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真的?」張曉茉他們立時就要蹦起來。

  「太好了!太好了!」

  「專家回復我們了!快快快!朱教授他們呢?趕緊找個教室開會!」

  「我這就去!」

  鍾斯年的回信得到了充分的重視,實驗基地臨時開了一個全員會議。

  所有師生,甚至學校聘請負責實驗田地雜活的工人們也都一塊兒,在會議室里挨個對問題進行學習。

  會議足足開了三個半小時。

  饒是如此,還有學生覺得沒夠:「那我們的辣椒數據是不是可以採集了?」

  「西瓜的甜度測試,我們是按照原方法,還是現在去採購穆專家說的那個測試劑?」

  朱教授伸手往講台下按了按:「我們非常感激專家們的回覆和指導,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知道,專家們對於科研的態度是極其認真的。」

  「我們匯報上去的每一項進展和數據、疑難問題,他們都進行了解決。」

  「雖然專家在信件中歡迎我們繼續去信溝通,但是我們也要知足和感恩,要節省專家的時間,只有在自我嘗試之後,依舊得不到方向的問題,才可以繼續詢問。」

  「至於其他的問題,諸如辣椒是否採收,甜度測試用哪種方法,最好都是你們自己親自試驗。」

  朱教授循循善誘道:「科研最重要的就是獨立思考的能力,我們需要做的是珍惜專家的指導,而不是依賴。」

  底下的學生紅了臉,但很快,都齊刷刷點頭:「我們知道了,朱教授。」

  科研路上,每一個人都是辛苦而孤獨的。

  喬玉看著他們,由衷地佩服。

  第868章 喬玉第一次「作弊」

  暑假即將結束,喬玉在農大的插班生學習也進入到了尾聲。

  近兩個月的時間裡,喬玉跟著朱教授的團隊見證了許許多多糧食科研實驗路上的經歷。

  有些實驗結果振奮人心,遠超過當代人們的認知。

  能長到五十斤以上的西瓜。

  一棵盆栽就能結果兩百個以上的辣椒。

  還有像寶石一樣色彩絢爛的玉米……

  每一種說出去都像是不打草稿的吹牛。

  但只有喬玉知道,這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她第一次不是去了現代,才感受到科學的發展。

  她第一次站在自己家鄉的土地上,在自己家鄉所屬的年代,感受到了科學的力量。

  糧食的畝產從三四百斤變成七八百斤,再到一千多斤……

  一畝地的糧食從養不活一個成年人,要可以夠一家子人一年的嚼用。

  那些改變和進步,都是因為有鄧老和朱教授他們這樣的人,日復一日在浩瀚而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里,孤獨地朝著不知道是否正確的方向嘗試。

  而他們的每一次嘗試,都是未來的希望。

  所有的失敗,他們默然獨享。

  而唯一的成功,就會成為點亮萬千百姓的燈火。

  離別前,喬玉已經無法言說自己心中的敬佩和感動。

  思前想後,喬玉還是提筆寫下了一封信。

  她將她每次去現代所了解到的農業知識,儘可能地以當代人能夠接受的程度表述出來。

  她不是專家,但她見過現代許許多多的東西。

  好幾個晚上,喬玉一邊寫,一邊在心裡默念。

  原諒她吧。

  原諒她在看到這麼多科研人員日以繼夜,沒有假期,也不知道前行的方向是否正確,卻依然以血肉之軀,跟時間賽跑,為百姓賽跑時……做不到無動於衷。

  喬玉第一次對時間「作弊」了。

  她把自己能夠了解到的信息,都寫了下來。

  在跟朱教授和張曉茉他們告別之後,喬玉回到了楓橋鎮,但一夜之後,她又悄悄重返省城。

  那一夜裡,她去現代,找了一家列印店,請店老闆用店裡最普通的紙張,將她所寫的內容都輸入電腦,列印出來。

  而後,悄悄變成了一封只有信封,卻沒有寄件地址和寄件人的無名信。

  信上唯一的字樣,是喬玉從報紙上剪下來的農大的地址。

  這封信被喬玉放在了沒有攝像頭監控的門衛室。

  這是她做的最大膽的事了。

  她也不知道她的信會不會到朱教授他們手裡,也不知道這封信里的內容,會不會對朱教授他們的研究有所幫助。

  她只知道,如果不這麼做,她問心有愧。

  ……

  再次離開省城之後,喬玉又開始變得忙碌起來。

  青楊已經收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

  復讀一年的青楊穩穩妥妥地進了心儀的大學,喬玉悄悄問他:「那天跟你合照的那個女生,考去哪裡了啊?」

  她問得小心翼翼。

  有點關心,又怕戳破了少年人美好的曖昧。

  但青楊卻回答得大大方方:「她也考到滬市了,她去了外國語大學,距離我學校不遠。」

  喬玉樂呵呵的:「那挺好啊,在外地還能有個熟悉的同學。」

  青楊嘿嘿傻笑。

  唯有餘小姨,又陷入了焦慮。

  之前青楊去縣城上學,余小姨就提前好久開始準備了。

  送青楊去上學後還不放心,隔三差五就要去縣裡看看。

  現在好了,直接出省了,去到那麼遠的地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