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先別急。」敬宣帝一看周自言的抗拒姿態就生氣,「你這臭小子,倒是先聽朕說完!」

  「臣知錯。」周自言嘴上從善如流地道歉,表情卻還是拒絕。

  只要敬宣帝說不出一個正當理由,他仿佛當場就能帶著學生們離開。

  敬宣帝慢慢悠悠地說:「現在天下已定,可朕還沒決斷好太子的人選。先祖立法,立賢立長立嫡,但朕的長子並無此意,且心性綿軟。」

  「現在也到了該立儲的時候了。」敬宣帝揉捏額頭,煩得很,「可朕那幾個皇子皇女,各有各的長處,也各有各的短處,你們若是去了詹事府,全當替朕看看,掌掌眼。」

  「你們幾人根基不在京城,而且是跟著周愛卿時間最久的學生,心性和眼光應當也與周愛卿相似,你們去,朕才能放心。」

  能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說出『放心』兒子,敬宣帝對他們算是真的掏心掏肺。

  周自言稍稍放鬆了一些,也誠懇道:「陛下,此事事關重大,他們還都是孩子。」

  「朕知道,朕只是需要一些別人的意見。」敬宣帝道,「況且從詹事府出來,便可直入翰林院,在翰林院再歷練兩年,到那時他們也到了弱冠年紀,便能安排正經官職了。」

  「你們的想法呢?」周自言轉過身去,詢問身後的幾個孩子。

  敬宣帝提醒道:「宋學子稍等一等,朕另有安排。」

  宋衛風一聽,默默退到一旁。

  宋豆丁他們彎著腰,不知道該回答什麼。

  說真的,他們對這個詹事府那是完全不知……而且聽陛下那個意思,他們在詹事府,還要和各位皇子皇女打交道,聽起來就很麻煩。

  他們其實都不願意,可誰都不敢直接這麼回絕陛下。

  幾個孩子偷偷用餘光看看彼此,都在眼中看到了為難。

  敬宣帝見狀,微微嘆氣,「怎麼,你們可是不願幫朕這個忙?」

  宋豆丁上前一步,恭敬道:「陛下,學生等人,苦學這麼些年,為的就是能幫陛下分憂,能讓大慶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陛下,相比較留在京城,按照規定的路子出將入相,學生更願意去那些偏遠的小地方,傳達陛下的各項良政和聖人學說。」

  「你可知道你在說什麼?」宋豆丁說的如此認真,敬宣帝也認真起來,「留在詹事府,待不過五年,去翰林院跟著你們周夫子再歷練兩年,足以讓你們進入內閣,成為天子近臣,掌百官之權。」

  「陛下,若人人都留在京城,那留在遠方的大慶子民,又該由何人來教化呢?」宋豆丁彎下腰,用最鄭重的語氣道,「陛下,留在京城雖好,卻與學生的心愿不符。學生只願像周夫……周大人那樣,以民為重,腳踏實地,為百姓做一些應該做的實事。」

  敬宣帝沉默良久,又去詢問其他人,「你們呢?」

  敬宣帝以為,這麼多年輕人,總不能都願意往外跑吧?

  結果一個一個說完,都是想去大慶各個地方,做能庇佑一方百姓的父母官。

  小小年紀,便有如此心性,敬宣帝都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遺憾。

  「朕還想著,你們若是能留在京城,便能和朕的子女一同長大,將來也好輔佐他們各項事情。」敬宣帝嘆氣,「看來你們之間沒有這個緣分。」

  也是他的子女們少點運氣,留不下這麼好的純臣苗子。

  敬宣帝瞥了周自言一眼,「都是你教出來的好學生,全都和你一個模子!」

  一樣的倔強,一樣的不怕苦不怕累,任著心中那點執拗的想法,便能無懼所有。

  可他們才堪堪十五歲啊,別家孩子,十五歲的時候還在家中撒嬌討乖呢,這幫小學子,便已經要去擔起那份責任了。

  周自言……周自言!不愧是他最為看重的臣子之一,是個會教學生的!

  敬宣帝雖然覺得感動,但也不能就這麼讓這一幫十五歲的少年,真去偏遠地方任職。

  最後,敬宣帝硬是把他們分成兩人一組,分別塞到離京不遠的縣城裡,許諾他們,若是他們做的好,等過了二十歲,便真的放他們離京去各處闖蕩。

  這幾個地方,都是敬宣帝親手選的好地方。

  民風淳樸,關係簡單,在那裡任職的知縣家境都清白,歷年述職報告也詳細,最適合讓這幾個少年熟悉公務,並好好成長。

  周自言覺得這是最好的結果,便領著孩子們接下這份聖旨。

  孩子們經過周自言解釋後,也覺得陛下是真心愛護他們,並非要讓他們拔苗助長,於是全都跪到地上,拜謝陛下。

  宋豆丁和王小妞以前便在一起玩,最為熟悉,今後還是一起。

  蔣慶慶是小哥兒,便跟著最身強力壯的龐大山一起行事。

  鍾竅一本身便熟悉知縣事物,且家境富裕,敬宣帝就讓他和二棍一起。

  敬宣帝本以為他們會留在京城,所以還安排了晚膳,可現在不成了。

  詹公公只能親自駕車帶著他們離開皇宮。

  他們是這批進士中最晚派官的學子,今日領了聖旨,便要開始收拾東西,早日出發。

  而此時的御書房裡,敬宣帝一改剛才的和顏悅色,朝下扔下一份訴狀,冷聲道:「周愛卿,這是怎麼回事?」

  周自言拱手作揖,「陛下,臣與宋進士,有冤屈要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