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老太太心道,果真為了此事,雖也覺這事荒唐,嘴裡卻仍的護著孫子道:“便是如此,你好好說難道不成,鶴鳴最是個孝順孩子,待我慢慢勸他,你便是打死他能怎樣?”
老太爺長嘆一聲道:“還不都是你寵得他,成了如今天不怕地不怕的xing子,當著祖宗牌位他仍不認錯迴轉,還發了毒誓,若不娶那寡婦,不得好死,這麼個忤逆不孝的子孫,打死他都不屈,若再任他胡鬧,趕明兒梅家的體面都被他丟光了。”
老太太聽他張開體面,閉口體面的早不樂意聽了,又見如此心狠,把鶴鳴打成了這般,著惱上來道:“什麼體面?你梅家這些年便不說,往上倒倒什麼根底兒,當著這些祖宗牌位,你自己想想,你手裡的藤鞭便是個見證。”
老太太一句話正戳在老太爺的腰眼兒上,梅家如今顯赫,若真往上倒,祖上也非是天生地長的世宦之族,只後來因緣際會,得了造化,數代經營下來才是如今光景,被老妻揭開,老太爺臉上不大自在,手裡的鞭子擲與順伯道:“婦人見識不可理喻。”扭身走了。
老太太這才低頭去瞧孫子,低聲喚他,梅鶴鳴已經被打的迷糊了,模糊聽見老太太的聲兒,才勉力睜開眼道:“祖母您來了,孫兒便有救了。”身子一軟,不省人事。把個老太太給疼的,一疊聲叫請李太醫前來,又使人尋了張軟踏來搭上去,直抬進了後宅。
太醫不會兒便忙忙趕來,瞧了鞭傷,上藥包紮妥當,又細細診了脈,開了方子,才退出去,老太太知道孫子的腿也斷了,那眼淚就沒止住過,怨天怨地的埋怨了半日,守在chuáng榻邊上,誰勸也不離開。待等丫頭熬了藥來,親瞧著灌下去才放了些心。
趙嬤嬤低聲勸道:“哥兒睡了,老太太也去歇會子是正經,若累病了,誰還能護著哥兒。”
老太太剛站起來就聽梅鶴鳴嘴裡嘟嘟囔囔的正說胡話呢,便俯身過去聽了聽:“宛娘,宛娘,為著你,爺就被打死了,若你還惦記著跟爺分開,爺便做鬼也不放過你,不放過你……”老太太聽了,不禁哭笑不得,真真哪輩子行下的冤孽,怎就如此撂不下了……
作者有話要說:現言也是過了五一,跟古言一起開,喜歡現言的稍等幾天唄!!!
82章
尋常人若挨了這頓藤鞭,不說丟了小命,怎的也要將養些時日,梅鶴鳴卻自幼練武身qiáng體健,一宿過來,便回緩過來。
老太太親瞧著丫頭服侍他吃藥下去,才屏退左右,坐在chuáng邊上道:“不是祖母說,這事兒你做的著實荒唐了些,也怨不得你祖父惱恨,聽祖母一句話,你便是心裡歡喜那什麼宛娘的,祖母給你做主,收她進來,趕明兒若有了子嗣,再抬舉個二房也就是了,便是她再剛qiáng的xing子,那麼個出身,又是個寡婦,哪裡能當正經主子,豈不讓人笑話了去。”
梅鶴鳴卻道:“我梅鶴鳴娶媳婦兒,gān旁人什麼事,誰樂意笑話笑話去,我只愛宛娘一個,若老太太不替孫兒做主,孫兒自請出族也要娶她。”
老太太聽了,臉色一板道:“越說越不像話,說到底一個婦人罷了,哪值當如此,趕是被那寡婦迷住了心魂,連祖宗爹娘都不要了?”
梅鶴鳴不滿的道:“什麼寡婦?她是那家人買了家去沖喜的,那男人是個癆病鬼兒,沒等圓房就咽氣了,她跟孫兒時,尚且是個清白的身子。”
老太太哼道:“清白身子有甚稀罕,想是她貪戀富貴,使手段勾上你也未可知,不然,好好的寡婦在家,怎跟你一個外頭的男人家牽連上了。”
梅鶴鳴倒也不覺得羞臊,開口道:“祖母這可冤枉她了,那日孫兒本在院中取樂,她家做的成衣鋪子營生,來送東西,被我瞧在眼裡,過後使了計,把她騙在身邊,使手段qiáng要了她的身子,bī她跟了我,她卻是打心裡不樂意的,為著這個,不知折騰出多少事來,孫兒先頭也曾想丟開手去算了,奈何身不由己,心不由己罷了,孫兒著實愛她,娶了她。孫兒這一生才得了圓滿,若不娶,孫兒縱然活著也是無趣之極。”
老太太倒不妨其中還有這段因果,若說鶴鳴的xing子,她最知道,執拗起來誰也攔不住,只這事非同尋常,那個叫宛娘的,若只出身不好還罷了,這一個死了男人的寡婦,可怎生入得梅家門來,若不應,瞧這意思,他早打定了主意。
梅鶴鳴偷瞄著,見祖母臉色漸緩,橫豎屋裡無人,一伸手抱住祖母,使出小時的手段撒嬌道:“祖母最疼孫兒,便應了孫兒這一遭吧!日後宛娘進門,我讓她好生孝順您老人家。”
別說梅鶴鳴這憨皮賴臉的招數,真比什麼都管用,老太太噗嗤笑了出來,伸手點點他道:“多大的人了,還跟小時一樣,這般在祖母身上撒嬌,讓外頭的丫頭婆子瞧見,不知要怎樣笑話你呢,如今我卻應不得你,娶妻是大事兒,哪有你張嘴一說就能娶的,你且等上一等。”
梅鶴鳴不禁急道:“等不得。”老太太疑惑的道:“怎麼個等不得?”梅鶴鳴呵呵一笑道:“孫兒也不瞞祖母,她如今有了身子呢。”
老太太一聽,不禁喜上眉梢:“當真?多少日子了?”梅鶴鳴點點頭道:“三個多月,快四月頭上了。”
老太太心裡暗道,鶴鳴房中的妻妾要說不算少了,可這些年來也沒聽見一個懷上的,倒讓她惦記了幾年,怎的偏這寡婦就有了,倒真有些福氣造化也說不定,又見鶴鳴處處為那婦人打算,可見是真愛到心坎里,若不應他,他脾xing上來,說不得真敢撇家背族而去,到的那時,可該如何收拾,也怪自己慣出他這樣qiáng硬的xing子來,只應了他卻也不妥,便道:“你讓祖母好生思想幾日,也緩緩的勸勸你祖父,婚姻大事,沒得你怎麼說就怎麼成的。”
梅鶴鳴知道祖母這話既說出來,已算應了一半,只祖母肯應他,這事便不難,心裡有了底,便開口叫人進來,吩咐備轎,自己要回郊外的莊子上。
老太太哪裡能由著他胡鬧,攔著他道:“都傷成這樣了,不知好生歇養,回頭再身子都折騰壞了,怎生好?”梅鶴鳴哪裡肯聽,一門心思就得去,任老太太軟硬兼施說了多少話去都攔他不住,白等老太太使了兩個底細家人,抬著他上軟轎去了,不在話下。
再說宛娘,一個人在莊子上哪裡睡得著,只略躺了一會兒便起來,坐在外間的炕上瞧著窗外漸斜的日影愣愣發呆。
吳婆子端茶進來,瞧見她滿臉愁容不禁勸道:“奶奶且寬心些,府里有咱們老太太呢,老太太自來最是疼爺,什麼事不能應下。”
宛娘道:“媽媽也莫哄我,我哪裡不知道難處,便是再疼他,婚姻之事恐也由不得他胡來,我也不是非要bī他不可,嫁不嫁與我也無甚大礙,只是為肚子裡的孩子打算,卻不能不如此。”
吳婆子道:“奶奶慮的是,自古嫡庶有別,也非是老奴寬慰奶奶才說的這些話,咱們這位爺因幼年喪母,自小在老太太膝下養著,生就了一個qiáng橫xing子,想做的事沒有不成的。”
宛娘聽了心下略定,忽聽遠遠仿似有暮鼓之聲,便問:“哪裡來的鼓聲?”吳婆子道:“臨著咱們這莊子不遠有座觀音院,香火最是靈驗,逢著初一十五的日子,遠近來上廟拜菩薩的,不知多少呢。”
宛娘便問:“明兒幾了?”吳婆子掰著指頭算了算道:“瞧老奴都過糊塗了,明兒可不正是六月初一嗎,橫豎離著這般近,不如明兒老奴陪著奶奶去那觀音院中去拜拜菩薩,求個心想事成可好?”
宛娘本不信這些鬼神之道,只不過病急亂投醫,這會兒倒動了心思,遂點頭應了,一夜輾轉,至次日一早吳婆子便讓人備下軟轎,跟著宛娘去了觀音院。
吳婆子早讓人給院中的主持遞了話兒,當初爺置辦下這個莊子的時節,為了給老太太積壽,布施下一千兩銀子的香火錢,整修了這裡的觀音堂,故此跟主持持仁慧大師,有些jiāoqíng來往,也怕這初一上香的人多,故此趕著一早便來了。
拜了菩薩,時候尚早,宛娘便往各處逛去,逛到最後一個院中,卻見角落一個小屋緊閉著門,卻隱隱有哭泣傳出來,門外頭立著幾個婆子丫頭,瞧穿著衣著打扮甚為體面。
吳婆子忽想起,剛頭在外頭瞧見了延平侯家的車馬,再瞧這些下人的氣派,想來定是延平侯家的女眷,來這裡上香拜菩薩,卻怎在這個小屋裡哭。
那延平侯乃是太后娘家的親侄兒,跟當今的萬歲爺是表兄弟,楚家的體面哪裡是尋常的,且平日並無甚來往,如今遇上,也不好就上前搭話,倒不如及早避開去,便扯了扯宛娘小聲道:“過幾日老奴再陪奶奶底細逛逛,今兒初一呢,過會兒人多上來卻糟亂,不如趁早回去吧!”
宛娘點點頭,兩人剛要迴轉,不想角落那個小門吱呀一聲開了,宛娘下意識瞧了一眼,只見走出來一個端莊美麗的婦人,穿著一身素淨衫裙兒,卻難掩天生麗色,也猜不出到底多大年紀,瞧著倒像三十出頭的樣兒,雖打扮的素淨卻自來有一股凌人的貴氣,臉上還有些未盡的淚痕,想來剛才裡頭哭的便是她,美眉間帶著些濃愁深怨。
這位也不是旁人,正是延平侯的夫人陳氏,也是陳相掌珠,當年太后親自做媒許嫁延平侯楚靖,大婚之時也不過十六而已,這陳氏在家是父母寵溺著長大的,哪裡知道什麼心計手段,更不知有一等人嘴上蜜糖,手上持刀,說著好聽,趁你不備便狠狠捅上一刀。
成婚時,楚靖已有幾個侍妾伺候,面上敬她這個夫人,私下裡卻包藏了禍心,陳氏如今想起來,悔的腸子都青了,怎就認不清那幾個的jian惡面目,被那幾個甜言哄住,失了防備,她倒沒什麼,只可憐她那女兒,才多大點兒,便被害了xing命,雖說後來收拾了那幾個,她的女兒終是回不來了,過後她又生了睎兒,卻終不是她的妱妱。
當年妱妱三歲時,正趕上元宵佳節,便讓奶娘抱著女兒出去觀燈,觀至一半,忽的妱兒大哭不止,奶娘便道:“恐是不慣出門,不若我先抱回府里。”那時自己豈會知道,賤人早已使錢買通了奶娘,便點頭讓她先迴轉,不想這一去便是永訣。
待興盡歸家,不見女兒,忙跟丈夫說了,使人在京城內外直搜了幾日夜,連個人影兒都不見,後在護城河的冰窟窿里撈出個溺死的女童,早已面目全非,衣裳卻正是女兒出門時所穿,把陳氏給心疼的,當即便厥了過去,大病一場之後,越覺此事蹊蹺,後才查出是丈夫的侍妾所為。
老太爺長嘆一聲道:“還不都是你寵得他,成了如今天不怕地不怕的xing子,當著祖宗牌位他仍不認錯迴轉,還發了毒誓,若不娶那寡婦,不得好死,這麼個忤逆不孝的子孫,打死他都不屈,若再任他胡鬧,趕明兒梅家的體面都被他丟光了。”
老太太聽他張開體面,閉口體面的早不樂意聽了,又見如此心狠,把鶴鳴打成了這般,著惱上來道:“什麼體面?你梅家這些年便不說,往上倒倒什麼根底兒,當著這些祖宗牌位,你自己想想,你手裡的藤鞭便是個見證。”
老太太一句話正戳在老太爺的腰眼兒上,梅家如今顯赫,若真往上倒,祖上也非是天生地長的世宦之族,只後來因緣際會,得了造化,數代經營下來才是如今光景,被老妻揭開,老太爺臉上不大自在,手裡的鞭子擲與順伯道:“婦人見識不可理喻。”扭身走了。
老太太這才低頭去瞧孫子,低聲喚他,梅鶴鳴已經被打的迷糊了,模糊聽見老太太的聲兒,才勉力睜開眼道:“祖母您來了,孫兒便有救了。”身子一軟,不省人事。把個老太太給疼的,一疊聲叫請李太醫前來,又使人尋了張軟踏來搭上去,直抬進了後宅。
太醫不會兒便忙忙趕來,瞧了鞭傷,上藥包紮妥當,又細細診了脈,開了方子,才退出去,老太太知道孫子的腿也斷了,那眼淚就沒止住過,怨天怨地的埋怨了半日,守在chuáng榻邊上,誰勸也不離開。待等丫頭熬了藥來,親瞧著灌下去才放了些心。
趙嬤嬤低聲勸道:“哥兒睡了,老太太也去歇會子是正經,若累病了,誰還能護著哥兒。”
老太太剛站起來就聽梅鶴鳴嘴裡嘟嘟囔囔的正說胡話呢,便俯身過去聽了聽:“宛娘,宛娘,為著你,爺就被打死了,若你還惦記著跟爺分開,爺便做鬼也不放過你,不放過你……”老太太聽了,不禁哭笑不得,真真哪輩子行下的冤孽,怎就如此撂不下了……
作者有話要說:現言也是過了五一,跟古言一起開,喜歡現言的稍等幾天唄!!!
82章
尋常人若挨了這頓藤鞭,不說丟了小命,怎的也要將養些時日,梅鶴鳴卻自幼練武身qiáng體健,一宿過來,便回緩過來。
老太太親瞧著丫頭服侍他吃藥下去,才屏退左右,坐在chuáng邊上道:“不是祖母說,這事兒你做的著實荒唐了些,也怨不得你祖父惱恨,聽祖母一句話,你便是心裡歡喜那什麼宛娘的,祖母給你做主,收她進來,趕明兒若有了子嗣,再抬舉個二房也就是了,便是她再剛qiáng的xing子,那麼個出身,又是個寡婦,哪裡能當正經主子,豈不讓人笑話了去。”
梅鶴鳴卻道:“我梅鶴鳴娶媳婦兒,gān旁人什麼事,誰樂意笑話笑話去,我只愛宛娘一個,若老太太不替孫兒做主,孫兒自請出族也要娶她。”
老太太聽了,臉色一板道:“越說越不像話,說到底一個婦人罷了,哪值當如此,趕是被那寡婦迷住了心魂,連祖宗爹娘都不要了?”
梅鶴鳴不滿的道:“什麼寡婦?她是那家人買了家去沖喜的,那男人是個癆病鬼兒,沒等圓房就咽氣了,她跟孫兒時,尚且是個清白的身子。”
老太太哼道:“清白身子有甚稀罕,想是她貪戀富貴,使手段勾上你也未可知,不然,好好的寡婦在家,怎跟你一個外頭的男人家牽連上了。”
梅鶴鳴倒也不覺得羞臊,開口道:“祖母這可冤枉她了,那日孫兒本在院中取樂,她家做的成衣鋪子營生,來送東西,被我瞧在眼裡,過後使了計,把她騙在身邊,使手段qiáng要了她的身子,bī她跟了我,她卻是打心裡不樂意的,為著這個,不知折騰出多少事來,孫兒先頭也曾想丟開手去算了,奈何身不由己,心不由己罷了,孫兒著實愛她,娶了她。孫兒這一生才得了圓滿,若不娶,孫兒縱然活著也是無趣之極。”
老太太倒不妨其中還有這段因果,若說鶴鳴的xing子,她最知道,執拗起來誰也攔不住,只這事非同尋常,那個叫宛娘的,若只出身不好還罷了,這一個死了男人的寡婦,可怎生入得梅家門來,若不應,瞧這意思,他早打定了主意。
梅鶴鳴偷瞄著,見祖母臉色漸緩,橫豎屋裡無人,一伸手抱住祖母,使出小時的手段撒嬌道:“祖母最疼孫兒,便應了孫兒這一遭吧!日後宛娘進門,我讓她好生孝順您老人家。”
別說梅鶴鳴這憨皮賴臉的招數,真比什麼都管用,老太太噗嗤笑了出來,伸手點點他道:“多大的人了,還跟小時一樣,這般在祖母身上撒嬌,讓外頭的丫頭婆子瞧見,不知要怎樣笑話你呢,如今我卻應不得你,娶妻是大事兒,哪有你張嘴一說就能娶的,你且等上一等。”
梅鶴鳴不禁急道:“等不得。”老太太疑惑的道:“怎麼個等不得?”梅鶴鳴呵呵一笑道:“孫兒也不瞞祖母,她如今有了身子呢。”
老太太一聽,不禁喜上眉梢:“當真?多少日子了?”梅鶴鳴點點頭道:“三個多月,快四月頭上了。”
老太太心裡暗道,鶴鳴房中的妻妾要說不算少了,可這些年來也沒聽見一個懷上的,倒讓她惦記了幾年,怎的偏這寡婦就有了,倒真有些福氣造化也說不定,又見鶴鳴處處為那婦人打算,可見是真愛到心坎里,若不應他,他脾xing上來,說不得真敢撇家背族而去,到的那時,可該如何收拾,也怪自己慣出他這樣qiáng硬的xing子來,只應了他卻也不妥,便道:“你讓祖母好生思想幾日,也緩緩的勸勸你祖父,婚姻大事,沒得你怎麼說就怎麼成的。”
梅鶴鳴知道祖母這話既說出來,已算應了一半,只祖母肯應他,這事便不難,心裡有了底,便開口叫人進來,吩咐備轎,自己要回郊外的莊子上。
老太太哪裡能由著他胡鬧,攔著他道:“都傷成這樣了,不知好生歇養,回頭再身子都折騰壞了,怎生好?”梅鶴鳴哪裡肯聽,一門心思就得去,任老太太軟硬兼施說了多少話去都攔他不住,白等老太太使了兩個底細家人,抬著他上軟轎去了,不在話下。
再說宛娘,一個人在莊子上哪裡睡得著,只略躺了一會兒便起來,坐在外間的炕上瞧著窗外漸斜的日影愣愣發呆。
吳婆子端茶進來,瞧見她滿臉愁容不禁勸道:“奶奶且寬心些,府里有咱們老太太呢,老太太自來最是疼爺,什麼事不能應下。”
宛娘道:“媽媽也莫哄我,我哪裡不知道難處,便是再疼他,婚姻之事恐也由不得他胡來,我也不是非要bī他不可,嫁不嫁與我也無甚大礙,只是為肚子裡的孩子打算,卻不能不如此。”
吳婆子道:“奶奶慮的是,自古嫡庶有別,也非是老奴寬慰奶奶才說的這些話,咱們這位爺因幼年喪母,自小在老太太膝下養著,生就了一個qiáng橫xing子,想做的事沒有不成的。”
宛娘聽了心下略定,忽聽遠遠仿似有暮鼓之聲,便問:“哪裡來的鼓聲?”吳婆子道:“臨著咱們這莊子不遠有座觀音院,香火最是靈驗,逢著初一十五的日子,遠近來上廟拜菩薩的,不知多少呢。”
宛娘便問:“明兒幾了?”吳婆子掰著指頭算了算道:“瞧老奴都過糊塗了,明兒可不正是六月初一嗎,橫豎離著這般近,不如明兒老奴陪著奶奶去那觀音院中去拜拜菩薩,求個心想事成可好?”
宛娘本不信這些鬼神之道,只不過病急亂投醫,這會兒倒動了心思,遂點頭應了,一夜輾轉,至次日一早吳婆子便讓人備下軟轎,跟著宛娘去了觀音院。
吳婆子早讓人給院中的主持遞了話兒,當初爺置辦下這個莊子的時節,為了給老太太積壽,布施下一千兩銀子的香火錢,整修了這裡的觀音堂,故此跟主持持仁慧大師,有些jiāoqíng來往,也怕這初一上香的人多,故此趕著一早便來了。
拜了菩薩,時候尚早,宛娘便往各處逛去,逛到最後一個院中,卻見角落一個小屋緊閉著門,卻隱隱有哭泣傳出來,門外頭立著幾個婆子丫頭,瞧穿著衣著打扮甚為體面。
吳婆子忽想起,剛頭在外頭瞧見了延平侯家的車馬,再瞧這些下人的氣派,想來定是延平侯家的女眷,來這裡上香拜菩薩,卻怎在這個小屋裡哭。
那延平侯乃是太后娘家的親侄兒,跟當今的萬歲爺是表兄弟,楚家的體面哪裡是尋常的,且平日並無甚來往,如今遇上,也不好就上前搭話,倒不如及早避開去,便扯了扯宛娘小聲道:“過幾日老奴再陪奶奶底細逛逛,今兒初一呢,過會兒人多上來卻糟亂,不如趁早回去吧!”
宛娘點點頭,兩人剛要迴轉,不想角落那個小門吱呀一聲開了,宛娘下意識瞧了一眼,只見走出來一個端莊美麗的婦人,穿著一身素淨衫裙兒,卻難掩天生麗色,也猜不出到底多大年紀,瞧著倒像三十出頭的樣兒,雖打扮的素淨卻自來有一股凌人的貴氣,臉上還有些未盡的淚痕,想來剛才裡頭哭的便是她,美眉間帶著些濃愁深怨。
這位也不是旁人,正是延平侯的夫人陳氏,也是陳相掌珠,當年太后親自做媒許嫁延平侯楚靖,大婚之時也不過十六而已,這陳氏在家是父母寵溺著長大的,哪裡知道什麼心計手段,更不知有一等人嘴上蜜糖,手上持刀,說著好聽,趁你不備便狠狠捅上一刀。
成婚時,楚靖已有幾個侍妾伺候,面上敬她這個夫人,私下裡卻包藏了禍心,陳氏如今想起來,悔的腸子都青了,怎就認不清那幾個的jian惡面目,被那幾個甜言哄住,失了防備,她倒沒什麼,只可憐她那女兒,才多大點兒,便被害了xing命,雖說後來收拾了那幾個,她的女兒終是回不來了,過後她又生了睎兒,卻終不是她的妱妱。
當年妱妱三歲時,正趕上元宵佳節,便讓奶娘抱著女兒出去觀燈,觀至一半,忽的妱兒大哭不止,奶娘便道:“恐是不慣出門,不若我先抱回府里。”那時自己豈會知道,賤人早已使錢買通了奶娘,便點頭讓她先迴轉,不想這一去便是永訣。
待興盡歸家,不見女兒,忙跟丈夫說了,使人在京城內外直搜了幾日夜,連個人影兒都不見,後在護城河的冰窟窿里撈出個溺死的女童,早已面目全非,衣裳卻正是女兒出門時所穿,把陳氏給心疼的,當即便厥了過去,大病一場之後,越覺此事蹊蹺,後才查出是丈夫的侍妾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