為攤位的桌子上。

  東西瞧著比較簡陋。

  二十張符、兩把紙傘、一個紙燈籠,另外有一間草編的院子。

  院子非常精巧,也很大,差不多有一平米。稻草整齊地截斷成一根根的「木料」,圍成院牆和柱子。

  院子裡有各種農具,有小小的驢車,看起來一片田園風光。

  米正還在說:「時間比較緊,就做了個大概的輪廓,裡頭細節還沒做,簡單上了一下色。」

  這也是一個可以住鬼的法器。

  雖然瞧著比姜稷的桃核雕要陽間一點,但裡頭能夠住的鬼不多,也沒有攻擊防禦之類的能力,比「十八層地獄」要差得遠。

  哪怕是從便攜性來說,他的農家院子也完全比不上。

  這種院子他其實在家裡已經做了許多,主要是在向宇寰的指導下,給家養鬼們住。

  比起平平無奇的符,這麼大一個紙紮足夠吸引人。不管懂行的不懂行的,都紛紛過來圍觀。

  甚至有幾個小鬼走了出來,進去體驗了一下,趕著驢車走了一圈。

  小院子是優缺點都很明顯的法器,很快就以一個不高不低的價格賣了出去。

  買家還是米正的老熟人——金陽派的金冠。

  金陽派在諸多大佬面前只能算是小透明,但金陽派在養鬼方面的本事是一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