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荊央問一個原因,新月搖一次頭,放白狐的故事她也聽過,這個富察貝勒的確是個文武雙全的人,可是………………可是……………………她的怒達海,自己若是嫁給了富察貝勒,怒達海怎麼辦?他們曾經那些美好的誓言怎麼辦?
“既然沒什麼不滿,你還想什麼呢?”荊央站起身,“你啊,也不要胡思亂想,這些日子就好好的為你的阿瑪額娘守孝,後面的事qíng,令妃娘娘會為你安排好的。”
令妃僵硬的微笑,“是的,你不用擔心。”
至於令妃究竟是怎麼想的,荊央可就管不著了,她就不信了,自己堂堂一個太后,還治不了一個小小的和碩格格,什麼美好什麼真愛的她沒看到,只看到破壞別人家庭,滅妻這類的混帳事qíng,也就不要怪她做事過分。
令妃看著新月那副呆呆的樣子,就恨不得掐死她,也不想看著這個影響自己心qíng的人,令妃道,“給本宮好好看著,別又弄出什麼么蛾子來,本宮若是在太后那受了罰,你們一個個也跑不了,仔細你們的皮!”
一榮俱榮的道理都是懂的,眾人也只能低著頭,一個嬤嬤把新月拉著往內室裡面拖,看架勢是要好好的“關照”新月了。
“對了,新月格格,”令妃開口對掙扎著的新月道,“你千萬別尋死了,惹怒太后,自然是要查你為什麼要尋死,到時候若是查到什麼人,那個人的命能不能保住,就不是本宮能猜測的事qíng了。”
新月一聽令妃的話,頓時眼中的生氣全無,她在心中一直念叨著一個名字:怒達海,怒達海。
看著新月那副死樣子,令妃不耐道,“都愣著做什麼,還不請新月格格回房休息去。”
待新月被扶了下去,令妃才冷冷的看著橫樑上掛著的白綾,尋死?早著呢,要真嫁給富察貝勒,有你受的。
當日皇上本是要把富察貝勒指給蘭馨公主的,後來卻只指了另一個個格格,前些日子叫人查了才知道是怎麼回事,這下子可就真的好看了——
作者有話要說:因為準備開通一篇文的定製印刷,所以杯具的蝴蝶正在修文中,最近幾天的更新速度杯具了些,大家原諒~····今天晚上又要熬到4點左右~子啊,帶我走吧~碼字不是最痛苦的,修文才最痛苦啊~尤其是我這種蟲多的···淚~
合離
日子照舊過著,八月底,雁姬的女兒珞琳出嫁,荊央也賜了些東西。
珞琳婚禮結束後,雁姬回了慈寧宮,便安靜的回了自己屋子裡刺繡,倒是跟著去的老嬤嬤向荊央說了不少的事qíng。
什麼他他拉將軍越來越不像話,什麼將軍府里沒有規矩,什麼雁姬格格受了委屈,看老嬤嬤的樣子,便知道對他他拉的成見有多麼大。
荊央揉著額際,嘆了口氣,怒達海現在降了職,在朝中早就沒了為他說話的人,如今雁姬的兩個孩子都各自有了家,這合離之事也不是沒有辦法。
不久之後,傳出怒達海與一個漢人女子私通,這漢人女子還懷孕了,被接進了將軍府。
怒達海現在的品級並不高,加之雁姬現在又是太后身邊的格格,這事自然在規矩上有些說不過去,若嚴格來說,雁姬不是皇室血統格格,怒達海納妾,也不是不可以,只要雁姬沒有意見。但是明面上來說,只要雁姬說不可以,怒達海是沒有權利納妾的,如今怒達海趁雁姬在宮裡“養病”便與一個漢女糾糾纏纏,那便是打了雁姬的臉,也是打了太后的臉。
打了雁姬的臉沒什麼事qíng,可是你打了大清最尊貴女人的臉,那就是不想要命啊。
果真不久後,將軍府就接到一道聖旨一道懿旨,聖旨上寫著怒達海辦事不力,責打二十大板,同時官降兩級。懿旨上,明著斥責了怒達海的荒誕行為,又細數了雁姬的美德cao行,然後讓兩人合離。這暗下的意思就是,你怒達海為人低劣,配不上溫婉的雁姬格格呢。
現在的怒達海不過是個小小的五品武官,沒了做和碩格格的嫡福晉,加之又連連被皇上太后責罰,得罪了太后,哪還有人敢與之來往,遠遠躲著都來不及。
珞琳夫家的人也因為這事對珞琳頗為冷淡,這段日子珞琳的日子並不好過,這些日子她想明白了很多,有關阿瑪的,額娘的,還有新月的。
那時的自己只看到愛qíng的美好,新月的眼淚,額娘的竭斯底里,卻忘記了額娘的苦,額娘的淚,如果………………是新月真的和阿瑪有了什麼,也許將軍府的人就連命都保不住吧。
“福晉,太后有懿旨到,快出去領旨吧,”一個面帶喜色的丫頭匆匆走了出來,這個丫頭本就是她房裡的人,想必想到太后的懿旨能讓她們房裡的人出頭吧。
珞琳苦笑,想起自己以前說的混帳話,還有上花轎前,額娘說的那些話。
“珞琳,出嫁之後,很多東西便不是依著自己的xing子來,額娘現在早已經沒有什麼想法,你且自己好好過日子吧。”
那個時候,自己還覺得額娘擺什麼格格的譜,現在才覺得,不是額娘擺譜,而是新月不守規矩。
領著丫鬟婆子出了屋子,到了前廳一看,好幾日不見的丈夫與向來對自己冷淡的婆婆都在,她微微一頓步子,繼續向前走。
宣旨的小太監見到珞琳,忙笑著道,“這位就是嫡福晉吧,太后這些日子就念著要見見您呢,但因著太后這些日子身子不慡利,便叫雜家領了些東西給福晉,太后說了,您是雁姬格格的女兒,便是太后的孫女,有空兒啊,就多進宮給太后請安。”這話一出,在場的眾人面色各異,只是看珞琳的眼神明顯熱絡起來。
小太監說完,便宣了旨,叫後面的人把東西拿去了雁姬的房間,吃著茶的當兒,又說了些太后有多喜愛雁姬格格云云,又詢問了些在府上過得可習慣的話,反正重點就是雁姬很受寵,太后很關注珞琳的生活。
小太監走後,大廳里的人都換上了笑臉,珞琳聽著自己婆婆關心的話,又看自己夫君對自己體貼,突然心中生出無限涼意,她自然知道這些人是為了什麼,也知道這些榮耀是因為額娘才有的。
想起自己以前的作為,太后又怎麼會喜歡自己,這一切不過是看在額娘的面上而已。
什麼愛qíng,那都是虛假的存在,曾經的自己,怎麼就那麼輕易因為阿瑪與新月的愛qíng讓額娘傷心,讓額娘心寒?
她後悔了,看著面前太后賜的名貴繡品,她才明白額娘對自己的恩qíng,還有自己做的那些事有多混帳。
回了屋子,聽到下面人說自己的丈夫今夜要歇在自己這裡,珞琳嘲諷的笑開,這就是自己以後的生活了。
慈寧宮裡,荊央喝著茶,心中感慨,這新月的事qíng也處理得差不多了,只要把新月往碩親王府一嫁,其他的事qíng就差不多了,還有那個小燕子與五阿哥,現在也礙不到她的眼,也倒是好了。
在這些阿哥中,哪有阿哥挨板子的,哪有阿哥三番兩次被皇上斥責不忠不孝的?這五阿哥可是頭一個。
沒了繼承權,被皇上斥責,被太后厭棄,而且還沒有爵位,這樣一個阿哥,誰還看得起?
都說府里的格格不能隨意嫁人,可是這位倒好,經常到大街上非說做什麼“行俠仗義”,比如某家嫁女,按著規矩哭嫁,這位燕格格倒好,直接把新娘的父母罵了一頓,說他們自私云云,後來還得這個女子被人嘲笑,差點沒去自殺。
久而久之,京城裡都知道了五阿哥府上有個不著調的格格,天天拋頭露面,比那窯姐兒還開放,也只有五阿哥府上才能出這樣的女人,別家阿哥可沒見到這種女子。
正經人家的女兒怎麼會是這個樣子?後來,京城裡的老百姓教育自家姑娘,都拿五阿哥府上的燕格格做比喻,“你不好好守規矩,是想成為那個燕格格嗎?”
五阿哥府上已經成了京城裡的笑話,就像他他拉將軍府上一樣,兩府的下人都在外面抬不起頭來。
這些,永琪都是不知道的,他要在家閉門思過,而小燕子的xing子他實在不想拘著,加之小燕子小產,他也不想這事對小燕子產生什麼影響,其他的事qíng也就由他去了,至於皇帝對他的那些警告,早已經被他忘記了。
皇家怎麼會允許一個毀了皇家面子的府邸格格存在?
永琪不知道,乾隆已經對小燕子起了殺心。因為京城裡面的風言風語早已經傳進了宮裡,因為太后不管永琪的事qíng,皇后不願管,令妃不能管,最後這事終於傳到了乾隆耳中。
有人傳言,養心殿換了一套茶器,可是這些又怎麼樣呢?
荊央只是安靜的呆在慈寧宮,做著歷史上安靜的太后,偶爾給克善講故事,讓下面的人準備著晴兒與紫薇的婚事,雖然兩人還沒有正式指婚,可是時間也要快了。
穿越過來,雖然諸多不如意,可是這裡兩個丫頭卻是可心的人,她也想這兩個丫頭有個安定的歸宿,而不是如原著中那樣,經受那麼多波折。
她不是救世主,拯救不了別人,能做的,只是讓一些人走向歷史上的正途,可是改變不了的人,她也無力勉qiáng,因為她只是一個太后,不是皇帝。
就如同五阿哥,她想過讓這個五阿哥成為歷史上的人物,可是顯然她高估了這位阿哥,到最後,這位仍舊是這個樣子。
爛泥,怎麼上牆?荊央看著初秋的景色,已經有樹葉慢慢變涼,有些東西,也要如這落葉般,早該落定了——
作者有話要說:熬夜什麼的,最討厭了~
宮廷悲劇
在紫禁城裡一些樹葉慢慢開始落下的時候,蘭馨出嫁,宮裡熱熱鬧鬧,荊央看著坤寧宮裡喜氣洋洋的氛圍,笑了笑,至少這位公主的幸福沒有被一些qíng不自禁的愛qíng所犧牲。
看著蘭馨捧著象徵平平安安的蘋果上了花轎,荊央突然想起《梅花烙》裡面的劇qíng,那裡面的蘭馨懷著對未來夫君的憧憬,最後卻得到了皓禎的冷待,後來又出現了什麼吟霜,他們在蘭馨面前大秀qíng不自禁的愛qíng,視皇家尊嚴為無物,她甚至記得皓禎為了吟霜,好做出威脅公主的事qíng,她完全不能想像,這怎麼會是一個有腦子的男人做出的事qíng,這樣一個衝動莽撞的男人究竟有什麼地方值得讓女人託付終生?
鬧劇,荒誕可笑的鬧劇,荊央看著花轎抬遠,希望有自己gān預的人生,蘭馨可以得到自己的幸福。畢竟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唯一的主角,值得讓別人犧牲一切以成全他們的愛qíng。皓禎與白吟霜不是,小燕子與五阿哥不是,紫薇與福爾康不是,怒達海與新月也不是。
由老嬤嬤扶著自己,荊央嘆了口氣,“這樣也好。”
一邊的皇后也紅了眼眶,畢竟蘭馨是養在自己身邊的女兒,雖不是自己親生的,可是養在自己身邊這麼些年,早已經有了母女之qíng,她想起之前皇上差一點就把蘭馨指給那個不著調的皓幀貝勒,就忍不住全身發寒,如果不是太后,蘭馨就要嫁給那麼一個男人………………
那個金嬤嬤一直跟在蘭馨身邊的,一定會好好照顧蘭馨的,皇后定了定心後想,那個福靈安是傅恆的孩子,自然與那個皓幀不一樣,蘭馨一定會幸福的,至少不會像自己這個樣子,雖然是一國之母,卻不受帝王待見。
不管有多麼熱鬧,最終整個宮裡仍舊還是會恢復寧靜,荊央回到慈寧宮,走進佛堂,就看到被供奉在奉台上的觀音像,她嘲諷的笑了笑,關上了門。
荊央剛剛由人伺候著取下頭飾,就聽到延禧宮的太監來報,令妃娘娘快要生產了。
宮女想把頭飾又給荊央戴上去,荊央揮了揮手,“行了,這都什麼時候了,去延禧宮。”歷史上的嘉慶帝?令妃現在不過是個包衣,若是這孩子養在令妃身邊,是不可能有登基的機會的。歷史上,這位嘉慶皇帝小時候是jiāo給哪位後宮妃子養著來著?
感到延禧宮的時候,乾隆和皇后都在,讓荊央感到意外的是,和嬪也在,看樣子乾隆皇帝剛才是歇在寶月樓了,荊央看著含香微微隆起的小腹,沒有多言。
當小孩的哭聲傳出來的時候,荊央看到皇后與含香的臉色都不是很好,只是乾隆的臉上有了些喜色,但是荊央卻發現,乾隆的臉上除了有喜色外,還有一絲戒備,看來當男人對一個女人失去興趣後,這看得也多了,自然看到的缺點比優點多,而令妃以前玩的那些手段,都成了乾隆心底的一根刺。
男人愛你的時候,你就是那純潔無暇的白珍珠,不愛你的時候,你就是那礙眼的飯粒子,令妃受寵這些年,想過寵愛的男人會對自己起了懷疑的心思麼?
其實不過都是些可憐人罷了。令妃的可憐之處在於她的出生,在這樣的出生下,她能走到這一步,的確是不容易的,荊央看著天際的秋月,低聲一嘆。
“恭喜皇上,恭喜太后,令妃娘娘生了一個小阿哥,”嬤嬤喜氣洋洋的道喜。
“哈哈,很好,賞,”乾隆不能進內室,嬤嬤就抱了小阿哥出來,乾隆抱了抱孩子,荊央本著身份原因,小心翼翼的抱過孩子,皺巴巴的,是在看不出以後漂亮還是難看。
把孩子遞給一邊的嬤嬤,荊央依舊沒有說話,畢竟這是令妃辛苦生下的孩子,她就算不想讓這個孩子養在令妃身邊,也不想現在就說出這種話來。
“傳朕旨意,令妃剛生下小阿哥,身子虛弱,責令皇后代為撫養十五阿哥。”乾隆說的話聽似對令妃的體恤,但是在場誰有聽不出來,這是要剝奪令妃撫養阿哥的機會。依著令妃現在貴妃的身份,即使是個包衣,那也是能把阿哥養在自己身邊的,可是皇上這個旨意一下,令妃便失去了這機會,而這後宮真正的主人是誰,在場也都心知肚明。
“既然沒什麼不滿,你還想什麼呢?”荊央站起身,“你啊,也不要胡思亂想,這些日子就好好的為你的阿瑪額娘守孝,後面的事qíng,令妃娘娘會為你安排好的。”
令妃僵硬的微笑,“是的,你不用擔心。”
至於令妃究竟是怎麼想的,荊央可就管不著了,她就不信了,自己堂堂一個太后,還治不了一個小小的和碩格格,什麼美好什麼真愛的她沒看到,只看到破壞別人家庭,滅妻這類的混帳事qíng,也就不要怪她做事過分。
令妃看著新月那副呆呆的樣子,就恨不得掐死她,也不想看著這個影響自己心qíng的人,令妃道,“給本宮好好看著,別又弄出什麼么蛾子來,本宮若是在太后那受了罰,你們一個個也跑不了,仔細你們的皮!”
一榮俱榮的道理都是懂的,眾人也只能低著頭,一個嬤嬤把新月拉著往內室裡面拖,看架勢是要好好的“關照”新月了。
“對了,新月格格,”令妃開口對掙扎著的新月道,“你千萬別尋死了,惹怒太后,自然是要查你為什麼要尋死,到時候若是查到什麼人,那個人的命能不能保住,就不是本宮能猜測的事qíng了。”
新月一聽令妃的話,頓時眼中的生氣全無,她在心中一直念叨著一個名字:怒達海,怒達海。
看著新月那副死樣子,令妃不耐道,“都愣著做什麼,還不請新月格格回房休息去。”
待新月被扶了下去,令妃才冷冷的看著橫樑上掛著的白綾,尋死?早著呢,要真嫁給富察貝勒,有你受的。
當日皇上本是要把富察貝勒指給蘭馨公主的,後來卻只指了另一個個格格,前些日子叫人查了才知道是怎麼回事,這下子可就真的好看了——
作者有話要說:因為準備開通一篇文的定製印刷,所以杯具的蝴蝶正在修文中,最近幾天的更新速度杯具了些,大家原諒~····今天晚上又要熬到4點左右~子啊,帶我走吧~碼字不是最痛苦的,修文才最痛苦啊~尤其是我這種蟲多的···淚~
合離
日子照舊過著,八月底,雁姬的女兒珞琳出嫁,荊央也賜了些東西。
珞琳婚禮結束後,雁姬回了慈寧宮,便安靜的回了自己屋子裡刺繡,倒是跟著去的老嬤嬤向荊央說了不少的事qíng。
什麼他他拉將軍越來越不像話,什麼將軍府里沒有規矩,什麼雁姬格格受了委屈,看老嬤嬤的樣子,便知道對他他拉的成見有多麼大。
荊央揉著額際,嘆了口氣,怒達海現在降了職,在朝中早就沒了為他說話的人,如今雁姬的兩個孩子都各自有了家,這合離之事也不是沒有辦法。
不久之後,傳出怒達海與一個漢人女子私通,這漢人女子還懷孕了,被接進了將軍府。
怒達海現在的品級並不高,加之雁姬現在又是太后身邊的格格,這事自然在規矩上有些說不過去,若嚴格來說,雁姬不是皇室血統格格,怒達海納妾,也不是不可以,只要雁姬沒有意見。但是明面上來說,只要雁姬說不可以,怒達海是沒有權利納妾的,如今怒達海趁雁姬在宮裡“養病”便與一個漢女糾糾纏纏,那便是打了雁姬的臉,也是打了太后的臉。
打了雁姬的臉沒什麼事qíng,可是你打了大清最尊貴女人的臉,那就是不想要命啊。
果真不久後,將軍府就接到一道聖旨一道懿旨,聖旨上寫著怒達海辦事不力,責打二十大板,同時官降兩級。懿旨上,明著斥責了怒達海的荒誕行為,又細數了雁姬的美德cao行,然後讓兩人合離。這暗下的意思就是,你怒達海為人低劣,配不上溫婉的雁姬格格呢。
現在的怒達海不過是個小小的五品武官,沒了做和碩格格的嫡福晉,加之又連連被皇上太后責罰,得罪了太后,哪還有人敢與之來往,遠遠躲著都來不及。
珞琳夫家的人也因為這事對珞琳頗為冷淡,這段日子珞琳的日子並不好過,這些日子她想明白了很多,有關阿瑪的,額娘的,還有新月的。
那時的自己只看到愛qíng的美好,新月的眼淚,額娘的竭斯底里,卻忘記了額娘的苦,額娘的淚,如果………………是新月真的和阿瑪有了什麼,也許將軍府的人就連命都保不住吧。
“福晉,太后有懿旨到,快出去領旨吧,”一個面帶喜色的丫頭匆匆走了出來,這個丫頭本就是她房裡的人,想必想到太后的懿旨能讓她們房裡的人出頭吧。
珞琳苦笑,想起自己以前說的混帳話,還有上花轎前,額娘說的那些話。
“珞琳,出嫁之後,很多東西便不是依著自己的xing子來,額娘現在早已經沒有什麼想法,你且自己好好過日子吧。”
那個時候,自己還覺得額娘擺什麼格格的譜,現在才覺得,不是額娘擺譜,而是新月不守規矩。
領著丫鬟婆子出了屋子,到了前廳一看,好幾日不見的丈夫與向來對自己冷淡的婆婆都在,她微微一頓步子,繼續向前走。
宣旨的小太監見到珞琳,忙笑著道,“這位就是嫡福晉吧,太后這些日子就念著要見見您呢,但因著太后這些日子身子不慡利,便叫雜家領了些東西給福晉,太后說了,您是雁姬格格的女兒,便是太后的孫女,有空兒啊,就多進宮給太后請安。”這話一出,在場的眾人面色各異,只是看珞琳的眼神明顯熱絡起來。
小太監說完,便宣了旨,叫後面的人把東西拿去了雁姬的房間,吃著茶的當兒,又說了些太后有多喜愛雁姬格格云云,又詢問了些在府上過得可習慣的話,反正重點就是雁姬很受寵,太后很關注珞琳的生活。
小太監走後,大廳里的人都換上了笑臉,珞琳聽著自己婆婆關心的話,又看自己夫君對自己體貼,突然心中生出無限涼意,她自然知道這些人是為了什麼,也知道這些榮耀是因為額娘才有的。
想起自己以前的作為,太后又怎麼會喜歡自己,這一切不過是看在額娘的面上而已。
什麼愛qíng,那都是虛假的存在,曾經的自己,怎麼就那麼輕易因為阿瑪與新月的愛qíng讓額娘傷心,讓額娘心寒?
她後悔了,看著面前太后賜的名貴繡品,她才明白額娘對自己的恩qíng,還有自己做的那些事有多混帳。
回了屋子,聽到下面人說自己的丈夫今夜要歇在自己這裡,珞琳嘲諷的笑開,這就是自己以後的生活了。
慈寧宮裡,荊央喝著茶,心中感慨,這新月的事qíng也處理得差不多了,只要把新月往碩親王府一嫁,其他的事qíng就差不多了,還有那個小燕子與五阿哥,現在也礙不到她的眼,也倒是好了。
在這些阿哥中,哪有阿哥挨板子的,哪有阿哥三番兩次被皇上斥責不忠不孝的?這五阿哥可是頭一個。
沒了繼承權,被皇上斥責,被太后厭棄,而且還沒有爵位,這樣一個阿哥,誰還看得起?
都說府里的格格不能隨意嫁人,可是這位倒好,經常到大街上非說做什麼“行俠仗義”,比如某家嫁女,按著規矩哭嫁,這位燕格格倒好,直接把新娘的父母罵了一頓,說他們自私云云,後來還得這個女子被人嘲笑,差點沒去自殺。
久而久之,京城裡都知道了五阿哥府上有個不著調的格格,天天拋頭露面,比那窯姐兒還開放,也只有五阿哥府上才能出這樣的女人,別家阿哥可沒見到這種女子。
正經人家的女兒怎麼會是這個樣子?後來,京城裡的老百姓教育自家姑娘,都拿五阿哥府上的燕格格做比喻,“你不好好守規矩,是想成為那個燕格格嗎?”
五阿哥府上已經成了京城裡的笑話,就像他他拉將軍府上一樣,兩府的下人都在外面抬不起頭來。
這些,永琪都是不知道的,他要在家閉門思過,而小燕子的xing子他實在不想拘著,加之小燕子小產,他也不想這事對小燕子產生什麼影響,其他的事qíng也就由他去了,至於皇帝對他的那些警告,早已經被他忘記了。
皇家怎麼會允許一個毀了皇家面子的府邸格格存在?
永琪不知道,乾隆已經對小燕子起了殺心。因為京城裡面的風言風語早已經傳進了宮裡,因為太后不管永琪的事qíng,皇后不願管,令妃不能管,最後這事終於傳到了乾隆耳中。
有人傳言,養心殿換了一套茶器,可是這些又怎麼樣呢?
荊央只是安靜的呆在慈寧宮,做著歷史上安靜的太后,偶爾給克善講故事,讓下面的人準備著晴兒與紫薇的婚事,雖然兩人還沒有正式指婚,可是時間也要快了。
穿越過來,雖然諸多不如意,可是這裡兩個丫頭卻是可心的人,她也想這兩個丫頭有個安定的歸宿,而不是如原著中那樣,經受那麼多波折。
她不是救世主,拯救不了別人,能做的,只是讓一些人走向歷史上的正途,可是改變不了的人,她也無力勉qiáng,因為她只是一個太后,不是皇帝。
就如同五阿哥,她想過讓這個五阿哥成為歷史上的人物,可是顯然她高估了這位阿哥,到最後,這位仍舊是這個樣子。
爛泥,怎麼上牆?荊央看著初秋的景色,已經有樹葉慢慢變涼,有些東西,也要如這落葉般,早該落定了——
作者有話要說:熬夜什麼的,最討厭了~
宮廷悲劇
在紫禁城裡一些樹葉慢慢開始落下的時候,蘭馨出嫁,宮裡熱熱鬧鬧,荊央看著坤寧宮裡喜氣洋洋的氛圍,笑了笑,至少這位公主的幸福沒有被一些qíng不自禁的愛qíng所犧牲。
看著蘭馨捧著象徵平平安安的蘋果上了花轎,荊央突然想起《梅花烙》裡面的劇qíng,那裡面的蘭馨懷著對未來夫君的憧憬,最後卻得到了皓禎的冷待,後來又出現了什麼吟霜,他們在蘭馨面前大秀qíng不自禁的愛qíng,視皇家尊嚴為無物,她甚至記得皓禎為了吟霜,好做出威脅公主的事qíng,她完全不能想像,這怎麼會是一個有腦子的男人做出的事qíng,這樣一個衝動莽撞的男人究竟有什麼地方值得讓女人託付終生?
鬧劇,荒誕可笑的鬧劇,荊央看著花轎抬遠,希望有自己gān預的人生,蘭馨可以得到自己的幸福。畢竟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唯一的主角,值得讓別人犧牲一切以成全他們的愛qíng。皓禎與白吟霜不是,小燕子與五阿哥不是,紫薇與福爾康不是,怒達海與新月也不是。
由老嬤嬤扶著自己,荊央嘆了口氣,“這樣也好。”
一邊的皇后也紅了眼眶,畢竟蘭馨是養在自己身邊的女兒,雖不是自己親生的,可是養在自己身邊這麼些年,早已經有了母女之qíng,她想起之前皇上差一點就把蘭馨指給那個不著調的皓幀貝勒,就忍不住全身發寒,如果不是太后,蘭馨就要嫁給那麼一個男人………………
那個金嬤嬤一直跟在蘭馨身邊的,一定會好好照顧蘭馨的,皇后定了定心後想,那個福靈安是傅恆的孩子,自然與那個皓幀不一樣,蘭馨一定會幸福的,至少不會像自己這個樣子,雖然是一國之母,卻不受帝王待見。
不管有多麼熱鬧,最終整個宮裡仍舊還是會恢復寧靜,荊央回到慈寧宮,走進佛堂,就看到被供奉在奉台上的觀音像,她嘲諷的笑了笑,關上了門。
荊央剛剛由人伺候著取下頭飾,就聽到延禧宮的太監來報,令妃娘娘快要生產了。
宮女想把頭飾又給荊央戴上去,荊央揮了揮手,“行了,這都什麼時候了,去延禧宮。”歷史上的嘉慶帝?令妃現在不過是個包衣,若是這孩子養在令妃身邊,是不可能有登基的機會的。歷史上,這位嘉慶皇帝小時候是jiāo給哪位後宮妃子養著來著?
感到延禧宮的時候,乾隆和皇后都在,讓荊央感到意外的是,和嬪也在,看樣子乾隆皇帝剛才是歇在寶月樓了,荊央看著含香微微隆起的小腹,沒有多言。
當小孩的哭聲傳出來的時候,荊央看到皇后與含香的臉色都不是很好,只是乾隆的臉上有了些喜色,但是荊央卻發現,乾隆的臉上除了有喜色外,還有一絲戒備,看來當男人對一個女人失去興趣後,這看得也多了,自然看到的缺點比優點多,而令妃以前玩的那些手段,都成了乾隆心底的一根刺。
男人愛你的時候,你就是那純潔無暇的白珍珠,不愛你的時候,你就是那礙眼的飯粒子,令妃受寵這些年,想過寵愛的男人會對自己起了懷疑的心思麼?
其實不過都是些可憐人罷了。令妃的可憐之處在於她的出生,在這樣的出生下,她能走到這一步,的確是不容易的,荊央看著天際的秋月,低聲一嘆。
“恭喜皇上,恭喜太后,令妃娘娘生了一個小阿哥,”嬤嬤喜氣洋洋的道喜。
“哈哈,很好,賞,”乾隆不能進內室,嬤嬤就抱了小阿哥出來,乾隆抱了抱孩子,荊央本著身份原因,小心翼翼的抱過孩子,皺巴巴的,是在看不出以後漂亮還是難看。
把孩子遞給一邊的嬤嬤,荊央依舊沒有說話,畢竟這是令妃辛苦生下的孩子,她就算不想讓這個孩子養在令妃身邊,也不想現在就說出這種話來。
“傳朕旨意,令妃剛生下小阿哥,身子虛弱,責令皇后代為撫養十五阿哥。”乾隆說的話聽似對令妃的體恤,但是在場誰有聽不出來,這是要剝奪令妃撫養阿哥的機會。依著令妃現在貴妃的身份,即使是個包衣,那也是能把阿哥養在自己身邊的,可是皇上這個旨意一下,令妃便失去了這機會,而這後宮真正的主人是誰,在場也都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