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當之無愧,里程拿到了諾貝爾醫學獎,它將這個技術項目稱之為上帝的愧疚,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這是里程第一次從一個成熟的、權威性很高的機構口中獲得盛譽。
但卻又理所當然。
這次,全世界的閃光燈都對著黎橙和沈臨城兩人的方向猛地一拍。上一次,他們參加這種世界級的大獎賽還是十多年前。因此,當里程全面爆發的那五年,所有的媒體找遍了他們的照片,突然發現,他們倆穿正裝的次數並不多。為數幾次,還是參加比賽或者出席頒獎典禮的時候。而那個時候,他們初出茅廬,幾乎沒有引起任何媒體的注意。因此,照片也就這麼寥寥幾張。光線、角度都拍得不是很好。
唯有幾張清晰度不錯的照片,還是圖靈獎的時候拍的。這幾張照片,早在這十年被用爛了,幾乎每提到里程一次,這幾張照片就會輪番出現一次。到現在,媒體記者們再放黎橙的照片,就頗為心虛。他們想要趁此機會,多拍幾張照片。
萬一,人家又再一次來個十年出現怎麼辦。
這次,在閃光燈下,在全世界人民的目光之中,黎橙和沈臨城攜手站了起來,走到了諾獎的頒獎典禮上。
今年冬天,黎橙、沈臨城終於獲得了他們人生中的第一個諾獎,相信也不是最後一個。
全場掌聲雷動,在所有人祝福的目光中,沈臨城的身體微微前傾,朝著全世界的人民說了一句:
「這枚獎章是我們兩人婚禮的最好禮物,感謝所有。」
番外 里程時代3(嚴禁盜文)
此話一出, 全場譁然。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識地看向了黎橙, 就連攝像師手中的鏡頭都對準了她。而她依舊盈盈地笑著, 目光平靜而又坦然地與眾人對視。
在場所有媒體記者們低頭瘋狂地在紙上記錄著什麼, 同時, 雙手不由地在手機鍵盤上敲打著什麼, 頁面每過幾秒都在變化。他們有滿腔地疑問, 想要詢問,但顯然,這個場合併不合適。
因此, 直至諾貝爾獎全部頒發完畢,眾人散場之時,大半個記者圈都高舉著話筒, 一道又一道的問題朝著黎橙和沈臨城兩人拋了出來。
「恭喜黎橙小姐和沈臨城先生獲得本屆諾貝爾物理醫學獎, 請問有什麼話想對關注你們的粉絲朋友說的嗎?」
「請問黎橙小姐和沈臨城先生,里程有沒有可能拿到諾貝爾獎滿貫?」
「我聽說, 黎橙小姐最初想要打造一個人體器官商店, 但最後選擇了這樣一種方式和全世界合作, 請問是什麼原因促使你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一串又一串的問題竄入黎橙和沈臨城兩人的耳內, 中英文交雜糅合在了一起。沈臨城將黎橙護在了身後, 將話筒全部攏在了自己的面前, 紳士而禮貌地回答了他們所有的問題。黎橙躲在他的身後,看到沈臨城的眉眼微微上揚,便知道對方的心情很好。
想來, 是聽到這麼多人問了這麼多個問題, 卻從來沒有一個人將他們的名字分開而感到高興。想到這裡,黎橙悄悄地伸出小拇指,輕輕地勾住了沈臨城的衣角。
就在同一時間,沈臨城的眉眼閃過了一道笑意。
很快,一些常規性的問題都被回答完畢。記者朋友們互相看了看,隨後戳了戳最前面的一個黃皮膚記者,很明顯,那是一個Z國人。那名記者怔了怔,隨後立刻反應了過來,她話鋒一轉,問道:
「沈臨城先生您好,我是京都報記者。您在今晚的諾獎中提到,說諾獎的獎章就是送給您和黎橙小姐,也就是您的太太最好的生日禮物。請問,是什麼原因,讓您打算再辦一次婚禮呢?」
是的,再辦一次,那名記者緊張地握住了自己手中的話筒。她剛剛查到,黎橙和沈臨城其實在七年前就曾辦過一次婚禮。那天裡程的趙嘉和林雅都請假沒來公司,同時,一些學術界的大佬,如楊成、吳有才等,都有爆料出現在了婚宴現場。那是一場極為私|密的婚宴,但前去參加的人身份卻一點都不普通。
但再怎樣想,那名京都報的記者都相信,那絕對會是一場斥資巨大且又完美夢幻的婚禮,絕對是現在所有女士夢寐以求卻又求而不得的婚禮。
那麼,既然如此,為什麼要再辦一場呢?
所有人都在等待著沈臨城的回答,就連黎橙也歪著頭看向對方。事實上,就連她,在那句話之前,也不曾知曉,沈臨城有這個打算。
站在黎橙這個角度,她能很清楚地看到沈臨城的嘴角輕輕地勾了一下,帶著點得意的味道。顯然,他一直都在等待著這個回答。
他難得的正視了面前的鏡頭,全神貫注而又莊嚴無比地說道:「因為,我發現,我比七年前的自己更愛我的妻子了。」
當這句話一出來的時候,全場靜默了下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對方會以這樣一種嚴肅而又莊重的語氣說這麼甜膩膩的話。而顯然,這樣一句簡簡單單的話並不能讓沈臨城感到滿足。
他又開口說道:「按照科學的說法,人體細胞會新陳代謝,每三個月會替換一次,隨著舊細胞的死去,新細胞華麗誕生。由於不同細胞代謝的時間和間隔的不同,將一身細胞全部換掉。需要七年。也因此,我需要每七年和我的妻子舉辦一次婚禮,告訴她,我很愛她。」
包括記者包括看直播的網友們,從來沒想到有一天,有一個人能拿這七年細胞更換的理論來告白的,更別說,還以此為理由,堂而皇之地告訴世人,這就是他們第二次舉辦婚禮的理由。他們還會有第三次、第四次……直到暮年死後。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但卻又理所當然。
這次,全世界的閃光燈都對著黎橙和沈臨城兩人的方向猛地一拍。上一次,他們參加這種世界級的大獎賽還是十多年前。因此,當里程全面爆發的那五年,所有的媒體找遍了他們的照片,突然發現,他們倆穿正裝的次數並不多。為數幾次,還是參加比賽或者出席頒獎典禮的時候。而那個時候,他們初出茅廬,幾乎沒有引起任何媒體的注意。因此,照片也就這麼寥寥幾張。光線、角度都拍得不是很好。
唯有幾張清晰度不錯的照片,還是圖靈獎的時候拍的。這幾張照片,早在這十年被用爛了,幾乎每提到里程一次,這幾張照片就會輪番出現一次。到現在,媒體記者們再放黎橙的照片,就頗為心虛。他們想要趁此機會,多拍幾張照片。
萬一,人家又再一次來個十年出現怎麼辦。
這次,在閃光燈下,在全世界人民的目光之中,黎橙和沈臨城攜手站了起來,走到了諾獎的頒獎典禮上。
今年冬天,黎橙、沈臨城終於獲得了他們人生中的第一個諾獎,相信也不是最後一個。
全場掌聲雷動,在所有人祝福的目光中,沈臨城的身體微微前傾,朝著全世界的人民說了一句:
「這枚獎章是我們兩人婚禮的最好禮物,感謝所有。」
番外 里程時代3(嚴禁盜文)
此話一出, 全場譁然。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識地看向了黎橙, 就連攝像師手中的鏡頭都對準了她。而她依舊盈盈地笑著, 目光平靜而又坦然地與眾人對視。
在場所有媒體記者們低頭瘋狂地在紙上記錄著什麼, 同時, 雙手不由地在手機鍵盤上敲打著什麼, 頁面每過幾秒都在變化。他們有滿腔地疑問, 想要詢問,但顯然,這個場合併不合適。
因此, 直至諾貝爾獎全部頒發完畢,眾人散場之時,大半個記者圈都高舉著話筒, 一道又一道的問題朝著黎橙和沈臨城兩人拋了出來。
「恭喜黎橙小姐和沈臨城先生獲得本屆諾貝爾物理醫學獎, 請問有什麼話想對關注你們的粉絲朋友說的嗎?」
「請問黎橙小姐和沈臨城先生,里程有沒有可能拿到諾貝爾獎滿貫?」
「我聽說, 黎橙小姐最初想要打造一個人體器官商店, 但最後選擇了這樣一種方式和全世界合作, 請問是什麼原因促使你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一串又一串的問題竄入黎橙和沈臨城兩人的耳內, 中英文交雜糅合在了一起。沈臨城將黎橙護在了身後, 將話筒全部攏在了自己的面前, 紳士而禮貌地回答了他們所有的問題。黎橙躲在他的身後,看到沈臨城的眉眼微微上揚,便知道對方的心情很好。
想來, 是聽到這麼多人問了這麼多個問題, 卻從來沒有一個人將他們的名字分開而感到高興。想到這裡,黎橙悄悄地伸出小拇指,輕輕地勾住了沈臨城的衣角。
就在同一時間,沈臨城的眉眼閃過了一道笑意。
很快,一些常規性的問題都被回答完畢。記者朋友們互相看了看,隨後戳了戳最前面的一個黃皮膚記者,很明顯,那是一個Z國人。那名記者怔了怔,隨後立刻反應了過來,她話鋒一轉,問道:
「沈臨城先生您好,我是京都報記者。您在今晚的諾獎中提到,說諾獎的獎章就是送給您和黎橙小姐,也就是您的太太最好的生日禮物。請問,是什麼原因,讓您打算再辦一次婚禮呢?」
是的,再辦一次,那名記者緊張地握住了自己手中的話筒。她剛剛查到,黎橙和沈臨城其實在七年前就曾辦過一次婚禮。那天裡程的趙嘉和林雅都請假沒來公司,同時,一些學術界的大佬,如楊成、吳有才等,都有爆料出現在了婚宴現場。那是一場極為私|密的婚宴,但前去參加的人身份卻一點都不普通。
但再怎樣想,那名京都報的記者都相信,那絕對會是一場斥資巨大且又完美夢幻的婚禮,絕對是現在所有女士夢寐以求卻又求而不得的婚禮。
那麼,既然如此,為什麼要再辦一場呢?
所有人都在等待著沈臨城的回答,就連黎橙也歪著頭看向對方。事實上,就連她,在那句話之前,也不曾知曉,沈臨城有這個打算。
站在黎橙這個角度,她能很清楚地看到沈臨城的嘴角輕輕地勾了一下,帶著點得意的味道。顯然,他一直都在等待著這個回答。
他難得的正視了面前的鏡頭,全神貫注而又莊嚴無比地說道:「因為,我發現,我比七年前的自己更愛我的妻子了。」
當這句話一出來的時候,全場靜默了下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對方會以這樣一種嚴肅而又莊重的語氣說這麼甜膩膩的話。而顯然,這樣一句簡簡單單的話並不能讓沈臨城感到滿足。
他又開口說道:「按照科學的說法,人體細胞會新陳代謝,每三個月會替換一次,隨著舊細胞的死去,新細胞華麗誕生。由於不同細胞代謝的時間和間隔的不同,將一身細胞全部換掉。需要七年。也因此,我需要每七年和我的妻子舉辦一次婚禮,告訴她,我很愛她。」
包括記者包括看直播的網友們,從來沒想到有一天,有一個人能拿這七年細胞更換的理論來告白的,更別說,還以此為理由,堂而皇之地告訴世人,這就是他們第二次舉辦婚禮的理由。他們還會有第三次、第四次……直到暮年死後。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