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就派人把皇孫抱過來,小心些,別磕著碰著了。”他緩緩的吸了一口氣,不管怎樣,至少他膝下還有這個孩子。

  “什麼,父皇竟然讓親王妃去守靈?”端和公主冷笑道,“不過是一個喪夫的太子妃,哪來這麼大的臉?”

  話音剛落,她就聽到外面下人進來說,承章宮總管馬公公來宣旨了。

  端和公主的臉色頓時變得極其難看,可是這些日子以來受到的冷遇讓她學會了審時度勢,所以幾個呼吸之間,她臉上的怨恨與不滿便消失得無影無蹤,邁步走出了內室。

  宮中下旨讓三品以上命婦守靈很正常,可是讓公主親王妃之類也去守靈,就頗有些不合適了。不提太子早已經薨逝,就算太子還活著,太子妃現在死了也資格讓皇室所有女眷去守靈,又不是太后或者皇后。

  更何況太子妃死之前的那些流言傳得不明不白的,太子又聲名láng藉,這樣一個太子妃有何等尊貴值得讓王妃公主等去守靈,她受得起嗎?

  聖旨下來以後,有些上年紀的皇室氣得差點沒喘過氣來,甚至有些老太妃因“病重”無法起身,讓家中小輩到宮中為太子妃祈福守靈。

  啟隆帝此舉引得皇室中人私下不滿,但是顧念皇帝近一年實在太過倒霉,死了兒子死養母,死了養母死兒媳,連帶自家老婆也不省心,大家咬了咬牙,也就把這個口氣忍了下來,反正活人也不必太跟一個死人計較。

  顯王府自然也接到了這道旨意,等馬公公走後,華夕菀見晏晉丘的臉色不太對勁,知道他是對這道旨意有些不滿,便道:“我與太子妃雖無多少往來,可是林家與華家乃是姻親關係,我與她也算得上jiāo淺言深,為她多上幾柱香也是應該的。”

  “我心中明白,”晏晉丘微笑著扶了扶她鬢邊的銀釵,囑咐白夏等照顧好華夕菀,然後與華夕菀一道坐上馬車進宮。

  夫妻二人先在太子妃靈前上香後,再到承章宮去拜見皇帝,不過廣陽殿當值太監說皇上身體不適不見他們後,他們也不堅持,在宮門外行過禮後就離開了。

  “剛才來的人是誰?”靠坐在有些昏暗的屋內,啟隆帝聽到外面有些動靜,面無表qíng的問道。

  “回皇上,方才是顯王夫婦來給您請安。”馬公公知道皇上心qíng不好,連帶著說話的音量也降低了不少,“他們聽聞您身體不適,在宮門外行過禮便離開了。”

  “朕記得顯王妃長得甚是絕艷,他們夫妻二人感qíng如何?”啟隆帝眯眼看著牆上掛著的弓,弓由一隻玄色祥雲紋飾的弓箭套裝著,因為屋子裡太過yīn暗,那祥雲紋不太能瞧清。

  馬公公沒有料到皇上會問這個問題,愣了一下後才謹慎開口:“外面都傳顯王妃秀外慧中,顯王十分喜愛,府中連妾室也沒有,想必是夫妻qíng深。”

  “夫妻qíng深……”啟隆帝語氣有些懨懨,說到這四個字還帶出一絲嘲諷的味道,把馬公公驚得後背冒汗。

  皇上怎麼突然問起顯王與顯王妃了?

  “朕往日也有所耳聞,原以為只是外面謠傳,如今仔細想想,這些謠言或許也有幾分真實,”啟隆帝微微垂下眼瞼,“你說,他與晏伯益誰更合適做太子?”

  這可真是晴天霹靂了,馬公公嚇得當即便跪了下來,瑟瑟發抖道:“請陛下恕罪,陛下恕罪。”

  見他如此膽小模樣,啟隆帝面上卻露出了幾分滿意之色,抬手讓他起來後道:“出去吧,朱雀宮那邊有你看著,朕才放心。”

  馬公公垂下眼瞼,無聲退了下去。

  靈堂上的氣氛很凝重,女眷們上香過後,便在側殿坐著歇息。因為太子妃死得突然,眾位女眷心中即便有萬千疑問,在這種場合下也沒有誰敢冒然開口。

  如今太子妃沒了,而她的兒子在出生之那刻便天火降臨,雷劈皇陵,這可是大凶大克之命。加之外面有關他並非太子親子的傳言,這樣的身份不太適合繼承大統。

  皇孫不能繼承皇位,而皇上膝下又沒有子嗣,那麼未來的帝王人選只能在宗室里出。從血脈上論,盛郡王、顯王是最為尊貴與合適的,只是前些日子謠傳盛郡王與太子妃有染,盛郡王也因為政事不妥,被免了朝中的職位。

  兩者一比較……

  眾人看了眼比鄰而坐的華夕菀與侯氏,兩人舉止自然,似乎沒有半點隔閡,倒真的是沉得住氣。

  侯氏又怎會不知周圍其他女人怎麼想,她低頭冷笑一聲,側頭看了眼神qíng悲痛的華夕菀,“顯王妃似乎清減了些。”

  “約莫是近兩日天熱,胃口不開的原因,”華夕菀面帶憂色,“昨日我噩夢連連,不曾想竟是太子妃病逝了。”說到這,她眼眶一紅,“說來我們華家與林家還是姻親呢。”

  周圍眾人聽到這話,才恍然想起顯王妃的堂姐前些日子嫁進了太子妃的家,這麼算下來,還當真是姻親關係。

  不過盛郡王妃如此主動的親近顯王妃,還當真是有些讓人意外,難道就連盛郡王妃也認為顯王繼承大統的可能更大嗎?

  於是眾人又去看坐在角落裡的義安侯夫人,可惜這位義安侯夫人老神在在,即便有人跟她打探,她也是半點口風也不漏,讓人找不出半點不妥之處。

  盧氏雖然不耐煩應付這些心思各異的命婦們,可是心裡也明白,自從女兒嫁給顯王,就逃不開權利爭奪更迭,他們華家人不屑於出賣女兒獲得榮華富貴,自然也捨不得拖女兒後腿。

  若是可以選擇,她是寧可女兒嫁給普通世家,即便顯王日後能做皇帝,她也不覺得嫁到皇室是什麼好選擇。

  想到這,盧氏擔憂的朝華夕菀方向看了一眼,恰好華夕菀也正朝這邊看,母女二人不著痕跡相互對視一眼後,又平靜的收回自己的目光。

  為人母者,捨不得女兒受苦。為人子女者,又怎麼捨得父母兄弟因為自己陷入泥潭。

  不過是因為捨不得彼此罷了。

  馬公公來到側殿時,該來的命婦女眷都在,他快速的在眾人中掃視一遍,隨機走到華夕菀面前躬身行禮:“拜見顯王妃,奴婢奉陛下之命,來打理太子妃靈堂上的一些雜事。”

  太子妃喪葬禮儀雖然由禮部負責,但是皇帝若是為了以示對某人的看重,派人來幫忙,也算是一種體面。

  馬公公是承章宮的總管,也就是整個朝廷地位最高的太監,皇帝派他來打理下手,可真算得上是仁至義盡了。

  在別人眼裡,皇帝此舉或許是仁厚,因為太子妃死得可算是不明不白,身上的污名還沒洗清呢。可是對於知qíng的華夕菀與侯氏來說,啟隆帝此舉就顯得有些像笑話了。

  真不知道啟隆帝以何等的心qíng派馬公公來的?

  以公公的身份還是以……一個男人的身份?

  93、層層yīn謀

  華夕菀雖然皇帝與太子妃之間的齷蹉心知肚明,面上卻露出幾分哀思之色,用手絹擦著微紅的眼角,悵然道:“那便有勞馬公公了,太子妃如今一去,真是讓人心裡難受。”

  “請王妃節哀,若是太子妃在天之靈知道您如此悲傷,想必也是無法安心的,”馬公公也是一臉遺憾,但是在悲傷至今的華夕菀面前,仍舊努力的做出安慰之態。

  “你說得對,”華夕菀勉qiáng笑笑,“那這些時日就要你多多受累了。”

  “奴婢不敢,”馬公公面上仍是恭敬至今,內里卻是暗暗心驚,他原本以為顯王妃從小受父兄寵愛,出嫁後又十分得顯王體貼,定是個心思簡單之人,誰知言行手腕卻不見半點不妥。

  果然,能穩坐顯王妃,讓整個王府無一個妾室的女人,又怎麼會真的沒有半點心機呢,不過是因為外人在見到她容貌後,下意識的以貌取人罷了。

  旁邊角落裡一直悶不吭聲的端和公主冷眼瞧著馬公公與華夕菀jiāo談的態度,眉梢微皺。側殿上女眷眾多,親王妃也不止華夕菀一人,為什麼馬公公偏偏就到她面前去拜見了呢?

  越往下想,端和公主臉色就越加不好看,忍不住回頭看了眼在另一邊角落坐著的敏惠郡主,撫了一下鬢邊的素白鬢花,心裡閃過數種算計。

  如今皇后被廢,太后亡故,整個後宮竟沒有一個做主之人,其他妃嬪空有位份,可是膝下無子無女,也挺不起腰杆賴協理六宮。所以太子妃一死,宮中一些不長腦子的宮侍便起了各種心思,鬧得後宮流言不斷,十分不堪,甚至有人敢謠傳太子妃與皇上扒灰,惹得皇帝大怒,杖斃了不少人。

  這邊太子妃還沒下葬,那邊就謠言滿天飛,甚至連民間都鬧得沸沸揚揚,有大膽者竟是虛構出另外一個皇帝與太子妃的傳記,轟轟烈烈的編出一出《常思歌》,惹得不少人撫掌稱好。

  衛尉寺的人想查封,卻又不好下手,這些低俗小說自來便有之,更何況這篇傳記寫得纏綿悱惻,還有愛國忠君的qíng節,他們拿什麼理由去禁止傳記的傳播,說這本書影she皇室?或者說影響不好?

  這不是不打自招,此地無銀三百兩麼?

  有些謠言傳著傳著便無人當真了,可若是去禁止,只會讓這個流言在私下裡越傳越廣,甚至會讓原本不信任的人對流言的內容深信不疑。

  可憐啟隆帝一生好名,到了晚年竟然還落下如此名聲。啟隆帝也知道自己無法光明正大的禁止民間的流言,最後gān脆聽之任之,轉頭卻迎娶向來有書香世家的張家旁支嫡女為後。

  很快民間有傳言,皇帝私服到張家,乍然見到張家女,恍然以為神仙妃子,驚為天人,當即便向其父母求取張家女為後。

  至於皇帝去張家怎麼會見到旁支的姑娘,普通姑娘又怎麼可能在重重侍衛下見到天顏,民間的老百姓是不會關心的,反正不少人信誓旦旦的表示,這位張家女長得那是傾國傾城,就連顯王妃也是比不上的。

  無辜被百姓拿來當參照物的華夕菀聽到外界那些傳聞,心下有些無語,這張家女漂亮不漂亮,怎麼也能扯到她頭上去?

  如今太子妃頭七剛過,她本以為能鬆口氣了,結果老皇帝他要娶後了,娶的還是二伯母家娘家旁支人,這可真有些意思。

  這位兩月後就要入宮為後的張家女閨名清顏,華夕菀不曾見過,不過未出嫁前,曾聽二伯母誇過此女好相貌,別的便不太清楚了。

  以啟隆帝現在的年齡,應該也不是那種見到美人便走不動道的,可是現在民間偏偏四處傳言皇帝對張清顏一見鍾qíng,二見傾心,難道是啟隆帝想洗清之前扒灰的污名?

  還有什麼比天下最尊貴的男人對某個傾城美人一見鍾qíng更讓人好奇呢?

  所以不管皇帝是不是真的動心,他為了自己的名聲,只能必須動心。

  如果皇帝真的與太子妃扒灰,他又怎麼會如此容易便對其他人動心呢,所以扒灰這事一定是謠言,是有心人在詆毀皇上與故去的太子妃。

  連死人都不放過,這是何等的缺德啊,這種人應該受到唾棄。

  百姓都是從眾的,或者說是喜歡八卦的,真相對他們來說,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八卦得有趣,那就夠了。

  “晏伯益能把皇帝bī到這個地步,也算是有本事,”晏晉丘似笑非笑的看完手下人從民間收集來的各種傳說,把資料扔到一邊,突然沉下臉道:“不過這個張清顏是什麼東西,她拿什麼來跟我的王妃比?”

  木通默默的把頭垂得更低。

  “唰!”

  一疊資料扔在了他的腳邊,他把腰再度往下埋了埋。

  “把晏伯益盯緊一點,他若是動手,我們就助他一臂之力。”晏晉丘深吸一口氣,從桌案前站起身,“去王妃那裡。”

  華夕菀不知道自家男人因為外面的傳言小心眼了,因為她覺得這種連她自家都不會放在心上的小事,晏晉丘更加不會放在心上。所以直到兩人用完午飯,單獨待在一起,晏晉丘話里對張家女處處不滿後,才察覺到不對勁。

  難道是因為當初二伯母娘家弟弟得罪過晏晉丘,所以他對張家人一直看不順眼,連帶著旁支的張清顏也入不了他的眼?

  “你怎麼知道這個張家姑娘不怎麼樣,難不成你見過她?”華夕菀懶洋洋的靠在他肩頭,用眼角頗為懷疑的看他一眼,“不然你對她怎麼如此了解?”他們華家跟張家是姻親關係都還不知道他們旁支姑娘如何呢。

  “你想到哪去了?”晏晉丘無奈一笑,“只是這個張家旁支十分的不識時務,不過是進宮當個擺設皇后,竟然也好意思拿你做筏子,真當我顯王府不知道他們家那點心思?”

  張家雖然有幾百年的清名,可是到如今也只有主家勉qiáng還有幾分先祖的風骨,這些旁支行為做事卻不太能入人眼,若不是因為皇帝年紀大了,娶的又是一個繼後,這皇后之位哪裡輪得到他們家的人?

  更何況張家人背後與皇帝……

  因為真正的世家主脈誰不清楚皇帝哪點伎倆,誰會捨得把自家清清白白的閨女送到宮裡去做一個不能隨意說話做事的泥菩薩。

  “什麼心思?”華夕菀疑惑的問。

  晏晉丘冷笑一聲,拍了拍她的手背,嘆口氣道:“你家二伯母的娘家旁支不是個省心的,你以為那些拿你來做對比的傳言是哪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