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巒文親自帶兵前往丞相府抓捕巒俞。

  巒夫人痛罵巒文狼心狗肺的聲音傳遍了整個都城內巷。

  巒俞下獄,查武當朝伸冤,難得地失去儀態,整個人顫頻巍巍地如同風中蠟燭。

  坊間門謠言傳遍之時,事情真相付出水面。

  那女子家人當街攔住巒文轎,只說女子還未滿十四,要明年才可參加選秀。

  而且她與巒俞並不任何關係,是巒老夫人見他家急需銀子治病,便讓那女子在丞相府當差五年。

  女子跟巒大少爺從未碰過面。

  巒文命人將那對夫婦帶回將軍府,自此後便再無了蹤影。

  有人下了大牢,有人猜早被巒文殺了。

  再無任何證據的巒俞被判十年口口,關入吏部大牢行刑

  恰逢此時,都城突起驚雷,乾打雷不下雨,持續了整整一夜。

  第二日,雲華寺內主殿外空地被雷劈開,一塊刻有字體的青石現世。

  黃天昏庸,再難佑蒼生,當另擇明主供之。

  沉冤昭雪,大地重回福祉。

  碑上之字坑快傳邊了整個都城,隨後便是整個蒼奇國。

  黃天指得是誰,當然是當今天子。

  被冤屈之人是誰……眾說紛紜中,巒武的呼聲水漲船高。

  小皇帝雖派人見青石抬回宮中,心中卻也對其所說產生了難掩的恐懼。

  明國公府一倒,他唯一能依靠的只有巒文。

  巒文拿到邊城軍虎符,同時掌管了宮中上萬禁衛軍。

  西北軍收戰失敗的消息傳來沒兩日,小皇帝當朝甩出封不知是誰彈劾巒武的奏摺。

  控他與南陵國密謀來往密切,西北軍戰敗便是他通傳的消息。

  巒武被巒文當朝擒獲,押送往吏部大牢等候審理。

  就在巒武下大牢當夜,西北軍大勝的消息沿街通傳送入宮中,而距小皇帝言辭鑿鑿誣陷當朝丞相過去不過幾個時辰而已。

  為除去心中隱患,竟不惜隨意編造大戰結果。

  此舉徹底惹怒了百姓。

  第二日,城中每家每戶門前都被塞了張紙,上面詳細記錄了這些年巒丞相為百姓們做的事實。

  書生們上街呼籲皇帝將丞相放出來。

  宮中同樣掀起驚濤駭浪。

  有三代老臣上奏,要求皇帝自己前往吏部大牢請出丞相,並寫下罪己詔以醒自身。

  小皇帝暴怒,直接將那位大臣杖責三十,丟出午門任人圍觀。

  老臣被打個半死,抬回府中再無消息。

  就在民怨快達到頂點之時,巒文突然親自出手,火上澆油了一把。

  小皇帝看上巒文幼女,非逼其進宮侍寢。

  巒文當場斬殺來抬人的太監,與百官親自前往刑部大牢請巒武代替大奇百姓清君側。

  巒武在百官簇擁中走進皇宮。

  而就在這時,小皇帝和眾位大臣才知,巒家這兩兄弟…⋯根本沒有反目。

  巒武當朝宣讀小皇帝犯下的眾多罪行。

  小皇帝當眾歇下退位詔書,自願因禁於長秋殿。

  但他其實並未死心,暗地裡派出兩撥死忠。

  一波攜帶剩下的唯一一枚虎符前往東南調遣軍隊。

  一波攜帶秘旨前往西北,讓秦喜來攜軍來救駕。

  在尋到皇室血脈登基之前,巒武將代為掌管朝政。

  巒文卻在這時消失了蹤影,朝中沒人知道他去了哪裡。

  *

  風平浪靜了三個月的都城再次傳來震動天地的消息。

  西北軍在秦喜來率領下班師回朝。

  東南軍驃騎將軍徐煒打著救駕之名帶兵快要到城墻外。

  可軍隊到了西城外外百里時突然停下,有消息從軍中傳出。

  小皇帝昏庸,徐煒打算自立為王,攻打進宮準備自己當這個皇帝。

  亂局起…

  東南軍駐紮在城外幾日,等的便是與西北軍驃騎將軍談判。

  哪知等來的不是舊識,而是將軍因通敵早被秦喜來斬殺的消息。

  如今秦喜來是西北軍真正的領頭人。

  談判沒開始,徐煒才發現他竟然被包圍了。

  邊城軍與西北軍前後夾擊,將東南軍圍得進退兩難。

  東南軍強勢攻城,巒武率領萬名親衛軍死守城門。

  在三方共同合攏下,徐煒只堅持了三日便宣告投向。

  巒文親手砍下徐煒頭顱,率領幾萬將士恭請巒武登記為帝。

  秦喜來雙手奉上虎符,亦是表示西北軍恭請巒武登基。

  密武推辭。

  可這番推辭在百官看來不過是走走樣子罷了。

  這天下……改姓了。

  三次婉拒百恭請之後,巒武接過三枚虎符,向天下宣布擇日登基為帝。

  事已至此,百姓們哪還能瞧不出巒家幾人的籌謀。

  但對他們而言,只要星帝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誰當這個是帝都沒意見。

  *

  蒼奇國一七二年。

  巒武正式登基為帝,改國號為星。

  第92章 番外(完)巒凌羽番外

  巒凌羽番外。

  上一秒天雷劈下的灼熱感仿佛還留在腦海中,下一秒睜開眼睛卻發現眼前自己被抱在仇人懷裡是種什麼體驗。

  巒凌羽的下意識反應想掙脫開來。

  可揮出的小拳頭肉乎乎軟塌塌的沒有一點力道,就像是搭在巒星河肩膀似地輕輕划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