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餛飩煮好後,是孩子捧來。
快到跟前,興許是太燙了,碗一傾,差些灑出來。還泛著困意的人一下子睜眼,伸手端起,問:「燙著沒有?」
孩子忙搖頭。
老婆子急來,慌忙說是孫子不當心,有沒有燙到他。又抹著淚說這孩子爹前些日才打仗死了,娘也早產死了,總歸放一個孩子在家不放心,今日才第一回 帶他出攤子,幫幫忙。
等餛飩吃完,少年給了一整兩的銀子,老婆子為難地翻找著所有的銅板,湊出來給余錢。
「你家的餛飩好吃,就不用找了,我也不想揣著銅板叮噹地走路。」
話落,就走去牽馬,翻身上去,往遠處去了。
可那時苗匠人分明瞧見他是有碎銀子的,不必給那一兩。
後來又在那個餛飩攤子遇見過幾回,每回都是不要蔥,走後給一兩銀子。
一次偶然,苗匠人得知了他的身份,原是鎮國公的第三子,那個滿京逍遙玩樂的常客。
好一段日子,他沒再見過衛三子,直到聽說了鎮國世子被圍困黃源府戰死,跟著國公病逝北疆。接二連三的喪事,出殯時十里長街,人山人海,鋪天的雪白紙錢,和哀哭嚎聲。
衛三子一身白麻,頭纏白巾,默低著頭,捧著靈牌在最前頭。
自那之後,苗匠人再聽說衛三子,已換了身份。
鎮國公府已是他主家,衛家軍也交到他手上,北疆防線賴其駐守抗敵,他有了另一個名頭,衛提督。
大致兩年後,上元的彩燈還未摘完,就傳出衛提督吞沒軍田的事。
苗匠人聽人義憤填膺地辱罵,一耳朵過去,並不大信,雖天子腳下,比及他地,能更快得知些消息,但朝廷的水可混著呢,那些大官斗地你死我活,哪知道背後真相什麼樣子。
便在之後兩日,苗匠人見到了衛提督。
天未亮,攤子才點爐子生火。
他一身玄服,外披大氅,在細雪裡,獨自一人牽馬走來。
他還未開口。
「衛大人,小的知道,一大碗肉餛飩,不加蔥!」
苗匠人看見衛提督僵冷的臉上笑了下,又很快斂淡下去。
攤子只有一人在忙碌了。
衛提督問:「你奶奶呢?」
聲音沒從前的清懶,變得沉了,有些啞。
已然撐起一個攤子的年輕男人忙著煮餛飩,低頭道:「去年的時候,沒熬過冬天,去了。」
衛提督走時,年輕男人不收他的錢,笑著道:「您戍守邊疆,保家衛國,這碗餛飩,便當我請衛大人您的。」
苗匠人看見衛提督騎馬,消失在風雪裡。
那是苗匠人最後一次見到他了。
次年正月,全城戒嚴,無聲的硝煙瀰漫,不久後神瑞帝去世,新帝登基,改元光熙。
衛提督戰死北疆的消息傳回京城。
「師傅,就這麼個東西,值那麼多銀子,你為何不賣啊?」徒弟不解道。
在他看來,那個梁商人都出了三千多兩,已然很高了。
苗匠人朝徒弟的後腦勺打過去,罵道:「你懂什麼,若衛提督還在,狄羌能打過來?人沒了,我就要賣托在我這處的東西?」
「話這樣多,交代你的差事做完了?」
徒弟去做事了,苗匠人想到這年初狄羌提出和親,皇帝封先太子之女為榮康公主,遠嫁北方的事,狠狠地唉了聲。
苗匠人年紀七歲時,跟在師傅身邊學木工機巧,做的都是精細活兒,刻苦鑽研,三四十年後,已是京城最好的工匠,但也落了一身毛病。
他將死前,把兒子叫到面前。他這個兒子是愛好吃喝嫖賭的性子。
苗匠人再三叮囑,千萬別將那個八音盒賣出去,若今後衛家人還能回來,一定要還回去。
他這一生,可不曾做過拖欠的買賣。這是他修復的最後一樣物件,別砸了他的名聲。
但苗匠人咽氣後的兩個月,他的兒子就賣了八音盒。
買它的人是溫家的公子溫滔,是溫太后的弟弟,皇帝的舅舅。
就是借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不賣給當朝的國舅!
誰讓他說自個手裡有衛提督的東西,老爹千叮嚀萬囑咐地讓他別在外多嘴,可他沒奈住不是?
不過一個怪盒子,有什麼珍惜的。
溫滔帶著八音盒回了自己的別院,一邊聽著裡面的曲子,一邊懷裡摟著美人,大笑著說:「當年衛陵與我作對,死在北疆可算是便宜他了,倘若當年他敢帶兵回京,定要凌遲處死他!」
他喜聽靡靡之音,那般清淡的曲子聽過兩遍,覺得無趣,便將八音盒丟到了一個角落。
他一個得寵的妾看見後,很喜歡,討要了去。
妾細細地用帕子將盒子上的灰塵擦去,撥轉著曲子,聽著輕快的調子,心裡很難過。
她是一個月前被父親送給的溫滔,但她早有心悅之人,說等他考取功名,就立即上門提親,但最終不了了之。
妾聽著曲,想到了那些年與竹馬嘻嘻玩鬧的場景,那時春日,他會採摘最鮮艷的花兒,給她編一頂最美的花冠,笑著給她戴上。太陽落山,漫天夕霞,他會牽著她的手奔跑,說:「回家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快到跟前,興許是太燙了,碗一傾,差些灑出來。還泛著困意的人一下子睜眼,伸手端起,問:「燙著沒有?」
孩子忙搖頭。
老婆子急來,慌忙說是孫子不當心,有沒有燙到他。又抹著淚說這孩子爹前些日才打仗死了,娘也早產死了,總歸放一個孩子在家不放心,今日才第一回 帶他出攤子,幫幫忙。
等餛飩吃完,少年給了一整兩的銀子,老婆子為難地翻找著所有的銅板,湊出來給余錢。
「你家的餛飩好吃,就不用找了,我也不想揣著銅板叮噹地走路。」
話落,就走去牽馬,翻身上去,往遠處去了。
可那時苗匠人分明瞧見他是有碎銀子的,不必給那一兩。
後來又在那個餛飩攤子遇見過幾回,每回都是不要蔥,走後給一兩銀子。
一次偶然,苗匠人得知了他的身份,原是鎮國公的第三子,那個滿京逍遙玩樂的常客。
好一段日子,他沒再見過衛三子,直到聽說了鎮國世子被圍困黃源府戰死,跟著國公病逝北疆。接二連三的喪事,出殯時十里長街,人山人海,鋪天的雪白紙錢,和哀哭嚎聲。
衛三子一身白麻,頭纏白巾,默低著頭,捧著靈牌在最前頭。
自那之後,苗匠人再聽說衛三子,已換了身份。
鎮國公府已是他主家,衛家軍也交到他手上,北疆防線賴其駐守抗敵,他有了另一個名頭,衛提督。
大致兩年後,上元的彩燈還未摘完,就傳出衛提督吞沒軍田的事。
苗匠人聽人義憤填膺地辱罵,一耳朵過去,並不大信,雖天子腳下,比及他地,能更快得知些消息,但朝廷的水可混著呢,那些大官斗地你死我活,哪知道背後真相什麼樣子。
便在之後兩日,苗匠人見到了衛提督。
天未亮,攤子才點爐子生火。
他一身玄服,外披大氅,在細雪裡,獨自一人牽馬走來。
他還未開口。
「衛大人,小的知道,一大碗肉餛飩,不加蔥!」
苗匠人看見衛提督僵冷的臉上笑了下,又很快斂淡下去。
攤子只有一人在忙碌了。
衛提督問:「你奶奶呢?」
聲音沒從前的清懶,變得沉了,有些啞。
已然撐起一個攤子的年輕男人忙著煮餛飩,低頭道:「去年的時候,沒熬過冬天,去了。」
衛提督走時,年輕男人不收他的錢,笑著道:「您戍守邊疆,保家衛國,這碗餛飩,便當我請衛大人您的。」
苗匠人看見衛提督騎馬,消失在風雪裡。
那是苗匠人最後一次見到他了。
次年正月,全城戒嚴,無聲的硝煙瀰漫,不久後神瑞帝去世,新帝登基,改元光熙。
衛提督戰死北疆的消息傳回京城。
「師傅,就這麼個東西,值那麼多銀子,你為何不賣啊?」徒弟不解道。
在他看來,那個梁商人都出了三千多兩,已然很高了。
苗匠人朝徒弟的後腦勺打過去,罵道:「你懂什麼,若衛提督還在,狄羌能打過來?人沒了,我就要賣托在我這處的東西?」
「話這樣多,交代你的差事做完了?」
徒弟去做事了,苗匠人想到這年初狄羌提出和親,皇帝封先太子之女為榮康公主,遠嫁北方的事,狠狠地唉了聲。
苗匠人年紀七歲時,跟在師傅身邊學木工機巧,做的都是精細活兒,刻苦鑽研,三四十年後,已是京城最好的工匠,但也落了一身毛病。
他將死前,把兒子叫到面前。他這個兒子是愛好吃喝嫖賭的性子。
苗匠人再三叮囑,千萬別將那個八音盒賣出去,若今後衛家人還能回來,一定要還回去。
他這一生,可不曾做過拖欠的買賣。這是他修復的最後一樣物件,別砸了他的名聲。
但苗匠人咽氣後的兩個月,他的兒子就賣了八音盒。
買它的人是溫家的公子溫滔,是溫太后的弟弟,皇帝的舅舅。
就是借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不賣給當朝的國舅!
誰讓他說自個手裡有衛提督的東西,老爹千叮嚀萬囑咐地讓他別在外多嘴,可他沒奈住不是?
不過一個怪盒子,有什麼珍惜的。
溫滔帶著八音盒回了自己的別院,一邊聽著裡面的曲子,一邊懷裡摟著美人,大笑著說:「當年衛陵與我作對,死在北疆可算是便宜他了,倘若當年他敢帶兵回京,定要凌遲處死他!」
他喜聽靡靡之音,那般清淡的曲子聽過兩遍,覺得無趣,便將八音盒丟到了一個角落。
他一個得寵的妾看見後,很喜歡,討要了去。
妾細細地用帕子將盒子上的灰塵擦去,撥轉著曲子,聽著輕快的調子,心裡很難過。
她是一個月前被父親送給的溫滔,但她早有心悅之人,說等他考取功名,就立即上門提親,但最終不了了之。
妾聽著曲,想到了那些年與竹馬嘻嘻玩鬧的場景,那時春日,他會採摘最鮮艷的花兒,給她編一頂最美的花冠,笑著給她戴上。太陽落山,漫天夕霞,他會牽著她的手奔跑,說:「回家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