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一家團聚
前腳剛送走一隊人,跟著陳大人又領回了一撥人,簡直無縫銜接。
不過這一次,卻是真正的家眷婦孺了,從此以後,府衙後宅有了女主人。
接風宴就設在後院,頗為豐盛,從下午喝到了晚上掌燈,這才作罷。
推杯換盞間,陳晉從顧樂游口中了解到了很多情況,包括蘇氏遭禍、逃亡路上的艱辛、以及船上騷亂……
這些事情,惜字如金的馬生申是不會多說的。
聽完之後,陳晉暗叫「僥倖」。
在這等時世,稍不小心謹慎,便可能後悔莫及,幸得壞的事情並沒有發生。
吃過酒後,顧樂游與馬生申很識趣地離開,到府衙安排的舍房內安歇。
剩下陳晉與蘇瑾兩個相對,含情脈脈。
小孩卻不合時宜地哭了起來。
這個孩子出生至今,還沒有正式取名,要交給陳晉來定。
「取個單名,名『崢』,希望他以後能頭角崢嶸。」
「嗯。」
蘇瑾自無不可,餵過奶後,小孩就睡了。
小翠趕緊過來抱走,好讓小姐與姑爺共度二人時光。
小別勝新婚,而他們兩個,已然算是「大別」了,自然一番如魚得水,盡情歡愉。
第二天,陳晉帶著顧樂游外出,來到一座道觀門外。
「出雲觀?」
顧樂游大喜過望,連忙上前,里里外外看過,十分滿意地道:「知我者,書生也。」
陳晉笑道:「現在只算是搭了個架子,主要的東西,都得靠你這位觀主來完成。」
當下把羅剎海洲四大神的情況原原本本說了,這些勢力雖然被府衙壓得抬不起頭,很難再興風作浪,但始終屬於隱患。
顧樂游是個聰明的,心領神會道:「你的意思是要我把出雲觀立住,打響招牌,進行牽制?」
陳晉點頭道:「不錯……而今文廟方興未艾,正需要道法信仰來進行補充。」
「不就是當神棍嘛,我的強項,沒問題。」
顧樂游滿口答應:「我在離開中州的路上,已經發書給留在江州劉元,不出意外的話,他很快也會過來匯合。」
陳晉道:「最好不過,偌大羅剎,目前最需要人手,特別是可靠的人手。」
顧樂游當上了出雲觀觀主,接著就輪到馬生申了。
對於這位高手的安排,陳晉本想請他去軍營中,但馬生申拒絕了:「守恆,你知道我的出身,我可不會募兵和練兵。」
頓一頓:「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是當回老本行,做個捕快。」
陳晉便說:「那好,你就在府衙當個通判吧,負責城中所有的巡邏、治安、緝捕等事務。」
「好。」
這下馬生申答應了,這些事務,他駕輕就熟,經驗豐富。
陳晉又道:「現在衙門中的差役皂隸人員不足,都需要你來招募。儘量招多些,分成幾班。」
馬生申眉頭一挑:「我倒覺得招人的事,寧缺毋濫。」
「呵呵,好,你為通判,全權話事。」
陳晉心情大好。
顧樂游和馬生申的到來,猶如雪中送炭,分擔了很多壓力。
現在的衙門,入門教化有林師爺、統領差役有馬生申、傳道請神有顧樂游,就差軍營兵甲那一塊了。
中原大亂,猶如被推到的骨牌,帶來一連串的反應,其中選擇漂洋過海,乘船到島上的中原人口日益增多。
<div class="contentadv"><div id="txtmid">
這些人口不同以前。
在以前,淪落到羅剎海洲的大都為逃犯,罪人,以及亡命之徒等。
可現在,人口的成份要豐富得多,不乏各種工匠、商販、以及出身清白的家口。
他們不堪忍受內廠的打壓迫害,又或者因為災禍,不得不背井離鄉的。
對於這些人,陳晉非常歡迎,又制定下法規,所有人在碼頭登岸時,都要經過正式的人口登記,註明情況,拿到路引文書,這才能進入府城。
一州政務,人口的管理乃是重中之重,不容疏忽怠慢。
以羅剎海洲的情況,典型的地廣人稀,來再多的人都可以安排得過來。
只有人口多了,才能與土人相互結合,帶動起方方面面的發展。
否則的話,光是土番教化這一塊,就不知要多少年月才能完成。
大批的中原人到來,等於帶來了全新的衝擊和影響。
這些人中,條件合適的話,又能到衙門做事,而或參軍等。
而對於他們來說,初來乍到,能入公門,吃上公家飯,可謂是很好的出路了。
其實陳晉這些法令措施,有不少屬於僭越之舉,越過了職權範圍,要是在中原,只需一道奏章彈劾,估計內廠就得來拿人了。
但陳晉不在乎,更不覺得有什麼需要忌憚的,都跟同文會總舵主做了「夫妻」,還會怕朝廷問責嗎?
當初選擇到海外來,就是奔著自由度來的,山高皇帝遠,海深不受管。
一晃一個月過去,在這個月中,由於大量中原人口的到來,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定的摩擦和紛亂,但沒什麼大問題。新官上任的馬通判手段過人,輕而易舉地就鎮壓住了場面。
混得風生水起的,還要數顧樂游。一直以來,道士都是長袖善舞的,只是欠缺一個能夠完全自主發揮的舞台。
而今,羅剎府城的出雲觀,打著官府的招牌行事,名正言順,顧樂游簡直如魚得水,短短時日,就通過各種人前顯聖的本事,成為了城中百姓的「顧半仙」。
是的,「半仙」這個充滿了神棍色彩的稱謂,終於也落在他的頭上了。
聽說之後,陳晉忍俊不禁。
但不得不說,市井百姓們就是認這個,出雲觀的香火一下子旺盛起來了。
顧樂游有野望,並不滿足於此,下一階段,他要走出城去,到山中部落傳道,與殘餘的四大神部眾進行交涉,打交道。
陳晉自不會勸阻,只叮囑他小心點。
五月中旬的一天傍晚,陳晉正和蘇瑾在後宅逗小孩玩,忽然聽到門子稟告:「大人,外面來了一隊人馬,領頭的說姓『丘』,是你的大舅。」
聞言,陳晉大喜過望,當即和蘇瑾抱著小孩迎了出去。
到了府衙大門外,迎面就見到丘不歸那張方正的國字臉。
「大舅!」
陳晉喜不自禁。
看到他,丘不歸也笑了:「小郎,聽聞你在此為官,大舅就帶著外公等人來投奔你了。」
「外公呢?」
「噓,他老人家剛睡著了。」
卻是二舅丘不來,依然是圓乎乎的身子,胖得發福。
然後是表弟丘寶兒,他已經長高了一大截,幸好沒那麼胖了,翩然少年矣。
此刻相見,倒顯得有些靦腆,很恭謹地做禮:「表哥,你好。」
最後一個,容顏嬌媚,一雙桃花眼,可不是丘不嫁嗎?
「小郎,好久不見,你好嗎?」
沒等陳晉回答,她卻一箭步上來,與蘇瑾抱在了一起,笑逐顏開:「蘇家妹妹,你怎地如此清減了?是不是小郎沒照顧好你……嘩,你們孩子都這麼大了,好可愛,乖,喚一聲『姑』聽……」
陳晉:「……」
不過這一次,卻是真正的家眷婦孺了,從此以後,府衙後宅有了女主人。
接風宴就設在後院,頗為豐盛,從下午喝到了晚上掌燈,這才作罷。
推杯換盞間,陳晉從顧樂游口中了解到了很多情況,包括蘇氏遭禍、逃亡路上的艱辛、以及船上騷亂……
這些事情,惜字如金的馬生申是不會多說的。
聽完之後,陳晉暗叫「僥倖」。
在這等時世,稍不小心謹慎,便可能後悔莫及,幸得壞的事情並沒有發生。
吃過酒後,顧樂游與馬生申很識趣地離開,到府衙安排的舍房內安歇。
剩下陳晉與蘇瑾兩個相對,含情脈脈。
小孩卻不合時宜地哭了起來。
這個孩子出生至今,還沒有正式取名,要交給陳晉來定。
「取個單名,名『崢』,希望他以後能頭角崢嶸。」
「嗯。」
蘇瑾自無不可,餵過奶後,小孩就睡了。
小翠趕緊過來抱走,好讓小姐與姑爺共度二人時光。
小別勝新婚,而他們兩個,已然算是「大別」了,自然一番如魚得水,盡情歡愉。
第二天,陳晉帶著顧樂游外出,來到一座道觀門外。
「出雲觀?」
顧樂游大喜過望,連忙上前,里里外外看過,十分滿意地道:「知我者,書生也。」
陳晉笑道:「現在只算是搭了個架子,主要的東西,都得靠你這位觀主來完成。」
當下把羅剎海洲四大神的情況原原本本說了,這些勢力雖然被府衙壓得抬不起頭,很難再興風作浪,但始終屬於隱患。
顧樂游是個聰明的,心領神會道:「你的意思是要我把出雲觀立住,打響招牌,進行牽制?」
陳晉點頭道:「不錯……而今文廟方興未艾,正需要道法信仰來進行補充。」
「不就是當神棍嘛,我的強項,沒問題。」
顧樂游滿口答應:「我在離開中州的路上,已經發書給留在江州劉元,不出意外的話,他很快也會過來匯合。」
陳晉道:「最好不過,偌大羅剎,目前最需要人手,特別是可靠的人手。」
顧樂游當上了出雲觀觀主,接著就輪到馬生申了。
對於這位高手的安排,陳晉本想請他去軍營中,但馬生申拒絕了:「守恆,你知道我的出身,我可不會募兵和練兵。」
頓一頓:「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是當回老本行,做個捕快。」
陳晉便說:「那好,你就在府衙當個通判吧,負責城中所有的巡邏、治安、緝捕等事務。」
「好。」
這下馬生申答應了,這些事務,他駕輕就熟,經驗豐富。
陳晉又道:「現在衙門中的差役皂隸人員不足,都需要你來招募。儘量招多些,分成幾班。」
馬生申眉頭一挑:「我倒覺得招人的事,寧缺毋濫。」
「呵呵,好,你為通判,全權話事。」
陳晉心情大好。
顧樂游和馬生申的到來,猶如雪中送炭,分擔了很多壓力。
現在的衙門,入門教化有林師爺、統領差役有馬生申、傳道請神有顧樂游,就差軍營兵甲那一塊了。
中原大亂,猶如被推到的骨牌,帶來一連串的反應,其中選擇漂洋過海,乘船到島上的中原人口日益增多。
<div class="contentadv"><div id="txtmid">
這些人口不同以前。
在以前,淪落到羅剎海洲的大都為逃犯,罪人,以及亡命之徒等。
可現在,人口的成份要豐富得多,不乏各種工匠、商販、以及出身清白的家口。
他們不堪忍受內廠的打壓迫害,又或者因為災禍,不得不背井離鄉的。
對於這些人,陳晉非常歡迎,又制定下法規,所有人在碼頭登岸時,都要經過正式的人口登記,註明情況,拿到路引文書,這才能進入府城。
一州政務,人口的管理乃是重中之重,不容疏忽怠慢。
以羅剎海洲的情況,典型的地廣人稀,來再多的人都可以安排得過來。
只有人口多了,才能與土人相互結合,帶動起方方面面的發展。
否則的話,光是土番教化這一塊,就不知要多少年月才能完成。
大批的中原人到來,等於帶來了全新的衝擊和影響。
這些人中,條件合適的話,又能到衙門做事,而或參軍等。
而對於他們來說,初來乍到,能入公門,吃上公家飯,可謂是很好的出路了。
其實陳晉這些法令措施,有不少屬於僭越之舉,越過了職權範圍,要是在中原,只需一道奏章彈劾,估計內廠就得來拿人了。
但陳晉不在乎,更不覺得有什麼需要忌憚的,都跟同文會總舵主做了「夫妻」,還會怕朝廷問責嗎?
當初選擇到海外來,就是奔著自由度來的,山高皇帝遠,海深不受管。
一晃一個月過去,在這個月中,由於大量中原人口的到來,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定的摩擦和紛亂,但沒什麼大問題。新官上任的馬通判手段過人,輕而易舉地就鎮壓住了場面。
混得風生水起的,還要數顧樂游。一直以來,道士都是長袖善舞的,只是欠缺一個能夠完全自主發揮的舞台。
而今,羅剎府城的出雲觀,打著官府的招牌行事,名正言順,顧樂游簡直如魚得水,短短時日,就通過各種人前顯聖的本事,成為了城中百姓的「顧半仙」。
是的,「半仙」這個充滿了神棍色彩的稱謂,終於也落在他的頭上了。
聽說之後,陳晉忍俊不禁。
但不得不說,市井百姓們就是認這個,出雲觀的香火一下子旺盛起來了。
顧樂游有野望,並不滿足於此,下一階段,他要走出城去,到山中部落傳道,與殘餘的四大神部眾進行交涉,打交道。
陳晉自不會勸阻,只叮囑他小心點。
五月中旬的一天傍晚,陳晉正和蘇瑾在後宅逗小孩玩,忽然聽到門子稟告:「大人,外面來了一隊人馬,領頭的說姓『丘』,是你的大舅。」
聞言,陳晉大喜過望,當即和蘇瑾抱著小孩迎了出去。
到了府衙大門外,迎面就見到丘不歸那張方正的國字臉。
「大舅!」
陳晉喜不自禁。
看到他,丘不歸也笑了:「小郎,聽聞你在此為官,大舅就帶著外公等人來投奔你了。」
「外公呢?」
「噓,他老人家剛睡著了。」
卻是二舅丘不來,依然是圓乎乎的身子,胖得發福。
然後是表弟丘寶兒,他已經長高了一大截,幸好沒那麼胖了,翩然少年矣。
此刻相見,倒顯得有些靦腆,很恭謹地做禮:「表哥,你好。」
最後一個,容顏嬌媚,一雙桃花眼,可不是丘不嫁嗎?
「小郎,好久不見,你好嗎?」
沒等陳晉回答,她卻一箭步上來,與蘇瑾抱在了一起,笑逐顏開:「蘇家妹妹,你怎地如此清減了?是不是小郎沒照顧好你……嘩,你們孩子都這麼大了,好可愛,乖,喚一聲『姑』聽……」
陳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