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頁
以顧雲書的性格,讓他顧念什麼道德而放棄這種可以青雲直上的機會,那和要了他的命也沒什麼分別。
所以說一千道一萬,他這位祖父,從骨子裡便是個利益至上,虛偽冷漠無情的人。
可笑的是,這樣的世道,偏偏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活得更好。
第183章
顧雲書這一番看似懇切, 推心置腹的談話,並沒有能夠動搖顧明澤的決心。
從理智上,他理解顧雲書這樣以家族為重, 利益至上的行為,但從感情上,他真心無法接受。
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 他也會被這所謂的家族利益至上同化, 成為一個合格的世家家主, 但至少現在,他無法做到對親人也能任意利用,冷漠無情。
以顧雲書的身份, 若是他想要硬把孫子留在京城,並非做不到, 只是眼瞧著如果再這般嚴厲的逼迫下去,只會使得對方與自己越發離心。
是以在權衡利弊之後,顧雲書並沒有再繼續阻攔,這與其他事情不同,攔得住人攔不住心,那留在朝廷之上, 不但不會有好處,怕是還會有麻煩。
所以即便不願,他卻也只能放手, 希望過個兩三年,事情平息些,自己孫兒能早日想通, 不要在外面耽誤太多時間。
顧明澤離開的時候,是悄悄走的, 並沒有告訴任何人,包括蘇錦。
不是因為別的,只是他怕見到對方難忍離別的眼淚,到時候自己就捨不得走了,而如果他不走,那蘇錦和柳若蘭之間的爭鬥註定會是無休無止的。
而在顧明澤離開之後,或許是因為愧疚,無法面對自己的兒子兒媳,又或許是顧雲書說了些什麼。
總之,沈芳舒也離開了永寧侯府,去了城外寺廟清修。
而相比於顧明澤離開時,府內眾人的不舍,對於沈芳舒的離去,卻是沒有任何人在意。
或者說,若不是因著對方的身份,他們恨不得直接吃了這個一手導演了偌大悲劇的女人,能夠無視已經是無比隱忍克制的結果了。
沈芳舒離開後不久,王家的事情便漸漸落幕,而在沉冤昭雪之後,安生便直接登門將蘇錦接走了。
這也是顧明澤離開之後,與安生商量的結果,換子一事一出,即便並不是蘇錦做的,可在永寧侯府她也難以像是以前那樣子待下去了。
只是若顧明澤在,安生想把親生母親接走,總是有些阻礙,與彼此都難以顧全,但他既已離開,無論從感情上,還是其他方面來說,蘇錦離開便會讓人好接受一些。
顧明澤離開京城雖然有著種種原因,但他不是會虧待自己的人,也沒有說為了做出什麼成績,就非要往艱難困苦的地方調。
在朝堂待了幾年,他對於當今皇帝的認識越發的深刻,如今想要往上走,做出成績那是次要的,最主要的還是能否順了皇帝的心意。
是以顧明澤去得乃是南方繁華之地,江浙一帶的州府,肉眼可見的,接下來三年,基本上就是一帆風順。
若說唯一有些苦惱的,也不過就是柳家宗族便在江南,柳若蘭的幾位哥哥,大部分親人都在這裡。
顧明澤身份沒有轉變之前,身為庶長子卻能過得那般瀟灑,很大程度上,也與柳若蘭這個嫡母的靠山都在江南,離得較遠鞭長莫及有很大關係。
第184章
時間如流水, 一晃眼便是三年過去,這三年時間,在江南地界待著, 目光所及儘是煙花翠麗,風景秀美,漸漸地顧明澤的心情也平復了許多。
即便柳家因為柳如蘭的關係, 對顧明澤頗有微詞, 明里暗裡使了些絆子, 卻也沒有影響到他的好心情。
時間是能沖淡一切的,更不用說,顧明澤還是二世為人, 對於這一世的親人,雖然也有著很深的感情, 但與前世那種全然的信任依賴還是不同的。
當年第一時間知道那些事的時候,自是難以接受,可時間長了,也就沒有那麼讓人心痛難忍了,說到底,其實他原本也就只是覺得無法面對罷了。
相比於柳若蘭和蘇錦, 他受到的傷害卻是相對比較低的,不過既然離開了京城,顧明澤便也沒想著那麼快回去。
他之前所說若沈芳舒不死, 他就絕不會回京,雖然只是一時悲憤之下的氣話,但短短三年時間, 他卻也確實沒想著那麼快再去面對自己那位祖母。
即便對方已經去了城外清修,但對方名義上仍舊還是永寧侯夫人, 又如何能撇得乾淨呢。
只是計劃永遠不如變化快,顧明澤想得雖好,可架不住京城突然傳來的消息。
在他外調的這三年裡,原本在城外清修的沈芳舒,身患重病,已命不久矣,顧雲書派人日夜兼程的給顧明澤送來消息,希望他能回去見這最後一面。
老實講,突然聽到自己那位祖母病重的消息,顧明澤還有些不太相信,不過很快,他也就反應了過來。
對方今年也六十有五了,在古代,這本就算是高壽了,更何況三年前又出了那麼件大事,被所有的親人怨恨,只能遠離侯府去寺廟清修。
對方一貫是養尊處優的,清修的環境顯然不可能太好,再加上心中鬱結無法紓解,上了年紀的人又哪能撐得住呢。
所以說一千道一萬,他這位祖父,從骨子裡便是個利益至上,虛偽冷漠無情的人。
可笑的是,這樣的世道,偏偏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活得更好。
第183章
顧雲書這一番看似懇切, 推心置腹的談話,並沒有能夠動搖顧明澤的決心。
從理智上,他理解顧雲書這樣以家族為重, 利益至上的行為,但從感情上,他真心無法接受。
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 他也會被這所謂的家族利益至上同化, 成為一個合格的世家家主, 但至少現在,他無法做到對親人也能任意利用,冷漠無情。
以顧雲書的身份, 若是他想要硬把孫子留在京城,並非做不到, 只是眼瞧著如果再這般嚴厲的逼迫下去,只會使得對方與自己越發離心。
是以在權衡利弊之後,顧雲書並沒有再繼續阻攔,這與其他事情不同,攔得住人攔不住心,那留在朝廷之上, 不但不會有好處,怕是還會有麻煩。
所以即便不願,他卻也只能放手, 希望過個兩三年,事情平息些,自己孫兒能早日想通, 不要在外面耽誤太多時間。
顧明澤離開的時候,是悄悄走的, 並沒有告訴任何人,包括蘇錦。
不是因為別的,只是他怕見到對方難忍離別的眼淚,到時候自己就捨不得走了,而如果他不走,那蘇錦和柳若蘭之間的爭鬥註定會是無休無止的。
而在顧明澤離開之後,或許是因為愧疚,無法面對自己的兒子兒媳,又或許是顧雲書說了些什麼。
總之,沈芳舒也離開了永寧侯府,去了城外寺廟清修。
而相比於顧明澤離開時,府內眾人的不舍,對於沈芳舒的離去,卻是沒有任何人在意。
或者說,若不是因著對方的身份,他們恨不得直接吃了這個一手導演了偌大悲劇的女人,能夠無視已經是無比隱忍克制的結果了。
沈芳舒離開後不久,王家的事情便漸漸落幕,而在沉冤昭雪之後,安生便直接登門將蘇錦接走了。
這也是顧明澤離開之後,與安生商量的結果,換子一事一出,即便並不是蘇錦做的,可在永寧侯府她也難以像是以前那樣子待下去了。
只是若顧明澤在,安生想把親生母親接走,總是有些阻礙,與彼此都難以顧全,但他既已離開,無論從感情上,還是其他方面來說,蘇錦離開便會讓人好接受一些。
顧明澤離開京城雖然有著種種原因,但他不是會虧待自己的人,也沒有說為了做出什麼成績,就非要往艱難困苦的地方調。
在朝堂待了幾年,他對於當今皇帝的認識越發的深刻,如今想要往上走,做出成績那是次要的,最主要的還是能否順了皇帝的心意。
是以顧明澤去得乃是南方繁華之地,江浙一帶的州府,肉眼可見的,接下來三年,基本上就是一帆風順。
若說唯一有些苦惱的,也不過就是柳家宗族便在江南,柳若蘭的幾位哥哥,大部分親人都在這裡。
顧明澤身份沒有轉變之前,身為庶長子卻能過得那般瀟灑,很大程度上,也與柳若蘭這個嫡母的靠山都在江南,離得較遠鞭長莫及有很大關係。
第184章
時間如流水, 一晃眼便是三年過去,這三年時間,在江南地界待著, 目光所及儘是煙花翠麗,風景秀美,漸漸地顧明澤的心情也平復了許多。
即便柳家因為柳如蘭的關係, 對顧明澤頗有微詞, 明里暗裡使了些絆子, 卻也沒有影響到他的好心情。
時間是能沖淡一切的,更不用說,顧明澤還是二世為人, 對於這一世的親人,雖然也有著很深的感情, 但與前世那種全然的信任依賴還是不同的。
當年第一時間知道那些事的時候,自是難以接受,可時間長了,也就沒有那麼讓人心痛難忍了,說到底,其實他原本也就只是覺得無法面對罷了。
相比於柳若蘭和蘇錦, 他受到的傷害卻是相對比較低的,不過既然離開了京城,顧明澤便也沒想著那麼快回去。
他之前所說若沈芳舒不死, 他就絕不會回京,雖然只是一時悲憤之下的氣話,但短短三年時間, 他卻也確實沒想著那麼快再去面對自己那位祖母。
即便對方已經去了城外清修,但對方名義上仍舊還是永寧侯夫人, 又如何能撇得乾淨呢。
只是計劃永遠不如變化快,顧明澤想得雖好,可架不住京城突然傳來的消息。
在他外調的這三年裡,原本在城外清修的沈芳舒,身患重病,已命不久矣,顧雲書派人日夜兼程的給顧明澤送來消息,希望他能回去見這最後一面。
老實講,突然聽到自己那位祖母病重的消息,顧明澤還有些不太相信,不過很快,他也就反應了過來。
對方今年也六十有五了,在古代,這本就算是高壽了,更何況三年前又出了那麼件大事,被所有的親人怨恨,只能遠離侯府去寺廟清修。
對方一貫是養尊處優的,清修的環境顯然不可能太好,再加上心中鬱結無法紓解,上了年紀的人又哪能撐得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