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頁
而且不知從何時起,校園裡形成了一股攀比風,一群小屁孩聚在一起比誰家有錢,誰家官兒大。
開小汽車的還要嘲笑騎自行車的。
狄思科和於童兩口子,可以給孩子提供優渥的生活條件,但並不想讓他們也學著跟人攀比。
狄思科在閨女的小辮兒上彈了一下說:「我們小時候,都以工人階級為榮,誰家要是有捧鐵飯碗的父母,那可真是倍兒光榮!哪像你們這代人!」
狄嘀嘀搶回自己的小辮兒說:「那我們不去學校通知了,我倆自己偷偷高興,偷偷光榮!」
「哈哈,」狄思科被閨女逗笑了,「那你倆偷偷光榮吧!」
次日晚上,全家人早早吃好了晚飯,提前半小時就守在了電視機前等待《狄思科》的播出。
郭美鳳沏了茶,準備了水果點心,四哥醬了一鍋雞脖子和雞爪子,充當下酒菜。
一切就緒,就等待開播了。
「媽媽怎麼還不過來?」弟弟跳起來說,「我去後面喊媽媽。」
狄思科拉住兒子,「你別去打擾媽媽,她明天有重要工作,忙完以後就自己過來了。」
於童被邀請參加市委舉辦的全市非公有經濟代表人士座談會。
她是從事文娛產業的,而且她的公司在市里算是規模很大的私營娛樂公司,市委早就跟她說好了,要讓她在座談會上代表文娛產業發言。
於童也是個要強的人,當著市領導的面發言,她當然得好好表現。
這幾天一直在準備她的發言稿,連《20年20人》播出了,都沒怎麼顧得上看。
時針指向八點半時,《經濟半小時》的背景音樂想起,於童推開客廳的門,匆匆趕了過來。
「還沒開始吧?」
「沒有,」狄思科往旁邊擠了擠,給媳婦讓出一塊位置,「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剛播片頭呢!」
《20年20人》是《經濟半小時》的一個系列節目,主持人介紹完今天的人物後,很快就切入了正片。
因著20人的內容都是由周峰擔任總編導和總策劃的,所以20集的風格非常統一。
每一集都會有一個動情點,或是小高潮,來抓住觀眾的注意力。
運動員那一期,以運動員退役後的迷茫為動情點,以是否要將名字當做產品名字為小高潮。
作家那一期,就主要講了因為時代的原因,著作積壓多年,作家冒著巨大的風險讓作品出版。
而到了《狄思科》這一期,開篇就是那句話,「我三個哥哥的決定,跟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這個先考上大學的人,就好比經濟特區。我成長起來以後,也要找機會回報家人曾經的付出,讓大家共同成長……」
然後就放出了一張狄家人二十年前的全家福,當時拍的還是黑白照,屏幕上用箭頭示意哪個是小狄思科,旁白也介紹了狄家的家庭情況。
「狄思科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北京市民家庭,父親是電影廠的燈光師,母親是一名戲曲演員,在六個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五。用狄思科自己的話說,有父母,有哥哥,天塌了有他們頂著,他只負責傻吃傻玩就好了。小學時期,除了因為經常挨父親的罰,練了一筆好字,他的學習成績並不好。」
因為家庭條件有限,狄家兄弟在學生時期都沒怎麼拍過照片。
所以介紹狄思科少年時期的畫面,除了那一張全家福,就是他的一張一寸證件照。
算是給大家展示一下他少年時的模樣。
「在我們的採訪中,狄思科曾多次強調,是時代造就了他。」
而後很快就放出了狄思科在辦公室接受採訪的畫面。
因為恢復高考政策,家中的三個哥哥決定舉全家之力供三個弟妹讀書。
郭美鳳剛才看到那張照片時,眼淚一下子就下來了。
很多被封塵和特意遺忘的記憶,像洶湧的潮水一般迎面湧來。
老狄剛走的那幾年,她可真難啊!
婆家基本斷了來往,娘家能幫的也有限,她下了狠心將幾個大孩子推出去,讓他們自己找地方吃飯去。
否則靠她那點工資,全家沒有一個能吃飽飯,說不定還真能餓死幾個。
孩子半夜起來喝涼水她能不知道嗎,但她沒辦法。
老五說得挺對的,是時代造就了他,也成全了他們家。
狄嘀嘀和狄嘀嗒不太理解這種感情,但都懂事地給奶奶和四伯遞紙巾擦眼淚。
四哥死犟著不肯接侄子遞來的手紙,堅稱自己沒哭,被破孩子在下巴上抹了一手濕,他才挺沒面子地將紙巾扯了過來,背過身去在臉上胡亂擦了幾下。
《狄思科》這一期,先是通過介紹他的家庭氛圍,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塑造第一個動情點。
旁白總結說:「少年時期的坎坷經歷、青年時期的豐富閱歷,以及有愛和睦的家庭氛圍,成就了面前這個風度翩翩,樂觀堅毅的狄思科。」
而後引出了騰飛VCD晶片成功問世的新聞發布會畫面,將側重點放在了保護智慧財產權輿論大混戰,以及下大力氣搞自主研發的心路歷程上。
這一部分也跟國家最近出台的某些政策相吻合。
郭美鳳和四哥提前準備的零食和下酒菜全都沒用上,在這過程中,誰也沒工夫吃喝。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開小汽車的還要嘲笑騎自行車的。
狄思科和於童兩口子,可以給孩子提供優渥的生活條件,但並不想讓他們也學著跟人攀比。
狄思科在閨女的小辮兒上彈了一下說:「我們小時候,都以工人階級為榮,誰家要是有捧鐵飯碗的父母,那可真是倍兒光榮!哪像你們這代人!」
狄嘀嘀搶回自己的小辮兒說:「那我們不去學校通知了,我倆自己偷偷高興,偷偷光榮!」
「哈哈,」狄思科被閨女逗笑了,「那你倆偷偷光榮吧!」
次日晚上,全家人早早吃好了晚飯,提前半小時就守在了電視機前等待《狄思科》的播出。
郭美鳳沏了茶,準備了水果點心,四哥醬了一鍋雞脖子和雞爪子,充當下酒菜。
一切就緒,就等待開播了。
「媽媽怎麼還不過來?」弟弟跳起來說,「我去後面喊媽媽。」
狄思科拉住兒子,「你別去打擾媽媽,她明天有重要工作,忙完以後就自己過來了。」
於童被邀請參加市委舉辦的全市非公有經濟代表人士座談會。
她是從事文娛產業的,而且她的公司在市里算是規模很大的私營娛樂公司,市委早就跟她說好了,要讓她在座談會上代表文娛產業發言。
於童也是個要強的人,當著市領導的面發言,她當然得好好表現。
這幾天一直在準備她的發言稿,連《20年20人》播出了,都沒怎麼顧得上看。
時針指向八點半時,《經濟半小時》的背景音樂想起,於童推開客廳的門,匆匆趕了過來。
「還沒開始吧?」
「沒有,」狄思科往旁邊擠了擠,給媳婦讓出一塊位置,「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剛播片頭呢!」
《20年20人》是《經濟半小時》的一個系列節目,主持人介紹完今天的人物後,很快就切入了正片。
因著20人的內容都是由周峰擔任總編導和總策劃的,所以20集的風格非常統一。
每一集都會有一個動情點,或是小高潮,來抓住觀眾的注意力。
運動員那一期,以運動員退役後的迷茫為動情點,以是否要將名字當做產品名字為小高潮。
作家那一期,就主要講了因為時代的原因,著作積壓多年,作家冒著巨大的風險讓作品出版。
而到了《狄思科》這一期,開篇就是那句話,「我三個哥哥的決定,跟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這個先考上大學的人,就好比經濟特區。我成長起來以後,也要找機會回報家人曾經的付出,讓大家共同成長……」
然後就放出了一張狄家人二十年前的全家福,當時拍的還是黑白照,屏幕上用箭頭示意哪個是小狄思科,旁白也介紹了狄家的家庭情況。
「狄思科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北京市民家庭,父親是電影廠的燈光師,母親是一名戲曲演員,在六個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五。用狄思科自己的話說,有父母,有哥哥,天塌了有他們頂著,他只負責傻吃傻玩就好了。小學時期,除了因為經常挨父親的罰,練了一筆好字,他的學習成績並不好。」
因為家庭條件有限,狄家兄弟在學生時期都沒怎麼拍過照片。
所以介紹狄思科少年時期的畫面,除了那一張全家福,就是他的一張一寸證件照。
算是給大家展示一下他少年時的模樣。
「在我們的採訪中,狄思科曾多次強調,是時代造就了他。」
而後很快就放出了狄思科在辦公室接受採訪的畫面。
因為恢復高考政策,家中的三個哥哥決定舉全家之力供三個弟妹讀書。
郭美鳳剛才看到那張照片時,眼淚一下子就下來了。
很多被封塵和特意遺忘的記憶,像洶湧的潮水一般迎面湧來。
老狄剛走的那幾年,她可真難啊!
婆家基本斷了來往,娘家能幫的也有限,她下了狠心將幾個大孩子推出去,讓他們自己找地方吃飯去。
否則靠她那點工資,全家沒有一個能吃飽飯,說不定還真能餓死幾個。
孩子半夜起來喝涼水她能不知道嗎,但她沒辦法。
老五說得挺對的,是時代造就了他,也成全了他們家。
狄嘀嘀和狄嘀嗒不太理解這種感情,但都懂事地給奶奶和四伯遞紙巾擦眼淚。
四哥死犟著不肯接侄子遞來的手紙,堅稱自己沒哭,被破孩子在下巴上抹了一手濕,他才挺沒面子地將紙巾扯了過來,背過身去在臉上胡亂擦了幾下。
《狄思科》這一期,先是通過介紹他的家庭氛圍,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塑造第一個動情點。
旁白總結說:「少年時期的坎坷經歷、青年時期的豐富閱歷,以及有愛和睦的家庭氛圍,成就了面前這個風度翩翩,樂觀堅毅的狄思科。」
而後引出了騰飛VCD晶片成功問世的新聞發布會畫面,將側重點放在了保護智慧財產權輿論大混戰,以及下大力氣搞自主研發的心路歷程上。
這一部分也跟國家最近出台的某些政策相吻合。
郭美鳳和四哥提前準備的零食和下酒菜全都沒用上,在這過程中,誰也沒工夫吃喝。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