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蘇盼邊對自己臨時寫出來的策劃書查漏補缺著, 邊對開車的趙勇軍說道:「之前咱們在龐大海身上浪費了太多時間、精力, 所以我想, 等會到了地方後,咱們不找負責養雞場事項的領導,避免被龐大海知道,或是再給咱們推回到龐大海那兒。」
「那咱們要找哪位領導?」
「嗯……最好是能和政府一把手領導, 或者是能直接把事情拍板定下來的領導。」
這年頭,領導們不說是平易近人,也沒有想像中那麼難見,尤其是在如今積極推進改革開放政策的情況下, 蘇盼這個個體戶經營者的身份還是挺能唬人的,更別說她的食品廠還為郊區那麼多老百姓提供了不少的崗位, 這都是被領導看在眼裡, 記在心裡的。
見一面不是難事, 難的,是怎麼和見多識廣的領導談成她想達成的目標。
趙勇軍是看過策劃書, 知道蘇盼對養雞場所有規劃的人,自然也清楚她想要達成的最終目的是什麼,以及面臨的困難又是什麼:「股份制推出以來,股份分配從來都是國家占大頭,單位、銀行還有職工個人占小頭,咱們就算是以食品廠的名義投資,也還是屬於個體,最多能占國家股權以外的股份,這……」
蘇盼明白趙勇軍的欲言又止,因為這次見領導,她想要的不止是經營權,而是絕對控股,也就是將現有的股份制對股份的安排顛倒個徹底,國家和單位占小部分股份,她獨占大頭,主導廠子一切。
這一想法,說好聽點,是想美事;說難聽點,就是白日做夢——國家建設的廠子,怎麼能叫個人收購,占去大半股份呢。
但蘇盼還是挺有信心自己能將這在其他人看來純屬「白日做夢」的事情「美夢成真」的,她這可不是自負,也並非是無的放矢,主要是這養雞場從由政府投資成立的那天起就沒成過氣候,搞來搞去搞到現在政府都沒錢也沒信心再搞下去,眼瞅著就要黃了,與其讓養雞場賠個精光,還不如「賤賣」撈本。
因此,這種看似是在趁火打劫的行為,卻是叫正苦惱於養雞場的投資即將竹籃打水一場空的領導們解了燃眉之急。
蘇盼心裡這樣想,卻不能大剌剌地說出來,只看著自己手裡的策劃書,對趙勇軍說道:「成不成的,總要試一試才知道。」
……
事實上,一切也的確如蘇盼所猜想得那樣——
不久前還是人們眼中能下金蛋母雞般的養雞場,如今已經成了燙手山芋。領導們是都急得著急上火,有心想要及時止損,卻又架不住投資太多,不是想抽身就能全身而退的。
或者說,在沉沒成本的影響下,那些投資到位後卻全都打了水漂的錢也讓領導們不知道接下來是該加大扶持力度,還是及時止損,儘可能減少接下來可能會產生的更大的損失。
「如果養雞場真的開不下去,雞和雞蛋還好說,一點點往外賣的話,既不會影響市場,還能收回點本錢,不至於連工人的工資都開不出來。可是機器怎麼辦?那都是花了不少錢買回來的最新設施,輕易沒人買得起。」說這話的,是養雞場還有蘇盼的食品廠等郊區所在縣的副縣長趙剛。
縣長年紀不小即將退休,幾乎很少摻和縣裡的工作,只等著過完年就回家抱孫子去了,所負責的工作也基本都轉交給了將要頂替他成為新任縣長的趙剛手裡。
像是投資養雞場這事,就是趙剛和同樣是上任沒幾年的縣委書記任重兩個人一拍即合出來的。
趙剛是60年初畢業並被分配到政府的大學生,當年意氣風發,分配到單位後就是幹事,後來更是一馬當先當了主任,只是怎麼也沒想到66年後自己會成也大學生身份敗也大學生身份,在單位里坐了整整十年的冷板凳,這幾年才慢慢熬到了早就能當上的副縣長。
而任重這個當縣委書記的經歷也和他差不多,甚至比他還慘點——那十年間因為太過耿直,下了牛棚不說,連命都差點沒了,也是早幾年才被平反。能被安排成縣委書記,既是對他能力的認可,也是上頭對他那些年在牛棚的補償。
同樣的經歷,讓兩個人十分惺惺相惜,再加上有著同樣想要做出業績,為老百姓造福的理想抱負,更讓兩人越發投緣起來。
在聽說上頭領導打算給地方撥款投資建設養雞場後,趙剛和任重兩個人看著管轄下郊區這一大片未曾得到開發的荒地,和如何努力也都提不上去的經濟,可謂是費了老鼻子的勁兒才給他們縣爭取到了名額,得到國家的這筆投資。
得到投資並將養雞場建設好後,所有人都以為這會是邁出改善郊區老百姓貧苦生活的第一步,但看著養雞場裡那一隻只賣不出去的肉雞和堆成山的雞蛋,趙剛和任重如何也沒辦法欺騙自己說什麼「這只是每個廠子都會有的起步階段,是暫時的……」這樣的話了。
「我已經打聽到其他養雞場的情況了。」趙剛捏著快要燙到指尖的菸頭,像是察覺不到即將到來的燒灼感,自顧自地說道,「有兩家早在之前就黃了,剩下的不是和咱們情況差不多,就是也快到山窮水盡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那咱們要找哪位領導?」
「嗯……最好是能和政府一把手領導, 或者是能直接把事情拍板定下來的領導。」
這年頭,領導們不說是平易近人,也沒有想像中那麼難見,尤其是在如今積極推進改革開放政策的情況下, 蘇盼這個個體戶經營者的身份還是挺能唬人的,更別說她的食品廠還為郊區那麼多老百姓提供了不少的崗位, 這都是被領導看在眼裡, 記在心裡的。
見一面不是難事, 難的,是怎麼和見多識廣的領導談成她想達成的目標。
趙勇軍是看過策劃書, 知道蘇盼對養雞場所有規劃的人,自然也清楚她想要達成的最終目的是什麼,以及面臨的困難又是什麼:「股份制推出以來,股份分配從來都是國家占大頭,單位、銀行還有職工個人占小頭,咱們就算是以食品廠的名義投資,也還是屬於個體,最多能占國家股權以外的股份,這……」
蘇盼明白趙勇軍的欲言又止,因為這次見領導,她想要的不止是經營權,而是絕對控股,也就是將現有的股份制對股份的安排顛倒個徹底,國家和單位占小部分股份,她獨占大頭,主導廠子一切。
這一想法,說好聽點,是想美事;說難聽點,就是白日做夢——國家建設的廠子,怎麼能叫個人收購,占去大半股份呢。
但蘇盼還是挺有信心自己能將這在其他人看來純屬「白日做夢」的事情「美夢成真」的,她這可不是自負,也並非是無的放矢,主要是這養雞場從由政府投資成立的那天起就沒成過氣候,搞來搞去搞到現在政府都沒錢也沒信心再搞下去,眼瞅著就要黃了,與其讓養雞場賠個精光,還不如「賤賣」撈本。
因此,這種看似是在趁火打劫的行為,卻是叫正苦惱於養雞場的投資即將竹籃打水一場空的領導們解了燃眉之急。
蘇盼心裡這樣想,卻不能大剌剌地說出來,只看著自己手裡的策劃書,對趙勇軍說道:「成不成的,總要試一試才知道。」
……
事實上,一切也的確如蘇盼所猜想得那樣——
不久前還是人們眼中能下金蛋母雞般的養雞場,如今已經成了燙手山芋。領導們是都急得著急上火,有心想要及時止損,卻又架不住投資太多,不是想抽身就能全身而退的。
或者說,在沉沒成本的影響下,那些投資到位後卻全都打了水漂的錢也讓領導們不知道接下來是該加大扶持力度,還是及時止損,儘可能減少接下來可能會產生的更大的損失。
「如果養雞場真的開不下去,雞和雞蛋還好說,一點點往外賣的話,既不會影響市場,還能收回點本錢,不至於連工人的工資都開不出來。可是機器怎麼辦?那都是花了不少錢買回來的最新設施,輕易沒人買得起。」說這話的,是養雞場還有蘇盼的食品廠等郊區所在縣的副縣長趙剛。
縣長年紀不小即將退休,幾乎很少摻和縣裡的工作,只等著過完年就回家抱孫子去了,所負責的工作也基本都轉交給了將要頂替他成為新任縣長的趙剛手裡。
像是投資養雞場這事,就是趙剛和同樣是上任沒幾年的縣委書記任重兩個人一拍即合出來的。
趙剛是60年初畢業並被分配到政府的大學生,當年意氣風發,分配到單位後就是幹事,後來更是一馬當先當了主任,只是怎麼也沒想到66年後自己會成也大學生身份敗也大學生身份,在單位里坐了整整十年的冷板凳,這幾年才慢慢熬到了早就能當上的副縣長。
而任重這個當縣委書記的經歷也和他差不多,甚至比他還慘點——那十年間因為太過耿直,下了牛棚不說,連命都差點沒了,也是早幾年才被平反。能被安排成縣委書記,既是對他能力的認可,也是上頭對他那些年在牛棚的補償。
同樣的經歷,讓兩個人十分惺惺相惜,再加上有著同樣想要做出業績,為老百姓造福的理想抱負,更讓兩人越發投緣起來。
在聽說上頭領導打算給地方撥款投資建設養雞場後,趙剛和任重兩個人看著管轄下郊區這一大片未曾得到開發的荒地,和如何努力也都提不上去的經濟,可謂是費了老鼻子的勁兒才給他們縣爭取到了名額,得到國家的這筆投資。
得到投資並將養雞場建設好後,所有人都以為這會是邁出改善郊區老百姓貧苦生活的第一步,但看著養雞場裡那一隻只賣不出去的肉雞和堆成山的雞蛋,趙剛和任重如何也沒辦法欺騙自己說什麼「這只是每個廠子都會有的起步階段,是暫時的……」這樣的話了。
「我已經打聽到其他養雞場的情況了。」趙剛捏著快要燙到指尖的菸頭,像是察覺不到即將到來的燒灼感,自顧自地說道,「有兩家早在之前就黃了,剩下的不是和咱們情況差不多,就是也快到山窮水盡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