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代安卻問:「您跟先生不是麼?」兩個人的心思太深沉,外人真的看不分明。
「怎麼可能?」陸語立時變得氣鼓鼓的,「他當日讓我簽了賣身契和生死文書,你又不是不知道。一見鍾情要都是那樣,不定出多少回人命了。」
代安笑得東倒西歪,笑夠了,摟住陸語,「我的小義母,咱得記著這筆帳,記一輩子,罰他一輩子對你好。」
陸語想了想,抿唇笑了。
.
沈笑山和陸語原本想去杭州、南京轉轉,但因為代安的事,便取消了那些形成,安心留在蘇州。
這樣的日子裡,陸語和親人手足的信件不斷,字裡行間,分別細細講述近況。
傅清明、原敏儀、林醉住進了沈笑山在京城的家,不消多久,便與程家、唐家的人如親人一般走動起來,眼下正在物色地段適合的鋪子,要把新月坊開到京城,三人為此事忙得不亦說乎;
林醉的婚期定在九月,在那之前,齊盛會按照陸語、沈笑山擬出的章程,為她備好豐厚的嫁妝;
程叔父和唐修衡還算清閒,被皇帝催著多騰出些時間,分頭教導太子的文武功課,程叔父得心應手,唐修衡卻說頭疼,情願出去打一仗;
薇瓏已經開始和工部協力修繕東宮,兩位公主和兩位駙馬爺怕她太辛苦,整日跟著她轉,勸她別太計較細節,她嫌煩,皇帝看著也煩,把四個人訓了一通,她便得了清淨,全然按照自己的心思行事;
董飛卿和蔣徽上半年沒有出門的打算,安心留在書院,教導學子、照顧孩子。
……
看著信,便能想見到那一幕幕,忍不住會心一笑。
代安看中的秦旭,難得之處不僅僅是與她一見鍾情,辦事也是很有分寸的一個人:定情之後,便給身在長安的長輩寫了加急信件,言明自己對代安一見鍾情。
秦老爺子與沈笑山、陸語交情最深,便執筆寫信給二人,說若不是山高水遠的,定要親自登門,為長孫提親,眼下如此,只能在信中談及,另請親朋代為上門提親,唯請兩位擔待,給長孫一個覓得良緣的機會。言辭很是懇切。
沈笑山與陸語本就不是拖泥帶水的做派,又見老人家如此,回信時便也十分坦誠,說只要代安相看之後同意,這親事就算定了,絕不會從中作梗,請老爺子不要為此事多思多慮,只管放心。——再怎樣,也得給代安留出足夠的餘地。
信件送到長安沒幾日,有人受秦家所託,登門提親。越兩日,做場面工夫,安排了代安、秦旭遙遙相看的事。
過了幾日,媒人再次登門,親事便定了下來——也是知道,沈笑山和陸語不會在此地久留,就得從速行事,在他們臨走前得出結果。
沈笑山對代安道:「秦旭回長安之前,你就留在這裡,督促著本地大管事。親事餘下的章程,由他替我們出面應承。婚期就定在明年八月,到時候,我們怎麼也回來了。你再著急,也得這麼辦,帶了你這些年,你出嫁的時候我要是不在場,不是太冤了。」
「誰著急了?」代安又是感動又是笑,「我聽您的。不會不務正業,會用心幫襯本地管事,把字號下的店鋪打理得更好。」
「那就好。」
之後數日,沈笑山和陸語登船走水路入海之前,與各處的信件來往頻繁,如雪片一般。安排交代完所有事情,告訴所有親朋行程之後,兩人相形登船,離開蘇州。
一路乘坐的大小船隻,皆屬於沈家字號。
兩個人各自帶在身邊的,只有簡簡單單一個行囊,放著必須的零碎物件兒,其餘的日常所需,船上都有,在船上的僕人亦服侍得分外周到。
數日在水上度過,毫不乏味:看江河波濤翻湧,看兩岸奇峰峻岭,又是春日的好時節,時不時便有山花爛漫蒼松翠柏入眼來。
最後一次換乘的,是一艘陸語前所未見的大船。
登船後,就見船工皆是身姿矯健訓練有素,行走期間的男女僕人亦是處處透著勤勉幹練。
船太大,上下三層,房間卻不多,除去足夠船工僕人居住的,每一間都分外寬敞,用槅扇掐出主間次間寢室棋室等等,只是格局與尋常住宅的正屋不同。
住下來之後,陸語頗覺舒適。
「日後能看到的,除去空中景致,只有深深淺淺的藍。」沈笑山說。
陸語嗯了一聲,瞧著他,發現他居然是一副在家中的樣子:很鬆散,是最放鬆的狀態——自長安到此刻之前,他都不是這模樣。先前以為,是和她一樣,因著僕人的新面孔、住處的變換略有不適。
原來不是。這滄海、大船,是讓他最舒適最放鬆的所在。
「果然是可以四海為家的人。」她笑說。
他笑一笑,把她擁到懷裡,「對著我最喜歡的景致,伴著我最喜歡的女子,這才是真正的給個神仙也不換的好日子。」
陸語卻腹誹:怪不得修衡哥擔心我們樂不思蜀。
漫長的航程,日子並不單調:早間看日出,晚間看落霞,餘下的時間,或是在船頭眺望無盡頭的海洋,或是留在艙房,看翻閱船上存著的書籍,一起琢磨琴的樣式,對坐下棋,或是……纏綿悱惻。
「我們這算不算是揮霍啊?」一次,陸語笑道,「這可是真正的朝夕相伴。哪天相互看膩了可怎麼辦?」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怎麼可能?」陸語立時變得氣鼓鼓的,「他當日讓我簽了賣身契和生死文書,你又不是不知道。一見鍾情要都是那樣,不定出多少回人命了。」
代安笑得東倒西歪,笑夠了,摟住陸語,「我的小義母,咱得記著這筆帳,記一輩子,罰他一輩子對你好。」
陸語想了想,抿唇笑了。
.
沈笑山和陸語原本想去杭州、南京轉轉,但因為代安的事,便取消了那些形成,安心留在蘇州。
這樣的日子裡,陸語和親人手足的信件不斷,字裡行間,分別細細講述近況。
傅清明、原敏儀、林醉住進了沈笑山在京城的家,不消多久,便與程家、唐家的人如親人一般走動起來,眼下正在物色地段適合的鋪子,要把新月坊開到京城,三人為此事忙得不亦說乎;
林醉的婚期定在九月,在那之前,齊盛會按照陸語、沈笑山擬出的章程,為她備好豐厚的嫁妝;
程叔父和唐修衡還算清閒,被皇帝催著多騰出些時間,分頭教導太子的文武功課,程叔父得心應手,唐修衡卻說頭疼,情願出去打一仗;
薇瓏已經開始和工部協力修繕東宮,兩位公主和兩位駙馬爺怕她太辛苦,整日跟著她轉,勸她別太計較細節,她嫌煩,皇帝看著也煩,把四個人訓了一通,她便得了清淨,全然按照自己的心思行事;
董飛卿和蔣徽上半年沒有出門的打算,安心留在書院,教導學子、照顧孩子。
……
看著信,便能想見到那一幕幕,忍不住會心一笑。
代安看中的秦旭,難得之處不僅僅是與她一見鍾情,辦事也是很有分寸的一個人:定情之後,便給身在長安的長輩寫了加急信件,言明自己對代安一見鍾情。
秦老爺子與沈笑山、陸語交情最深,便執筆寫信給二人,說若不是山高水遠的,定要親自登門,為長孫提親,眼下如此,只能在信中談及,另請親朋代為上門提親,唯請兩位擔待,給長孫一個覓得良緣的機會。言辭很是懇切。
沈笑山與陸語本就不是拖泥帶水的做派,又見老人家如此,回信時便也十分坦誠,說只要代安相看之後同意,這親事就算定了,絕不會從中作梗,請老爺子不要為此事多思多慮,只管放心。——再怎樣,也得給代安留出足夠的餘地。
信件送到長安沒幾日,有人受秦家所託,登門提親。越兩日,做場面工夫,安排了代安、秦旭遙遙相看的事。
過了幾日,媒人再次登門,親事便定了下來——也是知道,沈笑山和陸語不會在此地久留,就得從速行事,在他們臨走前得出結果。
沈笑山對代安道:「秦旭回長安之前,你就留在這裡,督促著本地大管事。親事餘下的章程,由他替我們出面應承。婚期就定在明年八月,到時候,我們怎麼也回來了。你再著急,也得這麼辦,帶了你這些年,你出嫁的時候我要是不在場,不是太冤了。」
「誰著急了?」代安又是感動又是笑,「我聽您的。不會不務正業,會用心幫襯本地管事,把字號下的店鋪打理得更好。」
「那就好。」
之後數日,沈笑山和陸語登船走水路入海之前,與各處的信件來往頻繁,如雪片一般。安排交代完所有事情,告訴所有親朋行程之後,兩人相形登船,離開蘇州。
一路乘坐的大小船隻,皆屬於沈家字號。
兩個人各自帶在身邊的,只有簡簡單單一個行囊,放著必須的零碎物件兒,其餘的日常所需,船上都有,在船上的僕人亦服侍得分外周到。
數日在水上度過,毫不乏味:看江河波濤翻湧,看兩岸奇峰峻岭,又是春日的好時節,時不時便有山花爛漫蒼松翠柏入眼來。
最後一次換乘的,是一艘陸語前所未見的大船。
登船後,就見船工皆是身姿矯健訓練有素,行走期間的男女僕人亦是處處透著勤勉幹練。
船太大,上下三層,房間卻不多,除去足夠船工僕人居住的,每一間都分外寬敞,用槅扇掐出主間次間寢室棋室等等,只是格局與尋常住宅的正屋不同。
住下來之後,陸語頗覺舒適。
「日後能看到的,除去空中景致,只有深深淺淺的藍。」沈笑山說。
陸語嗯了一聲,瞧著他,發現他居然是一副在家中的樣子:很鬆散,是最放鬆的狀態——自長安到此刻之前,他都不是這模樣。先前以為,是和她一樣,因著僕人的新面孔、住處的變換略有不適。
原來不是。這滄海、大船,是讓他最舒適最放鬆的所在。
「果然是可以四海為家的人。」她笑說。
他笑一笑,把她擁到懷裡,「對著我最喜歡的景致,伴著我最喜歡的女子,這才是真正的給個神仙也不換的好日子。」
陸語卻腹誹:怪不得修衡哥擔心我們樂不思蜀。
漫長的航程,日子並不單調:早間看日出,晚間看落霞,餘下的時間,或是在船頭眺望無盡頭的海洋,或是留在艙房,看翻閱船上存著的書籍,一起琢磨琴的樣式,對坐下棋,或是……纏綿悱惻。
「我們這算不算是揮霍啊?」一次,陸語笑道,「這可是真正的朝夕相伴。哪天相互看膩了可怎麼辦?」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