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娘娘,教坊司新排了一出小戲,可要宣召?”

  薛妍穗半躺在軟榻上,宮女托著她的手,細細的一層層塗上殷紅花汁,“左右無事,宣吧。”

  她這個皇后做的實在悠閒,上不用給太后請安,下不用對付嬪妃,除了晚上累些,不對,晚上出力氣的也不是她。睡到日上三竿,無聊了賞歌舞看小戲,不擔心嬪妃爭寵,不操心家族興衰。皇后這兩個一聽就和勞心勞力綁定在一起的兩個字,到了薛妍穗這兒,畫風大變,她做貴妃時如何,如今做了皇后,一如既往的慵貴。

  尚衣局日日進奉新衣,薛妍穗愛嘗鮮,尚膳監的范奉御親自去禁苑采了各色野菜,或油鹽炒或和面蒸或焯水涼拌,將山野野菜整治成了美味獻上御案。

  薛妍穗愛美衣美食,卻不喜歡那種為了攀比奪異的殘忍做法,譬如用上萬隻鳥的羽毛做的裙子,譬如京中權貴中盛行的一道菜,炙無脂羊。這道菜做法簡單,炙烤而已,稀奇的是取無脂羊,做法極其殘忍,先選五十頭肥羊,一頭一頭的殺死,後被殺的羊看著其他的羊死在眼前,羊驚怖恐懼,羊脂破入肉中,最後一頭羊,則極肥美而無脂。對這些做法,薛妍穗深惡痛絕,宮中禁止出現。

  雖宮裡大多數人都慶幸能侍奉這樣一位皇后,但薛妍穗的所作所為,並不符合賢后的標準,她善妒,皇帝不親近其他嬪妃,她也不勸。她愛美,做了皇后她也沒有為了名聲,故意穿樸素的衣衫。

  薛妍穗自個也不覺得她是賢后,由著性子活得隨心安適,李玄崧卻覺得她是天下最好的妻,旁的男子若有了這種想法,最多在親朋間多說說,有才的多做幾首詩傳揚傳揚,影響不了太多人。而李玄崧可怕就可怕在他是皇帝,他要天下人都認同他的想法,一心一意的給薛妍穗打造賢后的人設。

  這日朝會結束,三位政事堂宰輔留下。

  李玄崧以閒話家常般的語氣開口,“朕立皇后,乃是普天同慶的喜事,前日夜裡,卻有一名宮女拜月垂淚,本該嚴懲,皇后卻免了那名宮女的罰,諸卿以為為何免罰?”

  三位宰輔都回,“臣愚鈍,請陛下解惑。”

  “原來那名宮女入宮十五年,思親欲絕,皇后聞言心中大不忍,思及宮裡入宮多年的宮女並不止這一人,拜伏求朕放兩千宮女出宮。皇后求朕,不為私利,而為宮女,朕甚是感動。”李玄崧感慨道。

  三位宰輔十分識趣,“皇后娘娘賢良仁慈,萬民之幸。”

  皇帝含笑頷首。

  出了殿門,三位宰輔忍不住交頭接耳,“放宮女出宮早有先例,歸功於皇后,咱們這位陛下還是頭一位,嘖嘖。”

  “看見陛下的笑了嗎?老夫竟憶起幾十年前娶婦時的模樣了,嘖嘖。”

  “不曾想,咱們這位陛下亦如凡夫俗子之時。”張相搖頭笑嘆,“如此也好,陛下待皇后娘娘極重,後宮安寧,將來皇子降生,前朝想來也能平靜。”

  本朝奪嫡慘烈,死了廢了的皇子親王層出不窮,牽連進奪位之爭抄家滅族的公卿大臣更是數不勝數,聽了張相的話,另外兩位連連點頭,“張相所言極是,此乃幸事。”

  以皇帝對皇后的愛重,皇后所出的嫡長子,肯定會立為太子,只要太子不出大錯,坐穩儲君之位,臣子們也就安心了,不用擔心牽連進皇子爭鬥中。

  薛妍穗還是在宋女史入宮,聽她吟誦了數首詩,才知道宮外讚頌她為賢后。放宮女出宮的確是她提出的,沒想到陛下藉此給了她一個賢后的名頭。

  是夜,薛妍穗在李玄崧耳邊吃吃笑問:“放出的宮女中頗有青春貌美的,陛下覺得?如何”

  李玄崧在她泛著珍珠光澤的腰上掐了一記,啞聲道:“阿穗是朕的當家娘子,這些瑣事由你做主。”

  “當家娘子?”

  “宮裡的事情,都由你做主。”

  薛妍穗還想再說,唇上被咬了一口,後面她顧不上這些事了。

  對宮女出宮一事,薛妍穗極上心,除了確定這些出宮的宮女都心甘情願,還每人發了筆銀錢。願意回鄉的,將她們的家信通過驛站驛夫傳遞給她們的親眷,著親眷在宮門外接人。家中無人沒有投奔之處,卻又殷殷期盼出宮的,薛妍穗命人給了京中幾處尼寺一筆香火費,這些宮女可在尼寺落腳。

  無家可歸又要出宮的宮女,大多是籍沒入宮的官眷,這些宮女年歲都不小了,能書會寫,通詩書,善女紅,在宮裡熬了多年,終於得償所願出了宮。進了尼寺,有了落腳之地,手裡有些銀錢,不少人焚香流淚,感念皇后娘娘一念仁心,讓她們餘生有了著落。

  而尼寺住進頗多宮女,也讓許多香客好奇不已,打過交道,宮女們的言談舉止讓這些香客吃驚不已。而且宮裡常常來人探望這些宮女,說是奉皇后娘娘的令,她們在宮外若受了委屈盡可稟報,這般架勢,無論是尼寺還是外面的人,都不敢欺辱這些宮女。這些宮女更是感激,後來,她們還學著寺廟辦廟學,在尼寺里開了女學,少少收一點束脩,教入學的百姓家的女孩兒識字。她們也教女紅,女孩兒學個兩三年,不止能識一些常見的字,也能做一手好針線,女孩兒的父母覺得賺了,願意送自家女兒進來的百姓更多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