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謝青雲笑了,用叉子去叉小糕點時還用小拇指勾了勾他的掌心。
傅鈞義笑得更加燦爛,往前走了兩步,直接挨在謝青雲身邊。
就在兩個小情侶黏黏糊糊之時,汝陽侯從宮門走出,他朝兩人重哼了一聲,又瞪了一眼,才走向自己的馬車,在僕從的簇擁下離開。
謝青雲剛開始沒在意,直到後續的幾個侯爺伯爺也與汝陽侯一樣的操作,她終於意識到不對了。
謝青雲揚了揚眉,「你剛才在殿中做了什麼好事?」
傅鈞義笑得見牙不見眼,「沒做什麼,就是我的未婚妻太優秀了,我沒忍住和幾位長輩炫耀了一下。」
謝青雲失笑,不用小侯爺說,就他那幼稚張揚的性子,她也能想到他做了什麼。
謝青雲吃完最後一塊小糕點,去拉小侯爺的手,「我們回家。」
傅鈞義:「嗯!回家!」
·
殿試因為考試人數眾多,並不是現場批卷,一般有三到七日的批卷時間,批卷的人也不是女帝,而是女帝指定閣老大臣,閣老大臣再選定讀卷官共同閱卷。
為了保證批卷的公平性,讀卷官從三省六部九寺中優選有文名且作風清正之人,此外,所有貢士的答卷都要經歷讀卷官輪番批閱定級打分。
殿試的成績不是一個人就能定的,要經過所有讀卷官的輪閱之後取綜合評分定等,定等之後優選出前十名的卷子,交由女帝硃筆定名。
文無第一,在最優秀的一批學子裡選出十位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往年殿試的閱卷定等都要爭論許久,今年卻十分例外,有一篇文章被眾讀卷官推舉為當之無愧的第一。
女帝處理完公務,聽聞此事,迫不及待拿過卷子一觀,觀完之後十分滿意,這篇策論不僅文采斐然,邏輯嚴密,難得的是可以落地實踐,提出了幾條角度獨特的建議,連她看了都覺得耳目一新。
女帝撕開答卷的糊名,看到上面寫著的「謝青雲」三字,哈哈笑出聲,硃筆一圈,定下一甲頭名。
負責送卷子過來的總管太監笑著附和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大武朝第一位六元及第的明珠之才誕於今朝,實乃吉兆鴻福。」
女帝眼中含笑,「天下英才都將入吾彀中!」
·
六日後。
清晨時分,空中萬里無雲,鑾儀衛設鹵簿法駕於集英殿前,禮樂聲聲,儀仗隊從殿前一直架設到午門外。王公大臣侍班,百官朝服侍立,貢士們穿著統一的服飾立於百官之後。
禮部堂官奏請女帝乘輿升座,樂聲再起。
鴻臚寺官出列,引導諸位新進士往前走,在殿前某處站定。
宣制官宣讀《制》:……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①
宣制結束便是唱名,本次科舉的二甲第一名還是個熟人——唐季堯。唐季堯從人群中走出,神采耀耀滿面紅光,他接過金榜,為所有同科唱名。
「第一甲,第一名,謝青雲!」
「第一甲,第一名,謝青雲!」
「第一甲,第一名,謝青雲!」
按制,一甲皆要唱名三次,這是只有一甲及第才有的殊榮。在傳臚唱名之時,鴻臚寺官引導狀元出班,立於御道中央。
謝青雲聽到自己的名字,雙手握於袖中,將激動掩飾得很好。她的眼中亮若燦星,落在她身上的目光數不勝數,她是此刻人群中最耀眼的明珠,從此刻起,她將會踏上另一條更加璀璨明亮的征程。
「第一甲,第二名,……」
……
「第一甲,第三名,……」
……
榜眼、探花皆唱名三次,依次立於狀元靠後兩側。
文武百官,王侯將相皆看向一甲及第三人,最吸引他們目光的自然是立於最前的牡丹之王,無數大臣的餘光看向了陛下座旁的顧相。
前有五元之才,今有六元及第,數十年後的朝堂或許又要出一個驚才絕艷的女相了。
二甲和三甲只唱名一次,也不出列,但三百餘人的唱名還是用了不少時間。唱名結束,鴻臚寺官再次出列,引導新科進士們一同朝女帝三叩九拜。
拜完之後,女帝乘攆離開,進士們謝恩去換進士服。
傳臚大典之後,就是新科進士們的打馬遊街。
寬闊的御道上,謝青雲頭戴蟠龍雙翅冠,垂金絲帶,身穿紅色金絲狀元袍,她走在隊伍最前方,身後兩步走著榜眼和探花,隨後,是同科其他進士。
都說百鳥朝鳳,如今的謝青雲,何嘗不是新科群英里的鳳首呢?
眾人行至承天門,一甲三人被官員引到正門,這裡平時只有女帝的御攆可過,此刻新科一甲及第亦有殊榮從此處過,其餘進士則從側門走出。
無數艷羨的目光落在謝青雲三人身上,天光掠過,照得謝青雲冠頂的龍珠熠熠生輝。
出了承天門,早有禁軍侍衛牽著一匹匹高頭大馬等候在此。
站在最前方的駿馬通身雪白,只有蹄下著紅,宛如一匹踏著紅色祥雲的神馬,引得無數進士側目,投向謝青雲的眼神更加歆羨。
謝青雲卻無暇顧及這些,她的注意力全被白馬身邊站著的禁衛吸引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傅鈞義笑得更加燦爛,往前走了兩步,直接挨在謝青雲身邊。
就在兩個小情侶黏黏糊糊之時,汝陽侯從宮門走出,他朝兩人重哼了一聲,又瞪了一眼,才走向自己的馬車,在僕從的簇擁下離開。
謝青雲剛開始沒在意,直到後續的幾個侯爺伯爺也與汝陽侯一樣的操作,她終於意識到不對了。
謝青雲揚了揚眉,「你剛才在殿中做了什麼好事?」
傅鈞義笑得見牙不見眼,「沒做什麼,就是我的未婚妻太優秀了,我沒忍住和幾位長輩炫耀了一下。」
謝青雲失笑,不用小侯爺說,就他那幼稚張揚的性子,她也能想到他做了什麼。
謝青雲吃完最後一塊小糕點,去拉小侯爺的手,「我們回家。」
傅鈞義:「嗯!回家!」
·
殿試因為考試人數眾多,並不是現場批卷,一般有三到七日的批卷時間,批卷的人也不是女帝,而是女帝指定閣老大臣,閣老大臣再選定讀卷官共同閱卷。
為了保證批卷的公平性,讀卷官從三省六部九寺中優選有文名且作風清正之人,此外,所有貢士的答卷都要經歷讀卷官輪番批閱定級打分。
殿試的成績不是一個人就能定的,要經過所有讀卷官的輪閱之後取綜合評分定等,定等之後優選出前十名的卷子,交由女帝硃筆定名。
文無第一,在最優秀的一批學子裡選出十位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往年殿試的閱卷定等都要爭論許久,今年卻十分例外,有一篇文章被眾讀卷官推舉為當之無愧的第一。
女帝處理完公務,聽聞此事,迫不及待拿過卷子一觀,觀完之後十分滿意,這篇策論不僅文采斐然,邏輯嚴密,難得的是可以落地實踐,提出了幾條角度獨特的建議,連她看了都覺得耳目一新。
女帝撕開答卷的糊名,看到上面寫著的「謝青雲」三字,哈哈笑出聲,硃筆一圈,定下一甲頭名。
負責送卷子過來的總管太監笑著附和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大武朝第一位六元及第的明珠之才誕於今朝,實乃吉兆鴻福。」
女帝眼中含笑,「天下英才都將入吾彀中!」
·
六日後。
清晨時分,空中萬里無雲,鑾儀衛設鹵簿法駕於集英殿前,禮樂聲聲,儀仗隊從殿前一直架設到午門外。王公大臣侍班,百官朝服侍立,貢士們穿著統一的服飾立於百官之後。
禮部堂官奏請女帝乘輿升座,樂聲再起。
鴻臚寺官出列,引導諸位新進士往前走,在殿前某處站定。
宣制官宣讀《制》:……策試天下貢士,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①
宣制結束便是唱名,本次科舉的二甲第一名還是個熟人——唐季堯。唐季堯從人群中走出,神采耀耀滿面紅光,他接過金榜,為所有同科唱名。
「第一甲,第一名,謝青雲!」
「第一甲,第一名,謝青雲!」
「第一甲,第一名,謝青雲!」
按制,一甲皆要唱名三次,這是只有一甲及第才有的殊榮。在傳臚唱名之時,鴻臚寺官引導狀元出班,立於御道中央。
謝青雲聽到自己的名字,雙手握於袖中,將激動掩飾得很好。她的眼中亮若燦星,落在她身上的目光數不勝數,她是此刻人群中最耀眼的明珠,從此刻起,她將會踏上另一條更加璀璨明亮的征程。
「第一甲,第二名,……」
……
「第一甲,第三名,……」
……
榜眼、探花皆唱名三次,依次立於狀元靠後兩側。
文武百官,王侯將相皆看向一甲及第三人,最吸引他們目光的自然是立於最前的牡丹之王,無數大臣的餘光看向了陛下座旁的顧相。
前有五元之才,今有六元及第,數十年後的朝堂或許又要出一個驚才絕艷的女相了。
二甲和三甲只唱名一次,也不出列,但三百餘人的唱名還是用了不少時間。唱名結束,鴻臚寺官再次出列,引導新科進士們一同朝女帝三叩九拜。
拜完之後,女帝乘攆離開,進士們謝恩去換進士服。
傳臚大典之後,就是新科進士們的打馬遊街。
寬闊的御道上,謝青雲頭戴蟠龍雙翅冠,垂金絲帶,身穿紅色金絲狀元袍,她走在隊伍最前方,身後兩步走著榜眼和探花,隨後,是同科其他進士。
都說百鳥朝鳳,如今的謝青雲,何嘗不是新科群英里的鳳首呢?
眾人行至承天門,一甲三人被官員引到正門,這裡平時只有女帝的御攆可過,此刻新科一甲及第亦有殊榮從此處過,其餘進士則從側門走出。
無數艷羨的目光落在謝青雲三人身上,天光掠過,照得謝青雲冠頂的龍珠熠熠生輝。
出了承天門,早有禁軍侍衛牽著一匹匹高頭大馬等候在此。
站在最前方的駿馬通身雪白,只有蹄下著紅,宛如一匹踏著紅色祥雲的神馬,引得無數進士側目,投向謝青雲的眼神更加歆羨。
謝青雲卻無暇顧及這些,她的注意力全被白馬身邊站著的禁衛吸引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