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頁
便如借錢時是孫子,還錢時是大爺。
再溫柔慈祥的人也有私心。
這樣好的女官,她用著舒心又放心,自然想將其在身邊長留。
於是劉太后揣著明白裝糊塗,硬裝到底。
就許寶花生病一事,她將虞凝霜叫來好一番安慰,許諾她排遣去太醫盡心醫治,又賜下一些財物。
虞凝霜有些懵,心說這是不肯放人啊。
她何德何能,能讓太后昧著良心這樣挽留?
面上不顯,當天的夕食,虞凝霜卻親手做了一道雙鯉糕。
這雙鯉糕里沒有鯉魚,而是一道非常可愛的甜點。
自從來到這慈寧殿小廚房,虞凝霜就讓內造局製造了許多點心模子,對方都是心甘情願、加班加點抓緊打造了送過來。
其中,就有一對鯉魚的銅模子。
這模具做得栩栩如生,連鯉魚的鱗片紋路都清晰畢現。
虞凝霜調製了兩種口味的糖糊。一是將紅豆沙稀釋了,二是將椰奶凝練,然後再都加入海石花濃漿幫助它們凝固成型。
這樣扣出來,就是一紅一白、兩條胖乎乎的大鯉魚。
紅魚說到底,就是一塊羊羹。光滑而細膩,如同一塊勻淨的嫣紅色寶石,微微透亮。
它也像羊羹那樣口感綿潤,並無彈性,而是雙唇輕輕一抿就化開。
至於白魚,本質上則是一塊椰奶凍,彈滑極了,稍碰一下就會細細顫悠,像是要蹦躂起來。
說來有趣,明明是同樣用海石花做凝固劑,加入這兩種食材之後,呈現出的卻是完全不一樣的質感。
但無論如何,兩者都味美色潤,加之那討喜的鯉魚形狀,見之就令人開懷。
最後,虞凝霜在白魚額上加了一塊圓且小的紅豆沙球,又在紅魚額上同樣加上顏色相反的一塊白椰漿凍。
……
正餐用盡,劉太后看著虞凝霜端了這樣一道雙鯉糕而來,也就什麼都明白了。
白魚頭頂紅珠,這樣的品相叫做「佛頂珠」;而紅魚頭頂白珠,則被叫做「白佛頂」。
鯉魚本沒有長得這樣好看的,如此細緻的區分方法乃是金魚的品相,被虞凝霜借鑑到糕餅製作中。
劉太后好養金魚,亦好研究。
她終日無事,便喜歡坐在池塘邊看魚、餵魚,有時也畫畫金魚圖譜。
那池塘中一尾千金,什麼佛頂珠、銀鉤紅、麒麟斑應有盡有。
其中,劉太后最喜歡的就是幾尾佛頂珠和白佛頂。
並非這樣的品相珍貴難得,而是她本人篤信佛法,自然覺得這樣的金魚尤為莊重可親,還總與宮人玩笑,說這幾尾魚有慈悲相。
她看一眼低眉斂目、淚痕猶在的虞凝霜,知道她此時就在請求她的慈悲。
而且這糕點起名「雙鯉糕」……
王祥忍苦孝親,為母臥冰求鯉,天地感其孝心而冰自解,於是雙鯉躍出。
劉太后心中長嘆一口氣。
罷了……且隨她去。
劉太后身為母親,此生始終浸在和小兒子骨肉分離的痛楚當中,不久前又受了大兒子至高無上的賜酺供養祈福。
如今見虞凝霜如此含蓄哀求,她自然也是不忍心做那令母女分離的惡人。
翌日,慈寧殿上下眾人都聽說,那一位正風頭無兩的虞凝霜虞女官,因母親病重特得太后推恩,准她辭官掛印,回家奉養母親。
且太后娘娘念虞凝霜忠孝仁德,屢屢建功,於是雖收了那外朝光祿寺的官職,仍是封了她一個誥命。
虞凝霜本是六品女官,這誥命卻進了一階,封做五品「令人」。
雖遠遠比不上凌玉章那樣的一品「國夫人」,卻也足夠虞凝霜享一份俸祿,得無盡優待。
又過幾日,事事都打點、交接完畢,闔宮眾人便親眼見著虞凝霜帶著劉太后賞賜的百兩黃金,叩謝涕泣,出了宮去。
*——*——*
虞凝霜正懶洋洋賴床,就見許寶花端著餐盤,親自將晝食端到她的床邊。
感受著阿娘的溺愛,前幾日還是宮中雷厲風行女官的虞凝霜,也難免露出小兒情態撒起嬌來,抱怨許寶花將她養得越來越懶了。
許寶花只溫柔笑笑,「懶點兒好,瞧你都累瘦了。」
阿娘的手,輕柔地按在虞凝霜的額頭鬢角,她這下真的起床不能了,神態鬆弛地嘟囔起來。
「本想著起了就去冷飲鋪看看,現在看吶,還是等明天罷。」
許寶花凡事都順著虞凝霜,聞言便笑回。
「也好,這幾日幾個鋪子裡人滿為患,都是等著要見你的。你莫去了,免被得鬧。」
虞凝霜榮歸故里,身上還加了誥命,這在街坊鄰裡間可是天大的喜事。
甭管是熟識的、不熟的、還有那乾脆不認識的,都烏泱泱迎著風聲來湊熱鬧。
等著和虞凝霜打招呼說話的人,能排出去二里地。
因為去鋪子裡主持生意,虞凝霜已經被迫連續應付了兩日,今日確實疲乏,便決定不去了。
「我不出門也無妨,只是阿娘你不悶得慌?」
畢竟,許寶花現在還應該是一個「病重」之人。
自打那消息傳出來,她已經在家躲藏了近十日。別說出門了,在自家院子裡走動都怕被鄰居瞧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再溫柔慈祥的人也有私心。
這樣好的女官,她用著舒心又放心,自然想將其在身邊長留。
於是劉太后揣著明白裝糊塗,硬裝到底。
就許寶花生病一事,她將虞凝霜叫來好一番安慰,許諾她排遣去太醫盡心醫治,又賜下一些財物。
虞凝霜有些懵,心說這是不肯放人啊。
她何德何能,能讓太后昧著良心這樣挽留?
面上不顯,當天的夕食,虞凝霜卻親手做了一道雙鯉糕。
這雙鯉糕里沒有鯉魚,而是一道非常可愛的甜點。
自從來到這慈寧殿小廚房,虞凝霜就讓內造局製造了許多點心模子,對方都是心甘情願、加班加點抓緊打造了送過來。
其中,就有一對鯉魚的銅模子。
這模具做得栩栩如生,連鯉魚的鱗片紋路都清晰畢現。
虞凝霜調製了兩種口味的糖糊。一是將紅豆沙稀釋了,二是將椰奶凝練,然後再都加入海石花濃漿幫助它們凝固成型。
這樣扣出來,就是一紅一白、兩條胖乎乎的大鯉魚。
紅魚說到底,就是一塊羊羹。光滑而細膩,如同一塊勻淨的嫣紅色寶石,微微透亮。
它也像羊羹那樣口感綿潤,並無彈性,而是雙唇輕輕一抿就化開。
至於白魚,本質上則是一塊椰奶凍,彈滑極了,稍碰一下就會細細顫悠,像是要蹦躂起來。
說來有趣,明明是同樣用海石花做凝固劑,加入這兩種食材之後,呈現出的卻是完全不一樣的質感。
但無論如何,兩者都味美色潤,加之那討喜的鯉魚形狀,見之就令人開懷。
最後,虞凝霜在白魚額上加了一塊圓且小的紅豆沙球,又在紅魚額上同樣加上顏色相反的一塊白椰漿凍。
……
正餐用盡,劉太后看著虞凝霜端了這樣一道雙鯉糕而來,也就什麼都明白了。
白魚頭頂紅珠,這樣的品相叫做「佛頂珠」;而紅魚頭頂白珠,則被叫做「白佛頂」。
鯉魚本沒有長得這樣好看的,如此細緻的區分方法乃是金魚的品相,被虞凝霜借鑑到糕餅製作中。
劉太后好養金魚,亦好研究。
她終日無事,便喜歡坐在池塘邊看魚、餵魚,有時也畫畫金魚圖譜。
那池塘中一尾千金,什麼佛頂珠、銀鉤紅、麒麟斑應有盡有。
其中,劉太后最喜歡的就是幾尾佛頂珠和白佛頂。
並非這樣的品相珍貴難得,而是她本人篤信佛法,自然覺得這樣的金魚尤為莊重可親,還總與宮人玩笑,說這幾尾魚有慈悲相。
她看一眼低眉斂目、淚痕猶在的虞凝霜,知道她此時就在請求她的慈悲。
而且這糕點起名「雙鯉糕」……
王祥忍苦孝親,為母臥冰求鯉,天地感其孝心而冰自解,於是雙鯉躍出。
劉太后心中長嘆一口氣。
罷了……且隨她去。
劉太后身為母親,此生始終浸在和小兒子骨肉分離的痛楚當中,不久前又受了大兒子至高無上的賜酺供養祈福。
如今見虞凝霜如此含蓄哀求,她自然也是不忍心做那令母女分離的惡人。
翌日,慈寧殿上下眾人都聽說,那一位正風頭無兩的虞凝霜虞女官,因母親病重特得太后推恩,准她辭官掛印,回家奉養母親。
且太后娘娘念虞凝霜忠孝仁德,屢屢建功,於是雖收了那外朝光祿寺的官職,仍是封了她一個誥命。
虞凝霜本是六品女官,這誥命卻進了一階,封做五品「令人」。
雖遠遠比不上凌玉章那樣的一品「國夫人」,卻也足夠虞凝霜享一份俸祿,得無盡優待。
又過幾日,事事都打點、交接完畢,闔宮眾人便親眼見著虞凝霜帶著劉太后賞賜的百兩黃金,叩謝涕泣,出了宮去。
*——*——*
虞凝霜正懶洋洋賴床,就見許寶花端著餐盤,親自將晝食端到她的床邊。
感受著阿娘的溺愛,前幾日還是宮中雷厲風行女官的虞凝霜,也難免露出小兒情態撒起嬌來,抱怨許寶花將她養得越來越懶了。
許寶花只溫柔笑笑,「懶點兒好,瞧你都累瘦了。」
阿娘的手,輕柔地按在虞凝霜的額頭鬢角,她這下真的起床不能了,神態鬆弛地嘟囔起來。
「本想著起了就去冷飲鋪看看,現在看吶,還是等明天罷。」
許寶花凡事都順著虞凝霜,聞言便笑回。
「也好,這幾日幾個鋪子裡人滿為患,都是等著要見你的。你莫去了,免被得鬧。」
虞凝霜榮歸故里,身上還加了誥命,這在街坊鄰裡間可是天大的喜事。
甭管是熟識的、不熟的、還有那乾脆不認識的,都烏泱泱迎著風聲來湊熱鬧。
等著和虞凝霜打招呼說話的人,能排出去二里地。
因為去鋪子裡主持生意,虞凝霜已經被迫連續應付了兩日,今日確實疲乏,便決定不去了。
「我不出門也無妨,只是阿娘你不悶得慌?」
畢竟,許寶花現在還應該是一個「病重」之人。
自打那消息傳出來,她已經在家躲藏了近十日。別說出門了,在自家院子裡走動都怕被鄰居瞧見。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