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日,蔣緯國當班值門崗,引出軼聞一則。

  當時,在集訓隊官長中,聞蔣緯國之名而不識其人者,大有人在。所以,當官長們知道小蔣今日當班的消息後,便故意紛紛出入大門,一睹“蔣太子”的風彩。根據軍中禮儀,凡官長經過崗位,站崗者必須舉槍敬禮。此去彼來,蔣緯男一時應接不暇,叫苦不迭。

  事後,他苦笑著告訴別人:“站崗兩小時,舉槍百餘回,倒也不失為一種鍛鍊。”

  軍事集訓回來,蔣緯國便突然輟學東吳,投考入國民黨第11期中央軍校。當時,有不明者傳言說:因蔣緯國求婚未遂,失戀於東吳高材生無錫望族薛某孫女使然。

  其實,蔣緯國投考軍校,一為其父蔣介石急欲培養接班人之故,二為當時希特勒稱霸、法西斯主義猖獗之因。

  當時,東吳師夤緣同入仕途者,有原任東吳大學學監史襄哉、東吳附中部主任施季言、東吳體育教師王守方以及同學蔣薌林、張湘澤、陳義寬、陳義宏等人。這些師生都曾隨蔣緯國擔任軍政職務。

  蔣緯國從中央軍校第11期畢業後,又去德國深造,攻炮兵專業。回國後,入軍伍報役,先任少尉排長,嗣擢上尉連長,後在杜聿明部任上校裝甲兵副司令與司令。

  就這段時間裡,蔣緯國與當年威震西北的紡織業大資本家石鳳 的女兒——石靜宜小姐,在一次西安赴北京的火車上偶然結識,並一見鍾情,不久,通過“西北王”胡宗南的作媒,1938年秋天,蔣緯國與石靜宜結為了伉儷。

  第33章 親下廚款待兒媳婦,戀村姑公子生別情(1)

  1938年秋天,蔣緯國與石靜宜在古城西安舉行了婚禮。

  之前,小緯國曾寫過一封信到蘇州,告訴姆媽姚阿巧他將與一石姓小姐成婚,要姆媽準備一下,到西安來參加婚禮。當時,姚阿巧見了這封信,高興的幾天沒睡著,想到兒子終於要了卻終身大事了,自己也馬上要做婆婆了,姚阿巧吃盡辛苦不就是盼著這一天嗎?

  但是,姚阿巧左等右盼,也不見兒子再次來信,更不見兒子派車來接她去西安。正胡亂猜想之時,忽然,她看到報紙上登出了蔣緯國與石靜宜在西安結婚的特大號外。

  這一打擊,使姚阿巧呆如木雞,幾乎病倒。

  她終於明白,自己總不能算是蔣家的嫡系,蔣緯國再結婚,也與她無關!她意識到兒子緯國的突然改變初衷,自己在外操辦終身大事,內里一定是與蔣介石這個老奸巨滑的東西分不開的!

  讓姚阿巧猜了個正著,蔣緯國忽然改變初衷,不再通知姆媽去西安參加兒子的婚禮,確實是蔣介石的主意。因為蔣介石考慮到宋美齡的面子與地位!

  當蔣緯國把自己欲與石小姐成親的打算與準備向蔣介石匯報時,蔣介石當時就反對他把姚阿巧也接到西安來的建議。蔣緯國據理力爭,出於良心,甚至在父親面前流淚哀求,終也沒用。無奈,蔣緯國只得放棄了這個美好的願望。為不讓姆媽傷心,他乾脆不向蘇州去信,想等結過婚了再負荊請罪。

  蔣緯國與石靜宜的婚禮舉辦的特別隆重,其規模之大、氣氛之熱烈的程度,是國難期間少有的。胡宗南以介紹人身份坐上席,蔣介石與宋美齡充當主婚人。

  望著報紙上刊登的大幅照片,姚阿巧的淚水象斷了線的珍珠往下流,點點滴滴,在報紙上洇濕了一大片。

  這是姚阿巧終生引以為痛心的事。

  1944年春,在姚阿巧生日的那天,突然,蔣緯國攜帶著妻子石靜宜專程從西安趕回了蘇州,出現在姆媽的面前。

  望著如花似玉的兒媳婦,望著憨態依然的小緯國,姚阿巧放聲大哭了起來。

  蔣緯國知道姆媽為什麼哭,他上前扶住姆媽,哽咽道:“姆媽,你不是總望著我們回來嗎?怎麼我們回來了你還要哭呢?”

  姚阿巧自覺失態,連忙掩飾道:“哦,哦,這是我太開心了,太開心了。”

  為報答兒子緯國一片忠誠孝敬,也算是表示一下對兒媳婦的歡愛,姚阿巧不顧自己已是50多歲的人了,親自下廚房,為兒子與兒媳他們做了一席豐盛的蘇州菜,其中有她最拿手的紅燒魚唇、蟹黃獅子頭等。

  自從蔣緯國這次攜妻回來後,他整整4年多沒再回蘇州。直到1948年冬天,他才借在南京開會之機,回家探望了姆媽。

  1948年的冬天是個異常寒冷的冬天。

  蔣介石一手策劃召開了國民大會,通過“憲法”,終於坐上了總統的寶座。同時,他也成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總代表。從而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在蔣管區內,特務橫行,經濟破產,百業蕭條,民怨沸騰……

  這是初冬里的一個傍晚。

  兩輛美式吉普車捲起一路灰黃的塵土,徑直駛到蘇州市十全街蔡貞坊7號前停下。

  車門開處,走下兩個全身美式軍裝打扮的國民黨軍官。從他們的肩章上可以看出,他們都是上校級軍銜之上。

  打前門下車的是一個30出頭的青年漢子,長得結實魁梧、面目英俊,方臉孔上,一雙濃眉直插鬢間,顴骨略高,致使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顯得有些微凹。走在後面的是一個高大而又粗壯的青年軍官,與前者比,顯得粗獷而又魯野,那雙齊膝高的皮統馬靴,蹬得地皮“咔咔”作顫。也許一路奔波有些燥熱了吧?一件栗殼色的空軍飛行皮夾克抄在臂腕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