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頁
就連堅持多年的義軍首領,眼看世道漸平,也在去年向涼國朝廷歸降了,赫連姝並未將其治罪,她也拒絕了入朝為官,只要了一塊田地,解甲歸田去了。
一切都在漸漸安定下來。
馬車停在一處僻靜的巷子裡。
眼前的院落不大,就是江南最尋常的民居,有著缺了瓦的屋頂,和爬上綠苔的山牆。
這就是清兒如今的家。
下面的人已經探過,他當年被崔宜夫妻託付給友人,此後就一直跟著過活,幾經輾轉,在此地定居也有四年了。如今他的養母在外頭做著一份帳房娘子的差事,用以養家。
就像最普通的百姓的模樣。
如果不是他們找到這裡,沒有人會再知道,院子裡住著的小男孩,是陳國皇室的後裔。
鸚哥兒想上前叩門,被赫連姝攔住了,她親自走上前去,敲了敲帶著銅鏽的門環。
門還沒開,就聽見一個清脆的聲音道:「來了,來了。」
崔冉沒忍住,向前邁了一步,恰逢院門打開,一張白淨的小臉從後面露出來。他一下就怔住了,不能動彈。身旁的人握了握他的手,沒有說話。
男孩的歲數還小,剛過他腰高,仰著臉問:「姨姨,叔叔,你們是來找我娘的嗎?」
面對著幾名陌生人,倒也沒有怕的模樣。
後面還跟著一名老者,大約是他的爺爺,蹣跚著過來,笑容可掬,「清兒,家裡來人啦?」
崔冉聽見這個熟悉的名字,喉頭忽地堵了一堵,竟說不出話來。
「老人家,我們是清兒娘親的朋友。」赫連姝倒是毫無架子,很是和氣,「日前同她說過的,要來登門拜訪。」
「哦,哦,瞧你們,這樣客氣。」老人連忙招呼著,將他們往裡讓。
他剛要回身去喊人的工夫,從裡屋又走出一名女子來。三十上下,想來就是崔宜夫婦託付的朋友。
她是與宮裡人見過面的,知道他們這一行人的身份。只是礙於眼前老小俱在,不好驚嚇了他們,只向赫連姝和崔冉淡淡行了個平禮。
崔冉的手心被捏了一捏,他扭頭看見身邊人鼓勵的目光,才像找到了主心骨一樣,點點頭,向著男孩緩步過去。
男孩的眼睛像墨丸一樣,又黑又亮,只安靜地瞧著他。雖然還小,眉目間卻已經與崔宜頗有些相似。
他鼻尖忽地一酸,唯恐嚇著孩子,才硬生生忍下來。
「你娘親她們有些大人的話要說。」他溫聲道,「叔叔陪你玩一會兒,好不好?」
對面很是乖巧,點了點頭就跟著他走,像是生來與他親近一般。
要說陪孩子的把戲,崔冉這些年當爹爹,也算是熟能生巧了,然而此刻面對著清兒,竟如近鄉情怯一般,一時竟至於無措。
最終,反倒是帶著孩子,在牆邊編起手串來。
圍牆下栽著兩株梔子花,正是剛開的時候,雪白的花小巧雅致,摘上幾朵用草莖編成一串,戴在手腕上,便可得一日清香繞身。
這是他做少年郎的時候,在宮裡和老侍人學來的。
「叔叔,你的手真巧。」身邊的人稚聲稚氣。
他笑了笑,「你喜歡嗎?」
見對面點頭,便訥訥道:「那就好,喜歡就好。」
好像隔了這麼多年的歲月,忽然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總之,一切平安,便是最好了。
他多年沒有做過這樣的事,已經不如少年時嫻熟,正擺弄著草莖,忽然聽身邊的孩子問:「叔叔,其實你不是我娘的朋友,對不對?」
他手一抖,險些將編了一半的手串掉下去。
「你……」
「沒事,我娘都和我說過的。」小孩笑吟吟的,坦然得很,「她說,我原本是另有爹娘的,只是前些年打仗的時候,迫不得已走散了,才由她領著我過活。」
他頗有些神秘地湊過來,道:「我娘這個人,很少與別人往來的,她以前說漏過嘴,說要是哪天有生人找上門來,那就是我親生爹娘那邊的人了。」
崔冉瞧著這個早慧的孩子,躊躇了片刻,終究是小心翼翼問:「那你會想他們嗎?」
「有一點,但已經記不大清模樣了。」孩子很誠實,臉上帶著笑,「但他們是沒有辦法,才和我分開的,他們現在,應當也過得很好吧。」
他沉默了一會兒,眼底微微發潮,笑了一笑。
「嗯,我也好久沒見到他們了,但他們一定過得很好,不用擔心。」
他們在小院裡待得不久,也就動身回去了。臨別前,老爺爺領著清兒同他們揮手道:「往後常來。」
但崔冉心裡清楚,他再也不會來了。
回程的馬車上,他靠在赫連姝肩頭,忽地覺得心裡有些空,就好像揣了這麼多年的一樁事,一夕了結,騰出的那個空位卻一時間填不上去。
赫連姣已經死了。在崔宜去世的第二年。
對外的原因無非是,她自從早年重傷留了病根,身體日漸不好,終於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了。沒有人會疑心,是已經坐穩皇位的帝王,對這個無法構成威脅的姐姐動了什麼手腳。
如今清兒也找到了。
他們商議過,最終決定不將他接進宮來,就跟著他的養母照舊生活。他的養母曾經是司農寺的少卿,赫連姝提過,假如她願意,可以在涼國的朝廷里謀個一官半職,也被她謝絕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一切都在漸漸安定下來。
馬車停在一處僻靜的巷子裡。
眼前的院落不大,就是江南最尋常的民居,有著缺了瓦的屋頂,和爬上綠苔的山牆。
這就是清兒如今的家。
下面的人已經探過,他當年被崔宜夫妻託付給友人,此後就一直跟著過活,幾經輾轉,在此地定居也有四年了。如今他的養母在外頭做著一份帳房娘子的差事,用以養家。
就像最普通的百姓的模樣。
如果不是他們找到這裡,沒有人會再知道,院子裡住著的小男孩,是陳國皇室的後裔。
鸚哥兒想上前叩門,被赫連姝攔住了,她親自走上前去,敲了敲帶著銅鏽的門環。
門還沒開,就聽見一個清脆的聲音道:「來了,來了。」
崔冉沒忍住,向前邁了一步,恰逢院門打開,一張白淨的小臉從後面露出來。他一下就怔住了,不能動彈。身旁的人握了握他的手,沒有說話。
男孩的歲數還小,剛過他腰高,仰著臉問:「姨姨,叔叔,你們是來找我娘的嗎?」
面對著幾名陌生人,倒也沒有怕的模樣。
後面還跟著一名老者,大約是他的爺爺,蹣跚著過來,笑容可掬,「清兒,家裡來人啦?」
崔冉聽見這個熟悉的名字,喉頭忽地堵了一堵,竟說不出話來。
「老人家,我們是清兒娘親的朋友。」赫連姝倒是毫無架子,很是和氣,「日前同她說過的,要來登門拜訪。」
「哦,哦,瞧你們,這樣客氣。」老人連忙招呼著,將他們往裡讓。
他剛要回身去喊人的工夫,從裡屋又走出一名女子來。三十上下,想來就是崔宜夫婦託付的朋友。
她是與宮裡人見過面的,知道他們這一行人的身份。只是礙於眼前老小俱在,不好驚嚇了他們,只向赫連姝和崔冉淡淡行了個平禮。
崔冉的手心被捏了一捏,他扭頭看見身邊人鼓勵的目光,才像找到了主心骨一樣,點點頭,向著男孩緩步過去。
男孩的眼睛像墨丸一樣,又黑又亮,只安靜地瞧著他。雖然還小,眉目間卻已經與崔宜頗有些相似。
他鼻尖忽地一酸,唯恐嚇著孩子,才硬生生忍下來。
「你娘親她們有些大人的話要說。」他溫聲道,「叔叔陪你玩一會兒,好不好?」
對面很是乖巧,點了點頭就跟著他走,像是生來與他親近一般。
要說陪孩子的把戲,崔冉這些年當爹爹,也算是熟能生巧了,然而此刻面對著清兒,竟如近鄉情怯一般,一時竟至於無措。
最終,反倒是帶著孩子,在牆邊編起手串來。
圍牆下栽著兩株梔子花,正是剛開的時候,雪白的花小巧雅致,摘上幾朵用草莖編成一串,戴在手腕上,便可得一日清香繞身。
這是他做少年郎的時候,在宮裡和老侍人學來的。
「叔叔,你的手真巧。」身邊的人稚聲稚氣。
他笑了笑,「你喜歡嗎?」
見對面點頭,便訥訥道:「那就好,喜歡就好。」
好像隔了這麼多年的歲月,忽然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總之,一切平安,便是最好了。
他多年沒有做過這樣的事,已經不如少年時嫻熟,正擺弄著草莖,忽然聽身邊的孩子問:「叔叔,其實你不是我娘的朋友,對不對?」
他手一抖,險些將編了一半的手串掉下去。
「你……」
「沒事,我娘都和我說過的。」小孩笑吟吟的,坦然得很,「她說,我原本是另有爹娘的,只是前些年打仗的時候,迫不得已走散了,才由她領著我過活。」
他頗有些神秘地湊過來,道:「我娘這個人,很少與別人往來的,她以前說漏過嘴,說要是哪天有生人找上門來,那就是我親生爹娘那邊的人了。」
崔冉瞧著這個早慧的孩子,躊躇了片刻,終究是小心翼翼問:「那你會想他們嗎?」
「有一點,但已經記不大清模樣了。」孩子很誠實,臉上帶著笑,「但他們是沒有辦法,才和我分開的,他們現在,應當也過得很好吧。」
他沉默了一會兒,眼底微微發潮,笑了一笑。
「嗯,我也好久沒見到他們了,但他們一定過得很好,不用擔心。」
他們在小院裡待得不久,也就動身回去了。臨別前,老爺爺領著清兒同他們揮手道:「往後常來。」
但崔冉心裡清楚,他再也不會來了。
回程的馬車上,他靠在赫連姝肩頭,忽地覺得心裡有些空,就好像揣了這麼多年的一樁事,一夕了結,騰出的那個空位卻一時間填不上去。
赫連姣已經死了。在崔宜去世的第二年。
對外的原因無非是,她自從早年重傷留了病根,身體日漸不好,終於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了。沒有人會疑心,是已經坐穩皇位的帝王,對這個無法構成威脅的姐姐動了什麼手腳。
如今清兒也找到了。
他們商議過,最終決定不將他接進宮來,就跟著他的養母照舊生活。他的養母曾經是司農寺的少卿,赫連姝提過,假如她願意,可以在涼國的朝廷里謀個一官半職,也被她謝絕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