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蘇盼說這話時的聲音輕輕柔柔得像是她這個人帶給人的感覺——柔弱且無害。可偏偏,她就是用這樣的聲音說出了直白到不容置疑的內容。
任重和趙剛被她話里的意思驚到了,這是在改革開放的當下也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情況,國家的企業政府投資的廠子,怎麼能被個人實現絕對控股?一旦成為個人控股,那、那豈不是又回到了從前,走了資本主義的老路子?!
改革開放究竟姓資還是姓社,是當下不少人因個體戶的出現而發起的針對性的熱議,但不可否認的是,改革開放的確是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讓不少或遊手好閒或窮得叮噹響的人有了自力更生、養家餬口的本事,也給很多人提供了能夠像工人一樣的,只是待遇沒有那麼好也沒辦法「傳宗接代」的崗位。
像是坐在他們面前的這位蘇廠長,她這一個廠子,就盤活了周邊幾個村子,也是這個原因,讓趙剛和任重哪怕心中再如何驚濤駭浪,面上也都沒有表現出來,更沒有一口否認對方提出的條件——因為他們知道,儘管蘇盼話說得不客氣,可在這番話背後,是她的魄力,也是她自信能夠做到的底氣。
在意識到這是能挽救養雞場最後也最有希望的機會後,任重和趙剛默默咽下了哽在喉頭的否認,但也沒說同意不同意。
場面瞬間陷入沉默的僵持中。
蘇盼對此並不在意,像是剛想起來般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里拿出了她早就預備好的策劃書,輕輕將其放在了面前的小茶几上:「今天來得匆忙,想必兩位領導也有不少事要忙,就不多叨擾了。」
沒頭沒尾的話說完,蘇盼起身,將公文包交給從始至終都站在自己身後的趙勇軍後,帶著人乾脆利落地離開了辦公室。
任重和趙剛看著那扇被打開又關上的門,聽著隨關門聲而漸漸遠去直到消失不見的腳步聲,轉而默默看向桌上同樣沉默不吭一聲的策劃書……只覺得,一場真正的對話,現在才剛剛開始。
……
「盼姐,你說這兩位領導會同意咱們的要求嗎?」
回去路上,趙勇軍琢磨著對方領導的態度,一會兒覺得夠嗆,一會兒又覺得有一定可能,翻來倒去說著,還不忘覷著眼瞅後視鏡里的蘇盼,見她神色和來時候沒啥變化,又憋不住好奇地問:「盼姐,咱廠今年盈利不少,銀行的貸款也都還清了,為啥還非得花錢入股這快要倒閉的政府養雞場呢?」
蘇盼:「你也說這是政府的養雞場——」
話說到這裡突然戛然,蘇盼趕在趙勇軍察覺到停頓後接著說道:「——你之前也不是沒進去看過,那裡頭的機器設備就得花不少錢,更別說那還都是政府才能有資格買到的!」
趙勇軍想著自己之前在養雞場看到過的機器設備,十分認同地點了點頭:「也是。之前龐大海還跟我吹牛說那些機器都是政府特批才買到手的,花了不少錢的。」
說著,趙勇軍一臉崇拜地看向蘇盼:「現在看來,還是盼姐你有遠見!要不是剛你這麼一解釋,我到現在都還想不明白呢!」
蘇盼:「……」
你開心就好。
在成功將趙勇軍糊弄過去後,為防止他又冒出新的疑問,蘇盼果斷掏出自己之前順手放進公文包里的材料看了起來,給了對方一個「別影響我看材料」的埋頭苦讀動作,以此逃避了對方的目光。
她倒不是防備趙勇軍,只是對於對方所提出的問題,蘇盼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她之所以這麼執著於入股政府投資的養雞場,主要是未雨綢繆。
改革開放,不止是經濟的開放,還有道德法律的開放。
簡單來說,就是犯罪行為。
八零年代還好點,但等到了九零年代,那可是嚴打都打不動的黑惡勢力最猖獗的時期。
蘇盼之前還沒考慮過這個問題,但就在頭陣子,京市里一夥遊手好閒卻又不敢在京市動地盤的混混在發現街面上不少小吃攤都從盼盼食品廠進貨的事情以後,就想要過來收保護費,還是趙勇軍等人帶著廠里的工人給他們嚇唬走的。
這時候的流氓混混還沒成氣候,隨便嚇唬嚇唬就不敢再來了,可在未來九零年代,西瓜保熟不保熟這種事情隨處可見,蘇盼可不想被動挨打,自然是得想出格辦法。畢竟現在距離那個混亂的時期,也沒幾年了。
其中,趙勇軍等人和不斷被招聘到廠里當工人的退伍軍人是她最信任的對象,是自帶正義感,任何時候都不會反水的忠誠夥伴。
附近村子的村民們則是可以相對信任但不能絕對信任的勢力團伙,之所以稱作是勢力,是因為在當下這個年代,村裡頭幾乎都有具備一定話語權的大姓,凝聚力很大且在大是大非面前團結對外,是不管什麼時候都輕易不能惹的存在。
只是比起廠里那些受過專業訓練且極具責任心、正義感的退伍軍人們,這些村民更偏向於到手的實惠和利益,只要廠子一直盈利下去,為他們提供崗位、提高周邊經濟,他們就不會輕易反水。
當然,以利益作為保證是不值得信任也不利於長久合作的,總會有「貪心不足蛇吞象」的人出現,或是「斗米恩升米仇」的情緒浮動,這也是蘇盼寧可花費更多的心力並讓出一部分利益也要入股養雞場的原因——她要扯上政府的大旗,以此來威懾這幾個村子勢力——再沒有什麼比官方的力量能夠讓老百姓安分安穩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任重和趙剛被她話里的意思驚到了,這是在改革開放的當下也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情況,國家的企業政府投資的廠子,怎麼能被個人實現絕對控股?一旦成為個人控股,那、那豈不是又回到了從前,走了資本主義的老路子?!
改革開放究竟姓資還是姓社,是當下不少人因個體戶的出現而發起的針對性的熱議,但不可否認的是,改革開放的確是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讓不少或遊手好閒或窮得叮噹響的人有了自力更生、養家餬口的本事,也給很多人提供了能夠像工人一樣的,只是待遇沒有那麼好也沒辦法「傳宗接代」的崗位。
像是坐在他們面前的這位蘇廠長,她這一個廠子,就盤活了周邊幾個村子,也是這個原因,讓趙剛和任重哪怕心中再如何驚濤駭浪,面上也都沒有表現出來,更沒有一口否認對方提出的條件——因為他們知道,儘管蘇盼話說得不客氣,可在這番話背後,是她的魄力,也是她自信能夠做到的底氣。
在意識到這是能挽救養雞場最後也最有希望的機會後,任重和趙剛默默咽下了哽在喉頭的否認,但也沒說同意不同意。
場面瞬間陷入沉默的僵持中。
蘇盼對此並不在意,像是剛想起來般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里拿出了她早就預備好的策劃書,輕輕將其放在了面前的小茶几上:「今天來得匆忙,想必兩位領導也有不少事要忙,就不多叨擾了。」
沒頭沒尾的話說完,蘇盼起身,將公文包交給從始至終都站在自己身後的趙勇軍後,帶著人乾脆利落地離開了辦公室。
任重和趙剛看著那扇被打開又關上的門,聽著隨關門聲而漸漸遠去直到消失不見的腳步聲,轉而默默看向桌上同樣沉默不吭一聲的策劃書……只覺得,一場真正的對話,現在才剛剛開始。
……
「盼姐,你說這兩位領導會同意咱們的要求嗎?」
回去路上,趙勇軍琢磨著對方領導的態度,一會兒覺得夠嗆,一會兒又覺得有一定可能,翻來倒去說著,還不忘覷著眼瞅後視鏡里的蘇盼,見她神色和來時候沒啥變化,又憋不住好奇地問:「盼姐,咱廠今年盈利不少,銀行的貸款也都還清了,為啥還非得花錢入股這快要倒閉的政府養雞場呢?」
蘇盼:「你也說這是政府的養雞場——」
話說到這裡突然戛然,蘇盼趕在趙勇軍察覺到停頓後接著說道:「——你之前也不是沒進去看過,那裡頭的機器設備就得花不少錢,更別說那還都是政府才能有資格買到的!」
趙勇軍想著自己之前在養雞場看到過的機器設備,十分認同地點了點頭:「也是。之前龐大海還跟我吹牛說那些機器都是政府特批才買到手的,花了不少錢的。」
說著,趙勇軍一臉崇拜地看向蘇盼:「現在看來,還是盼姐你有遠見!要不是剛你這麼一解釋,我到現在都還想不明白呢!」
蘇盼:「……」
你開心就好。
在成功將趙勇軍糊弄過去後,為防止他又冒出新的疑問,蘇盼果斷掏出自己之前順手放進公文包里的材料看了起來,給了對方一個「別影響我看材料」的埋頭苦讀動作,以此逃避了對方的目光。
她倒不是防備趙勇軍,只是對於對方所提出的問題,蘇盼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她之所以這麼執著於入股政府投資的養雞場,主要是未雨綢繆。
改革開放,不止是經濟的開放,還有道德法律的開放。
簡單來說,就是犯罪行為。
八零年代還好點,但等到了九零年代,那可是嚴打都打不動的黑惡勢力最猖獗的時期。
蘇盼之前還沒考慮過這個問題,但就在頭陣子,京市里一夥遊手好閒卻又不敢在京市動地盤的混混在發現街面上不少小吃攤都從盼盼食品廠進貨的事情以後,就想要過來收保護費,還是趙勇軍等人帶著廠里的工人給他們嚇唬走的。
這時候的流氓混混還沒成氣候,隨便嚇唬嚇唬就不敢再來了,可在未來九零年代,西瓜保熟不保熟這種事情隨處可見,蘇盼可不想被動挨打,自然是得想出格辦法。畢竟現在距離那個混亂的時期,也沒幾年了。
其中,趙勇軍等人和不斷被招聘到廠里當工人的退伍軍人是她最信任的對象,是自帶正義感,任何時候都不會反水的忠誠夥伴。
附近村子的村民們則是可以相對信任但不能絕對信任的勢力團伙,之所以稱作是勢力,是因為在當下這個年代,村裡頭幾乎都有具備一定話語權的大姓,凝聚力很大且在大是大非面前團結對外,是不管什麼時候都輕易不能惹的存在。
只是比起廠里那些受過專業訓練且極具責任心、正義感的退伍軍人們,這些村民更偏向於到手的實惠和利益,只要廠子一直盈利下去,為他們提供崗位、提高周邊經濟,他們就不會輕易反水。
當然,以利益作為保證是不值得信任也不利於長久合作的,總會有「貪心不足蛇吞象」的人出現,或是「斗米恩升米仇」的情緒浮動,這也是蘇盼寧可花費更多的心力並讓出一部分利益也要入股養雞場的原因——她要扯上政府的大旗,以此來威懾這幾個村子勢力——再沒有什麼比官方的力量能夠讓老百姓安分安穩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