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頁
咸寧:「又提我母后,我母后在時最疼瞻基,打從瞻基一落地,就是我母后親自撫養,連我都靠後了,我母后若在,絕不讓父皇這樣欺負瞻基!」
朱棣眼睛一瞪:「他們的事用不著你來操心。如今你也要收收心。西寧候宋琥的弟弟宋瑛,為人謙和內斂,才學與性子都是極好的,如此,就把你許給宋瑛。想來,你與安成既是姐妹,又做妯娌,宮內宮外守在一起,這朕也好放心!」
咸寧大驚:「怎麼好端端地扯到我頭上來了!什麼宋瑛,那個繡花枕頭,我才不要呢!」
這時,司禮監黃儼急匆匆走了進來。
王貴妃趕緊將咸寧扶了起來。
朱棣:「這麼快就選完了?」
黃儼下跪起奏:「回萬歲爺,那批選女都站在皇太孫跟前兒了,可是皇太孫看都沒看,愣是沒選。這太子妃也不好擅專,便讓小人來回萬歲爺,說是恭請聖裁!」
朱棣聞聽之後,撫須深省:「你把名冊拿給朕瞧瞧。」
黃儼呈上。
咸寧起身湊了上去:「讓我看看,我就不信還有比若微好的。」
朱棣翻開一頁:「比她好的不少。你看這個曹雪柔,貞靜賢惠、頗有你母后當年的風範。」
咸寧撇了撇嘴:「那就收入後宮,陪伴父皇吧,以慰父皇對我母后的追思之情。」
朱棣眼睛一瞪:「混帳話。」
咸寧又翻了一頁:「什麼呀,還袁媚兒,怎麼起了個這麼俗的名字?」
朱棣:「名字俗可以再改,這人不俗就是了。朕看這個袁媚兒不錯,那字寫的極漂亮,連楊榮、金幼孜都贊過,還懂得鑑別金石,朕記得上次婆羅洲拿假金鋼石換咱們的絲綢,就是她幫著鑑別真偽的,小小年紀,才識很是不俗。」
咸寧哼了一聲:「會鑒寶?那你就把她調到尚寶局當個女官得了,也算量才適用。咱們瞻基身邊需要的是知冷知熱的貼心人,不是成天鼓弄石頭的行家裡手。」
朱棣:「這個袁媚兒不錯,就是年紀小了些,怕是以後壓不住場面,再往後看看。」
朱棣又翻了幾頁:「吳升的閨女也來了?」
黃儼:「是。吳大人此番親自送女入京參選。」
朱棣:「這吳升從他爹那輩兒就是功臣良將,現又在遼東屯田駐邊也的確辛苦,他的閨女你可看了,人怎麼樣?」
黃儼:「吳姑娘容貌艷麗、豐滿多姿,甚是大方端莊。」
咸寧:「豐滿多姿?就是胖唄!我最了解瞻基了,瞻基不喜歡肥婆!」
朱棣:「你胡言亂語些什麼?朕在這裡替瞻基選妃,你東一句西一句胡扯什麼,去去去,快退下。」
王貴妃上前來扶咸寧,咸寧就是不走。
朱棣將名冊翻到最後一頁,忽然愣了住:「這個胡氏,可是荷花節在晚晴樓當街選夫那個?」
黃儼:「萬歲爺好記性,這是這位胡姑娘。」
朱棣皺著眉頭,仔細看著名冊:「她這個玉牌可是真的?」
黃儼:「是,小人已找宮中尚寶局的掌珍看過了,是塊老玉,上面的字也是有年頭了,不像是新做的。」
朱棣:「她原籍可派人查了?」
黃儼:「查了。不僅查了祖譜還查了濟寧的縣誌,的確有此事。」
朱棣:「再把她的八字拿去讓姚廣孝仔細核查。」
黃儼:「是。」
黃儼叩頭之後又匆匆退下。
咸寧一臉莫名奇妙:「誰是胡氏?什麼玉牌?」
朱棣把冊子丟給咸寧:「你看看,這才是天作之合呢。瞻基出生的時候,朕就做過那樣祥瑞的夢,在夢裡太祖把玉圭給了朕,說是『傳之子孫永世其昌』。偏這胡氏女出生的時候,也有高僧給她送了一塊玉牌,那玉牌上寫著『鳳出東方永世其昌』。當年姚廣孝就替朕占卜過,說瞻基的姻緣就在濟水之濱。」
咸寧不服氣:「濟水之濱,若微家裡也在那附近啊。」
朱棣哼了一聲:「人家胡氏世世代代都在濟寧,可這若微原來並不是那裡的,算不得數。朕沒想到,在朕身邊居然還能演一出真假李魁來。」
咸寧:「那父皇也不能僅憑這些江湖術士的一面之辭,就斷了人家的終身大事。」
朱棣大怒:「什麼江湖術士,當年若沒有姚廣孝的占卜,哪裡有朕今日的皇位,哪有會有你們這些公主、皇孫。去去去,滾出去。真是帝女不知愁滋味,都是朕把你慣的,去去去,回你的城曲堂好好修身養性,成親之前不許你出來!」
咸寧氣呼呼地退了出去。
朱棣盯了一眼王貴妃:「把她給朕看好了,成親之前,別鬧出事來!」
王貴妃神色忐忑,略有不安:「萬歲,公主的婚事就定下來了?那宋瑛……人品到底如何?咸寧嫁過去,不會受委屈吧?」
朱棣凝眸遠視:「宋瑛的事,是她母后在世時便定下的。宋家門第高潔,安成嫁了宋琥,這些年過得美滿太平。咸寧與安成是同母所生的親姐妹,想來咸寧嫁給宋瑛,定然不會受到半點委屈的!」
聽朱棣提到已過世的皇后,王貴妃便不敢再言。
先後徐氏,是皇上心中最柔軟、同時也是最堅定的所在。
柔,在於情。
堅,在於義。
朱棣大業所成,內則全賴徐後維護,兩人感情早已超越了男女之間的情愛,更有英雄相惜,互為表里之誼。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朱棣眼睛一瞪:「他們的事用不著你來操心。如今你也要收收心。西寧候宋琥的弟弟宋瑛,為人謙和內斂,才學與性子都是極好的,如此,就把你許給宋瑛。想來,你與安成既是姐妹,又做妯娌,宮內宮外守在一起,這朕也好放心!」
咸寧大驚:「怎麼好端端地扯到我頭上來了!什麼宋瑛,那個繡花枕頭,我才不要呢!」
這時,司禮監黃儼急匆匆走了進來。
王貴妃趕緊將咸寧扶了起來。
朱棣:「這麼快就選完了?」
黃儼下跪起奏:「回萬歲爺,那批選女都站在皇太孫跟前兒了,可是皇太孫看都沒看,愣是沒選。這太子妃也不好擅專,便讓小人來回萬歲爺,說是恭請聖裁!」
朱棣聞聽之後,撫須深省:「你把名冊拿給朕瞧瞧。」
黃儼呈上。
咸寧起身湊了上去:「讓我看看,我就不信還有比若微好的。」
朱棣翻開一頁:「比她好的不少。你看這個曹雪柔,貞靜賢惠、頗有你母后當年的風範。」
咸寧撇了撇嘴:「那就收入後宮,陪伴父皇吧,以慰父皇對我母后的追思之情。」
朱棣眼睛一瞪:「混帳話。」
咸寧又翻了一頁:「什麼呀,還袁媚兒,怎麼起了個這麼俗的名字?」
朱棣:「名字俗可以再改,這人不俗就是了。朕看這個袁媚兒不錯,那字寫的極漂亮,連楊榮、金幼孜都贊過,還懂得鑑別金石,朕記得上次婆羅洲拿假金鋼石換咱們的絲綢,就是她幫著鑑別真偽的,小小年紀,才識很是不俗。」
咸寧哼了一聲:「會鑒寶?那你就把她調到尚寶局當個女官得了,也算量才適用。咱們瞻基身邊需要的是知冷知熱的貼心人,不是成天鼓弄石頭的行家裡手。」
朱棣:「這個袁媚兒不錯,就是年紀小了些,怕是以後壓不住場面,再往後看看。」
朱棣又翻了幾頁:「吳升的閨女也來了?」
黃儼:「是。吳大人此番親自送女入京參選。」
朱棣:「這吳升從他爹那輩兒就是功臣良將,現又在遼東屯田駐邊也的確辛苦,他的閨女你可看了,人怎麼樣?」
黃儼:「吳姑娘容貌艷麗、豐滿多姿,甚是大方端莊。」
咸寧:「豐滿多姿?就是胖唄!我最了解瞻基了,瞻基不喜歡肥婆!」
朱棣:「你胡言亂語些什麼?朕在這裡替瞻基選妃,你東一句西一句胡扯什麼,去去去,快退下。」
王貴妃上前來扶咸寧,咸寧就是不走。
朱棣將名冊翻到最後一頁,忽然愣了住:「這個胡氏,可是荷花節在晚晴樓當街選夫那個?」
黃儼:「萬歲爺好記性,這是這位胡姑娘。」
朱棣皺著眉頭,仔細看著名冊:「她這個玉牌可是真的?」
黃儼:「是,小人已找宮中尚寶局的掌珍看過了,是塊老玉,上面的字也是有年頭了,不像是新做的。」
朱棣:「她原籍可派人查了?」
黃儼:「查了。不僅查了祖譜還查了濟寧的縣誌,的確有此事。」
朱棣:「再把她的八字拿去讓姚廣孝仔細核查。」
黃儼:「是。」
黃儼叩頭之後又匆匆退下。
咸寧一臉莫名奇妙:「誰是胡氏?什麼玉牌?」
朱棣把冊子丟給咸寧:「你看看,這才是天作之合呢。瞻基出生的時候,朕就做過那樣祥瑞的夢,在夢裡太祖把玉圭給了朕,說是『傳之子孫永世其昌』。偏這胡氏女出生的時候,也有高僧給她送了一塊玉牌,那玉牌上寫著『鳳出東方永世其昌』。當年姚廣孝就替朕占卜過,說瞻基的姻緣就在濟水之濱。」
咸寧不服氣:「濟水之濱,若微家裡也在那附近啊。」
朱棣哼了一聲:「人家胡氏世世代代都在濟寧,可這若微原來並不是那裡的,算不得數。朕沒想到,在朕身邊居然還能演一出真假李魁來。」
咸寧:「那父皇也不能僅憑這些江湖術士的一面之辭,就斷了人家的終身大事。」
朱棣大怒:「什麼江湖術士,當年若沒有姚廣孝的占卜,哪裡有朕今日的皇位,哪有會有你們這些公主、皇孫。去去去,滾出去。真是帝女不知愁滋味,都是朕把你慣的,去去去,回你的城曲堂好好修身養性,成親之前不許你出來!」
咸寧氣呼呼地退了出去。
朱棣盯了一眼王貴妃:「把她給朕看好了,成親之前,別鬧出事來!」
王貴妃神色忐忑,略有不安:「萬歲,公主的婚事就定下來了?那宋瑛……人品到底如何?咸寧嫁過去,不會受委屈吧?」
朱棣凝眸遠視:「宋瑛的事,是她母后在世時便定下的。宋家門第高潔,安成嫁了宋琥,這些年過得美滿太平。咸寧與安成是同母所生的親姐妹,想來咸寧嫁給宋瑛,定然不會受到半點委屈的!」
聽朱棣提到已過世的皇后,王貴妃便不敢再言。
先後徐氏,是皇上心中最柔軟、同時也是最堅定的所在。
柔,在於情。
堅,在於義。
朱棣大業所成,內則全賴徐後維護,兩人感情早已超越了男女之間的情愛,更有英雄相惜,互為表里之誼。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