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靳川言道:「行。」
時塵安吃驚地看向他。
靳川言又道:「聽你的,我不殺人,留他條命。」
第50章
三個大臣帶著對時塵安的謝意, 互相攙扶著走出了文淵閣。
時塵安看著重歸於空蕩的文淵閣,角落的落地石英鐘已將指針指向了五更天,就要上朝了。
靳川言當真熬穿了個夜。
她有些心疼:「寧王造反之事可商議出結果了?」
這麼一想, 時塵安心裡也有點氣, 寧王造反是多要緊的事,結果王振等人不去商議這個,反而和靳川言掰扯這個責任該誰來背的事, 先不論對不對,事急從權, 這種沒要緊的事就不能放到事後去論嗎?
@無限好文,盡在 5 2 shu ku.vip
瞧這一晚上, 可都是被耽誤了。
靳川言一頓, 他舀起魚圓, 餵給時塵安吃, 道:「寧王不足為懼。」
時塵安咬著魚圓, 看靳川言吃龍鬚麵吃得津津有味,頗有胃口的樣子,好像確實不曾為造反之事有過半絲憂慮。
可是自古以來, 造反不都是大事嗎?時塵安很是不解靳川言為何能這般不在意。
靳川言嗤笑道:「造反豈是這般簡單,寧王有銀子,有刀劍確實不假,可是他有兵嗎?有將才嗎?排兵打仗這種事, 哪是區區一個養尊處優的王爺想會就會的。」
這倒不是靳川言有意輕看寧王, 而是事實本就如此。別說帶兵打仗了, 就是給寧王一千人, 讓他去排布輸送糧草的事, 他也排不明白,而帶兵又不單單只是有組織能力這樣簡單就好了。
靳川言道:「更何況陸行舟確實有本事, 在寧王偷偷勾連豪傑之際,就被他看穿了貓膩,讓錦衣衛把密折送了進來。」
在提到陸行舟時,靳川言面色有異,額外多瞧了時塵安一眼,果然時塵安臉上流露出了些許敬佩之意,倒讓靳川言吃味得很。
他悶了會兒,卻也不能否認陸行舟的能力——雖則這事也算誤打誤撞,靳川言要各地收回豪強吞去的土地,寧王作為兗州最大的豪強,就這麼被陸行舟盯上了,此子也算有毅力,天天蹲在寧王府前,原本是想搜羅點罪名,讓靳川言找個由頭名正言順地治一治親叔叔,但很快他便因此發現了寧王與某些豪紳來往過親過密。
於是密折送進長安,靳川言當即派了錦衣衛去查,就這麼把寧王造反的意圖查了個水落石出。
時塵安聽了更是不解,問道:「既是如此,你為何不先把寧王拘起來,反縱他揭竿?」
靳川言嘆了聲,苦笑道:「我的好塵安,師出總要有名。」
時塵安疑惑道:「難道他的名目不是誅殺暴君,替天行道?」
但這話一說出口,時塵安就知道是不對的,靳川言無疑是個暴君,但他的暴行只針對官員和富商,對底層百姓卻諸多仁愛,不僅給他們田,還減輕賦稅徭役,讓他們休養生息,因此寧王要打著誅殺暴君的名目在民間招兵買馬,豪紳會響應,百姓卻不會。
這也是為什麼靳川言剛剛會說寧王沒有兵。百姓也不是傻的,靳川言的仁政一道道施下來,他們知道好好種地有飯吃,又為何要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跟寧王造反。
那可是造反欸,失敗了是要誅九族的,因此都不去。
寧王等人向來傲慢慣,以為財帛能買人命,只要給足銀錢,自由窮苦大頭兵替他們賣命,卻不想他們輕若草芥的命也會被百姓視若珍寶。
於是寧王就陷入了尷尬的境地,要造反,卻沒有兵,可要不造反,皇帝的砍刀已經懸在他腦袋上了,因此他沒有辦法,只能勉強把杆舉了起來。
如此,時塵安更是不明白了,她直覺寧王那個造反名目有貓膩,可是靳川言顯然不願與她多講,只是摸摸她的頭,道:「寧王之事不足為慮,我今夜大動肝火也不是為他,你回去歇息罷,不必擔憂我。」
靳川言都這般說了,又是上朝在即,時塵安要是懂事,此時就該善解人意地離開文淵閣,可是這回她沒有動。
「靳川言,你不願告訴我,或許有你的理由,可是我也很討厭這種感覺,明明知道你很不高興,可是我卻連安慰你都找不到落腳點,只能用最蒼白的語句來勸慰你會好起來。」時塵安斟酌著言辭,「這會讓我覺得你不願與我共苦。」
靳川言啞然:「怎麼會,我只是不知道該如何向你說這件事。」
他站起來,抱了抱時塵安,安慰中帶了些敷衍:「這是件小事,很快就會過去的,我向你保證。」
*
時塵安在回去的路上罵了靳川言一萬個混蛋。
這就是靳川言求娶的態度嗎?言之鑿鑿說他是她的階下囚,她可以對他為所欲為,可轉眼就把心門關閉,將她拒之門外,三緘其口。
她不知道為何要瞞她,明明就連朝政都可以毫無負擔地跟她說,縱著她看摺子……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時塵安吃驚地看向他。
靳川言又道:「聽你的,我不殺人,留他條命。」
第50章
三個大臣帶著對時塵安的謝意, 互相攙扶著走出了文淵閣。
時塵安看著重歸於空蕩的文淵閣,角落的落地石英鐘已將指針指向了五更天,就要上朝了。
靳川言當真熬穿了個夜。
她有些心疼:「寧王造反之事可商議出結果了?」
這麼一想, 時塵安心裡也有點氣, 寧王造反是多要緊的事,結果王振等人不去商議這個,反而和靳川言掰扯這個責任該誰來背的事, 先不論對不對,事急從權, 這種沒要緊的事就不能放到事後去論嗎?
@無限好文,盡在 5 2 shu ku.vip
瞧這一晚上, 可都是被耽誤了。
靳川言一頓, 他舀起魚圓, 餵給時塵安吃, 道:「寧王不足為懼。」
時塵安咬著魚圓, 看靳川言吃龍鬚麵吃得津津有味,頗有胃口的樣子,好像確實不曾為造反之事有過半絲憂慮。
可是自古以來, 造反不都是大事嗎?時塵安很是不解靳川言為何能這般不在意。
靳川言嗤笑道:「造反豈是這般簡單,寧王有銀子,有刀劍確實不假,可是他有兵嗎?有將才嗎?排兵打仗這種事, 哪是區區一個養尊處優的王爺想會就會的。」
這倒不是靳川言有意輕看寧王, 而是事實本就如此。別說帶兵打仗了, 就是給寧王一千人, 讓他去排布輸送糧草的事, 他也排不明白,而帶兵又不單單只是有組織能力這樣簡單就好了。
靳川言道:「更何況陸行舟確實有本事, 在寧王偷偷勾連豪傑之際,就被他看穿了貓膩,讓錦衣衛把密折送了進來。」
在提到陸行舟時,靳川言面色有異,額外多瞧了時塵安一眼,果然時塵安臉上流露出了些許敬佩之意,倒讓靳川言吃味得很。
他悶了會兒,卻也不能否認陸行舟的能力——雖則這事也算誤打誤撞,靳川言要各地收回豪強吞去的土地,寧王作為兗州最大的豪強,就這麼被陸行舟盯上了,此子也算有毅力,天天蹲在寧王府前,原本是想搜羅點罪名,讓靳川言找個由頭名正言順地治一治親叔叔,但很快他便因此發現了寧王與某些豪紳來往過親過密。
於是密折送進長安,靳川言當即派了錦衣衛去查,就這麼把寧王造反的意圖查了個水落石出。
時塵安聽了更是不解,問道:「既是如此,你為何不先把寧王拘起來,反縱他揭竿?」
靳川言嘆了聲,苦笑道:「我的好塵安,師出總要有名。」
時塵安疑惑道:「難道他的名目不是誅殺暴君,替天行道?」
但這話一說出口,時塵安就知道是不對的,靳川言無疑是個暴君,但他的暴行只針對官員和富商,對底層百姓卻諸多仁愛,不僅給他們田,還減輕賦稅徭役,讓他們休養生息,因此寧王要打著誅殺暴君的名目在民間招兵買馬,豪紳會響應,百姓卻不會。
這也是為什麼靳川言剛剛會說寧王沒有兵。百姓也不是傻的,靳川言的仁政一道道施下來,他們知道好好種地有飯吃,又為何要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跟寧王造反。
那可是造反欸,失敗了是要誅九族的,因此都不去。
寧王等人向來傲慢慣,以為財帛能買人命,只要給足銀錢,自由窮苦大頭兵替他們賣命,卻不想他們輕若草芥的命也會被百姓視若珍寶。
於是寧王就陷入了尷尬的境地,要造反,卻沒有兵,可要不造反,皇帝的砍刀已經懸在他腦袋上了,因此他沒有辦法,只能勉強把杆舉了起來。
如此,時塵安更是不明白了,她直覺寧王那個造反名目有貓膩,可是靳川言顯然不願與她多講,只是摸摸她的頭,道:「寧王之事不足為慮,我今夜大動肝火也不是為他,你回去歇息罷,不必擔憂我。」
靳川言都這般說了,又是上朝在即,時塵安要是懂事,此時就該善解人意地離開文淵閣,可是這回她沒有動。
「靳川言,你不願告訴我,或許有你的理由,可是我也很討厭這種感覺,明明知道你很不高興,可是我卻連安慰你都找不到落腳點,只能用最蒼白的語句來勸慰你會好起來。」時塵安斟酌著言辭,「這會讓我覺得你不願與我共苦。」
靳川言啞然:「怎麼會,我只是不知道該如何向你說這件事。」
他站起來,抱了抱時塵安,安慰中帶了些敷衍:「這是件小事,很快就會過去的,我向你保證。」
*
時塵安在回去的路上罵了靳川言一萬個混蛋。
這就是靳川言求娶的態度嗎?言之鑿鑿說他是她的階下囚,她可以對他為所欲為,可轉眼就把心門關閉,將她拒之門外,三緘其口。
她不知道為何要瞞她,明明就連朝政都可以毫無負擔地跟她說,縱著她看摺子……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