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東走數日後,沿海岸線,至秦皇島。上午時分,天空中下起小雨。船隊正中的旗艦上,東瀛總督許澄在甲板上,眺望秦皇島,汪洋大海,心潮起伏。

  治平六年秋,賈環自京中來信,請他回京,擔任新成立的交通部的尚書。入政事堂,為議政。負責基建,修建全國的主幹道、官道。稍後,政事堂的調令下達。他動身啟程,西返神州。

  自雍治十四年,他被貶出京,歷經遼東布政司左布政使,遼東總督,高麗總督,東瀛總督。在離開中樞二十三年後,他終於回來,施展他的政治抱負。

  「父親,有雨。你注意身體。」許英朗帶著老僕出來,給許澄披上蓑衣。

  朝廷派來傳遞調令的,正是他的兒子。

  許澄笑一笑,道:「英朗,還記得賈環寫給為父的那首詞嗎?」吟誦道:「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當今之世,蒸汽機的使用,短短的一年時間,改變太多。江南遍地工廠。布匹行銷天下。對比雍治年間,真是換了人間啊!」

  據聞,工部正在研製鐵路。以馬力驅動。

  …

  …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夜空中,京師里,煙火不斷。元宵佳節,京中的煙火商家賺得大發。而皇城中的燈市重開,天子與民同樂。一派天平年間的繁華盛世。

  無憂堂的內書房中,賈環獨自一人在書房中沉思著。此時,已經是治平十年。四十歲的賈環,鬢角略有些白髮。

  「砰!」

  無憂堂里的煙花聲,將賈環從沉思中驚醒。賈環走到書房的窗邊,看著天空中絢麗的煙花。聽著孩子們的笑聲,他禁不住一笑。

  自治平年間,國朝鞏固對天竺、西伯利亞的統治,隨即,於治平九年,與西方列強英國在南洋爆發激烈的海戰。周軍占據地利,先敗而後勝,打贏這場國運之戰。

  他剛才在想,國朝至此,到底該採取何種政治制度,用以保證周帝國在日後長盛兩百年?

  他腦海中有「軍政、訓政、憲政」的三段論。當前,應該是由軍政過渡了訓政時期。

  而主席的經歷表明,民主集中制,是有必要的。

  他前世里讀過的一些著作,學習的一些個政體知識。粗略了解的情況,在腦海中碰撞中。他在思考著。

  「咚,咚!」書房門口傳來敲門聲。賈環揉揉發疼的腦殼,微微詫異的看著門口,他給寶姐姐她們說過,他要想一些事情,不要打擾他。

  書房們咯吱一聲推開,就見晴雯在門口冒頭,笑吟吟的道:「三爺,聽說燈市口,今晚的花燈極其漂亮,你要不要帶我們去逛逛?」

  「我們?」賈環聽的一笑,複述一句。

  清秀的如意在門口冒頭,俏麗的一笑,道:「三爺,除了晴雯姐姐,還有我。」

  看著兩個丫鬟,賈環心中一柔,道:「好。」

  …

  …

  曾經棋盤街、燈市、城隍廟市、內市、崇文門被稱為京中最繁華的市場。現在,京中人口早超過三百萬。京中如此類繁華的場所,約有十幾處。

  然而,元宵佳節,除了皇城裡,便數東華門外的燈市口最熱鬧。二里長街,人流穿梭。燈火如海,五光十色,將整條街點綴得如同夢幻一般。

  遠遠看去,又如同光亮的綢緞般。美不勝收!盡情的展現著周帝國的國力強盛。

  高子重帶著數名親衛,前後照應著。賈環帶著晴雯,如意,在街市的攤子裡逛著。耳邊到處都是嘈雜的人聲。

  晴雯在街邊一家商鋪前停下來,看著那種種顏色圖案各異的燈籠,感覺目不暇接。

  晴雯手指著一隻白色的六方宮燈道:「老闆,把這個燈給我。我要了。」

  老闆取下燈,笑著道:「娘子好眼力。這是本店最美的一隻花燈。你看這人物。上面畫的是當朝大學士賈宛平在三十年前寫的志怪故事:嬰寧。故事節選是,嬰寧在上元節偶遇吳生。」

  「三爺。」晴雯回頭看賈環,那美麗的大眼睛中,在這一眼中,有說不盡的風情,情意,故事。那是雍治八年,三十四年前的舊事。她、如意、三爺,相依為命。

  如意會心的一笑,道:「想不到老闆你還是讀書人。給!」拿出一張百元紙幣,遞給老闆。

  賈環微微一笑,溫柔的牽著如意的手。

  在此時,他不是名震世界諸國的賈大學士,而仿佛是雍治八年時的青衫少年,帶著他的兩個俏丫鬟,站在這燈火璀璨的街頭。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全書完)

  我的一點看法、總結。

  之前曾應編輯要求,寫過一篇關於對寫紅樓文的建議。在完本的此時,再翻翻舊文,感覺可以再聊幾句。算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亦是對我這兩年的寫奮鬥的一個回顧。

  供願意寫紅樓文的書友們做一個參考。

  1紅樓夢這本書,博大精深。每一個愛她的人,都會解讀出不同的東西。但,正因為她的開放式(前八十回),有太多的東西沒有固定答案。

  所以,要做到自圓其說,第一步,可以在浩瀚的紅樓研究著作當中,選擇一位研究者的觀點為基準,搭建好紅樓體系,再根據自己的觀點調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