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頁
他知道的還真不少啊。
秋童暗暗驚訝,不過,當年她的確是在福建水師提督的護送下前往英國的,也許這件事被記載下來了。
她看著後方的隆恩殿深深嘆了口氣。
這些年她每次來都刻意避開隆恩殿,因為乾隆十年的陷阱就設在那裡。
那一年,她先是收到了弘曆的信。
信中說,原來當年被腰斬的不是廖二,廖二早就金蟬脫殼逃掉了。不過現在年紀大了,生活得很悲慘,到處吹噓他和她的往事,於是被抓送到京城。他不知道該不該殺這個人,想請秋童回來定奪。
表面上說的很客氣,其實下面設定了一個時間點,要是在這個時間節點沒回來,他就直接將廖二凌遲處死。隨信送來的,是一塊帶刺青的人皮。而那塊刺青曾經紋在廖二胸口。
她只能立即動身。
回國後一路暢通,進京後乾隆皇帝對她禮遇有加,只是絕口不提廖二,讓她住在九洲清晏偏殿,日日邀她逛園子,探討國事。
起初她還蠻欣慰,因為小四沒有更改她留下的政策和基礎設施,這十多年一直按照她曾經的規劃推進著。
慢慢的,她開始察覺到不對勁。
圓明園裡從前伺候過她和雍正的人全都撤換了,新人不認識她,卻統一稱呼她為高姑娘。
小四以前恭順有禮,就算是喝醉了,也保持十二分警覺,從未有過失禮行為。
現在卻總喜歡放肆地看她,沒分寸地靠近她,甚至說些曖昧不明的話,拉她的手。最過分的一次,看著湖面上兩個人並肩的倒影感慨道:「先生之才貌與朕才相配。」
是他當了皇帝後變狂了,還是以前藏得好?
為了點醒他,秋童提出去泰陵拜謁先帝。
乾隆一口答應。
秋童怎麼也沒想到這就是他準備攤牌的地方。
守陵人正是八福。
他一見秋童就哭哭啼啼,訴說著從她搬出圓明園後雍正皇帝的變化。還告訴她,皇上曾多次微服出宮,在秋夕苑附近轉悠。亦曾親測秋夕苑能不能看到圓明園的煙花。發現能看到,才安排人放了大半夜。
秋童悲從中來,熱淚盈眶。她知道他必會在後悔和思念中度過餘年,只是仍不能對他的絕情釋懷。
此時殿內一個敲鐘的老和尚卻道:「雍正皇帝作繭自縛可憐可悲,不過他對秋施主情真意切天地可鑑,便是有無奈之舉,根因也在秋施主自己這裡。」
秋童仔細看了看,確定不認識他,便問:「大師何出此言?」
老和尚道:「雍正十年,皇帝大病一場,秋施主恐怕不知道因由。」
秋童回憶了一下,想起弘曆說過,因為他為弘時討爵位才氣倒了皇上,便道:「我知道。」
老和尚搖搖頭,「皇帝祭奠怡親王時得到密報,寶親王有一愛妾寵縱非常。她個高膚白,短髮大眼,平日藏於深院,連奴才也見不了幾眼。皇帝不讓驚動任何人,悄然駕臨寶親王府,果然找到了這樣一個女人,她竟然有七分肖似秋中堂。」
秋童遍體一寒,只覺得天旋地轉。
「兒子肖想母妃,歷朝歷代都不缺這樣的醜聞。真正讓皇帝嘔血的是,他獨寵一個不能生育的女人,這麼多年無所出,如今膝下只剩兩子,五阿哥天真愛玩,不堪大任,江山只能傳給這個不孝兒。一旦皇權交接,秋中堂落到寶親王手裡,會落得如何下場?他不敢想。他只能從閻王手裡借兩年,為秋中堂尋一條出路。」
『江山有人託付,幼小有人託付,唯有你,無人可托。我掙破混沌回到人間,只為給你安排一條歸路。』
聯想他說過的話,秋童對老和尚的話信了八九分,心痛得幾乎不能跳動。
早知他這麼難……早知他這麼難,當晚就答應該多好。
可是,一個驕傲的父親,如何說得出這麼難以啟齒的話?
「果郡王酒後荒唐,御書房的灑掃宮女有了身孕。本該悄悄處死,皇帝卻大張旗鼓地認下來,只因秋中堂不舍離去。」
秋童流著眼淚問八福:「這是真的嗎?」
八福哭道:「奴才只知道,乾隆爺將六阿哥過繼給了果郡王。」
「連他也知道?」
老和尚道:「寶親王是沒有名分的太子,皇上大病一場,日漸衰弱,人人都想討好他。圓明園沒什麼事兒能瞞得過他。」
秋童捂著胸口蹲下。
老和尚還沒說完,「寶親王知道皇帝要把你送走,生怕你飛出他的手掌心,百般阻攔不成,就離間你們的關係,好讓你徹底斷了對皇帝的愛戀。早在康熙年間,皇帝就知道季廣羽是廖志遠,也知道廖志遠對你的迷戀,以此拿捏他辦了很多見不得光的差事,最後派他護送你出國。寶親王得知後,想了個一箭雙鵰的絕妙計策。他向軍機大臣揭發季廣羽,逼著皇帝處置他,同時假傳聖旨將你提出大理寺,帶你去觀刑。」
啪啪啪。
門口傳來擊掌聲,原來是穿著朝服的乾隆皇帝。
他拍手笑道:「假和尚編的好故事真精彩,只不過不合邏輯,聽著像是開了天眼一般。」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秋童暗暗驚訝,不過,當年她的確是在福建水師提督的護送下前往英國的,也許這件事被記載下來了。
她看著後方的隆恩殿深深嘆了口氣。
這些年她每次來都刻意避開隆恩殿,因為乾隆十年的陷阱就設在那裡。
那一年,她先是收到了弘曆的信。
信中說,原來當年被腰斬的不是廖二,廖二早就金蟬脫殼逃掉了。不過現在年紀大了,生活得很悲慘,到處吹噓他和她的往事,於是被抓送到京城。他不知道該不該殺這個人,想請秋童回來定奪。
表面上說的很客氣,其實下面設定了一個時間點,要是在這個時間節點沒回來,他就直接將廖二凌遲處死。隨信送來的,是一塊帶刺青的人皮。而那塊刺青曾經紋在廖二胸口。
她只能立即動身。
回國後一路暢通,進京後乾隆皇帝對她禮遇有加,只是絕口不提廖二,讓她住在九洲清晏偏殿,日日邀她逛園子,探討國事。
起初她還蠻欣慰,因為小四沒有更改她留下的政策和基礎設施,這十多年一直按照她曾經的規劃推進著。
慢慢的,她開始察覺到不對勁。
圓明園裡從前伺候過她和雍正的人全都撤換了,新人不認識她,卻統一稱呼她為高姑娘。
小四以前恭順有禮,就算是喝醉了,也保持十二分警覺,從未有過失禮行為。
現在卻總喜歡放肆地看她,沒分寸地靠近她,甚至說些曖昧不明的話,拉她的手。最過分的一次,看著湖面上兩個人並肩的倒影感慨道:「先生之才貌與朕才相配。」
是他當了皇帝後變狂了,還是以前藏得好?
為了點醒他,秋童提出去泰陵拜謁先帝。
乾隆一口答應。
秋童怎麼也沒想到這就是他準備攤牌的地方。
守陵人正是八福。
他一見秋童就哭哭啼啼,訴說著從她搬出圓明園後雍正皇帝的變化。還告訴她,皇上曾多次微服出宮,在秋夕苑附近轉悠。亦曾親測秋夕苑能不能看到圓明園的煙花。發現能看到,才安排人放了大半夜。
秋童悲從中來,熱淚盈眶。她知道他必會在後悔和思念中度過餘年,只是仍不能對他的絕情釋懷。
此時殿內一個敲鐘的老和尚卻道:「雍正皇帝作繭自縛可憐可悲,不過他對秋施主情真意切天地可鑑,便是有無奈之舉,根因也在秋施主自己這裡。」
秋童仔細看了看,確定不認識他,便問:「大師何出此言?」
老和尚道:「雍正十年,皇帝大病一場,秋施主恐怕不知道因由。」
秋童回憶了一下,想起弘曆說過,因為他為弘時討爵位才氣倒了皇上,便道:「我知道。」
老和尚搖搖頭,「皇帝祭奠怡親王時得到密報,寶親王有一愛妾寵縱非常。她個高膚白,短髮大眼,平日藏於深院,連奴才也見不了幾眼。皇帝不讓驚動任何人,悄然駕臨寶親王府,果然找到了這樣一個女人,她竟然有七分肖似秋中堂。」
秋童遍體一寒,只覺得天旋地轉。
「兒子肖想母妃,歷朝歷代都不缺這樣的醜聞。真正讓皇帝嘔血的是,他獨寵一個不能生育的女人,這麼多年無所出,如今膝下只剩兩子,五阿哥天真愛玩,不堪大任,江山只能傳給這個不孝兒。一旦皇權交接,秋中堂落到寶親王手裡,會落得如何下場?他不敢想。他只能從閻王手裡借兩年,為秋中堂尋一條出路。」
『江山有人託付,幼小有人託付,唯有你,無人可托。我掙破混沌回到人間,只為給你安排一條歸路。』
聯想他說過的話,秋童對老和尚的話信了八九分,心痛得幾乎不能跳動。
早知他這麼難……早知他這麼難,當晚就答應該多好。
可是,一個驕傲的父親,如何說得出這麼難以啟齒的話?
「果郡王酒後荒唐,御書房的灑掃宮女有了身孕。本該悄悄處死,皇帝卻大張旗鼓地認下來,只因秋中堂不舍離去。」
秋童流著眼淚問八福:「這是真的嗎?」
八福哭道:「奴才只知道,乾隆爺將六阿哥過繼給了果郡王。」
「連他也知道?」
老和尚道:「寶親王是沒有名分的太子,皇上大病一場,日漸衰弱,人人都想討好他。圓明園沒什麼事兒能瞞得過他。」
秋童捂著胸口蹲下。
老和尚還沒說完,「寶親王知道皇帝要把你送走,生怕你飛出他的手掌心,百般阻攔不成,就離間你們的關係,好讓你徹底斷了對皇帝的愛戀。早在康熙年間,皇帝就知道季廣羽是廖志遠,也知道廖志遠對你的迷戀,以此拿捏他辦了很多見不得光的差事,最後派他護送你出國。寶親王得知後,想了個一箭雙鵰的絕妙計策。他向軍機大臣揭發季廣羽,逼著皇帝處置他,同時假傳聖旨將你提出大理寺,帶你去觀刑。」
啪啪啪。
門口傳來擊掌聲,原來是穿著朝服的乾隆皇帝。
他拍手笑道:「假和尚編的好故事真精彩,只不過不合邏輯,聽著像是開了天眼一般。」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