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0頁
***
又是一個清早,第一道曦光照在大梁城濕漉漉的青石路上,一部驢車悄悄地駛出了朱雀大街,直向南門而去。
那個與他相扶西相伴五十多年的人已經離去,大梁城中再無羈掛。
滿目熟悉的街景海潮般退去,車聲轔轔中,大梁的城廓在蕭暥的視野里逐漸遠去。
他把蘆園的孩子們交給小彘照顧,並把自己所有的積蓄都留給了他們。
和當年一樣,他孑然一身地駕一部驢車,駛出了大梁。
一路走走停停,黃昏的時候,他投宿一家客棧。
晚上,他點了碗面,在大堂里找了個角落慢慢吃。
大堂里匯聚著天南海北的來客,其中有個說書人,搖著扇子道:「要說那昭武皇帝,十五歲從軍,東征西戰,驅逐蠻夷,收復滄州,十七歲登基,掃平諸侯,遠征漠北,夷狄是聞風喪膽!」
「彩!」眾人喝彩道。
阿季……蕭暥心中默念,
他一邊吃著面,一邊聽著說書人將魏瑄的一生娓娓道來。
火光燭影里,恍惚間他仿佛又看到那個少年笑盈盈地坐在他對面,將自帶的澆頭添到他碗裡。鮮美的蝦仁、香嫩的牛肉、碧綠的蔥花……
吃著吃著,視線被麵湯的熱氣熏得一片模糊。
「怎麼饞哭了?」一道清雅的聲音微笑著道。
靠!蕭暥趕緊抹了把眼睛,「哪有!被湯麵熏的!」
然後他霍然抬頭,就見一片青衫悠然落下。
謝映之坐在他對面。他的到來依舊如一片雪花般輕盈無聲。
「映之?」蕭暥又驚又喜,眼中不由湧起一陣熱意。
他已經五十年沒有見謝映之了!
當年海溟城大戰之後,謝映之身受重傷,閉關修行,之後就再也沒有他的消息了。
再看謝映之,五十年的歲月沒有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跡,仿佛昨日剛剛告別。
謝映之看著他,卻輕嘆了口氣:「小宇,你頭髮白了。」
蕭暥毫不介意道:「我已是古稀之年了,也是自然的。」
謝映之搖頭:「朝為青絲暮成雪,五十年了,相思愁斷,人間白髮啊。」
蕭暥淡淡笑了笑,沒有答話。
謝映之點了一壺茶,徐徐斟來,邊道:「小宇打算去哪裡?」
蕭暥一愣,去哪裡?他也不知道,也許四海為家罷。
謝映之見他一臉茫然,莞爾道:「既然你不知道去哪裡,不如送我去洛雲山如何?」
蕭暥欣然答應。
次日,蕭暥便駕著驢車,一路南下而去。
五十多年前,他也是從這裡南下安陽城的。
當年遍地瘡痍、滿目焦土。而如今,田野間儘是鬱鬱蔥蔥的綠色。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他們在江陵渡口過了江,經過永安城,再去葭風郡的洛雲山。
清晨,天空下著濛濛細雨,郊外淺草青青。
他已經有五十年沒有還鄉了。
五十載光陰過去,江南的春雨依舊溫潤,江南的春風依然繾綣,吹拂起遊子的衣衫,沾濕他如雪的長髮。
他們在永安城郊的一家早茶鋪子裡,點了份朝食,剛要動筷。
就在這時,官道上傳來清脆的馬蹄聲。
蕭暥倏然抬頭,就見細雨中一隊輕騎飛奔而來,雲旗獵獵,馬蹄雷動,似是哪家的世家公子正打獵歸來。
為首的青年錦衣玉帶,雕鞍長弓,細雨中英姿颯爽。
蕭暥霎地愣住了。
隔著五十年光陰,記憶中模糊的容顏驟然變得清晰起來。讓他不知身在何處。
西陵?!
當他恍然回過神來,馬隊已經在他們面前飛馳而過。
就聽謝映之輕道:「魏將軍兩個月前就歸來了。」
「寂滅之地,亦是重生之所,當年朔王設此陣,只為於三千世界中重逢公主。所以萬象宮下深藏的並不是外界傳言的邪戾之陣法,而是時空交錯之處,太墟之地。五十年的歲月,在那裡也許就是須臾轉瞬之間,只是,歸來之人……」
「如何?」蕭暥恍惚道,
「會忘記以往的一切。所以,陛下和我沒有立即告訴你。」
細雨中,蕭暥怔望著魏西陵離去的方向,任雨霧模糊了視線。
一生戎馬,半世風霜。
歸來,江南杏花煙雨依舊,故人未老。
第531章 結局
蕭暥隱姓埋名,在永安城郊租了個小院,院子不大,兩間房,門口有一塊小菜地。自給自足也夠了。
他自己洗衣做飯,澆菜種地,每日粗茶淡飯,日子過得平淡,但飴然自足,也不覺得清苦。
謝映之每次來看他,都會給他帶小松子,山核桃,各種蜜餞乾果,但蕭暥現在閒了,嗑起來沒個完,幾天的存糧一上午就吃乾淨了。
閒的沒事時,他就給街坊的孩子們講故事,再混些零嘴吃,運氣好了的話,還能混一頓早飯。
在街坊眼裡,他就是個好吃懶做不求上進的二癩子。
蕭暥表示:他以前經歷的太多,努力的歲月也過去了,他現在屬於退休,退休懂不懂?
街坊們:不懂。
故事不能一次性講完,不然以後就沒零嘴吃了,好在他這一生經歷夠多,肚子裡的料也多,今天講一段,明天講一段。
又是一個清早,第一道曦光照在大梁城濕漉漉的青石路上,一部驢車悄悄地駛出了朱雀大街,直向南門而去。
那個與他相扶西相伴五十多年的人已經離去,大梁城中再無羈掛。
滿目熟悉的街景海潮般退去,車聲轔轔中,大梁的城廓在蕭暥的視野里逐漸遠去。
他把蘆園的孩子們交給小彘照顧,並把自己所有的積蓄都留給了他們。
和當年一樣,他孑然一身地駕一部驢車,駛出了大梁。
一路走走停停,黃昏的時候,他投宿一家客棧。
晚上,他點了碗面,在大堂里找了個角落慢慢吃。
大堂里匯聚著天南海北的來客,其中有個說書人,搖著扇子道:「要說那昭武皇帝,十五歲從軍,東征西戰,驅逐蠻夷,收復滄州,十七歲登基,掃平諸侯,遠征漠北,夷狄是聞風喪膽!」
「彩!」眾人喝彩道。
阿季……蕭暥心中默念,
他一邊吃著面,一邊聽著說書人將魏瑄的一生娓娓道來。
火光燭影里,恍惚間他仿佛又看到那個少年笑盈盈地坐在他對面,將自帶的澆頭添到他碗裡。鮮美的蝦仁、香嫩的牛肉、碧綠的蔥花……
吃著吃著,視線被麵湯的熱氣熏得一片模糊。
「怎麼饞哭了?」一道清雅的聲音微笑著道。
靠!蕭暥趕緊抹了把眼睛,「哪有!被湯麵熏的!」
然後他霍然抬頭,就見一片青衫悠然落下。
謝映之坐在他對面。他的到來依舊如一片雪花般輕盈無聲。
「映之?」蕭暥又驚又喜,眼中不由湧起一陣熱意。
他已經五十年沒有見謝映之了!
當年海溟城大戰之後,謝映之身受重傷,閉關修行,之後就再也沒有他的消息了。
再看謝映之,五十年的歲月沒有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跡,仿佛昨日剛剛告別。
謝映之看著他,卻輕嘆了口氣:「小宇,你頭髮白了。」
蕭暥毫不介意道:「我已是古稀之年了,也是自然的。」
謝映之搖頭:「朝為青絲暮成雪,五十年了,相思愁斷,人間白髮啊。」
蕭暥淡淡笑了笑,沒有答話。
謝映之點了一壺茶,徐徐斟來,邊道:「小宇打算去哪裡?」
蕭暥一愣,去哪裡?他也不知道,也許四海為家罷。
謝映之見他一臉茫然,莞爾道:「既然你不知道去哪裡,不如送我去洛雲山如何?」
蕭暥欣然答應。
次日,蕭暥便駕著驢車,一路南下而去。
五十多年前,他也是從這裡南下安陽城的。
當年遍地瘡痍、滿目焦土。而如今,田野間儘是鬱鬱蔥蔥的綠色。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他們在江陵渡口過了江,經過永安城,再去葭風郡的洛雲山。
清晨,天空下著濛濛細雨,郊外淺草青青。
他已經有五十年沒有還鄉了。
五十載光陰過去,江南的春雨依舊溫潤,江南的春風依然繾綣,吹拂起遊子的衣衫,沾濕他如雪的長髮。
他們在永安城郊的一家早茶鋪子裡,點了份朝食,剛要動筷。
就在這時,官道上傳來清脆的馬蹄聲。
蕭暥倏然抬頭,就見細雨中一隊輕騎飛奔而來,雲旗獵獵,馬蹄雷動,似是哪家的世家公子正打獵歸來。
為首的青年錦衣玉帶,雕鞍長弓,細雨中英姿颯爽。
蕭暥霎地愣住了。
隔著五十年光陰,記憶中模糊的容顏驟然變得清晰起來。讓他不知身在何處。
西陵?!
當他恍然回過神來,馬隊已經在他們面前飛馳而過。
就聽謝映之輕道:「魏將軍兩個月前就歸來了。」
「寂滅之地,亦是重生之所,當年朔王設此陣,只為於三千世界中重逢公主。所以萬象宮下深藏的並不是外界傳言的邪戾之陣法,而是時空交錯之處,太墟之地。五十年的歲月,在那裡也許就是須臾轉瞬之間,只是,歸來之人……」
「如何?」蕭暥恍惚道,
「會忘記以往的一切。所以,陛下和我沒有立即告訴你。」
細雨中,蕭暥怔望著魏西陵離去的方向,任雨霧模糊了視線。
一生戎馬,半世風霜。
歸來,江南杏花煙雨依舊,故人未老。
第531章 結局
蕭暥隱姓埋名,在永安城郊租了個小院,院子不大,兩間房,門口有一塊小菜地。自給自足也夠了。
他自己洗衣做飯,澆菜種地,每日粗茶淡飯,日子過得平淡,但飴然自足,也不覺得清苦。
謝映之每次來看他,都會給他帶小松子,山核桃,各種蜜餞乾果,但蕭暥現在閒了,嗑起來沒個完,幾天的存糧一上午就吃乾淨了。
閒的沒事時,他就給街坊的孩子們講故事,再混些零嘴吃,運氣好了的話,還能混一頓早飯。
在街坊眼裡,他就是個好吃懶做不求上進的二癩子。
蕭暥表示:他以前經歷的太多,努力的歲月也過去了,他現在屬於退休,退休懂不懂?
街坊們:不懂。
故事不能一次性講完,不然以後就沒零嘴吃了,好在他這一生經歷夠多,肚子裡的料也多,今天講一段,明天講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