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頁
果然第二日的早朝上,剛宣完聖旨,大臣們哄然議論紛紛,尤其是在潘石死後等著上位的兩位禮部侍郎,此刻都傻了眼。
計玉書望了一臉淡定的李時居一眼:「陛下,李大人如此年輕,入朝才剛一年,對禮部諸般事務尚不熟悉,請陛下三思!」
有他帶頭,工部戶部等幾位尚書也揖下去,「請陛下三思!」
明煦帝咳嗽了一陣,「朕看了李愛卿的科舉改良策,覺得很有道理,禮部這個位置很關鍵,選拔天下士子,需得跟得上天下士子的想法,難道要讓那兩個老古董來嗎?」
他指了指鬍子花白的兩位禮部侍郎,兩人嚇得一哆嗦,不敢跟著附和了。
一直沉默寡言的陳定川走了出來,「計大學士不必擔心,李大人不明白的地方,我願意傾囊相授。」
太子殿下先前就監管著禮部好幾年,可以說,禮部這幾年大部分的事務都是這位殿下一手操辦起來的。
這下沒人敢反對了,明煦帝滿意地點點頭,「那今日就議到此處吧。」
幾名與李時居交好的官吏遙遙向她賀喜,李時居安然地回了禮,然後才轉眼去看站在殿前的陳定川。
方才在朝上,她一直忍著沒敢去看他,此刻注目,只覺這兩天功夫他仿佛瘦了一圈,鬍子處青蒿蒿的,整個人也憔悴了不少。
他一直站在原地等候,直到明煦帝的龍椅被抬走,殿內的大臣們走得散得差不多了,她才對他笑了笑,小心走過去,「聽說你在宮裡關了一天一夜,沒睡好吧?」
陳定川的目光里滿是柔情,「昨晚回川廬好生歇了一覺,你呢?」
李時居說還好。她熬夜忙著準備入主禮部後的舉措,雖然睡眠時間短,但因為白天太累了,沾上枕頭便徹底睡了個昏死過去。
小情侶大抵是這般,說了些沒意義但很重要的話。然後才並肩走出奉天殿,行在外面深冬的天光之下。
年節很快又要來了,這個冬天,比以往的每個冬天好像都要寒冷,皇城裡罕見地積起了雪,走廊和廣場上雖然已被掃淨,但角落裡的雪泥,還是足足堆起了一人的高度。
寒風將兩人披風上的狐毛吹起,陳定川問她:「接下來什麼打算?」
李時居的眼神悠遠銳利,開始遐想起來,「先在京中實踐三年,然後推廣至各省各地,如果順利的話……過完年後,京中的適齡女童們就可以去上學念書,國子監開設科學科,等到了明年秋闈,試題里就可以增加算科和科學科的比重了!」
心上人的臉龐在晶瑩的日光下閃閃發光,陳定川充滿戀慕地點了下頭,「大膽去做吧。」
第136章 改革
科舉改良策在京中甫一頒布, 朝中果然發起軒然大波。
陳定川的初稿里主要議論的是女子入科場,經過李時居的增刪之後,變成主提三點意見:
第一, 加強時務策問。
這一點上她考量了公務員考試中的申論出題目的, 主要測查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貫徹執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模擬官吏日常處理公務中需要的技能。
尤其是在鄉試和會試的考卷中, 以時務和策問為主, 兼及其他科目, 大幅降低帖詩題考察的比例,從必考改為選考。
第二、培養科技人才。
建設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的「三位一體」良性循環的運行機制。於國子監及京中各大書院組建科技創新班,接收通過科學素養測試等多重選拔的新生。
鼓勵民間科學力量, 吸取前朝科學研究成果, 瞄準西方前沿科學領域, 通過課題研究、中期匯報、結題答辯, 實現百姓的科學啟蒙。
第三、擴大考生範圍。
這一條很簡單, 廢除只有良籍才能參加科考的規定,只要年齡複合,通過童試, 人人皆可參加鄉試。其中對考生性別未做規定, 女子亦可於女學中念書學習、參加科考、入朝為官。
第二日,禮部辦公衙門險些被官員踏平。
吏部侍郎厲文成和李時居向來不對付,頭一個嚷嚷道:「子曰,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以女子應此科, 縱使盡合程度, 不知他日將安所用——李尚書固然有容人之雅量,我們可不願與女子同朝為官吶!」
有官員表示贊同:「女子為官, 艷妝怪服,遍見朝士,所至聚觀,有辱斯文,有辱體面!」
對於這樣的言語,李時居微微笑道:「厲侍郎及各位同僚想得太極端了,女子為官者,往往比男人更專注事務本身,少生是非,要不請諸位上一趟漠北,當著尚將軍的面問一問好嗎?」
還有官員道:「女子上朝做官,這是亂了綱常,壞了婦德!到時人人都要讀書習字,誰來生兒育女?」
李時居冷笑一聲:「大人您每日上衙門處理公務,也沒妨礙您晚上吃花酒納小妾吶?」
這群反對的人吃癟了,又將矛頭對準了改良案的第一條和第二條。
「華夏以詩傳遍天下,海外寰宇無不吟唱著我大邾的詩作,就連你李尚書當初不也是以『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得了陛下青眼?」計玉書啞著嗓子問,「自己過了河,就要把後人橋樑砍斷,這可不太好吧?」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計玉書望了一臉淡定的李時居一眼:「陛下,李大人如此年輕,入朝才剛一年,對禮部諸般事務尚不熟悉,請陛下三思!」
有他帶頭,工部戶部等幾位尚書也揖下去,「請陛下三思!」
明煦帝咳嗽了一陣,「朕看了李愛卿的科舉改良策,覺得很有道理,禮部這個位置很關鍵,選拔天下士子,需得跟得上天下士子的想法,難道要讓那兩個老古董來嗎?」
他指了指鬍子花白的兩位禮部侍郎,兩人嚇得一哆嗦,不敢跟著附和了。
一直沉默寡言的陳定川走了出來,「計大學士不必擔心,李大人不明白的地方,我願意傾囊相授。」
太子殿下先前就監管著禮部好幾年,可以說,禮部這幾年大部分的事務都是這位殿下一手操辦起來的。
這下沒人敢反對了,明煦帝滿意地點點頭,「那今日就議到此處吧。」
幾名與李時居交好的官吏遙遙向她賀喜,李時居安然地回了禮,然後才轉眼去看站在殿前的陳定川。
方才在朝上,她一直忍著沒敢去看他,此刻注目,只覺這兩天功夫他仿佛瘦了一圈,鬍子處青蒿蒿的,整個人也憔悴了不少。
他一直站在原地等候,直到明煦帝的龍椅被抬走,殿內的大臣們走得散得差不多了,她才對他笑了笑,小心走過去,「聽說你在宮裡關了一天一夜,沒睡好吧?」
陳定川的目光里滿是柔情,「昨晚回川廬好生歇了一覺,你呢?」
李時居說還好。她熬夜忙著準備入主禮部後的舉措,雖然睡眠時間短,但因為白天太累了,沾上枕頭便徹底睡了個昏死過去。
小情侶大抵是這般,說了些沒意義但很重要的話。然後才並肩走出奉天殿,行在外面深冬的天光之下。
年節很快又要來了,這個冬天,比以往的每個冬天好像都要寒冷,皇城裡罕見地積起了雪,走廊和廣場上雖然已被掃淨,但角落裡的雪泥,還是足足堆起了一人的高度。
寒風將兩人披風上的狐毛吹起,陳定川問她:「接下來什麼打算?」
李時居的眼神悠遠銳利,開始遐想起來,「先在京中實踐三年,然後推廣至各省各地,如果順利的話……過完年後,京中的適齡女童們就可以去上學念書,國子監開設科學科,等到了明年秋闈,試題里就可以增加算科和科學科的比重了!」
心上人的臉龐在晶瑩的日光下閃閃發光,陳定川充滿戀慕地點了下頭,「大膽去做吧。」
第136章 改革
科舉改良策在京中甫一頒布, 朝中果然發起軒然大波。
陳定川的初稿里主要議論的是女子入科場,經過李時居的增刪之後,變成主提三點意見:
第一, 加強時務策問。
這一點上她考量了公務員考試中的申論出題目的, 主要測查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貫徹執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模擬官吏日常處理公務中需要的技能。
尤其是在鄉試和會試的考卷中, 以時務和策問為主, 兼及其他科目, 大幅降低帖詩題考察的比例,從必考改為選考。
第二、培養科技人才。
建設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的「三位一體」良性循環的運行機制。於國子監及京中各大書院組建科技創新班,接收通過科學素養測試等多重選拔的新生。
鼓勵民間科學力量, 吸取前朝科學研究成果, 瞄準西方前沿科學領域, 通過課題研究、中期匯報、結題答辯, 實現百姓的科學啟蒙。
第三、擴大考生範圍。
這一條很簡單, 廢除只有良籍才能參加科考的規定,只要年齡複合,通過童試, 人人皆可參加鄉試。其中對考生性別未做規定, 女子亦可於女學中念書學習、參加科考、入朝為官。
第二日,禮部辦公衙門險些被官員踏平。
吏部侍郎厲文成和李時居向來不對付,頭一個嚷嚷道:「子曰,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以女子應此科, 縱使盡合程度, 不知他日將安所用——李尚書固然有容人之雅量,我們可不願與女子同朝為官吶!」
有官員表示贊同:「女子為官, 艷妝怪服,遍見朝士,所至聚觀,有辱斯文,有辱體面!」
對於這樣的言語,李時居微微笑道:「厲侍郎及各位同僚想得太極端了,女子為官者,往往比男人更專注事務本身,少生是非,要不請諸位上一趟漠北,當著尚將軍的面問一問好嗎?」
還有官員道:「女子上朝做官,這是亂了綱常,壞了婦德!到時人人都要讀書習字,誰來生兒育女?」
李時居冷笑一聲:「大人您每日上衙門處理公務,也沒妨礙您晚上吃花酒納小妾吶?」
這群反對的人吃癟了,又將矛頭對準了改良案的第一條和第二條。
「華夏以詩傳遍天下,海外寰宇無不吟唱著我大邾的詩作,就連你李尚書當初不也是以『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得了陛下青眼?」計玉書啞著嗓子問,「自己過了河,就要把後人橋樑砍斷,這可不太好吧?」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