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麗陽收回目光,快步進殿,向聖人行三跪九叩的大禮,而後長跪在冰涼的地磚上,並不起身。
聖人起先還在批閱,見狀擱了筆,拿起茶盞,問道:「說吧,有什麼大事,值得你這般興師動眾?」
聖人問完,便掀開盞蓋且飲茶。麗陽在下首,眼眶紅紅,胸脯起伏,聲音顫抖:「啟稟父皇,今夜孩兒本來已經睡下了,被外頭響動驚醒,出門一看,見是九弟和金吾衛爭執,九弟弟急匆匆不知往哪去。孩兒問他去哪,他也不答,夜裡寒涼,九弟腿又不好,孩兒擔心他受傷,便跟著護著,而後聽見六弟府中異樣響動,我和九弟趕去,竟是六弟假以設宴之名,殘殺了太子。六弟還想殺孩兒和九弟,情急之下,孩子自衛,不慎殺了六弟。是孩兒之過!要殺要剮,任父皇責罰,絕無一聲怨言!」
話音落地,麗陽重重磕頭,響亮迴蕩殿內,盞蓋皆拿在手的聖人卻兀地前傾上身,噴出一口茶來。
「陛下!」
「父皇!」
張公公貼身伺候離得近,先扶住聖人,燈下照得分明,奏疏上赤紅一片,聖人噴出的不僅是茶水,還有一灘心血:「快、快宣黃太醫!」
麗陽也起身走至上首,暫按下旁的,只關心聖人,面上焦憂孝敬夾雜懊悔,皆清清楚楚,不像是演的。
不一會黃太醫就氣喘吁吁跑至,給聖人請了脈,道是心神不寧引起心血反噬,安神便好,說著便打開藥箱,從白瓷瓶里倒出一粒藥丸給聖人服下,接著又要點安神香。
因著聖人嘔血,周圍服侍的內侍都慌了神,匆忙雜亂,麗陽見黃太醫沒人搭手,便走過去幫忙。
黃太醫怔了怔,迅速回神:「多謝殿下,微臣一個人就能來。」
麗陽兩眉長擰不散,點頭輕聲道:「本宮始終憂心父皇,太醫大人今夜留下來守一守吧。」
黃太醫添香似乎非常忙,沒有及時回復。
麗陽蹲下來仔細瞧,見他添的就是最常見的安神香,續道:「都是本宮不孝,惹得父皇嘔血,這毛病一定要給父皇治斷根了。」又道,「勞煩,太醫費心,父皇若能萬壽延年,本宮定有重謝。」
「殿下言重了,醫治陛下乃微臣本職,本就該盡心盡責,怎能籍此邀賞。」
半晌,麗陽呢喃:「本宮始終還是擔心父皇,心上躥下跳。」
黃太醫沉吟,後道:「陛下只是一時激動,鬱結散了便好,殿下不必太多擔憂。」
他今夜已經說了很多次聖人無大礙,麗陽卻一問再問,孝心堪比古時曾參董永,黃太醫餘光覷了會麗陽,看起來縱算要割肉救聖人,公主也會毫不猶豫。
「之後我們該如何照料父皇身體?」麗陽又問。
黃太醫有一答一。
麗陽再三叮囑,要他務必醫好聖人,黃太醫再應是,面上倒也沒顯現不耐。
薰香燃起,無需深嗅便直撲鼻內,黃太醫正要到上首給聖人再請一回脈,麗陽忽幽幽問道:「太醫藥箱裡是常備這類藥丸薰香?」
眼下離上首遠,麗陽的問話聖人聽不見,黃太醫便也以聖人不可聞的輕聲嘆氣:「陛下之前也偶爾犯心絞痛。」
觀察半晌的麗陽終於得到答案,心弦緩慢一撥,隱而不發。
待黃太醫退去後,聖人命眾內侍也一併退下,麗陽回頭望了一圈,就站回之前的位置,重新跪下。
上首久不聞聲。
聖人沒有飲茶也沒有再翻奏疏,又不知過了多久,吩咐張公公和黃太醫:「你們也出去。」
張公公扯了把黃太醫,二人輕得沒聲告退。
殿門關上,宮燈搖曳。
半晌,聖人哼問:「方才不是站起來了嗎?怎麼又跪下去。」
麗陽始終額頭貼地:「孩兒罪重,還在等父皇責罰。」
「你何罪之有啊?」聖人悠悠地問。
麗陽詫異抬起頭,見聖人就這一個時辰內驟老許多,眸子裡滿是悲切,看來太子暴斃,他很是傷心,但一國之君強忍住眼淚,只掩了會面。
「父皇——孩兒當時實在是太憤怒了,太憤怒,又怕被六弟殺死,劍都在抖。」麗陽說著說著,身子又重震顫起來,霎時流下兩行淚,「他怎能、怎能戕害太子,我們是骨肉手足啊……」
麗陽泣不成聲。
聖人哀哀聽了一會,又幾分恍惚,良久,下令:「琉璃,你上前來。」
麗陽默淚走向龍椅,聖人抬手,極輕慢撫上她的面頰,眸中一片惘然:「朕以後就只有你了。」
「待會留下來吧。」冬日天亮得晚,但丑時已近過半,該上朝了。
聖人說完這兩句話,身往後靠。
麗陽仍在流淚,先是愕然,而後見聖人捂胸口,急忙攙扶:「要不要宣黃太醫?」
實話實說,方才探知聖人時日無多,她是喜多於愁的,但這會聖人的金口玉言很是順應心意,她又覺得父皇再多活些年歲,與母后恩愛百年也是好的。
只剩自己,便孝義上頭,不急一時。
聖人擺擺手,示意不必。
他直起上半身,強打精神,喚張公公進來,服伺梳洗。
麗陽默默退到殿外,等聖人擺駕,一道上朝。
聖人起先還在批閱,見狀擱了筆,拿起茶盞,問道:「說吧,有什麼大事,值得你這般興師動眾?」
聖人問完,便掀開盞蓋且飲茶。麗陽在下首,眼眶紅紅,胸脯起伏,聲音顫抖:「啟稟父皇,今夜孩兒本來已經睡下了,被外頭響動驚醒,出門一看,見是九弟和金吾衛爭執,九弟弟急匆匆不知往哪去。孩兒問他去哪,他也不答,夜裡寒涼,九弟腿又不好,孩兒擔心他受傷,便跟著護著,而後聽見六弟府中異樣響動,我和九弟趕去,竟是六弟假以設宴之名,殘殺了太子。六弟還想殺孩兒和九弟,情急之下,孩子自衛,不慎殺了六弟。是孩兒之過!要殺要剮,任父皇責罰,絕無一聲怨言!」
話音落地,麗陽重重磕頭,響亮迴蕩殿內,盞蓋皆拿在手的聖人卻兀地前傾上身,噴出一口茶來。
「陛下!」
「父皇!」
張公公貼身伺候離得近,先扶住聖人,燈下照得分明,奏疏上赤紅一片,聖人噴出的不僅是茶水,還有一灘心血:「快、快宣黃太醫!」
麗陽也起身走至上首,暫按下旁的,只關心聖人,面上焦憂孝敬夾雜懊悔,皆清清楚楚,不像是演的。
不一會黃太醫就氣喘吁吁跑至,給聖人請了脈,道是心神不寧引起心血反噬,安神便好,說著便打開藥箱,從白瓷瓶里倒出一粒藥丸給聖人服下,接著又要點安神香。
因著聖人嘔血,周圍服侍的內侍都慌了神,匆忙雜亂,麗陽見黃太醫沒人搭手,便走過去幫忙。
黃太醫怔了怔,迅速回神:「多謝殿下,微臣一個人就能來。」
麗陽兩眉長擰不散,點頭輕聲道:「本宮始終憂心父皇,太醫大人今夜留下來守一守吧。」
黃太醫添香似乎非常忙,沒有及時回復。
麗陽蹲下來仔細瞧,見他添的就是最常見的安神香,續道:「都是本宮不孝,惹得父皇嘔血,這毛病一定要給父皇治斷根了。」又道,「勞煩,太醫費心,父皇若能萬壽延年,本宮定有重謝。」
「殿下言重了,醫治陛下乃微臣本職,本就該盡心盡責,怎能籍此邀賞。」
半晌,麗陽呢喃:「本宮始終還是擔心父皇,心上躥下跳。」
黃太醫沉吟,後道:「陛下只是一時激動,鬱結散了便好,殿下不必太多擔憂。」
他今夜已經說了很多次聖人無大礙,麗陽卻一問再問,孝心堪比古時曾參董永,黃太醫餘光覷了會麗陽,看起來縱算要割肉救聖人,公主也會毫不猶豫。
「之後我們該如何照料父皇身體?」麗陽又問。
黃太醫有一答一。
麗陽再三叮囑,要他務必醫好聖人,黃太醫再應是,面上倒也沒顯現不耐。
薰香燃起,無需深嗅便直撲鼻內,黃太醫正要到上首給聖人再請一回脈,麗陽忽幽幽問道:「太醫藥箱裡是常備這類藥丸薰香?」
眼下離上首遠,麗陽的問話聖人聽不見,黃太醫便也以聖人不可聞的輕聲嘆氣:「陛下之前也偶爾犯心絞痛。」
觀察半晌的麗陽終於得到答案,心弦緩慢一撥,隱而不發。
待黃太醫退去後,聖人命眾內侍也一併退下,麗陽回頭望了一圈,就站回之前的位置,重新跪下。
上首久不聞聲。
聖人沒有飲茶也沒有再翻奏疏,又不知過了多久,吩咐張公公和黃太醫:「你們也出去。」
張公公扯了把黃太醫,二人輕得沒聲告退。
殿門關上,宮燈搖曳。
半晌,聖人哼問:「方才不是站起來了嗎?怎麼又跪下去。」
麗陽始終額頭貼地:「孩兒罪重,還在等父皇責罰。」
「你何罪之有啊?」聖人悠悠地問。
麗陽詫異抬起頭,見聖人就這一個時辰內驟老許多,眸子裡滿是悲切,看來太子暴斃,他很是傷心,但一國之君強忍住眼淚,只掩了會面。
「父皇——孩兒當時實在是太憤怒了,太憤怒,又怕被六弟殺死,劍都在抖。」麗陽說著說著,身子又重震顫起來,霎時流下兩行淚,「他怎能、怎能戕害太子,我們是骨肉手足啊……」
麗陽泣不成聲。
聖人哀哀聽了一會,又幾分恍惚,良久,下令:「琉璃,你上前來。」
麗陽默淚走向龍椅,聖人抬手,極輕慢撫上她的面頰,眸中一片惘然:「朕以後就只有你了。」
「待會留下來吧。」冬日天亮得晚,但丑時已近過半,該上朝了。
聖人說完這兩句話,身往後靠。
麗陽仍在流淚,先是愕然,而後見聖人捂胸口,急忙攙扶:「要不要宣黃太醫?」
實話實說,方才探知聖人時日無多,她是喜多於愁的,但這會聖人的金口玉言很是順應心意,她又覺得父皇再多活些年歲,與母后恩愛百年也是好的。
只剩自己,便孝義上頭,不急一時。
聖人擺擺手,示意不必。
他直起上半身,強打精神,喚張公公進來,服伺梳洗。
麗陽默默退到殿外,等聖人擺駕,一道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