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頁
「朕答應你。」皇帝自知自己說再多也無用,表妹已是現在這種狀態,他能做的事情只有答應表妹。
「朕將你封為皇后如何?」
「好,妾身期待這天的到來。」皇貴妃面色蒼白道,「還有良妃妹妹,她為皇上生養子嗣,如今還得撫養妾身的孩子,皇上為她提一提身份吧。」
「朕知道了。」康熙嘆了一聲。
隨後直起身子,讓人準備封后事宜。
只可惜在冊封皇后的聖旨宣讀一個時辰後,冊封禮都未正式進行,佟佳皇后就病逝了。
宮中響起嚎哭聲,李沐抱緊了佟佳皇后留下來的孩子,有些恍惚。
……
康熙三十年,覺禪氏一族被皇上抬出包衣旗,為滿洲正黃旗。
康熙三十一年,良妃被冊封為貴妃,與此同時,佟佳皇后的同父異母親妹妹進宮後僅得一個妃位。
這一年,胤禩到了成婚的年紀,萬歲爺給胤禩賜下幾個侍妾,之後,胤禩的嫡福晉仍是和碩安親王岳樂的外孫女郭絡羅氏,兩夫妻性情相合,相處的極不錯,在成婚數年後,兩人添了一個女兒,再過幾年,府中侍妾生下大阿哥弘旺和二阿哥弘晚。
日子過得挺美滿的。
胤禩的嫡福晉郭絡羅氏性子高傲,但對李沐一直都挺恭敬的,幾乎每隔幾天就進宮給李沐請安,有時候李沐還想兒媳婦多歇歇,但郭絡羅氏愣是要進宮瞧她,李沐也沒法子,只得順著她來了,反正自打佟佳皇后病逝之後,她身邊除了養女,就再無跟她說話的人了。
兒媳婦郭絡羅氏進宮陪她也算給她打發時間了,而且郭絡羅氏總是帶女兒進宮,李沐順帶見著自己孫女,心情挺不錯的。
實際上,李沐還是不懂得郭絡羅氏的心思。
郭絡羅氏生下一個女兒就再無開懷了,而後院侍妾接連生下阿哥,即便主子爺對那些侍妾不予重視,她跟主子爺夫妻感情極好,但她總得為自己女兒打算,讓額娘經常見到孫女兒,感情培養起來了,額娘將來說不定會主動向皇阿瑪請求將她女兒封為和碩格格,要知道有些和碩格格冊封看似一樣,但待遇是天差地別的。
慈母之心,莫過於此了。
當然,在各個皇子阿哥成親後,大部分皇子都對儲君之位起興趣了。
李沐曾經問過胤禩可想爭奪皇位。
胤禩的回答是,他對那個位置感興趣,但不是非常感興趣,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就是覺得那位置可有可無,加上他跟皇太子感情好,用胤禩的話來說,他努努力當個鐵帽子親王應該挺可以的。
既然胤禩決定要當個賢臣,李沐都隨他意,反正原身的願望就是想自己的孩子過得幸福美滿,而這願望就是取決於胤禩的心愿,只要胤禩願意,原身怕是能為他付出一切。
康熙三十三年,鈕祜祿皇后的親妹妹溫禧貴妃病逝,只留下一子胤俄。
自此,李沐便是宮中正兒八經的最高位了,無人跟她分享權力,她是宮中唯一的貴妃,那三妃加上佟佳皇后的親妹妹佟妃,到頭來只是輔佐她處理宮務的一把好手。
惠妃不得不當著她的面偽裝出一副好面色,哪怕她心裡再不忿自己作為皇上長子生母,到頭來被一個庶次子的生母壓在頭上。
畢竟李沐不是好脾氣之人,惠妃只要在李沐面前表示一絲一毫的不滿,李沐都會讓她後悔自己的表態,逐漸,這後宮形成以李沐為主的一言堂。
至於皇帝那裡,只要李沐不犯下大錯,不意圖動用宮權為自己謀私,不打壓後宮妃子,將後宮宮務處理乾淨,皇帝就對李沐的舉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李沐是有真本事在身的,換個人來處理宮務,還未必讓後宮這麼幹淨了。
在康熙三十七年時,皇帝大封諸子。
皇長子胤禔得封多羅直郡王。
皇三子胤禩得封多羅廉郡王。
皇四子胤祉得封多羅誠郡王。
在胤祉之後的已成婚的皇子阿哥都被封為貝勒。
一切看起來挺正常的,可這正是皇上初步給予皇子阿哥們權力、分割皇太子權勢的時候,李沐有些擔心皇太子像原來發展那樣倒台,胤禩會因此受到牽連,畢竟胤禩已經打定主意投靠太子爺了,這相當於用全副身家站在太子爺這邊。
固然太子爺登基時,胤禩的從龍之功將會是其他兄弟沒法相比的,可那也得是太子爺能順利登基,別經歷兩廢兩立之事啊。
只是現在情況看著還好,李沐勉強讓自己不多想,她作為後宮妃子什麼都做不了,只得暗暗祈禱皇太子能順利即位。
可有些事不是祈禱就有用的,在這年裡,皇太子跟皇上的父子情多出幾分割裂的痕跡,但在皇太子的盡力彌補下,這痕跡暫時不見蹤影。
在第一次皇子大封后,直郡王胤禔一直顯得蠢蠢欲動。
胤禩已經不知有多少次在朝廷上被這位好大哥當面反駁了。
胤禩面上不動聲色,回去以後跟太子二哥強力譴責大哥的不干人事。
皇太子笑道:「你不必理會他,遲早有一天,皇阿瑪會親自教訓他的。」
他聲音逐漸泛冷,「就算皇阿瑪不給他教訓,孤也會讓他討不得好。」今兒有那麼多兄弟覬覦他的儲君之位,老大尤甚,他要是不讓老大吃虧,怎麼對得起一直跟在他身邊的胤禩。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朕將你封為皇后如何?」
「好,妾身期待這天的到來。」皇貴妃面色蒼白道,「還有良妃妹妹,她為皇上生養子嗣,如今還得撫養妾身的孩子,皇上為她提一提身份吧。」
「朕知道了。」康熙嘆了一聲。
隨後直起身子,讓人準備封后事宜。
只可惜在冊封皇后的聖旨宣讀一個時辰後,冊封禮都未正式進行,佟佳皇后就病逝了。
宮中響起嚎哭聲,李沐抱緊了佟佳皇后留下來的孩子,有些恍惚。
……
康熙三十年,覺禪氏一族被皇上抬出包衣旗,為滿洲正黃旗。
康熙三十一年,良妃被冊封為貴妃,與此同時,佟佳皇后的同父異母親妹妹進宮後僅得一個妃位。
這一年,胤禩到了成婚的年紀,萬歲爺給胤禩賜下幾個侍妾,之後,胤禩的嫡福晉仍是和碩安親王岳樂的外孫女郭絡羅氏,兩夫妻性情相合,相處的極不錯,在成婚數年後,兩人添了一個女兒,再過幾年,府中侍妾生下大阿哥弘旺和二阿哥弘晚。
日子過得挺美滿的。
胤禩的嫡福晉郭絡羅氏性子高傲,但對李沐一直都挺恭敬的,幾乎每隔幾天就進宮給李沐請安,有時候李沐還想兒媳婦多歇歇,但郭絡羅氏愣是要進宮瞧她,李沐也沒法子,只得順著她來了,反正自打佟佳皇后病逝之後,她身邊除了養女,就再無跟她說話的人了。
兒媳婦郭絡羅氏進宮陪她也算給她打發時間了,而且郭絡羅氏總是帶女兒進宮,李沐順帶見著自己孫女,心情挺不錯的。
實際上,李沐還是不懂得郭絡羅氏的心思。
郭絡羅氏生下一個女兒就再無開懷了,而後院侍妾接連生下阿哥,即便主子爺對那些侍妾不予重視,她跟主子爺夫妻感情極好,但她總得為自己女兒打算,讓額娘經常見到孫女兒,感情培養起來了,額娘將來說不定會主動向皇阿瑪請求將她女兒封為和碩格格,要知道有些和碩格格冊封看似一樣,但待遇是天差地別的。
慈母之心,莫過於此了。
當然,在各個皇子阿哥成親後,大部分皇子都對儲君之位起興趣了。
李沐曾經問過胤禩可想爭奪皇位。
胤禩的回答是,他對那個位置感興趣,但不是非常感興趣,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就是覺得那位置可有可無,加上他跟皇太子感情好,用胤禩的話來說,他努努力當個鐵帽子親王應該挺可以的。
既然胤禩決定要當個賢臣,李沐都隨他意,反正原身的願望就是想自己的孩子過得幸福美滿,而這願望就是取決於胤禩的心愿,只要胤禩願意,原身怕是能為他付出一切。
康熙三十三年,鈕祜祿皇后的親妹妹溫禧貴妃病逝,只留下一子胤俄。
自此,李沐便是宮中正兒八經的最高位了,無人跟她分享權力,她是宮中唯一的貴妃,那三妃加上佟佳皇后的親妹妹佟妃,到頭來只是輔佐她處理宮務的一把好手。
惠妃不得不當著她的面偽裝出一副好面色,哪怕她心裡再不忿自己作為皇上長子生母,到頭來被一個庶次子的生母壓在頭上。
畢竟李沐不是好脾氣之人,惠妃只要在李沐面前表示一絲一毫的不滿,李沐都會讓她後悔自己的表態,逐漸,這後宮形成以李沐為主的一言堂。
至於皇帝那裡,只要李沐不犯下大錯,不意圖動用宮權為自己謀私,不打壓後宮妃子,將後宮宮務處理乾淨,皇帝就對李沐的舉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李沐是有真本事在身的,換個人來處理宮務,還未必讓後宮這麼幹淨了。
在康熙三十七年時,皇帝大封諸子。
皇長子胤禔得封多羅直郡王。
皇三子胤禩得封多羅廉郡王。
皇四子胤祉得封多羅誠郡王。
在胤祉之後的已成婚的皇子阿哥都被封為貝勒。
一切看起來挺正常的,可這正是皇上初步給予皇子阿哥們權力、分割皇太子權勢的時候,李沐有些擔心皇太子像原來發展那樣倒台,胤禩會因此受到牽連,畢竟胤禩已經打定主意投靠太子爺了,這相當於用全副身家站在太子爺這邊。
固然太子爺登基時,胤禩的從龍之功將會是其他兄弟沒法相比的,可那也得是太子爺能順利登基,別經歷兩廢兩立之事啊。
只是現在情況看著還好,李沐勉強讓自己不多想,她作為後宮妃子什麼都做不了,只得暗暗祈禱皇太子能順利即位。
可有些事不是祈禱就有用的,在這年裡,皇太子跟皇上的父子情多出幾分割裂的痕跡,但在皇太子的盡力彌補下,這痕跡暫時不見蹤影。
在第一次皇子大封后,直郡王胤禔一直顯得蠢蠢欲動。
胤禩已經不知有多少次在朝廷上被這位好大哥當面反駁了。
胤禩面上不動聲色,回去以後跟太子二哥強力譴責大哥的不干人事。
皇太子笑道:「你不必理會他,遲早有一天,皇阿瑪會親自教訓他的。」
他聲音逐漸泛冷,「就算皇阿瑪不給他教訓,孤也會讓他討不得好。」今兒有那麼多兄弟覬覦他的儲君之位,老大尤甚,他要是不讓老大吃虧,怎麼對得起一直跟在他身邊的胤禩。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