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頁
朱鑒坐在太師椅里聽著忽地一笑, 「早年便聽聞文三公子身體多病, 本宮一直以為是文府的兩位公子背地裡動的手腳……難怪啊,當年明珠公主死得那麼蹊蹺, 突然暴斃先帝居然不聞不問……」
呂太醫:「殿下的意思是, 公主當年病逝背後另有隱情?」
朱鑒:「病逝?」
他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暗閣高處的黑窗底下, 緩緩道:「本宮主持修繕公主陵時, 從陵邑那兒聽得一則很有意思的傳聞。」
呂太醫思索。
朱鑒:「昔年明珠公主死後,先帝特詔為其修建陵寢, 規同帝制,是本宮父皇的主意。」
呂太醫怔然:「這……」
朱鑒看著黑窗縫隙間泄露的月色,語氣定定, 「父皇性情軟弱溫和, 這些年在前朝吃了不少虧, 以至於絳衣侯仗著舊公主府都敢騎到皇室頭上來,本宮這個做兒臣的定要替他排憂解難, 你說是不是?」
呂太醫背後發冷,沒有接話。
朱鑒回頭:「你覺得本宮不該這麼做?」
呂太醫跪著回身,磕了兩個響頭, 不安道:「侯爺畢竟是明珠公主唯一的兒子,文府將沒, 若侯爺再有個三長兩短,文氏無後……」
朱鑒原正平靜地聽著,突然打斷他,「呂清平,你在陵邑守了十幾年,主子姓朱不姓文,本宮將你從公主陵帶回來,是給你個機會讓你重新為皇室效力,你還惦記著絳衣侯府?」
呂清平骨中一寒,忙道:「下官不敢!」
朱鑒走到他面前,沉默了會兒,低聲道:「你起來吧。」
呂清平不敢。
朱鑒嘆氣,「本宮不是沒想過聯合絳衣侯府,奈何侯爺脾氣太倔,看不上二皇子府,就連親妹妹懷了身孕他都漠不關心。前朝現如今鬧得雞犬不寧,背後少不了他絳衣侯的推波助瀾,這樣無心無情之人留著只會是個禍害。」
「……殿下說得是。」
暗閣外驀地響起一聲短促的鳥鳴。
朱鑒目光爍了下,口吻懇切地問:「父皇近來咳疾愈發嚴重,總不見好,大人可有對策?」
呂清平額角滲出些冷汗,抖聲道:「皇上的咳疾,是過度勞神和天寒侵體的緣故,下官一定儘快研究出應對的方子,不讓殿下顧慮。」
「前朝多事,父皇不得安生,還請大人對太極殿多上些心。」
「是。」
朱鑒滿意地直腰,「今夜有勞呂大人來皇府一趟,大人先去吧。」
呂清平磕了個頭,戰戰兢兢地走了。
走後沒多久,暗閣的門被敲響,「殿下。」
朱鑒收起表情,陰冷地坐回太師椅上,「進來。」
隨從進來,合上門,快速地走到他身前跪下,「殿下交代的事屬下這幾天特地盯著,絳衣侯癔症確實發作了,吳國公府的羅小姐這兩天頻繁進出侯府,侯府每日都會進宮請太醫上門。」
朱鑒摩挲著拇指上的玉扳指,眯起眼睛,不明道:「文承已經告病了三四日,肅正案一拖再拖,皇上都等不及了……他究竟是什麼打算?」
隨從:「屬下愚笨,文尚書目前尚在獄中,肅正案拖延一日文府便多一分翻身的可能,這不是件好事嗎?」
朱鑒:「你以為文府落得如今的局面是文承的手筆?」
隨從想了想,輕聲問:「文府的陳夫人和二公子出事突然,侯爺對文府的敵意已是京城人人皆知,這二者難道沒關係?」
朱鑒輕蔑地笑了聲,「文府內院裡的那些腌臢事上不了台面,你要真覺得文尚書落馬是因為文承,那便正應了皇上的意願。」
「皇上的意願?」
「皇上早就受夠了朝中分權,一個個老東西占著前朝老臣的名號對皇室指手畫腳,如今西北大戰告捷,到了秋後算帳的時候,絳衣侯不過是他的一把趁手刀子而已。肅正案拖延,該急的不是絳衣侯府,而是太極殿。」
隨從悟然,緊接著想起什麼,猶豫道:「文尚書是玉妍夫人的父親,殿下可要顧及玉妍夫人?」
朱鑒眼神忽然變冷,斷聲道:「讓她在內苑好好養胎,文府的事,半個字也不許提。」
「是。」
「巴州那邊可有消息?」
「巴州路遠,至少要半個月才能有回信,請殿下稍安毋躁。」
朱鑒攥緊太師椅的扶手,用力地喃喃,「本宮怎麼能不急。」
隨從看他臉上流露出悲戚之色,連忙低下頭。
良久,朱鑒緩了過來,問:「清妃如何?」
「娘娘風寒已解,這幾天足不出宮,小殿下時常來陪她。」
朱鑒靜默了一瞬,「她待昭兒,總比我要好。」
「殿下……」
朱鑒兀自道:「小時候,母妃不愛來看我,我總覺得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拼命讀書討她歡心,無論被大皇子如何欺負都不在父皇和母妃面前提他一句,我以為只要我懂事聽話,就能做個好兒子,就能讓她更喜歡我一點。」
「可自從太子被廢,她越來越不待見我,心裡早就認定我是個無情無義的混帳……」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呂太醫:「殿下的意思是, 公主當年病逝背後另有隱情?」
朱鑒:「病逝?」
他從椅子上站起來,走到暗閣高處的黑窗底下, 緩緩道:「本宮主持修繕公主陵時, 從陵邑那兒聽得一則很有意思的傳聞。」
呂太醫思索。
朱鑒:「昔年明珠公主死後,先帝特詔為其修建陵寢, 規同帝制,是本宮父皇的主意。」
呂太醫怔然:「這……」
朱鑒看著黑窗縫隙間泄露的月色,語氣定定, 「父皇性情軟弱溫和, 這些年在前朝吃了不少虧, 以至於絳衣侯仗著舊公主府都敢騎到皇室頭上來,本宮這個做兒臣的定要替他排憂解難, 你說是不是?」
呂太醫背後發冷,沒有接話。
朱鑒回頭:「你覺得本宮不該這麼做?」
呂太醫跪著回身,磕了兩個響頭, 不安道:「侯爺畢竟是明珠公主唯一的兒子,文府將沒, 若侯爺再有個三長兩短,文氏無後……」
朱鑒原正平靜地聽著,突然打斷他,「呂清平,你在陵邑守了十幾年,主子姓朱不姓文,本宮將你從公主陵帶回來,是給你個機會讓你重新為皇室效力,你還惦記著絳衣侯府?」
呂清平骨中一寒,忙道:「下官不敢!」
朱鑒走到他面前,沉默了會兒,低聲道:「你起來吧。」
呂清平不敢。
朱鑒嘆氣,「本宮不是沒想過聯合絳衣侯府,奈何侯爺脾氣太倔,看不上二皇子府,就連親妹妹懷了身孕他都漠不關心。前朝現如今鬧得雞犬不寧,背後少不了他絳衣侯的推波助瀾,這樣無心無情之人留著只會是個禍害。」
「……殿下說得是。」
暗閣外驀地響起一聲短促的鳥鳴。
朱鑒目光爍了下,口吻懇切地問:「父皇近來咳疾愈發嚴重,總不見好,大人可有對策?」
呂清平額角滲出些冷汗,抖聲道:「皇上的咳疾,是過度勞神和天寒侵體的緣故,下官一定儘快研究出應對的方子,不讓殿下顧慮。」
「前朝多事,父皇不得安生,還請大人對太極殿多上些心。」
「是。」
朱鑒滿意地直腰,「今夜有勞呂大人來皇府一趟,大人先去吧。」
呂清平磕了個頭,戰戰兢兢地走了。
走後沒多久,暗閣的門被敲響,「殿下。」
朱鑒收起表情,陰冷地坐回太師椅上,「進來。」
隨從進來,合上門,快速地走到他身前跪下,「殿下交代的事屬下這幾天特地盯著,絳衣侯癔症確實發作了,吳國公府的羅小姐這兩天頻繁進出侯府,侯府每日都會進宮請太醫上門。」
朱鑒摩挲著拇指上的玉扳指,眯起眼睛,不明道:「文承已經告病了三四日,肅正案一拖再拖,皇上都等不及了……他究竟是什麼打算?」
隨從:「屬下愚笨,文尚書目前尚在獄中,肅正案拖延一日文府便多一分翻身的可能,這不是件好事嗎?」
朱鑒:「你以為文府落得如今的局面是文承的手筆?」
隨從想了想,輕聲問:「文府的陳夫人和二公子出事突然,侯爺對文府的敵意已是京城人人皆知,這二者難道沒關係?」
朱鑒輕蔑地笑了聲,「文府內院裡的那些腌臢事上不了台面,你要真覺得文尚書落馬是因為文承,那便正應了皇上的意願。」
「皇上的意願?」
「皇上早就受夠了朝中分權,一個個老東西占著前朝老臣的名號對皇室指手畫腳,如今西北大戰告捷,到了秋後算帳的時候,絳衣侯不過是他的一把趁手刀子而已。肅正案拖延,該急的不是絳衣侯府,而是太極殿。」
隨從悟然,緊接著想起什麼,猶豫道:「文尚書是玉妍夫人的父親,殿下可要顧及玉妍夫人?」
朱鑒眼神忽然變冷,斷聲道:「讓她在內苑好好養胎,文府的事,半個字也不許提。」
「是。」
「巴州那邊可有消息?」
「巴州路遠,至少要半個月才能有回信,請殿下稍安毋躁。」
朱鑒攥緊太師椅的扶手,用力地喃喃,「本宮怎麼能不急。」
隨從看他臉上流露出悲戚之色,連忙低下頭。
良久,朱鑒緩了過來,問:「清妃如何?」
「娘娘風寒已解,這幾天足不出宮,小殿下時常來陪她。」
朱鑒靜默了一瞬,「她待昭兒,總比我要好。」
「殿下……」
朱鑒兀自道:「小時候,母妃不愛來看我,我總覺得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拼命讀書討她歡心,無論被大皇子如何欺負都不在父皇和母妃面前提他一句,我以為只要我懂事聽話,就能做個好兒子,就能讓她更喜歡我一點。」
「可自從太子被廢,她越來越不待見我,心裡早就認定我是個無情無義的混帳……」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