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頁
給馬兒吃草時,那也是捨得好料。畢竟對於永泰天子而言,只要能實現他心中的報復,能辦事的官員,那就是好官。
哪怕是外戚,哪怕能耐差一點,只要擺正位置,擺對位置,那廢材也是可以當柴活用一用。
皇后有孕,這等消息當然是天大的喜事。至少宮廷之內,歡喜氣氛漫延。
德太妃石氏也知道這等消息,不過這一位心態良好。
因為皇九女也有喜了。對於德太妃而言,她也是盼著女兒添了皇外孫。
德太妃當然也要送了賀禮,送到昭陽宮。這等態度,那就是表示了恭敬。
不止德太妃,宮廷之內的先帝妃嬪們當然都要送了賀禮。
這是為帝後賀,為新的皇子皇女賀。哪怕這皇子皇女還在親娘的肚子裡。
德太妃親自去的昭陽宮送禮,當然是在皇帝、皇太后,兩宮太皇太后賞賜之後。
德太妃去了昭陽宮,送過禮後,她又去見了姑母。
在姑母跟前,德太妃說了實話。她道:「九兒有喜,我心歡喜。如今見著皇后有喜,還真是覺得滿宮上下,皇后的福份真大。」
「是啊,皇后的福份大。」太皇太妃石氏也同意侄女的話。
「天子待皇后愛重,皇后這一胎若是誕下皇子,這必然就是國朝的皇太子。」德太妃感慨一回。
「有人生來尊貴,至尊至上,無量壽福。」德太妃說這話時,她是滿眼的羨慕之情。
「姑母,我說不止是皇后,亦是說了皇后要誕下的嫡長子。」德太妃有時候真的信佛了,信神了。
因為她求了一輩子,求而不得的。如今有人得了,還是天降洪福。
「如今滿京都上下,人人最夸皇太后的福份。依我看,皇太后都比不得皇后。」德太妃這時候突然講了這一番話。
太皇太妃石氏聽著侄女這話,她愣神一下。
然後瞧一瞧長壽宮的後殿中,宮人們在遠處。
這小花園子裡就她姑侄二人,倒不怕有人偷聽。在外面呢,這想偷聽,那也聽不著。
唉,明明是賞雪景,哪料聽著侄女這話。
外面冷,手心裡的暖爐卻暖。身上的大氅也暖和著。
太皇太妃石氏的目光落在侄女身上,她說道:「婉兒,這等話可不要亂說。讓人胡亂聽去呀呀學語,倒是容易壞事兒。」
「也便是在姑母跟前說一說,旁人跟前,我不是多嘴的人。」德太妃忙是回話道。
「嗯,我信你。」太皇太妃石氏點點頭。
「不過嘛,你這話也有理。皇太后當年也是蹉跎過時光。皇太后也坐過貴妃的位置,再晉為繼後。比不得如今的姚皇后。唉,可能這便是命。」太皇太妃石氏想得開。
侄女這等膝下有子嗣的在太皇太妃石氏眼中都是有福之人。
似她這等無子嗣的,那才是羨慕的利害。
只能說這世間的苦,可能便是羨慕他人有,自己無。
「姑母,我也便是說一說。真不真,可能也便是瞧著天子待皇后真的太好。世間男兒,如當今天子這般的少見。」德太妃感慨一回。
「是啊,天子這般人物少見。」太皇太妃也感慨。
「當年啊,都是說先帝不重美色。先帝當重社稷,一統中原,英明神武。如今的天子不逞多讓,當今天子才真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也是不重美色,只重社稷。當然比起先帝,當今天子待宗親外戚倒是寬仁許多。也是樂得給出路。」
太皇太妃又不傻,哪怕瞧不出來。當今永泰天子那等手段,那可謂太得守親外戚們的夸。
至於這等夸,會不會早一點?
這可能時間才能證明一切。
宮廷之內,為著皇后的懷孕喜氣洋洋。
宮廷之外,姚皇后的母族。京都的金縣子爵府里。
姚家夫人知道宮廷里的喜訊時,她是歡喜的去給祖宗上香,把這等好消息告知了祖宗。
等著姚爵爺下差歸家。夫妻一見面,這是歡歡喜喜。
莫說姚爵爺高興,便是姚爵爺的妾室也高興。
甭管是姚淮的生母,還是姚錦娘的生母,一樣的高興。
原由多簡單,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姚皇后有好,姚家人都能沾光。特別是白小娘、賀小娘膝下有子嗣。二人當然是盼著姚皇后越來越好。
如果姚皇后生下皇嗣,特別是生下未來的皇太子。將來皇太子就是能給姚家帶著百年富貴。
這等富貴里,哪能沒有姚淮的一份,沒有姚錦娘的一份。
姚家是歡喜。
當然姚家夫人還要備了賀禮,女兒有孕,她當然要進宮去賀喜。
姚錦娘是皇后親妹,嫡母能進宮賀喜,她當然也能隨嫡母一道進宮去給姐姐賀喜。
不過如今的姚皇后坐胎不滿三月。這等時候,宮廷里倒沒有同意了姚家夫人的進宮請見。
而是待著姚皇后坐胎滿三月余後,宮廷里來人傳話。這等時候方請姚家夫人入宮覲見。
能進宮,姚家夫人只有開心的道理。姚錦娘也是高興,她也想著見一見姐姐。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哪怕是外戚,哪怕能耐差一點,只要擺正位置,擺對位置,那廢材也是可以當柴活用一用。
皇后有孕,這等消息當然是天大的喜事。至少宮廷之內,歡喜氣氛漫延。
德太妃石氏也知道這等消息,不過這一位心態良好。
因為皇九女也有喜了。對於德太妃而言,她也是盼著女兒添了皇外孫。
德太妃當然也要送了賀禮,送到昭陽宮。這等態度,那就是表示了恭敬。
不止德太妃,宮廷之內的先帝妃嬪們當然都要送了賀禮。
這是為帝後賀,為新的皇子皇女賀。哪怕這皇子皇女還在親娘的肚子裡。
德太妃親自去的昭陽宮送禮,當然是在皇帝、皇太后,兩宮太皇太后賞賜之後。
德太妃去了昭陽宮,送過禮後,她又去見了姑母。
在姑母跟前,德太妃說了實話。她道:「九兒有喜,我心歡喜。如今見著皇后有喜,還真是覺得滿宮上下,皇后的福份真大。」
「是啊,皇后的福份大。」太皇太妃石氏也同意侄女的話。
「天子待皇后愛重,皇后這一胎若是誕下皇子,這必然就是國朝的皇太子。」德太妃感慨一回。
「有人生來尊貴,至尊至上,無量壽福。」德太妃說這話時,她是滿眼的羨慕之情。
「姑母,我說不止是皇后,亦是說了皇后要誕下的嫡長子。」德太妃有時候真的信佛了,信神了。
因為她求了一輩子,求而不得的。如今有人得了,還是天降洪福。
「如今滿京都上下,人人最夸皇太后的福份。依我看,皇太后都比不得皇后。」德太妃這時候突然講了這一番話。
太皇太妃石氏聽著侄女這話,她愣神一下。
然後瞧一瞧長壽宮的後殿中,宮人們在遠處。
這小花園子裡就她姑侄二人,倒不怕有人偷聽。在外面呢,這想偷聽,那也聽不著。
唉,明明是賞雪景,哪料聽著侄女這話。
外面冷,手心裡的暖爐卻暖。身上的大氅也暖和著。
太皇太妃石氏的目光落在侄女身上,她說道:「婉兒,這等話可不要亂說。讓人胡亂聽去呀呀學語,倒是容易壞事兒。」
「也便是在姑母跟前說一說,旁人跟前,我不是多嘴的人。」德太妃忙是回話道。
「嗯,我信你。」太皇太妃石氏點點頭。
「不過嘛,你這話也有理。皇太后當年也是蹉跎過時光。皇太后也坐過貴妃的位置,再晉為繼後。比不得如今的姚皇后。唉,可能這便是命。」太皇太妃石氏想得開。
侄女這等膝下有子嗣的在太皇太妃石氏眼中都是有福之人。
似她這等無子嗣的,那才是羨慕的利害。
只能說這世間的苦,可能便是羨慕他人有,自己無。
「姑母,我也便是說一說。真不真,可能也便是瞧著天子待皇后真的太好。世間男兒,如當今天子這般的少見。」德太妃感慨一回。
「是啊,天子這般人物少見。」太皇太妃也感慨。
「當年啊,都是說先帝不重美色。先帝當重社稷,一統中原,英明神武。如今的天子不逞多讓,當今天子才真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也是不重美色,只重社稷。當然比起先帝,當今天子待宗親外戚倒是寬仁許多。也是樂得給出路。」
太皇太妃又不傻,哪怕瞧不出來。當今永泰天子那等手段,那可謂太得守親外戚們的夸。
至於這等夸,會不會早一點?
這可能時間才能證明一切。
宮廷之內,為著皇后的懷孕喜氣洋洋。
宮廷之外,姚皇后的母族。京都的金縣子爵府里。
姚家夫人知道宮廷里的喜訊時,她是歡喜的去給祖宗上香,把這等好消息告知了祖宗。
等著姚爵爺下差歸家。夫妻一見面,這是歡歡喜喜。
莫說姚爵爺高興,便是姚爵爺的妾室也高興。
甭管是姚淮的生母,還是姚錦娘的生母,一樣的高興。
原由多簡單,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姚皇后有好,姚家人都能沾光。特別是白小娘、賀小娘膝下有子嗣。二人當然是盼著姚皇后越來越好。
如果姚皇后生下皇嗣,特別是生下未來的皇太子。將來皇太子就是能給姚家帶著百年富貴。
這等富貴里,哪能沒有姚淮的一份,沒有姚錦娘的一份。
姚家是歡喜。
當然姚家夫人還要備了賀禮,女兒有孕,她當然要進宮去賀喜。
姚錦娘是皇后親妹,嫡母能進宮賀喜,她當然也能隨嫡母一道進宮去給姐姐賀喜。
不過如今的姚皇后坐胎不滿三月。這等時候,宮廷里倒沒有同意了姚家夫人的進宮請見。
而是待著姚皇后坐胎滿三月余後,宮廷里來人傳話。這等時候方請姚家夫人入宮覲見。
能進宮,姚家夫人只有開心的道理。姚錦娘也是高興,她也想著見一見姐姐。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