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楊硯青痴痴的望著那力透石壁的字跡,只覺一筆一划都仿佛剜在了自己身上。

  「青山」二字楊硯青又怎能看不出寫的正是自己呢......

  青山歸寂,山寂......世間再無墨蹤,自己又去哪兒尋覓呢?

  這一刻的楊硯青找到了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一刻的楊硯青也已體無完膚。

  躺在房中的楊硯青已經記不得是被誰從山上背下來,他渾渾噩噩在炕上莫名又笑了出來,只是這一次沒有再笑到淚流滿面......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楊硯青坐起身望著窗外遠山,一雙桃花眼眸中似也映出了一汪清泉:

  「楊硯青,夢該醒了。」

  翌日清晨,寺院側殿內住持長老靜靜看著站在身前的墨蹤,卻遲遲沒有開口。

  住持眼中似刮過了一陣秋日的風,捲走早已枯敗卻遲遲不肯掉落的黃葉,只留下掛在枝頭的天光雲影與浩渺煙波。

  住持緩緩起身走到了墨蹤身前,將一把剃度的戒刀放入了墨蹤手中,輕輕說了一句:

  「去吧,幫他剃度,剃度過後,將你二人一齊收入寺中。」

  墨蹤雙手端著戒刀並不懂住持為何選擇自己一個「外人」給新來寺里的出家人剃度,但墨蹤仍恭敬地躬身行禮,而後轉身走向了大殿。

  在墨蹤邁入大殿的那一刻,卻看到了一個熟悉而瘦弱的身影......其實在墨蹤眼中,那個瘦弱的人似比他自己還要高大。

  因那個瘦弱的人曾獨自一人立在荊棘縱生、魍魎橫行的最前端,用單薄的身子把自己牢牢護在身後......

  因那個瘦弱的人竟費心費力拼命扮演一個蹂躪自己的嗜血禽獸,全然不顧千夫所指萬民唾罵,只為把自己牢牢守在身後......

  其實在自己步入空門的最後一刻,腦中竟還想起了那個瘦弱的人,曾幾何時,那人眼裡似有繁花盛開,他說每日著僧衣誦經文者,未必做到斷欲去愛,而夫人心無旁騖可出世亦可入世,這不正是無為無住,無敵於世嗎?

  而此時的自己似乎已無敵於世,卻也同時成為了世上最失敗的人......應該是自己走錯了路,自己彷佛該去做那人口中「可出世亦可入世」的真正強者。

  登到山頂的那一刻,墨蹤仿佛再次看到那個瘦弱的人猛地灌下一壺烈酒,在所有人面前狂傲不羈地吟出了有著墨蹤二字的詩句:

  「踏雪尋玉峰,共躡萬山巔!」

  「冷墨燒青硯,青硯逐墨蹤,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可是又何來共躡萬山巔,何來青硯逐墨蹤......

  想是青山已歸寂,此間無墨蹤。

  法號若取為山寂,想必能日夜提醒著自己,青山已歸寂,已再無蹤跡,再無心。

  但那個讓自己夢醒的人,如今卻又說出了何止十年蹤跡,何止十年心,竟是從六歲起便尋覓了整整二十四年......

  楊硯青,那個瘦弱的人,他叫楊硯青......

  楊硯青跪在佛前,上一刻的萬念俱灰似也換來曠世的沉寂。

  哪怕在他看到竟是墨蹤親手拿著戒刀為自己剃度時,卻也感覺自己竟已似個局外人,冷眼看著這一出人間鬧劇,悲歡離合起起落落,想是以如此結局畫上句號,定也是一種向過去揮手作別的完美落幕。

  畢竟這裡是三千年前的大乾,哪怕拜堂成親,同床共枕,墨蹤仍是一位三千年前的聖人,而楊硯青只是一個虔誠崇拜聖人的教徒。

  一代畫聖又怎能被任何一人牽絆腳步,合該要雲遊天下,於石窟廟宇群山峻岭間留下千古名作。

  楊硯青默默跪在佛前,靜靜地看著墨蹤一點點走向自己,又看著墨蹤用同樣寧靜的眼神看著手中戒刀,緩緩舉起戒刀又輕輕落下,自己發間一捋黑髮便被他飄然削落,墨蹤沉穩的動作就如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般自然平和。

  在楊硯青像讀著一首風雅詩般看著眼前的墨蹤,也已欣然接受命運的所有安排時,卻見眼前的聖人盯著那飄飄蕩蕩的一捋頭髮,原本沒有一絲風吹草動,平靜如一潭湖水,只會疏離地對自己露出冰冷笑容的雙眼,卻於霎那間變得血紅。

  也只是這一抹紅,如一滴血掉入清泉,楊硯青透亮的一汪桃花眼也只須臾間,便不再清白......

  自在飄搖的那一綹青發最終還是沒能落到地面,而是被一人顫抖的手掌一把攥住,牢牢束縛在了掌心之中。

  墨蹤半跪在楊硯青身前接住了那捋黑髮,他緩緩抬頭看向楊硯青,開口的一瞬間淚水驀地滑落,只聽他一字一頓道:

  「寧負如來,不負『青』。」

  墨蹤把那一捋青絲收進懷中,隨後一把拉住楊硯青的手站了起來:

  「楊硯青,我帶你走。」

  —全文完結—

  願這世上總有一人,會牢牢抓住你的手,雖遍體鱗傷亦不舍放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