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我?!”丹吉措氣得鼓起嘴來:“誰風騷了?!你這人無賴麼!”
大總管從鼻子裡噴出一股子濃濃的老陳醋味兒,說道:“你看看那些小崽子一個一個倆眼放光的德xing,心裡頭指不定都在琢磨啥見不得人的事兒呢!你要是敢……哼,你對著老子的時候都沒有笑得那麼好看,那麼騷qíng,那麼勾搭人!”
說完氣呼呼扭頭走人了,靴子底踢出一屁股的huáng土煙塵。
丹吉措朝著大總管囂張的背影呲牙,差點兒想要拿小茶碗擲到男人的後腦勺。
這貨是個什麼玩意兒啊,簡直流氓無賴麼!
全寨子裡明明就只有這廝整日裡琢磨見不得人的那種事,每晚黑都要捉了他拖到個犄角旮旯沒人的地方,糾纏非禮,竟然還平白無故亂吃飛醋!
在地震中故去的可憐的人,在過年前全部下了葬。
壩子裡的人搞喪葬儀式相當繁瑣,折騰了足有月余。大約是因為摩梭村寨里沒有婚娶之“紅事”,因此“白事”就更加被當作一件值得破費的大事。先要將遇難者的屍身清洗整理gān淨,再用棉布包裹綑紮,親族鄰里甚至同村人都要參與集體弔唁,最後再選個吉日,由親族友人浩浩dàngdàng地抬上山,出殯火化。
火化後第二日,將裝骨灰的陶罐移放到格姆女神山中的葬地,與世代先人的遺骨放到一處。
丹吉措特意fèng制了一套很漂亮的鍛面繡衣,用絲線在領口和衣襟繡滿美美的小仙鶴,給頓珠穿上了去火化。
一年一度的農曆新年,家家戶戶紅紅火火,在修葺好的木楞院壩里榨油,釀酒,做米花糖,舂糯米,磨青稞粉。
從臘月二十四開始,大總管一家人就依著舊習俗,在內院院落里掃房子,用小竹掃帚從屋頂掃到屋角,從牆外掃到牆裡,再從門框掃到chuáng鋪底下,將積攢一年的灰塵和晦氣統統掃去,辭舊迎新。
大總管的大妹甲娜姆支了一張板凳在院子裡,給幾個小娃兒剪頭髮。
阿巴旺吉從身後捏了捏丹吉措的後腰,問道:“你那一腦瓜的長頭髮,啥時候剃掉?”
“為何要剃掉?我覺得我這樣挺好看的呢。”
小俊人兒看起來永遠都和別人不一樣,用一條細細的絲帶把頭頂幾縷頭髮攏起,梳成個小髻,腦後的頭髮順溜地披散在肩頭,確是個很秀氣很耐看的公子。
阿巴旺吉不由自主地釀出一臉醇厚的笑容,自己的小阿夏的確是挺耐看的,不艷不俗,頗有味道。
按照村寨里的習俗,主持家政的女主人在年前要率領家中的小輩,去親族中拜年,於是大總管家的老老少少,前呼後擁地出門,走親拜年去了。達娃和兩個小男伢每人背起個竹筐,筐里盛滿切成一條一條包裝好的豬膘ròu,一罐一罐的青稞酒,還有某小俊人兒獨家特製的各色各樣串燒香茶大禮包,作為派送的年禮。
某人的gān外甥不是這家的血親,因此依照禮俗不必跑去給親族拜年——他去拜年別人也不認識他!
可是丹吉措卻是老阿依親口認得gān親,按照人qíng也該給大總管家幫忙gān活兒。
於是丹吉措自告奮勇地進灶房裡幫襯,為全家準備最重要的一餐年夜飯。
其實幫襯純屬是個虛幌子,尋一個名目膩固在自己男人身邊,那才是大大的一樁正經事!
作者有話要說:
關於永寧壩子,之前可能缺乏一些背景介紹,咳咳,補充在這裡,可能寫到文中更好,不過現在寫已經晚了,我也懶得再改前邊的章節。
瀘沽湖一半在四川,一半在雲南。四川的摩梭人主要聚居在鹽源,雲南部分主要就聚居在文中所寫的永寧。
永寧壩子位於瀘沽湖西北部的永寧鄉,四面環山,海拔2644米,面積41.23平方公里,盛產稻穀、玉米、蕎米、白瓜子,是雲南省內水稻種植海拔最高的地方之一。
宋末忽必烈南征大理經此,給此地定名為“永寧”,寓永遠安寧之意。唐代以前主要為藏族居住地,今天主要為摩梭人和普米族聚居,因此摩梭人的很多日常習俗以及宗教信仰都受藏民的影響,但是在服飾和某些風俗上又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色。
摩梭人是否是蒙古人的後代,仍然有很多爭議。根據野史,他們是元朝忽必烈南征留在四川雲南的蒙古軍隊的後裔,但是這只是野史的說法。一般來講,摩梭人可能是西北遷移到當地的古羌人的後代。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摩梭人屬於北方遊牧民族後裔,並非土生土長的雲南土著民。
文中會經常提到的蘇理瑪酒,是元朝的國酒,現今仍然由摩梭人日常釀造。摩梭男子的服飾亦參照蒙古族男子的日常服裝。
目前官方的說法是將摩梭人定為納西族的分支,但是大部分摩梭人自己並不這樣認為,他們要麼會認為自己是蒙古族,要麼認為自己是摩梭族。他們的正式居民身份證上民族一欄寫的就是摩梭人。
【所以如果了解這些歷史,把段家小公子穿越到這裡純屬素夠倒霉鬱悶…作者某貨素大壞人有預謀的嗷嗷】另外,永寧為歷史上茶馬古道要衝,當地幾家大富和封建領主各有組織馬幫商隊,由土司武裝護送,經永勝、麗江、維西、中甸、察隅、拉薩、日喀則到緬甸、尼泊爾、印度往返經商。元代設永寧州治所於壩內,後曾升為永寧府,由摩梭阿氏世襲土司職,歷經明、清、民國至1956年民主改革時止,共傳38任土司。
第四十八章醋缸泡小鵝
灶房裡。
來幫廚的丹吉措依著大總管的吩咐,把泡好的一罐大米放到木甑里蒸,蒸到六七成熟,再倒進碓(dui)窩裡舂了。
那時的村寨里還沒有拉起電線。牲畜能gān的活計就jiāo給氂牛和騾子;牲畜gān不了的就全憑人力,家家戶戶都是用人力舂米。
這碓窩還是男人自己做的,拿一塊長方形的大石頭,用鐵錘和鑿子一齊使力,將石頭的內臟芯子鑿掉,挖成個中空的漏斗形狀,就可以用來舂米。
舂出的米糊糊要用來做壓花餌塊。這是依照此地風俗,大年夜裡全家人一定要吃的“喜餅”。除此之外,總管府的年夜飯必備豬膘ròu、牛gān巴、灌豬腳、豬腸血米、泡麻梨、蘇油茶和蘇理瑪酒。
往年都是大總管一個人做一家人的飯,從早到晚做起一整天。
丹吉措瞧著這一屋子滿滿當當的食材和鍋碗瓢罐,還沒有開始上工就已經頭暈腳軟,腰酸背痛,犯了“公子病”。
這會子男人正在灌豬腸血米。將豬的大腸小腸洗gān淨,灌進半熟的混了豬血的大米,連同油鹽蔥姜花椒等一gān提味兒的香料,再捲成肥肥滿滿的香腸形狀,放到沸水裡慢慢煮熟。小灶間飄出豬血米的香氣。
丹吉措拿著一隻鋤把子粗的圓頭木棒棒,在碓窩上搗大米,把熟米舂成細乎乎的米粉。
還沒有一炷香的功夫,某人的“公子病”就快要發作。額頭漸漸洇出一層細密的汗珠,臉蛋漲得紅通通的,胸脯起起伏伏,口中呼出的氣息也逐漸急促,手腳搭配得都不利索了。
阿巴旺吉在一旁斜睨著小俊人兒,見了那勾人的動靜,越看越是qíng不自禁,撩下手裡的豬大腸,在褲子上胡亂抹了抹手,從身後一把抱住。
“別鬧麼,我還沒做完呢……”丹吉措用袍袖擦了擦汗,甩脫男人的兩隻鹹豬手。
“你穿得太多了,熱,把袍子脫了……”
大總管不由分說,gān脆利落地將他的長袍從領口一把剝掉,好似剝開蔥皮兒,露出白白綠綠的蔥管。
熱哄哄的身軀,泰山壓頂一般罩上丹吉措的脊背,胳膊箍緊細腰,帶繭的手指伸進薄薄的貼身小衣,掠上胸膛,毫不體恤地用力捻了捻兩枚小紅點。
“唔,你,你又來了……”
丹吉措攥著的木槌槌脫手了,軟綿綿的身子半推半就,yù拒還迎,被男人迅速拖向灶房屋角。
大總管從鼻子裡哼出一聲,好不容易趕上個全家人都外出不在的日子,不來這個來哪個?!哼!
小仙鶴的身子,摸起來可比那豬大腸小腸的舒服多了呢!
阿巴旺吉一把推開灶台上的鍋碗瓢盆和砧板,將懷裡的人架上了案,兩隻手臂按在耳側,身子壓合上去,堵住軟唇,輾轉地廝磨,碾吻,用胯下腫脹的東西抵住丹吉措的小腹。
那一張軟軟糯糯的嘴唇,簡直就像是碓窩裡熟爛的大米,被男人粗糲的下巴往復揉來碾去,快要給舂成了一坨米糊糊。
丹吉措嗚嗚咽咽地掙扎,躲避對方的洗劫:“不要,不要麼……你這人總是這樣野蠻……”
大總管把頭埋進他頸間啃吻,在兩枚橫致的纖長鎖骨上琢磨,低低地哼道:“老子想你呢……老子稀罕你才這樣想你……”
“你稀罕我你還這麼蠻橫!旁人哪個像你這麼壞呢!……壞人……嗯,嗯……”
丹吉措被啃得七葷八素,口裡嘟嘟囔囔,身子卻已經給搓熱乎了,腰臀從貼身衣服里剝出來,嫩皮泛出一水兒的在灶火上烹出來的鮮潤。
心裡卻還在嘆,咳,自己喜歡哪個溫良恭謙讓的人不好呢,偏偏就喜歡上這麼一個大大的壞人,蠻橫霸道又無理的熊玩意兒!
大總管這時卻忽然抬起頭來,眼對眼地問:“你方才說啥?”
“唔,我說什麼了?……”
男人的唇齒忽然離了他的身,丹吉措只覺得渾身驀得涼了下來,頓時就受不了了,扭膩地蹭了上去,一條腿卷上硬腰。
男人狠狠地一搓牙:“你說旁人哪個像老子這麼壞?你啥意思?”
丹吉措輕聲哼唧,句句都帶著飄乎的尾音兒:“你,你,你就是壞嘛……你仗著蠻力氣就欺負我麼……”
冷不防,男人的嚎叫直直地照著腦門子劈上來:“你說的‘旁人’是哪個小崽子?!青天白日的,莫要與咱打幌子,說出一半的話別吞回去,給老子說明白嘍!”
“……”
大總管忍無可忍地低吼:“是不是那個省城來的小兵崽子,肩膀上扛了一條槓,幾顆小星星的?!整日裡賊眉鼠眼地湊在你旁邊,你走去哪裡送水他就屁顛顛地追到哪裡,是不是?!”
丹吉措委屈地叫道:“你說的是那個小軍官?你又胡來了,我與他有何gān系!我細心招待他們也是為你著想啊!”
“你真當老子是傻的!他一個小連長整日裡不乖服老實訓他的兵,專門追在你屁股門上他想gān啥?老子瞧著他那眼神就不對勁嘞,你沖他只笑一下,他就咧開一張大嘴傻樂上半天!”
大總管從鼻子裡噴出一股子濃濃的老陳醋味兒,說道:“你看看那些小崽子一個一個倆眼放光的德xing,心裡頭指不定都在琢磨啥見不得人的事兒呢!你要是敢……哼,你對著老子的時候都沒有笑得那麼好看,那麼騷qíng,那麼勾搭人!”
說完氣呼呼扭頭走人了,靴子底踢出一屁股的huáng土煙塵。
丹吉措朝著大總管囂張的背影呲牙,差點兒想要拿小茶碗擲到男人的後腦勺。
這貨是個什麼玩意兒啊,簡直流氓無賴麼!
全寨子裡明明就只有這廝整日裡琢磨見不得人的那種事,每晚黑都要捉了他拖到個犄角旮旯沒人的地方,糾纏非禮,竟然還平白無故亂吃飛醋!
在地震中故去的可憐的人,在過年前全部下了葬。
壩子裡的人搞喪葬儀式相當繁瑣,折騰了足有月余。大約是因為摩梭村寨里沒有婚娶之“紅事”,因此“白事”就更加被當作一件值得破費的大事。先要將遇難者的屍身清洗整理gān淨,再用棉布包裹綑紮,親族鄰里甚至同村人都要參與集體弔唁,最後再選個吉日,由親族友人浩浩dàngdàng地抬上山,出殯火化。
火化後第二日,將裝骨灰的陶罐移放到格姆女神山中的葬地,與世代先人的遺骨放到一處。
丹吉措特意fèng制了一套很漂亮的鍛面繡衣,用絲線在領口和衣襟繡滿美美的小仙鶴,給頓珠穿上了去火化。
一年一度的農曆新年,家家戶戶紅紅火火,在修葺好的木楞院壩里榨油,釀酒,做米花糖,舂糯米,磨青稞粉。
從臘月二十四開始,大總管一家人就依著舊習俗,在內院院落里掃房子,用小竹掃帚從屋頂掃到屋角,從牆外掃到牆裡,再從門框掃到chuáng鋪底下,將積攢一年的灰塵和晦氣統統掃去,辭舊迎新。
大總管的大妹甲娜姆支了一張板凳在院子裡,給幾個小娃兒剪頭髮。
阿巴旺吉從身後捏了捏丹吉措的後腰,問道:“你那一腦瓜的長頭髮,啥時候剃掉?”
“為何要剃掉?我覺得我這樣挺好看的呢。”
小俊人兒看起來永遠都和別人不一樣,用一條細細的絲帶把頭頂幾縷頭髮攏起,梳成個小髻,腦後的頭髮順溜地披散在肩頭,確是個很秀氣很耐看的公子。
阿巴旺吉不由自主地釀出一臉醇厚的笑容,自己的小阿夏的確是挺耐看的,不艷不俗,頗有味道。
按照村寨里的習俗,主持家政的女主人在年前要率領家中的小輩,去親族中拜年,於是大總管家的老老少少,前呼後擁地出門,走親拜年去了。達娃和兩個小男伢每人背起個竹筐,筐里盛滿切成一條一條包裝好的豬膘ròu,一罐一罐的青稞酒,還有某小俊人兒獨家特製的各色各樣串燒香茶大禮包,作為派送的年禮。
某人的gān外甥不是這家的血親,因此依照禮俗不必跑去給親族拜年——他去拜年別人也不認識他!
可是丹吉措卻是老阿依親口認得gān親,按照人qíng也該給大總管家幫忙gān活兒。
於是丹吉措自告奮勇地進灶房裡幫襯,為全家準備最重要的一餐年夜飯。
其實幫襯純屬是個虛幌子,尋一個名目膩固在自己男人身邊,那才是大大的一樁正經事!
作者有話要說:
關於永寧壩子,之前可能缺乏一些背景介紹,咳咳,補充在這裡,可能寫到文中更好,不過現在寫已經晚了,我也懶得再改前邊的章節。
瀘沽湖一半在四川,一半在雲南。四川的摩梭人主要聚居在鹽源,雲南部分主要就聚居在文中所寫的永寧。
永寧壩子位於瀘沽湖西北部的永寧鄉,四面環山,海拔2644米,面積41.23平方公里,盛產稻穀、玉米、蕎米、白瓜子,是雲南省內水稻種植海拔最高的地方之一。
宋末忽必烈南征大理經此,給此地定名為“永寧”,寓永遠安寧之意。唐代以前主要為藏族居住地,今天主要為摩梭人和普米族聚居,因此摩梭人的很多日常習俗以及宗教信仰都受藏民的影響,但是在服飾和某些風俗上又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色。
摩梭人是否是蒙古人的後代,仍然有很多爭議。根據野史,他們是元朝忽必烈南征留在四川雲南的蒙古軍隊的後裔,但是這只是野史的說法。一般來講,摩梭人可能是西北遷移到當地的古羌人的後代。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摩梭人屬於北方遊牧民族後裔,並非土生土長的雲南土著民。
文中會經常提到的蘇理瑪酒,是元朝的國酒,現今仍然由摩梭人日常釀造。摩梭男子的服飾亦參照蒙古族男子的日常服裝。
目前官方的說法是將摩梭人定為納西族的分支,但是大部分摩梭人自己並不這樣認為,他們要麼會認為自己是蒙古族,要麼認為自己是摩梭族。他們的正式居民身份證上民族一欄寫的就是摩梭人。
【所以如果了解這些歷史,把段家小公子穿越到這裡純屬素夠倒霉鬱悶…作者某貨素大壞人有預謀的嗷嗷】另外,永寧為歷史上茶馬古道要衝,當地幾家大富和封建領主各有組織馬幫商隊,由土司武裝護送,經永勝、麗江、維西、中甸、察隅、拉薩、日喀則到緬甸、尼泊爾、印度往返經商。元代設永寧州治所於壩內,後曾升為永寧府,由摩梭阿氏世襲土司職,歷經明、清、民國至1956年民主改革時止,共傳38任土司。
第四十八章醋缸泡小鵝
灶房裡。
來幫廚的丹吉措依著大總管的吩咐,把泡好的一罐大米放到木甑里蒸,蒸到六七成熟,再倒進碓(dui)窩裡舂了。
那時的村寨里還沒有拉起電線。牲畜能gān的活計就jiāo給氂牛和騾子;牲畜gān不了的就全憑人力,家家戶戶都是用人力舂米。
這碓窩還是男人自己做的,拿一塊長方形的大石頭,用鐵錘和鑿子一齊使力,將石頭的內臟芯子鑿掉,挖成個中空的漏斗形狀,就可以用來舂米。
舂出的米糊糊要用來做壓花餌塊。這是依照此地風俗,大年夜裡全家人一定要吃的“喜餅”。除此之外,總管府的年夜飯必備豬膘ròu、牛gān巴、灌豬腳、豬腸血米、泡麻梨、蘇油茶和蘇理瑪酒。
往年都是大總管一個人做一家人的飯,從早到晚做起一整天。
丹吉措瞧著這一屋子滿滿當當的食材和鍋碗瓢罐,還沒有開始上工就已經頭暈腳軟,腰酸背痛,犯了“公子病”。
這會子男人正在灌豬腸血米。將豬的大腸小腸洗gān淨,灌進半熟的混了豬血的大米,連同油鹽蔥姜花椒等一gān提味兒的香料,再捲成肥肥滿滿的香腸形狀,放到沸水裡慢慢煮熟。小灶間飄出豬血米的香氣。
丹吉措拿著一隻鋤把子粗的圓頭木棒棒,在碓窩上搗大米,把熟米舂成細乎乎的米粉。
還沒有一炷香的功夫,某人的“公子病”就快要發作。額頭漸漸洇出一層細密的汗珠,臉蛋漲得紅通通的,胸脯起起伏伏,口中呼出的氣息也逐漸急促,手腳搭配得都不利索了。
阿巴旺吉在一旁斜睨著小俊人兒,見了那勾人的動靜,越看越是qíng不自禁,撩下手裡的豬大腸,在褲子上胡亂抹了抹手,從身後一把抱住。
“別鬧麼,我還沒做完呢……”丹吉措用袍袖擦了擦汗,甩脫男人的兩隻鹹豬手。
“你穿得太多了,熱,把袍子脫了……”
大總管不由分說,gān脆利落地將他的長袍從領口一把剝掉,好似剝開蔥皮兒,露出白白綠綠的蔥管。
熱哄哄的身軀,泰山壓頂一般罩上丹吉措的脊背,胳膊箍緊細腰,帶繭的手指伸進薄薄的貼身小衣,掠上胸膛,毫不體恤地用力捻了捻兩枚小紅點。
“唔,你,你又來了……”
丹吉措攥著的木槌槌脫手了,軟綿綿的身子半推半就,yù拒還迎,被男人迅速拖向灶房屋角。
大總管從鼻子裡哼出一聲,好不容易趕上個全家人都外出不在的日子,不來這個來哪個?!哼!
小仙鶴的身子,摸起來可比那豬大腸小腸的舒服多了呢!
阿巴旺吉一把推開灶台上的鍋碗瓢盆和砧板,將懷裡的人架上了案,兩隻手臂按在耳側,身子壓合上去,堵住軟唇,輾轉地廝磨,碾吻,用胯下腫脹的東西抵住丹吉措的小腹。
那一張軟軟糯糯的嘴唇,簡直就像是碓窩裡熟爛的大米,被男人粗糲的下巴往復揉來碾去,快要給舂成了一坨米糊糊。
丹吉措嗚嗚咽咽地掙扎,躲避對方的洗劫:“不要,不要麼……你這人總是這樣野蠻……”
大總管把頭埋進他頸間啃吻,在兩枚橫致的纖長鎖骨上琢磨,低低地哼道:“老子想你呢……老子稀罕你才這樣想你……”
“你稀罕我你還這麼蠻橫!旁人哪個像你這麼壞呢!……壞人……嗯,嗯……”
丹吉措被啃得七葷八素,口裡嘟嘟囔囔,身子卻已經給搓熱乎了,腰臀從貼身衣服里剝出來,嫩皮泛出一水兒的在灶火上烹出來的鮮潤。
心裡卻還在嘆,咳,自己喜歡哪個溫良恭謙讓的人不好呢,偏偏就喜歡上這麼一個大大的壞人,蠻橫霸道又無理的熊玩意兒!
大總管這時卻忽然抬起頭來,眼對眼地問:“你方才說啥?”
“唔,我說什麼了?……”
男人的唇齒忽然離了他的身,丹吉措只覺得渾身驀得涼了下來,頓時就受不了了,扭膩地蹭了上去,一條腿卷上硬腰。
男人狠狠地一搓牙:“你說旁人哪個像老子這麼壞?你啥意思?”
丹吉措輕聲哼唧,句句都帶著飄乎的尾音兒:“你,你,你就是壞嘛……你仗著蠻力氣就欺負我麼……”
冷不防,男人的嚎叫直直地照著腦門子劈上來:“你說的‘旁人’是哪個小崽子?!青天白日的,莫要與咱打幌子,說出一半的話別吞回去,給老子說明白嘍!”
“……”
大總管忍無可忍地低吼:“是不是那個省城來的小兵崽子,肩膀上扛了一條槓,幾顆小星星的?!整日裡賊眉鼠眼地湊在你旁邊,你走去哪裡送水他就屁顛顛地追到哪裡,是不是?!”
丹吉措委屈地叫道:“你說的是那個小軍官?你又胡來了,我與他有何gān系!我細心招待他們也是為你著想啊!”
“你真當老子是傻的!他一個小連長整日裡不乖服老實訓他的兵,專門追在你屁股門上他想gān啥?老子瞧著他那眼神就不對勁嘞,你沖他只笑一下,他就咧開一張大嘴傻樂上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