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頁
關鍵時候,村長想起來官府發的信號彈,試探性的點燃。
當夜。
一群江國的士兵冒著風雪趕來營救……
某州城的物流運輸隊,在押送貨物的途中遭遇暴雪,迷失了方向。最後沿著官道摸索前行,找到了安全屋,得以暫時避難。
大雪封山,幾個村落被隔絕在山裡數月。糧食、柴火、煤炭都快用光的時候,雪仍舊沒有融化的跡象。
最後是江國的士兵,愣是帶著上百斤的炸/藥,把路炸開,將各種物資送了進去。
南方數座州城暴雪。
因為此前從未遇見過大雪天,很多南方百姓沒有應對經驗。江國的士兵們迅速組織好救援隊伍,傾力支援。
他們趕到以後,第一句話總是會說:「同志,別害怕,我們來幫忙了。」
絕望無助的時候,見到這些士兵,聽到他們說這些話,是真的能給予人直擊心靈的力量!
大雪無情人有情,在天災面前,人類是如此的渺小,但又是如此的強大。
小冰河初期,暴雪最兇猛的兩三年裡,江國的百姓們,見證了太多次江國士兵們帶來的溫暖和奇蹟。
毫不誇張的說,在大一統的和平年代,還引發了一股徵兵入伍風潮。
以前提起徵兵入伍,百姓們避之不及。
可如今呢?
連小小孩童嘴裡念叨的都是『長大了,我要去當兵,當大英雄,保家衛國』。
災難面前,人和人之間的距離會拉近,情感也會更加真摯純粹。
甚至整個國家都能夠做到上下齊心,擰成一股繩,勁兒往一處使。
咱們的江國,好不容易統一了,百姓們剛沒過上幾天太平日子,又迎來如此惡劣的寒天暴雪。
到了後來,甚至連夏天,都不再炎熱,反而涼嗖嗖的。
小麥、大米的產量也嚴重受到波及。
好在有紅薯、土豆、玉米等高產食物,幫助百姓們渡過難關。
與此同時,皇帝陛下帶領著朝堂百官,以及全體江國士兵,隨時奔赴到最一線,幫扶百姓。
首先是醫療。
各大州城都建立起自己的醫療體系,把郎中們匯聚起來,做統一的醫療知識培訓。
治療感冒、發燒的基礎藥物,更是從京師一路普及鋪貨,到縣區,到州城。
小冰河寒災期間最容易患的病症藥物,都盡力科普給百姓。
其次是交通。
火車、鐵軌的建設需要時間,但是水泥路、柏油路隨時都可以搞啊!
以前的官路,雖然平整,但都是泥巴路,到了下雪天也不好走。
現在朝廷牽頭,各大州城、縣區之間都在修柏油路,那路面乾淨平整,跑物流貨運更加方便,下雨下雪天也不用怕踩得滿身泥濘!
然後是教育。
帝後大婚後,正式恢復科考,為國家選拔人才。
但各個州城也都新建立起了一批『學館』。
這些學館裡,教授的都是行業知識,適齡的孩子可以先來學習認字,然後學習數學、物理、化學等科目。等基礎學科學習完畢以後,會安排學生去當地州城的工廠里上工實習……這批孩子,將來可都是勝任技術崗,或者管理崗,厲害的很吶!
新興教育的推廣,讓百姓們逐漸意識到,上學的重要性。
哪怕你不是寒窗苦讀參加科考,但進學館讀書,將來畢業去工廠、醫院,謀個好差事,同樣是個好的選擇。
更何況,各個州城的學館都有官府扶持,上學不再是普通百姓們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家長努努力好好干,不愁供不起孩子上學!
甚至去學館以後,家裡孩子還可以選擇徵兵入伍!
三年義務兵當完,等退伍的時候,不僅能發十幾兩的銀錢,還管分配工作嘞。
以前總打仗,沒人敢當兵。
可現在當兵,又不讓你打仗,進了軍營先強身鍛體搞訓練,然後就是去全國各地支援、救援百姓。
哪家孩子要是當了兵,那可是會被街坊鄰居夸『有出息』的!
很多廠子啊、作坊啊,甚至都會特地給退伍兵留出崗位就業名額。
甭管到了哪裡,一聽是咱江國的士兵,百姓們都是噓寒問暖相迎。
當兵的待遇好,大家也樂意響應國家號召入伍,幫扶百姓。
小冰河天災剛降臨這幾年,氣候驟變,溫度呈現跳崖式下跌,全球諸多國家都陷入混亂。政權傾軋,戰爭頻繁,人口銳減……唯有江國,在後世人看來都瞠目的情況下,穩健發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
而這些奇蹟當中,自然也少不了江縣人的身影。
房屋坍塌,糧田被凍壞,大雪封路,商品滯留無法及時出售,寒災引發一系列疾病……
每個州城都有各自的絕望和崩潰。
但每個州城裡,都有那麼一撥人,他們永遠沖在搞建設的最一線,仿佛有使不完的牛勁兒,鼓舞著大家一起奮進。
陳庚年為什麼要把江縣人都散去全國各地呢?
就是因為他知道,這群人體內蘊藏著龐大的、不服輸的勁頭和力量啊!
而事實也正應了陳庚年當時說的話:走出去,咱江縣人,到了哪裡都受歡迎!
縱觀整個江國,從南到北四十九座州城,每一座州城裡,都有百姓們自發建造起來的『江縣街』。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當夜。
一群江國的士兵冒著風雪趕來營救……
某州城的物流運輸隊,在押送貨物的途中遭遇暴雪,迷失了方向。最後沿著官道摸索前行,找到了安全屋,得以暫時避難。
大雪封山,幾個村落被隔絕在山裡數月。糧食、柴火、煤炭都快用光的時候,雪仍舊沒有融化的跡象。
最後是江國的士兵,愣是帶著上百斤的炸/藥,把路炸開,將各種物資送了進去。
南方數座州城暴雪。
因為此前從未遇見過大雪天,很多南方百姓沒有應對經驗。江國的士兵們迅速組織好救援隊伍,傾力支援。
他們趕到以後,第一句話總是會說:「同志,別害怕,我們來幫忙了。」
絕望無助的時候,見到這些士兵,聽到他們說這些話,是真的能給予人直擊心靈的力量!
大雪無情人有情,在天災面前,人類是如此的渺小,但又是如此的強大。
小冰河初期,暴雪最兇猛的兩三年裡,江國的百姓們,見證了太多次江國士兵們帶來的溫暖和奇蹟。
毫不誇張的說,在大一統的和平年代,還引發了一股徵兵入伍風潮。
以前提起徵兵入伍,百姓們避之不及。
可如今呢?
連小小孩童嘴裡念叨的都是『長大了,我要去當兵,當大英雄,保家衛國』。
災難面前,人和人之間的距離會拉近,情感也會更加真摯純粹。
甚至整個國家都能夠做到上下齊心,擰成一股繩,勁兒往一處使。
咱們的江國,好不容易統一了,百姓們剛沒過上幾天太平日子,又迎來如此惡劣的寒天暴雪。
到了後來,甚至連夏天,都不再炎熱,反而涼嗖嗖的。
小麥、大米的產量也嚴重受到波及。
好在有紅薯、土豆、玉米等高產食物,幫助百姓們渡過難關。
與此同時,皇帝陛下帶領著朝堂百官,以及全體江國士兵,隨時奔赴到最一線,幫扶百姓。
首先是醫療。
各大州城都建立起自己的醫療體系,把郎中們匯聚起來,做統一的醫療知識培訓。
治療感冒、發燒的基礎藥物,更是從京師一路普及鋪貨,到縣區,到州城。
小冰河寒災期間最容易患的病症藥物,都盡力科普給百姓。
其次是交通。
火車、鐵軌的建設需要時間,但是水泥路、柏油路隨時都可以搞啊!
以前的官路,雖然平整,但都是泥巴路,到了下雪天也不好走。
現在朝廷牽頭,各大州城、縣區之間都在修柏油路,那路面乾淨平整,跑物流貨運更加方便,下雨下雪天也不用怕踩得滿身泥濘!
然後是教育。
帝後大婚後,正式恢復科考,為國家選拔人才。
但各個州城也都新建立起了一批『學館』。
這些學館裡,教授的都是行業知識,適齡的孩子可以先來學習認字,然後學習數學、物理、化學等科目。等基礎學科學習完畢以後,會安排學生去當地州城的工廠里上工實習……這批孩子,將來可都是勝任技術崗,或者管理崗,厲害的很吶!
新興教育的推廣,讓百姓們逐漸意識到,上學的重要性。
哪怕你不是寒窗苦讀參加科考,但進學館讀書,將來畢業去工廠、醫院,謀個好差事,同樣是個好的選擇。
更何況,各個州城的學館都有官府扶持,上學不再是普通百姓們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家長努努力好好干,不愁供不起孩子上學!
甚至去學館以後,家裡孩子還可以選擇徵兵入伍!
三年義務兵當完,等退伍的時候,不僅能發十幾兩的銀錢,還管分配工作嘞。
以前總打仗,沒人敢當兵。
可現在當兵,又不讓你打仗,進了軍營先強身鍛體搞訓練,然後就是去全國各地支援、救援百姓。
哪家孩子要是當了兵,那可是會被街坊鄰居夸『有出息』的!
很多廠子啊、作坊啊,甚至都會特地給退伍兵留出崗位就業名額。
甭管到了哪裡,一聽是咱江國的士兵,百姓們都是噓寒問暖相迎。
當兵的待遇好,大家也樂意響應國家號召入伍,幫扶百姓。
小冰河天災剛降臨這幾年,氣候驟變,溫度呈現跳崖式下跌,全球諸多國家都陷入混亂。政權傾軋,戰爭頻繁,人口銳減……唯有江國,在後世人看來都瞠目的情況下,穩健發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
而這些奇蹟當中,自然也少不了江縣人的身影。
房屋坍塌,糧田被凍壞,大雪封路,商品滯留無法及時出售,寒災引發一系列疾病……
每個州城都有各自的絕望和崩潰。
但每個州城裡,都有那麼一撥人,他們永遠沖在搞建設的最一線,仿佛有使不完的牛勁兒,鼓舞著大家一起奮進。
陳庚年為什麼要把江縣人都散去全國各地呢?
就是因為他知道,這群人體內蘊藏著龐大的、不服輸的勁頭和力量啊!
而事實也正應了陳庚年當時說的話:走出去,咱江縣人,到了哪裡都受歡迎!
縱觀整個江國,從南到北四十九座州城,每一座州城裡,都有百姓們自發建造起來的『江縣街』。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