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
那壯漢揮著勺子攆道:「盛完了快走,下一個。」
芙蕖眼觀六路,敏捷的看到粥棚里坐著一個身穿素色雲錦的女子,頭上還帶著帷帽,坐在棚子裡唯一比較乾淨的一張椅子上,正透過帷帽上的輕紗,好奇地看著外面。
氣度看著就與尋常百姓不同。
芙蕖沒想到往這走一趟,竟然還能遇著真佛,捧著碗粥一步三回頭的走遠了,等到了山路上,她覺出了身後跟上了尾巴。
碗裡的粥喝得一點也不剩,芙蕖在河邊洗乾淨了碗,從身上掏了塊棉布包了起來,才感覺到身後跟著的尾巴撤了。
芙蕖心裡馬上又有了新的主意,一路輕快的往山下去。
壽石山別莊裡,繡娘們少了一個鳳心,其餘仍在盡心盡力的幹活。她們原本就是芙蕖請進莊子裡做嫁衣的,幾天下來,嫁衣已經裁好了一半,可惜樣式還沒來得及讓芙蕖過目,東家便跑了。
好在莊子裡還留了個謝慈。
謝慈盯著眼前紅雲一樣的綢緞,抱著胳膊看了一會兒,其實腦子裡空空如也,唬的一眾繡娘們大氣也不敢喘,以為是東家有什麼不滿意。
謝慈就那樣用淡漠的目光盯了半天,最後「唔」了一聲,說:「就這樣,很好。」
繡娘們終於鬆了口氣,彼此對視了一眼,都知道有錢人家的生意不好做,更何況謝慈的惡名曾經名動燕京,都知道這是位不好惹的主兒。
能得他一句很好,已是祖上三代冒青煙了。
繡娘們到底年紀小,一些謝慈緩了神色,便都覺得不怕了,畢竟她們也是第一次見這位傳說中的大人,看上去好像也沒有傳聞中的喜怒無常。
繡娘們膽子大了些,又把各自畫的圖樣拿出來,鋪展在謝慈的面前,嘰嘰喳喳的請他挑選。
謝慈瞄了一眼,只覺得眼花繚亂:「不能都做?」
繡娘們彼此看了看,咬了一口牙,說:「行倒是行……」
謝慈不給他們繼續說話的機會,袖子一揮:「那就都做。」說罷,站起身便作勢要走。
繡娘們本能的向兩側散開,給他讓出了一條路。
謝慈大步離開,瞧著他那背影,怎麼看都有幾分逃跑的狼狽。
芙蕖下山的第二日,仍然不見回來的身影,謝慈的情緒有些糟糕,因為回稟的屬下說,已經弄丟了芙蕖的蹤跡。
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人丟了。
他們成親的事情還在謀劃,嫁衣正在裁製,新娘人丟了。
謝慈不得不加派的一倍的人手出去找人。
嫁衣的冗雜,以及剛請到莊子上打造鳳冠首飾的工匠,每天一籮筐的想法,找不到芙蕖,便通通找到他跟前了。
謝慈一連幾日,應付著這些繡娘工匠,表面上看著依舊平靜,實際上眼底的陰沉越積越深,熟悉他的屬下早就能躲多遠就躲多遠了。
終於在一個突兀的落雪日子,謝慈坐在檐下,看著寂靜的雪落,忽然覺得天地間寂寞的很,熱鬧不在身邊,他終於坐不住了,牽了馬離開了莊子,下山找人。
芙蕖下山之後便音訊全無。
謝慈派出去的屬下幾乎在暗中滲透了燕京極附近的每一個角落,依然找不到人。
只有一個可能,就是她掩了本來的面貌。
已辭官的謝慈現在空有一個侯爵掛在頭上,他雪中打馬走過華陽街,在最東頭的位置往皇城的方向眺望,往來經過的人多看了他幾眼,很快,消息便在華陽街上傳開了。
——失蹤多日的謝侯爺回府了。
有人知道謝慈傷的不輕,甚至曾經危在旦夕。
他將自己的消息封在了瓶子裡,不外泄半分,他不知道的是,外面早已有傳言說他已傷重不治了,直到前段日子芙蕖請繡娘進莊子制嫁衣,好消息才短暫的流傳開。
他還活著,甚至還要娶妻了。
謝府光禿禿的檐下早已沒有了燈,原本積了一層灰,也被這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全部掩埋住了。
謝慈推開了朱紅的大門。
府中留下守門的小廝見主子回府,足足愣了一盞茶的時間,才反應過來伺候。
清掃院中的積雪,燒水煮茶。
謝慈解下了外袍,扔在了火盆旁邊,進門泡去了一身的風雪和浮灰。
芙蕖喬裝失去了蹤跡,最穩妥的辦法,只有等。
他也可以不管不顧,強行用手段將人撈出來,但心裡又顧念她正在謀劃的事情,他對她的手段不能那麼激烈,以至於他現在束手束腳,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謝慈悶在府中呆了兩日,看著院子梧桐樹上光禿禿的枝丫上落著成年不怕冷的烏鴉,聽屬下說些無關緊要的廢話,有些膩了。
——「說說皇帝與孫家小姐的婚事進展如何了?」
屬下回報的思路被中途截斷,不明所以的磕絆了一下,也不問為什麼,轉而講起了皇帝的婚事。「好像確實有一件事情最近有些微妙。」
謝慈扶著椅子,向前傾身:「說。」
屬下道:「孫家小姐,在京郊施粥的時候,遇見了一個落魄的少年人,似乎是鬧出了些不雅的故事,□□派人到處找女兒呢。」
芙蕖眼觀六路,敏捷的看到粥棚里坐著一個身穿素色雲錦的女子,頭上還帶著帷帽,坐在棚子裡唯一比較乾淨的一張椅子上,正透過帷帽上的輕紗,好奇地看著外面。
氣度看著就與尋常百姓不同。
芙蕖沒想到往這走一趟,竟然還能遇著真佛,捧著碗粥一步三回頭的走遠了,等到了山路上,她覺出了身後跟上了尾巴。
碗裡的粥喝得一點也不剩,芙蕖在河邊洗乾淨了碗,從身上掏了塊棉布包了起來,才感覺到身後跟著的尾巴撤了。
芙蕖心裡馬上又有了新的主意,一路輕快的往山下去。
壽石山別莊裡,繡娘們少了一個鳳心,其餘仍在盡心盡力的幹活。她們原本就是芙蕖請進莊子裡做嫁衣的,幾天下來,嫁衣已經裁好了一半,可惜樣式還沒來得及讓芙蕖過目,東家便跑了。
好在莊子裡還留了個謝慈。
謝慈盯著眼前紅雲一樣的綢緞,抱著胳膊看了一會兒,其實腦子裡空空如也,唬的一眾繡娘們大氣也不敢喘,以為是東家有什麼不滿意。
謝慈就那樣用淡漠的目光盯了半天,最後「唔」了一聲,說:「就這樣,很好。」
繡娘們終於鬆了口氣,彼此對視了一眼,都知道有錢人家的生意不好做,更何況謝慈的惡名曾經名動燕京,都知道這是位不好惹的主兒。
能得他一句很好,已是祖上三代冒青煙了。
繡娘們到底年紀小,一些謝慈緩了神色,便都覺得不怕了,畢竟她們也是第一次見這位傳說中的大人,看上去好像也沒有傳聞中的喜怒無常。
繡娘們膽子大了些,又把各自畫的圖樣拿出來,鋪展在謝慈的面前,嘰嘰喳喳的請他挑選。
謝慈瞄了一眼,只覺得眼花繚亂:「不能都做?」
繡娘們彼此看了看,咬了一口牙,說:「行倒是行……」
謝慈不給他們繼續說話的機會,袖子一揮:「那就都做。」說罷,站起身便作勢要走。
繡娘們本能的向兩側散開,給他讓出了一條路。
謝慈大步離開,瞧著他那背影,怎麼看都有幾分逃跑的狼狽。
芙蕖下山的第二日,仍然不見回來的身影,謝慈的情緒有些糟糕,因為回稟的屬下說,已經弄丟了芙蕖的蹤跡。
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人丟了。
他們成親的事情還在謀劃,嫁衣正在裁製,新娘人丟了。
謝慈不得不加派的一倍的人手出去找人。
嫁衣的冗雜,以及剛請到莊子上打造鳳冠首飾的工匠,每天一籮筐的想法,找不到芙蕖,便通通找到他跟前了。
謝慈一連幾日,應付著這些繡娘工匠,表面上看著依舊平靜,實際上眼底的陰沉越積越深,熟悉他的屬下早就能躲多遠就躲多遠了。
終於在一個突兀的落雪日子,謝慈坐在檐下,看著寂靜的雪落,忽然覺得天地間寂寞的很,熱鬧不在身邊,他終於坐不住了,牽了馬離開了莊子,下山找人。
芙蕖下山之後便音訊全無。
謝慈派出去的屬下幾乎在暗中滲透了燕京極附近的每一個角落,依然找不到人。
只有一個可能,就是她掩了本來的面貌。
已辭官的謝慈現在空有一個侯爵掛在頭上,他雪中打馬走過華陽街,在最東頭的位置往皇城的方向眺望,往來經過的人多看了他幾眼,很快,消息便在華陽街上傳開了。
——失蹤多日的謝侯爺回府了。
有人知道謝慈傷的不輕,甚至曾經危在旦夕。
他將自己的消息封在了瓶子裡,不外泄半分,他不知道的是,外面早已有傳言說他已傷重不治了,直到前段日子芙蕖請繡娘進莊子制嫁衣,好消息才短暫的流傳開。
他還活著,甚至還要娶妻了。
謝府光禿禿的檐下早已沒有了燈,原本積了一層灰,也被這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全部掩埋住了。
謝慈推開了朱紅的大門。
府中留下守門的小廝見主子回府,足足愣了一盞茶的時間,才反應過來伺候。
清掃院中的積雪,燒水煮茶。
謝慈解下了外袍,扔在了火盆旁邊,進門泡去了一身的風雪和浮灰。
芙蕖喬裝失去了蹤跡,最穩妥的辦法,只有等。
他也可以不管不顧,強行用手段將人撈出來,但心裡又顧念她正在謀劃的事情,他對她的手段不能那麼激烈,以至於他現在束手束腳,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謝慈悶在府中呆了兩日,看著院子梧桐樹上光禿禿的枝丫上落著成年不怕冷的烏鴉,聽屬下說些無關緊要的廢話,有些膩了。
——「說說皇帝與孫家小姐的婚事進展如何了?」
屬下回報的思路被中途截斷,不明所以的磕絆了一下,也不問為什麼,轉而講起了皇帝的婚事。「好像確實有一件事情最近有些微妙。」
謝慈扶著椅子,向前傾身:「說。」
屬下道:「孫家小姐,在京郊施粥的時候,遇見了一個落魄的少年人,似乎是鬧出了些不雅的故事,□□派人到處找女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