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頁
賈祤想一想後, 把娘家獻上來的百年老參收下了。這一株四百年份的老參, 賈祤轉給了親兒子李燁。
李燁這兒拿著這等好物,也跟親娘商議一回。
最後天家母子一商量,還是贈給長樂宮的慈樂太皇太后。原由也簡單, 慈樂太皇太后在先帝駕崩後也是病了好些回。
瞧著慈樂太皇太事總是病了,這當然得表了孝心。於是李燁便是在母后的建議下,他把這一株四百年的老參獻給皇祖母。
此事宮廷上下人人皆知。便是世人知道了也只能誇了永泰帝的孝心一片。
如今昌文伯夫人來求話, 還是求到這一株老參這裡。慈樂太皇太后關心的神色少了幾分。
慈樂太皇太后病了時,她都捨不得用這一株老參。
在慈樂太皇太后眼中這更像是永泰帝這一位親孫子待她的孝心。
藥不用,藥收穫起來後, 她心底踏實。至少慈樂太皇太后是這般的心思。如今妹妹來求藥, 慈樂太皇太后心中一百個不樂意,一千個不樂意。
可前面的話講了, 態度也是擺出來。如今打了妹妹的臉, 慈樂太皇太后又瞧著兒媳在呢。
慈樂太皇太后在兒媳跟前最要臉。這真是撕開了她跟妹妹的假模假樣姐妹情。這是遇著真事時, 她這一個做姐姐的有能耐還不管。
慈樂太皇太后也有心裡負擔,主要還是想維護了自己的美好形象。
「罷。」慈樂太皇太后心在滴血, 她嘴裡還是說道:「若是旁人來求, 哀家一準備不會許。此參是天子獻給哀家的, 哀家自己都是捨不得用了。」
慈樂太皇太后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如果昌文伯夫人識趣,聽著說天子獻的, 太皇太后都不捨得用。
昌文伯夫人當然就應該馬上告饒,然後把事情含糊過去。
太皇太后捨不得用的老參,昌文伯用了,這算哪門子的事情?
偏偏昌文伯夫人可能沒有聽出來慈樂太皇太后話中的深意。她居然謝恩了。
在旁邊瞧著這一幕的賈祤差一點憋不住。她都是替婆婆慈樂太皇太后委屈。這親姐妹不會看人眼色。
這一廂昌文伯夫人求到了老參,她是歡喜的離開宮廷。
賈祤瞧著婆婆慈樂太皇太后在妹妹離開後,那奄奄一息的精神狀態。賈祤替婆婆擔憂。
雖然心頭擔憂,可面上賈祤也不能揭開底子。畢竟慈樂太皇太后要臉啊。
昌文伯夫人帶著擔憂進宮,然後歡喜出宮。
結果這一株老參最後還是沒有進了昌文伯的嘴裡。
昌文伯夫人可能二缺一點。昌文伯還是挺識趣的人。
在問著夫人詳細情況後,這一株老參又被昌文伯呈入宮廷。
兜兜轉轉,最後一株老參又回到宮廷里。然後再被送到慈樂太皇太后的跟前。
這等事情賈祤知道後,她只能哭笑不得。當然也算得看一場好戲。
不過打從這一點事情上也能看出來,世間好物,不是誰都可以享受。至少不到那一等地位,有時候拿著寶物更可能是小兒持金,禍事容易臨門。
當然能瞞得住,那就是本事。可要是瞞不住,小兒持金,那就是罪。
因為弱,那就是原罪啊。
永泰三年,新春佳節過去。迎來永泰四年的美好時光。
草原獻上的美人,在皇帝皇后的配合下還是各自有了指婚的對象。然後宗親和草原諸部頭人們的胡人貴女聯姻一事也算得平順的渡過。
至於開春後,朝堂上掀起的皇家大選風波。這事情似乎起了一個頭,然後平平無奇的沒掀起什麼波瀾。
至於宮廷內苑裡,錢清婉這一位錢伯府的貴女出嫁了。
慈壽太皇太后關注了錢清婉這一位侄孫女的婚事。姚皇后不止是保媒人,還是替慈壽太皇太后出面操持了這一位表妹的出嫁。
對於錢清婉的出嫁,賈祤看得淡然。她能做的不多,當然也順勢送了添妝。算得盼了錢清婉嫁人有良緣,也算得積一樁福德。
在錢清婉出嫁後,長壽宮的慈壽太皇太后就跟宮廷之外的錢伯府聯繫更少。
賈祤瞧得出來,這一位先帝的嫡母貌似不愛摻合一些事情。同時永泰帝待這一位嫡祖母當然也要表示的更孝順一些。
這算是天家的面子情,彼此你好我好大家好。
這等事情皇帝樂意做,因為無傷大雅。賈祤也樂意維繫了給婆婆們的尊貴與體面。皇家以孝治天下,這面子工程總要做到位才成。
這是做給天下人看,也算得糊了一層意識上的保護層。
這保護的既是底層,又何嘗不是上層。因為規矩在,禮儀為大,皇家治理天下的成本才是最低的。
一旦規矩壞了,禮儀壞了,禮崩樂壞之下就是一個政權走向崩壞的開始與結束。
而這一個家天下的時代,一旦出現壞情況,這崩壞的就是皇家的社稷與江山。
只要有腦子的皇權受益者,那就不會想看到這一幕。
當然也不可否認的,哪一個時代都有傻逼。
不過至少賈祤的眼中,大夏皇朝的皇子宗親們還沒有出現這等傻透了的傢伙。至少大家表面上還是要臉的。
永泰四年,佛誕節。
這一日亦是永泰帝的萬壽節,當然也是賈祤這一位皇太后的千秋節。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李燁這兒拿著這等好物,也跟親娘商議一回。
最後天家母子一商量,還是贈給長樂宮的慈樂太皇太后。原由也簡單, 慈樂太皇太后在先帝駕崩後也是病了好些回。
瞧著慈樂太皇太事總是病了,這當然得表了孝心。於是李燁便是在母后的建議下,他把這一株四百年的老參獻給皇祖母。
此事宮廷上下人人皆知。便是世人知道了也只能誇了永泰帝的孝心一片。
如今昌文伯夫人來求話, 還是求到這一株老參這裡。慈樂太皇太后關心的神色少了幾分。
慈樂太皇太后病了時,她都捨不得用這一株老參。
在慈樂太皇太后眼中這更像是永泰帝這一位親孫子待她的孝心。
藥不用,藥收穫起來後, 她心底踏實。至少慈樂太皇太后是這般的心思。如今妹妹來求藥, 慈樂太皇太后心中一百個不樂意,一千個不樂意。
可前面的話講了, 態度也是擺出來。如今打了妹妹的臉, 慈樂太皇太后又瞧著兒媳在呢。
慈樂太皇太后在兒媳跟前最要臉。這真是撕開了她跟妹妹的假模假樣姐妹情。這是遇著真事時, 她這一個做姐姐的有能耐還不管。
慈樂太皇太后也有心裡負擔,主要還是想維護了自己的美好形象。
「罷。」慈樂太皇太后心在滴血, 她嘴裡還是說道:「若是旁人來求, 哀家一準備不會許。此參是天子獻給哀家的, 哀家自己都是捨不得用了。」
慈樂太皇太后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如果昌文伯夫人識趣,聽著說天子獻的, 太皇太后都不捨得用。
昌文伯夫人當然就應該馬上告饒,然後把事情含糊過去。
太皇太后捨不得用的老參,昌文伯用了,這算哪門子的事情?
偏偏昌文伯夫人可能沒有聽出來慈樂太皇太后話中的深意。她居然謝恩了。
在旁邊瞧著這一幕的賈祤差一點憋不住。她都是替婆婆慈樂太皇太后委屈。這親姐妹不會看人眼色。
這一廂昌文伯夫人求到了老參,她是歡喜的離開宮廷。
賈祤瞧著婆婆慈樂太皇太后在妹妹離開後,那奄奄一息的精神狀態。賈祤替婆婆擔憂。
雖然心頭擔憂,可面上賈祤也不能揭開底子。畢竟慈樂太皇太后要臉啊。
昌文伯夫人帶著擔憂進宮,然後歡喜出宮。
結果這一株老參最後還是沒有進了昌文伯的嘴裡。
昌文伯夫人可能二缺一點。昌文伯還是挺識趣的人。
在問著夫人詳細情況後,這一株老參又被昌文伯呈入宮廷。
兜兜轉轉,最後一株老參又回到宮廷里。然後再被送到慈樂太皇太后的跟前。
這等事情賈祤知道後,她只能哭笑不得。當然也算得看一場好戲。
不過打從這一點事情上也能看出來,世間好物,不是誰都可以享受。至少不到那一等地位,有時候拿著寶物更可能是小兒持金,禍事容易臨門。
當然能瞞得住,那就是本事。可要是瞞不住,小兒持金,那就是罪。
因為弱,那就是原罪啊。
永泰三年,新春佳節過去。迎來永泰四年的美好時光。
草原獻上的美人,在皇帝皇后的配合下還是各自有了指婚的對象。然後宗親和草原諸部頭人們的胡人貴女聯姻一事也算得平順的渡過。
至於開春後,朝堂上掀起的皇家大選風波。這事情似乎起了一個頭,然後平平無奇的沒掀起什麼波瀾。
至於宮廷內苑裡,錢清婉這一位錢伯府的貴女出嫁了。
慈壽太皇太后關注了錢清婉這一位侄孫女的婚事。姚皇后不止是保媒人,還是替慈壽太皇太后出面操持了這一位表妹的出嫁。
對於錢清婉的出嫁,賈祤看得淡然。她能做的不多,當然也順勢送了添妝。算得盼了錢清婉嫁人有良緣,也算得積一樁福德。
在錢清婉出嫁後,長壽宮的慈壽太皇太后就跟宮廷之外的錢伯府聯繫更少。
賈祤瞧得出來,這一位先帝的嫡母貌似不愛摻合一些事情。同時永泰帝待這一位嫡祖母當然也要表示的更孝順一些。
這算是天家的面子情,彼此你好我好大家好。
這等事情皇帝樂意做,因為無傷大雅。賈祤也樂意維繫了給婆婆們的尊貴與體面。皇家以孝治天下,這面子工程總要做到位才成。
這是做給天下人看,也算得糊了一層意識上的保護層。
這保護的既是底層,又何嘗不是上層。因為規矩在,禮儀為大,皇家治理天下的成本才是最低的。
一旦規矩壞了,禮儀壞了,禮崩樂壞之下就是一個政權走向崩壞的開始與結束。
而這一個家天下的時代,一旦出現壞情況,這崩壞的就是皇家的社稷與江山。
只要有腦子的皇權受益者,那就不會想看到這一幕。
當然也不可否認的,哪一個時代都有傻逼。
不過至少賈祤的眼中,大夏皇朝的皇子宗親們還沒有出現這等傻透了的傢伙。至少大家表面上還是要臉的。
永泰四年,佛誕節。
這一日亦是永泰帝的萬壽節,當然也是賈祤這一位皇太后的千秋節。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