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頁
展昭應道:「你沒哭。」
只是眼睛濕潤了一些罷了。
三人從小路上走過, 到了鎮上, 此時白玉堂也認出了這正是他當年初遇晏良的鎮子, 他甚至還記得晏良是在何處懶洋洋地坐著算命。
他們在晏良算命時常對著的酒樓里吃了頓飯,讓龐昱意外的是那酒樓掌柜還記得他,也還記得晏良。
「你是於小兄弟?」掌柜十分驚奇。
「是我。」龐昱有點小驚喜, 「掌柜的還記得我?」
掌柜當然記得龐昱,他當年以為「於耀」是個落魄的富家公子哥,雖然落魄卻沒有半點怨天尤人, 對方又同晏良一道,故而印象深刻;但如今看樣子對方的處境不錯,身旁甚至還有兩位一看便是江湖人的青年,不是朋友便是護衛。
「我自然記得你。」掌柜笑道, 「可是故地重遊?不知晏先生在何處?」
龐昱點頭,算是承認了故地重遊這個說法,道:「晏良他如今天南地北地跑,我也不常見他。」
掌柜隱隱約約想起來當初晏良說過四處走走的話,心想那人雖然是個跛子,但也確實說到做到了。
他不由得為晏良高興起來,送了三人一壇酒,算是慰問禮。
「這掌柜人不錯。」
白玉堂一掌拍開酒封倒酒,看著酒液汩汩流下,漫不經意地道。
展昭想到酒樓掌柜的話語,笑意加深,微微頷首,贊同了他的說法。
龐昱側首望著對面樓下,晏良當初便是在那裡擺他的算命攤子,坐沒坐相,一副懶洋洋的模樣。
晏良這人實在是奇怪,他說他自己是晏良,龐昱看著他便認為他是晏良。
面容分明是不一樣的。
不知道晏良知不知曉他們回來時會出現在此處。
龐昱撐著臉想。
知道了又會如何呢?
「唉。」
龐昱嘆了口氣。
白玉堂的右手蠢蠢欲動。
龐昱仍望著樓下,皺眉想了想,放下撐著臉的手坐直了身子,扭頭看向桌上的飯菜,徹底地想通了。
再也見不到也罷,活著就好。
白玉堂和展昭對視一眼,又若無其事地轉過臉去。
本以為龐昱年紀輕,不知世故,不會輕易想通,沒想到如此簡單地就想通了。
這也不錯。
三人回到汴京城,龐太師對自家兒子一個人跑到山上沒了人影,結果卻和白玉堂與展昭一塊回了京而震驚,非要纏著他二人給個說法,好在返京的路上三人對了說法,完美無缺地應付了過去。
龐昱發揮畢生演技,自認自己做到了極致,但龐太師怎麼會不了解自家兒子呢,只是看破不說破,沒有指出他的那些不自然的地方,假裝自己被應付了過去。
那多出來的平安扣,與龐昱的變化皆是顯而易見,龐太師不是瞎子,自然能看出來。
兒大不由爹,能讓他家兒子如此堅持,想來不是件壞事。
既然不是壞事,那便隨他罷。
展昭倒是向包公稟明了此事,一是他二人雖在那頭待了一年,但在這頭失蹤了兩月有餘,自然說清緣由;二是展昭相信包拯,不願隱瞞。
白玉堂相信展昭,也相信包青天,故而默許了展昭的做法。
此事匪夷所思,但觀展昭與白玉堂的神情又不似假話,縱然難以置信,包拯仍是信了。
「晏兄弟……仍活著便好。」包公對當年的事也抱有遺憾,聽聞此言,心中稍稍寬慰,但也只是稍稍罷了。
大宋朝廷仍有奸佞,奸賊佞臣不除,仍會出現如晏良一般的人物,百姓稱呼包拯為包青天,那他自然不能辜負眾望,還百姓們一片青天。
【王憐花】
他身上包袱里都是晏良準備的禮物,王憐花掂了掂,發現重量還不輕。
王憐花提著包袱回頭看了一眼,認出這是當年李尋樂和晏良一塊住的那棟宅子。
李尋歡從一旁的拱門走進院中,抬頭望見失蹤半年的王憐花,神色驚訝又疑惑。
「王叔叔?」
王憐花已習慣了兩個侄子被晏良帶偏的稱呼,向李尋歡點了點頭,同他一道走進了客廳之中。
李尋樂在李尋歡考中探花的兩年後便辭官回了河北保定老家,兄弟二人同朝為官雖是佳話,但李尋樂已經有點累了,帶著弟弟習慣了朝堂之事後便跑了。
王憐花疑心他這是同晏良學的,卻沒有證據。
叔侄倆在廳中坐下,王憐花從包袱里掏出晏良給李尋歡兒子的禮物,道:「送你了。」
「送我……?」
李尋歡微微驚訝,王憐花掏出的是枚玉佩,他有些想不通為何會突然送他禮物。
「不是,送你兒子的。」
王憐花道。
「……我代他謝謝叔叔。」李尋歡心中愈發疑惑,伸手接了過去。
王憐花看出他的疑惑,但也懶得答疑,系上包袱便提著他往外走,頭也不回地道:「我去找雨化田,今晚會在你這兒住著。」
李尋歡無言地目送他離開,低頭摸了摸手中的玉佩,疑惑再次加深。
王憐花出了李府,忽然覺得自己像個跑腿般亂走,心中莫名地不爽起來,但思及晏良的話,還是認命地去了西廠。
千面公子與西廠督主在西廠大門外相見,兩人視線對視,雨化田還未來得及問王憐花來做何事,迎面便飛來一個木雕——雨化田接住,皺眉看向對面的紅衣人,只聽得對方道:「送你了。」
只是眼睛濕潤了一些罷了。
三人從小路上走過, 到了鎮上, 此時白玉堂也認出了這正是他當年初遇晏良的鎮子, 他甚至還記得晏良是在何處懶洋洋地坐著算命。
他們在晏良算命時常對著的酒樓里吃了頓飯,讓龐昱意外的是那酒樓掌柜還記得他,也還記得晏良。
「你是於小兄弟?」掌柜十分驚奇。
「是我。」龐昱有點小驚喜, 「掌柜的還記得我?」
掌柜當然記得龐昱,他當年以為「於耀」是個落魄的富家公子哥,雖然落魄卻沒有半點怨天尤人, 對方又同晏良一道,故而印象深刻;但如今看樣子對方的處境不錯,身旁甚至還有兩位一看便是江湖人的青年,不是朋友便是護衛。
「我自然記得你。」掌柜笑道, 「可是故地重遊?不知晏先生在何處?」
龐昱點頭,算是承認了故地重遊這個說法,道:「晏良他如今天南地北地跑,我也不常見他。」
掌柜隱隱約約想起來當初晏良說過四處走走的話,心想那人雖然是個跛子,但也確實說到做到了。
他不由得為晏良高興起來,送了三人一壇酒,算是慰問禮。
「這掌柜人不錯。」
白玉堂一掌拍開酒封倒酒,看著酒液汩汩流下,漫不經意地道。
展昭想到酒樓掌柜的話語,笑意加深,微微頷首,贊同了他的說法。
龐昱側首望著對面樓下,晏良當初便是在那裡擺他的算命攤子,坐沒坐相,一副懶洋洋的模樣。
晏良這人實在是奇怪,他說他自己是晏良,龐昱看著他便認為他是晏良。
面容分明是不一樣的。
不知道晏良知不知曉他們回來時會出現在此處。
龐昱撐著臉想。
知道了又會如何呢?
「唉。」
龐昱嘆了口氣。
白玉堂的右手蠢蠢欲動。
龐昱仍望著樓下,皺眉想了想,放下撐著臉的手坐直了身子,扭頭看向桌上的飯菜,徹底地想通了。
再也見不到也罷,活著就好。
白玉堂和展昭對視一眼,又若無其事地轉過臉去。
本以為龐昱年紀輕,不知世故,不會輕易想通,沒想到如此簡單地就想通了。
這也不錯。
三人回到汴京城,龐太師對自家兒子一個人跑到山上沒了人影,結果卻和白玉堂與展昭一塊回了京而震驚,非要纏著他二人給個說法,好在返京的路上三人對了說法,完美無缺地應付了過去。
龐昱發揮畢生演技,自認自己做到了極致,但龐太師怎麼會不了解自家兒子呢,只是看破不說破,沒有指出他的那些不自然的地方,假裝自己被應付了過去。
那多出來的平安扣,與龐昱的變化皆是顯而易見,龐太師不是瞎子,自然能看出來。
兒大不由爹,能讓他家兒子如此堅持,想來不是件壞事。
既然不是壞事,那便隨他罷。
展昭倒是向包公稟明了此事,一是他二人雖在那頭待了一年,但在這頭失蹤了兩月有餘,自然說清緣由;二是展昭相信包拯,不願隱瞞。
白玉堂相信展昭,也相信包青天,故而默許了展昭的做法。
此事匪夷所思,但觀展昭與白玉堂的神情又不似假話,縱然難以置信,包拯仍是信了。
「晏兄弟……仍活著便好。」包公對當年的事也抱有遺憾,聽聞此言,心中稍稍寬慰,但也只是稍稍罷了。
大宋朝廷仍有奸佞,奸賊佞臣不除,仍會出現如晏良一般的人物,百姓稱呼包拯為包青天,那他自然不能辜負眾望,還百姓們一片青天。
【王憐花】
他身上包袱里都是晏良準備的禮物,王憐花掂了掂,發現重量還不輕。
王憐花提著包袱回頭看了一眼,認出這是當年李尋樂和晏良一塊住的那棟宅子。
李尋歡從一旁的拱門走進院中,抬頭望見失蹤半年的王憐花,神色驚訝又疑惑。
「王叔叔?」
王憐花已習慣了兩個侄子被晏良帶偏的稱呼,向李尋歡點了點頭,同他一道走進了客廳之中。
李尋樂在李尋歡考中探花的兩年後便辭官回了河北保定老家,兄弟二人同朝為官雖是佳話,但李尋樂已經有點累了,帶著弟弟習慣了朝堂之事後便跑了。
王憐花疑心他這是同晏良學的,卻沒有證據。
叔侄倆在廳中坐下,王憐花從包袱里掏出晏良給李尋歡兒子的禮物,道:「送你了。」
「送我……?」
李尋歡微微驚訝,王憐花掏出的是枚玉佩,他有些想不通為何會突然送他禮物。
「不是,送你兒子的。」
王憐花道。
「……我代他謝謝叔叔。」李尋歡心中愈發疑惑,伸手接了過去。
王憐花看出他的疑惑,但也懶得答疑,系上包袱便提著他往外走,頭也不回地道:「我去找雨化田,今晚會在你這兒住著。」
李尋歡無言地目送他離開,低頭摸了摸手中的玉佩,疑惑再次加深。
王憐花出了李府,忽然覺得自己像個跑腿般亂走,心中莫名地不爽起來,但思及晏良的話,還是認命地去了西廠。
千面公子與西廠督主在西廠大門外相見,兩人視線對視,雨化田還未來得及問王憐花來做何事,迎面便飛來一個木雕——雨化田接住,皺眉看向對面的紅衣人,只聽得對方道:「送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