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頁
當晚全家聚宴。陸廷璽和陸嬸高興的要不得,蘭芝這次是帶著大兒子來的,那蔣士禥已是十三歲少年,生得丰神俊逸,鳳目龍睛,舉手投足儼然又是一個蔣鈺,老頭見了又是笑又是嘆,成日看不夠,把個外孫寵得如同龍子一般。
到了次日,蕭燕萍留在陸家,陸青獨自一人返回宋州,匯合了蔣銘允中,三人陪著周太公,一起去往鳳棲山。
走到半路,寶勝先行去山莊報信,竇憲和李勁下山來接,楊瓊也帶著一隊兵卒趕來,直迎到孤山子村,兩下相會。楊瓊搶上前拜倒賠罪:「是楊瓊疏忽了,口無遮攔,險些惹出大禍,請蔣大人、陸將軍千萬恕罪!」
蔣銘忙扶起來:「別這樣,咱們論的兄弟交情,哪有那些話說!」
原來蔣銘給楊瓊寫信,信上只論當日交往,表思念之情,沒說別的。卻叫李勁口頭告訴他朝中發生的事,告訴如果朝廷要問罪,必定派人來拿竇從義,到時請他一同進京分辯。楊瓊當年就知蔣銘為人,現下又做了京官,如何敢不從命。滿口應承。
當下到了山莊,竇從義,韓世俊,以及魏致遠等人都在,連徐萬利徐厚利兄弟倆也在。原來湯麗娘生了一對龍鳳胎,才過了滿月。全家高興,周敏心情愉快,面上也復了當年神采,竇從義呼朋會友,加上農閒無事,諸人都來莊上聚會慶賀。
紛紛亂了一陣,都相見了。蔣銘走來雲貞房中會面。雲貞聽聞雲家平反的消息,高興得幾乎流淚:「太好了,只是離得太遠,早些去人告訴才好。」
蔣銘抱著孩子親熱,不放手,說道:「你別急,朝中已派人去賓州傳旨了,繼母和小弟很快會收到消息。」
說著坐過來,一家三口湊在一處貼臉兒。蔣銘道:「等以後有機會,我陪你,咱們帶著孩兒去蕪湖看他們!」
到了晚間,男人們聚在花廳談話。蔣銘勸竇從義解散鄉民兵力,道:「雖然官家沒說什麼,有了這件事,總還存著個疑影兒,就怕以後再有小人生事,請莊主莫再組織鄉民練兵,只把自己莊上管好也就是了。」
竇從義皺眉不語。蔣銘又道:「本來我和陸青說了當年連生兄弟參加平叛的事,可是旨意下來,並沒一句表彰竇兄弟戰功。這次准我來鳳棲山,話沒明說,其實也是讓我來傳達消息,為了大家安寧,莊主還是低調行事為好。」
竇從義仍是不高興,怨憤道:「離著上千里,哪來這麼多事!解散了鄉民,以後就只能靠官軍,能成什麼事?如今石臼山上又聚著一幫匪賊,官軍何曾作為?」
韓世峻也不甘心,抱怨了幾句,最後嘆了口氣,也勸從義道:「算了,胳膊拗不過大腿,何必找麻煩?眼下這事已經干係到承影和朴臣他兩人前程,莊主還是放手吧,今後咱們自己莊上不多人練練,也罷了。」
如此勸了半日,竇從義方才同意了,仍是悻悻,說:「凡事物極必反,哪怕他是皇帝,管的太寬,早晚也有管不到的時候!」眾人聽著,都不接話。
竇從義又問蔣銘:「既是你父親有意成全,現在雲家也平反了,你何不趁此機會,領著他們母子一起回金陵?」
周太公在旁笑道:「你說的輕鬆!他官身不由自己,如何能一起去?」
蔣銘陪笑說:「我也想回去,奈何官家不准。」又道:「聽王爺意思,這次回京朝廷要給我升任官職,所以不能走遠。只好讓允中送他們母子回去,李勁和桂枝也跟著去。」
允中笑說:「莊主請放心,過兩天到宋州接上大嫂,我們一同走,人多著呢!」
陸青也道:「還有我呢,我去濠州也和他們一路,大家一起也熱鬧。」
蔣銘道:「正是,請太公、莊主放心,貞兒回去見過我父母,也就正了名分。等下次我回去,再辦一場隆重婚禮。」
竇從義聞言一縱眉:「你倆孩子都這麼大了,還沒辦個像樣的婚禮,這次又不能一起回,你不是虧著我們貞兒了麼?」
說的蔣銘無可答對。太公見狀笑道:「他倆的事鬧得動靜這麼大,皇帝都知道了。消息傳到金陵,蔣弘之不知得多重視,還用咱們操心這些?」
竇從義笑向太公道:「他們歸他們,依我說,不如咱們在山上先辦場婚禮,正好您老人家在,也不算虧了他們!」
太公笑呵呵道:「婚禮不婚禮的,我老人家倒是不在意,既是你不嫌麻煩,由著你們樂吧。」從義道:「這有什麼麻煩?咱活的,不就是這個麻煩麼!」滿屋子人都笑起來。
於是張羅預備,就在莊上給雲貞和蔣銘辦了一場盛大婚禮。十里八鄉都來慶賀,一時大屋小屋都聚滿了來客,紛紛攘攘,蔣銘都覺得不妥了,卻不好說什麼,只能由著安排。山莊到處披紅掛彩,銘貞倆人在大廳拜堂成禮。那石州兒也在一旁,見爹爹媽媽行禮,掙脫了桂枝懷抱,跑到爹娘中間來,一手扯著一人衣襟,笑嘻嘻的,引得眾人都笑。
話說蔣銘和雲貞此刻才得圓滿,到晚間卿卿我我,海誓山盟。說起前事,雲貞開心得流下淚來:「這一路走來殊為不易,幾次我都覺得沒希望了,現在終於在一起,好像做夢一樣,這一生一世,你我再也不分開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到了次日,蕭燕萍留在陸家,陸青獨自一人返回宋州,匯合了蔣銘允中,三人陪著周太公,一起去往鳳棲山。
走到半路,寶勝先行去山莊報信,竇憲和李勁下山來接,楊瓊也帶著一隊兵卒趕來,直迎到孤山子村,兩下相會。楊瓊搶上前拜倒賠罪:「是楊瓊疏忽了,口無遮攔,險些惹出大禍,請蔣大人、陸將軍千萬恕罪!」
蔣銘忙扶起來:「別這樣,咱們論的兄弟交情,哪有那些話說!」
原來蔣銘給楊瓊寫信,信上只論當日交往,表思念之情,沒說別的。卻叫李勁口頭告訴他朝中發生的事,告訴如果朝廷要問罪,必定派人來拿竇從義,到時請他一同進京分辯。楊瓊當年就知蔣銘為人,現下又做了京官,如何敢不從命。滿口應承。
當下到了山莊,竇從義,韓世俊,以及魏致遠等人都在,連徐萬利徐厚利兄弟倆也在。原來湯麗娘生了一對龍鳳胎,才過了滿月。全家高興,周敏心情愉快,面上也復了當年神采,竇從義呼朋會友,加上農閒無事,諸人都來莊上聚會慶賀。
紛紛亂了一陣,都相見了。蔣銘走來雲貞房中會面。雲貞聽聞雲家平反的消息,高興得幾乎流淚:「太好了,只是離得太遠,早些去人告訴才好。」
蔣銘抱著孩子親熱,不放手,說道:「你別急,朝中已派人去賓州傳旨了,繼母和小弟很快會收到消息。」
說著坐過來,一家三口湊在一處貼臉兒。蔣銘道:「等以後有機會,我陪你,咱們帶著孩兒去蕪湖看他們!」
到了晚間,男人們聚在花廳談話。蔣銘勸竇從義解散鄉民兵力,道:「雖然官家沒說什麼,有了這件事,總還存著個疑影兒,就怕以後再有小人生事,請莊主莫再組織鄉民練兵,只把自己莊上管好也就是了。」
竇從義皺眉不語。蔣銘又道:「本來我和陸青說了當年連生兄弟參加平叛的事,可是旨意下來,並沒一句表彰竇兄弟戰功。這次准我來鳳棲山,話沒明說,其實也是讓我來傳達消息,為了大家安寧,莊主還是低調行事為好。」
竇從義仍是不高興,怨憤道:「離著上千里,哪來這麼多事!解散了鄉民,以後就只能靠官軍,能成什麼事?如今石臼山上又聚著一幫匪賊,官軍何曾作為?」
韓世峻也不甘心,抱怨了幾句,最後嘆了口氣,也勸從義道:「算了,胳膊拗不過大腿,何必找麻煩?眼下這事已經干係到承影和朴臣他兩人前程,莊主還是放手吧,今後咱們自己莊上不多人練練,也罷了。」
如此勸了半日,竇從義方才同意了,仍是悻悻,說:「凡事物極必反,哪怕他是皇帝,管的太寬,早晚也有管不到的時候!」眾人聽著,都不接話。
竇從義又問蔣銘:「既是你父親有意成全,現在雲家也平反了,你何不趁此機會,領著他們母子一起回金陵?」
周太公在旁笑道:「你說的輕鬆!他官身不由自己,如何能一起去?」
蔣銘陪笑說:「我也想回去,奈何官家不准。」又道:「聽王爺意思,這次回京朝廷要給我升任官職,所以不能走遠。只好讓允中送他們母子回去,李勁和桂枝也跟著去。」
允中笑說:「莊主請放心,過兩天到宋州接上大嫂,我們一同走,人多著呢!」
陸青也道:「還有我呢,我去濠州也和他們一路,大家一起也熱鬧。」
蔣銘道:「正是,請太公、莊主放心,貞兒回去見過我父母,也就正了名分。等下次我回去,再辦一場隆重婚禮。」
竇從義聞言一縱眉:「你倆孩子都這麼大了,還沒辦個像樣的婚禮,這次又不能一起回,你不是虧著我們貞兒了麼?」
說的蔣銘無可答對。太公見狀笑道:「他倆的事鬧得動靜這麼大,皇帝都知道了。消息傳到金陵,蔣弘之不知得多重視,還用咱們操心這些?」
竇從義笑向太公道:「他們歸他們,依我說,不如咱們在山上先辦場婚禮,正好您老人家在,也不算虧了他們!」
太公笑呵呵道:「婚禮不婚禮的,我老人家倒是不在意,既是你不嫌麻煩,由著你們樂吧。」從義道:「這有什麼麻煩?咱活的,不就是這個麻煩麼!」滿屋子人都笑起來。
於是張羅預備,就在莊上給雲貞和蔣銘辦了一場盛大婚禮。十里八鄉都來慶賀,一時大屋小屋都聚滿了來客,紛紛攘攘,蔣銘都覺得不妥了,卻不好說什麼,只能由著安排。山莊到處披紅掛彩,銘貞倆人在大廳拜堂成禮。那石州兒也在一旁,見爹爹媽媽行禮,掙脫了桂枝懷抱,跑到爹娘中間來,一手扯著一人衣襟,笑嘻嘻的,引得眾人都笑。
話說蔣銘和雲貞此刻才得圓滿,到晚間卿卿我我,海誓山盟。說起前事,雲貞開心得流下淚來:「這一路走來殊為不易,幾次我都覺得沒希望了,現在終於在一起,好像做夢一樣,這一生一世,你我再也不分開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