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蘇盼可沒想一鍋端。
她的目的就是賺錢,只是在賺錢這過程中,她一方面要收攏並擁有屬於自己的勢力,避免遇到硬茬子讓人給一鍋端了,另一方面又不想遇上「黑吃黑」,就必須得先殺雞儆猴一番,讓人知道想要和自己一起吃肉喝湯,就不能不守規矩。
當然,如果有守規矩的人,她自然也不會故意刁難對方。
不過……
看著廠房牆頭上,那一牆在夜晚看不出來的鐵絲網上面隱隱可見血跡的布料,聽著在廠房牆內,顯然不是通過正當途徑進入的幾個陌生人的痛苦哀嚎與咒罵聲,蘇盼覺得,該新來的這四位吃了她接風洗塵烤鴨宴的「新人」出場了……
第59章
趙勇軍找來的這四個人都是和他在部隊時相處得最好的兄弟。
其中, 留著板寸頭的叫和尚,大名叫曾來福。之所以幾個人都管他叫和尚,是因為他家裡窮又人口多, 父母養不活他就只能給他送去廟裡。他當了幾年和尚, 也學過些廟裡的腿腳功夫, 等到當兵後也因為這段經歷而習慣了被人叫做和尚;
站在和尚旁邊的那位姓於, 幾個人都管他叫魚頭,因為最愛吃的就是紅燒魚頭。魚頭長著一張娃娃臉, 看上去不大,實際上是幾個人里歲數最大的一個。
而站在最後面, 從下火車到現在沒說過一句話的, 看上去挺沉穩的東子反倒是他們幾個人中年紀最小的, 大伙兒都愛叫他老疙瘩。
至於那位下車後就沒停下和趙勇軍說話的是今後負責機器工作的周旭陽, 因為戴著副這年代少有的眼鏡,外號也就被叫做眼鏡兒了。這位在部隊時是文職人員,只是家裡成分不太好,不說被排擠打壓也是一直得不到晉升機會, 索性就在聽到部隊在未來可能要進行裁軍,並且現在在部隊裡就像是要開始預熱裁軍的情況後退伍了。
當然了,這四個人會從部隊離開,也會即將發生在1985年的「百萬大裁軍」有關系。儘管裁軍是在85年才開始, 但早在82年,也就是去年, 部隊的結構就已經有了變動。
這四個人就是在這樣的變動中離開的部隊, 輾轉回到了地方, 卻又因退伍時職務不夠高而大多都是去當地的廠子當個保安隊副隊長啥的。
要說這樣的生活比起部隊吧,倒是挺安逸的。整天啥事兒都不用干, 工作內容就是每天繞著廠子走一圈,偶爾值個夜班,解決個糾紛啥的,工資也不算低,可以說是理想的生活。但就是感覺缺點啥,尤其是在離開部隊後再見不到熟悉的戰友和朋友,沒了整天響個不停的號子,空落落的。
這或許是他們願意接受趙勇軍來京市工作邀請的原因之一,但真正讓他們做出辭掉正式工作崗位,不顧一切來首都的,是隨著這兩年改革開放導致他們所在的城鎮廠子的越發不景氣,以及官僚主義的作祟。
除了因出身於部隊而被分配過來的昔日身份外,他們幾個可以說是沒有任何背景,更別說人脈關系了。一開始廠領導們還多少顧忌著他們是被分配過來的人,不說有多客氣但也沒怎麼刁難過。可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及越來越多的知青回城後卻沒有工作的情況的發生,他們在各自廠領導的眼裡就可以說是怎麼看怎麼礙眼。
——誰家沒有是知青的孩子?有關系的能給自家的孩子直接安排工作,沒有關系的就只能想方設法托關系。不管是親戚找上門,還是花錢求上門的,反正這崗位必須得有空出來的。
這在崗的工人挑來揀去,好像也就是他們這幾個顯然是沒關系沒背景的退伍大頭兵好拿捏——廠領導當然不敢辭退他們,但卻可以借著人事調動這樣的說辭,先是把他們幾個從原本的崗位上挪到別處,一點點的,他們就成了坐冷板凳的人。
每個月的工資倒是沒什麼變化,但這被排擠的窩囊氣卻是讓人憋屈!尤其是在聽說了趙勇軍離開部隊來到首都後沒有像他們擔心的那樣頹廢,而是有了新的開始與發展後,甚至還向他們遞來了橄欖枝後,幾個人想都沒想,甚至都還沒聯繫其他幾個,更沒想過工作好壞能掙多少,就都沒猶豫地辭掉了正式崗位,朝著首都趕來了。
而到了首都後,幾個人知道面前這個位於首都郊區的廠子是站在趙勇軍前面的蘇盼所擁有的,知道她也會是他們今後的領導,更知道——
此時此刻,就是他們在領導面前證明自己的時候!
……
專業的,就是不一樣。
只見身手最好的和尚和老疙瘩,一個助力衝刺,一個扎著馬步伸手,十分默契地翻過了牆頭進了廠房裡後,沒兩分鐘就將裡面的人捆了起來,打開了廠房門。而同一時間,魚頭和趙勇軍兩人則在眼鏡兒的眼神示意下,將藏在不遠處正準備跑的兩個接應的給抓了起來。
前後也只用了不到五分鐘,這一小撮人馬就都被捆在了廠房院裡,基本上沒有外傷,純是和尚用不輸人的力氣和擒拿功夫給抓、捆上的。至於其中幾個抱著腿和腰哎呦哎呦的,則是翻牆頭摔的,最嚴重的那個就是因鋼絲網而失去了一截褲腿子的。
趙勇軍虎著一張臉嚇唬著這群人,問:「盼姐,這幾個人怎麼處理?」
他的本意是想問蘇盼這幾個人是直接送派出所,還是先去找村長看他怎麼解決,但可能是因為他們幾個人出手太過乾脆利落,再加上虎著臉的樣子有夠嚇人?也有可能是這群已經被捆上的小混混被嚇破了膽子,不約而同將趙勇軍的話理解為要把他們全都,乃伊組特。[注1]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的目的就是賺錢,只是在賺錢這過程中,她一方面要收攏並擁有屬於自己的勢力,避免遇到硬茬子讓人給一鍋端了,另一方面又不想遇上「黑吃黑」,就必須得先殺雞儆猴一番,讓人知道想要和自己一起吃肉喝湯,就不能不守規矩。
當然,如果有守規矩的人,她自然也不會故意刁難對方。
不過……
看著廠房牆頭上,那一牆在夜晚看不出來的鐵絲網上面隱隱可見血跡的布料,聽著在廠房牆內,顯然不是通過正當途徑進入的幾個陌生人的痛苦哀嚎與咒罵聲,蘇盼覺得,該新來的這四位吃了她接風洗塵烤鴨宴的「新人」出場了……
第59章
趙勇軍找來的這四個人都是和他在部隊時相處得最好的兄弟。
其中, 留著板寸頭的叫和尚,大名叫曾來福。之所以幾個人都管他叫和尚,是因為他家裡窮又人口多, 父母養不活他就只能給他送去廟裡。他當了幾年和尚, 也學過些廟裡的腿腳功夫, 等到當兵後也因為這段經歷而習慣了被人叫做和尚;
站在和尚旁邊的那位姓於, 幾個人都管他叫魚頭,因為最愛吃的就是紅燒魚頭。魚頭長著一張娃娃臉, 看上去不大,實際上是幾個人里歲數最大的一個。
而站在最後面, 從下火車到現在沒說過一句話的, 看上去挺沉穩的東子反倒是他們幾個人中年紀最小的, 大伙兒都愛叫他老疙瘩。
至於那位下車後就沒停下和趙勇軍說話的是今後負責機器工作的周旭陽, 因為戴著副這年代少有的眼鏡,外號也就被叫做眼鏡兒了。這位在部隊時是文職人員,只是家裡成分不太好,不說被排擠打壓也是一直得不到晉升機會, 索性就在聽到部隊在未來可能要進行裁軍,並且現在在部隊裡就像是要開始預熱裁軍的情況後退伍了。
當然了,這四個人會從部隊離開,也會即將發生在1985年的「百萬大裁軍」有關系。儘管裁軍是在85年才開始, 但早在82年,也就是去年, 部隊的結構就已經有了變動。
這四個人就是在這樣的變動中離開的部隊, 輾轉回到了地方, 卻又因退伍時職務不夠高而大多都是去當地的廠子當個保安隊副隊長啥的。
要說這樣的生活比起部隊吧,倒是挺安逸的。整天啥事兒都不用干, 工作內容就是每天繞著廠子走一圈,偶爾值個夜班,解決個糾紛啥的,工資也不算低,可以說是理想的生活。但就是感覺缺點啥,尤其是在離開部隊後再見不到熟悉的戰友和朋友,沒了整天響個不停的號子,空落落的。
這或許是他們願意接受趙勇軍來京市工作邀請的原因之一,但真正讓他們做出辭掉正式工作崗位,不顧一切來首都的,是隨著這兩年改革開放導致他們所在的城鎮廠子的越發不景氣,以及官僚主義的作祟。
除了因出身於部隊而被分配過來的昔日身份外,他們幾個可以說是沒有任何背景,更別說人脈關系了。一開始廠領導們還多少顧忌著他們是被分配過來的人,不說有多客氣但也沒怎麼刁難過。可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及越來越多的知青回城後卻沒有工作的情況的發生,他們在各自廠領導的眼裡就可以說是怎麼看怎麼礙眼。
——誰家沒有是知青的孩子?有關系的能給自家的孩子直接安排工作,沒有關系的就只能想方設法托關系。不管是親戚找上門,還是花錢求上門的,反正這崗位必須得有空出來的。
這在崗的工人挑來揀去,好像也就是他們這幾個顯然是沒關系沒背景的退伍大頭兵好拿捏——廠領導當然不敢辭退他們,但卻可以借著人事調動這樣的說辭,先是把他們幾個從原本的崗位上挪到別處,一點點的,他們就成了坐冷板凳的人。
每個月的工資倒是沒什麼變化,但這被排擠的窩囊氣卻是讓人憋屈!尤其是在聽說了趙勇軍離開部隊來到首都後沒有像他們擔心的那樣頹廢,而是有了新的開始與發展後,甚至還向他們遞來了橄欖枝後,幾個人想都沒想,甚至都還沒聯繫其他幾個,更沒想過工作好壞能掙多少,就都沒猶豫地辭掉了正式崗位,朝著首都趕來了。
而到了首都後,幾個人知道面前這個位於首都郊區的廠子是站在趙勇軍前面的蘇盼所擁有的,知道她也會是他們今後的領導,更知道——
此時此刻,就是他們在領導面前證明自己的時候!
……
專業的,就是不一樣。
只見身手最好的和尚和老疙瘩,一個助力衝刺,一個扎著馬步伸手,十分默契地翻過了牆頭進了廠房裡後,沒兩分鐘就將裡面的人捆了起來,打開了廠房門。而同一時間,魚頭和趙勇軍兩人則在眼鏡兒的眼神示意下,將藏在不遠處正準備跑的兩個接應的給抓了起來。
前後也只用了不到五分鐘,這一小撮人馬就都被捆在了廠房院裡,基本上沒有外傷,純是和尚用不輸人的力氣和擒拿功夫給抓、捆上的。至於其中幾個抱著腿和腰哎呦哎呦的,則是翻牆頭摔的,最嚴重的那個就是因鋼絲網而失去了一截褲腿子的。
趙勇軍虎著一張臉嚇唬著這群人,問:「盼姐,這幾個人怎麼處理?」
他的本意是想問蘇盼這幾個人是直接送派出所,還是先去找村長看他怎麼解決,但可能是因為他們幾個人出手太過乾脆利落,再加上虎著臉的樣子有夠嚇人?也有可能是這群已經被捆上的小混混被嚇破了膽子,不約而同將趙勇軍的話理解為要把他們全都,乃伊組特。[注1]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