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只是李思情卻沒有料到段瑩是存著殺她的心思,在她雙手扶住段瑩的瞬間,一把刀已刺入了她的心口!
李思情不可置信的看著段瑩:「你……」
既已出手,段瑩就沒打算給她留一線生路,用力轉了下刀柄,將她心臟絞碎,很快李思情就倒在了一片血泊里。
第128章 邀月
這是段瑩頭一回殺人, 但她比自己想像的要鎮定許多,她趕緊脫下身上繁重的宮服,露出裡面尋常宮人的宮裝, 又將貴重的頭面卸下,擦乾淨手上的血, 從後門逃走了。
佛前祈福的時間本就難定, 加之這等場合又沒人敢隨意進門打斷, 故而等外面宮人發覺裡頭的不對時, 已是半日之後了。他們發現長公主已咽氣許久, 身子都開始僵硬了,急忙將人帶回宮裡,有先行的快馬回稟陛下。
西涼陛下得知此事後先是龍顏大怒, 而後是悲聲慟哭, 安排好李思情的後事,便派出親衛去追,發誓一定會將段瑩抓回來, 給自己的妹妹陪葬!
而這廂段瑩因著帶了充足的金銀,一路不停的更換馬車, 儘量匿去行跡。十多日後她便出了西涼境,又過了幾日她終于越過荒涼的大漠,逃回了大周。
只是段瑩並不敢直接回段家,她既是被送去和親的公主, 那麼直到死, 也不能再回母國,何況她還是殺了李思情逃回來的, 不管大周還是西涼定然都不會放過她。
事情也果然如段瑩所料的一般,回京的一路上, 處處她都能看到自己的海捕文書,她明白一定是西涼陛下大發雷霆,找大周皇帝興師問罪了。而段府此時也必然是被嚴密監視著的,她若回去,保准第一時間就被抓住。
客棧她不敢住,親人也不敢投靠,最後她跑到離汴京很近的一個鎮子裡,囤了一些糧食,躲進了一個山洞裡。打算就這麼先熬過一段時日,等那些海捕文書撤掉了,她再嘗試與爹娘暗中聯絡。
西涼的追兵都是訓練有素的,雖被段瑩一路的刻意誤導耽擱了些時日,卻還是順利追到了她藏身的山頭。他們開始沒日沒夜的滿山搜尋,在找了三日之後,這位現皇后倒是沒找到,卻找到了先皇后在大周的墓碑!
親信立即飛鴿傳書給西涼陛下,稟報此事,西涼陛下痛心之餘竟也有了一絲安慰,開始猜想是誰為先皇后立的這個碑。
先皇后是西涼人,到了大周可謂舉目無親,生下孩子後也只有母子相依為命。想到這裡,陛下便認定,為先皇后立碑的一定是她的兒子,也就是自己那個未曾謀過面的二兒子,西涼的二皇子!
他的四個兒子裡,一個未曾謀面,兩個呆傻不能委以重任,大皇子倒是個可堪重用的,然而只願帶兵打仗,對政事卻無半點興趣。堪為良將,卻不是太子之選。
是以這些年來他一直拖著未立太子,如今二皇子有了下落,他自是喜不自勝,感謝上蒼對他的憐憫。
於是西涼陛下下令,讓親衛們務必守住那座墓碑,等過幾日清明之時,二皇子必會來祭奠他的母后,到時便將人全須全尾的給他帶回西涼!
至於那個和親公主,他也下令即便掘地三尺也要給找出來,且不必帶回西涼了,直接就地處決即可。
又找了四日後,西涼陛下的親衛終於找到了段瑩藏身的那個洞穴,在段瑩的苦苦哀求聲中,冰冷的長劍划過她的脖頸,將她的頭顱斬下。
*
清明時節,夏徜第一次正式來祭拜自己的生母,卻在叩完三個頭後,遭人從身後偷襲,被一掌擊昏了過去。
等夏徜醒來時,他發現自己被反綁著雙手不能動,本以為自己是遇到了山賊強盜,結果沒多會兒就有人進來問他渴不渴,餓不餓,甚至還給他掖了掖身上的薄毯,怕他著涼。
他發現這人除了不能給他鬆綁外,說話極為恭敬,便探問:「你們是何人,要帶我去何處?」
「二殿下,此事說來話長,小人出此下策也是實屬無奈。前幾日為了將您從周朝邊境帶出來,不得已給您灌了幾日迷藥,可是藥三分毒,如今既已入了西涼境內,小的便不需再給您灌迷藥了,您躺上幾日,很快就到了。」
後面的話夏徜沒聽太仔細,但他抓住了兩個字眼「二殿下」和「入了西涼境內」,他滿目憤怒的看著這人:「你叫我什麼?為什麼要綁我來西涼?!」
「二皇子殿下,您既然知道生母是何人,想必也知道自己的身世吧?您的母親曾是西涼的皇后,您是我們西涼的二皇子殿下。這麼些年來陛下從未放棄過尋找您,如今總算將您給找回來了。」說著,那人竟還語調哽咽,喜極而泣。
夏徜的心底一片悲涼,其實從他知道自己身世的那一日起,他就猜到會有這一天的到來,只是沒有想到這一日來得竟如此快,他甚至來不及與家人還有阿蒔道一句別。
早知分離來的這樣快,且這一別就可能此生再難相見,他就不該任性的一直避著阿蒔……
他心裡生出無盡的懊悔,對於即將見到自己的生父這件事,一點期待也沒有,甚至是厭惡至極!
……
這些日子因為和親公主殺害西涼長公主後逃跑一事,西涼使臣每日都要到崇安帝面前討說法。
崇安帝下令各州縣都貼出了海捕文書,誓要找出和親公主來給西涼一個交待。然而這麼多日過去了,根本連個人影都沒找著,崇安帝不免覺得愧疚,於是又是金銀財帛,又是派出重臣趕赴西涼送去他的親筆致歉函,各種補救法子都用了一個遍,就差親自跑到西涼去給西涼皇帝當面賠罪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李思情不可置信的看著段瑩:「你……」
既已出手,段瑩就沒打算給她留一線生路,用力轉了下刀柄,將她心臟絞碎,很快李思情就倒在了一片血泊里。
第128章 邀月
這是段瑩頭一回殺人, 但她比自己想像的要鎮定許多,她趕緊脫下身上繁重的宮服,露出裡面尋常宮人的宮裝, 又將貴重的頭面卸下,擦乾淨手上的血, 從後門逃走了。
佛前祈福的時間本就難定, 加之這等場合又沒人敢隨意進門打斷, 故而等外面宮人發覺裡頭的不對時, 已是半日之後了。他們發現長公主已咽氣許久, 身子都開始僵硬了,急忙將人帶回宮裡,有先行的快馬回稟陛下。
西涼陛下得知此事後先是龍顏大怒, 而後是悲聲慟哭, 安排好李思情的後事,便派出親衛去追,發誓一定會將段瑩抓回來, 給自己的妹妹陪葬!
而這廂段瑩因著帶了充足的金銀,一路不停的更換馬車, 儘量匿去行跡。十多日後她便出了西涼境,又過了幾日她終于越過荒涼的大漠,逃回了大周。
只是段瑩並不敢直接回段家,她既是被送去和親的公主, 那麼直到死, 也不能再回母國,何況她還是殺了李思情逃回來的, 不管大周還是西涼定然都不會放過她。
事情也果然如段瑩所料的一般,回京的一路上, 處處她都能看到自己的海捕文書,她明白一定是西涼陛下大發雷霆,找大周皇帝興師問罪了。而段府此時也必然是被嚴密監視著的,她若回去,保准第一時間就被抓住。
客棧她不敢住,親人也不敢投靠,最後她跑到離汴京很近的一個鎮子裡,囤了一些糧食,躲進了一個山洞裡。打算就這麼先熬過一段時日,等那些海捕文書撤掉了,她再嘗試與爹娘暗中聯絡。
西涼的追兵都是訓練有素的,雖被段瑩一路的刻意誤導耽擱了些時日,卻還是順利追到了她藏身的山頭。他們開始沒日沒夜的滿山搜尋,在找了三日之後,這位現皇后倒是沒找到,卻找到了先皇后在大周的墓碑!
親信立即飛鴿傳書給西涼陛下,稟報此事,西涼陛下痛心之餘竟也有了一絲安慰,開始猜想是誰為先皇后立的這個碑。
先皇后是西涼人,到了大周可謂舉目無親,生下孩子後也只有母子相依為命。想到這裡,陛下便認定,為先皇后立碑的一定是她的兒子,也就是自己那個未曾謀過面的二兒子,西涼的二皇子!
他的四個兒子裡,一個未曾謀面,兩個呆傻不能委以重任,大皇子倒是個可堪重用的,然而只願帶兵打仗,對政事卻無半點興趣。堪為良將,卻不是太子之選。
是以這些年來他一直拖著未立太子,如今二皇子有了下落,他自是喜不自勝,感謝上蒼對他的憐憫。
於是西涼陛下下令,讓親衛們務必守住那座墓碑,等過幾日清明之時,二皇子必會來祭奠他的母后,到時便將人全須全尾的給他帶回西涼!
至於那個和親公主,他也下令即便掘地三尺也要給找出來,且不必帶回西涼了,直接就地處決即可。
又找了四日後,西涼陛下的親衛終於找到了段瑩藏身的那個洞穴,在段瑩的苦苦哀求聲中,冰冷的長劍划過她的脖頸,將她的頭顱斬下。
*
清明時節,夏徜第一次正式來祭拜自己的生母,卻在叩完三個頭後,遭人從身後偷襲,被一掌擊昏了過去。
等夏徜醒來時,他發現自己被反綁著雙手不能動,本以為自己是遇到了山賊強盜,結果沒多會兒就有人進來問他渴不渴,餓不餓,甚至還給他掖了掖身上的薄毯,怕他著涼。
他發現這人除了不能給他鬆綁外,說話極為恭敬,便探問:「你們是何人,要帶我去何處?」
「二殿下,此事說來話長,小人出此下策也是實屬無奈。前幾日為了將您從周朝邊境帶出來,不得已給您灌了幾日迷藥,可是藥三分毒,如今既已入了西涼境內,小的便不需再給您灌迷藥了,您躺上幾日,很快就到了。」
後面的話夏徜沒聽太仔細,但他抓住了兩個字眼「二殿下」和「入了西涼境內」,他滿目憤怒的看著這人:「你叫我什麼?為什麼要綁我來西涼?!」
「二皇子殿下,您既然知道生母是何人,想必也知道自己的身世吧?您的母親曾是西涼的皇后,您是我們西涼的二皇子殿下。這麼些年來陛下從未放棄過尋找您,如今總算將您給找回來了。」說著,那人竟還語調哽咽,喜極而泣。
夏徜的心底一片悲涼,其實從他知道自己身世的那一日起,他就猜到會有這一天的到來,只是沒有想到這一日來得竟如此快,他甚至來不及與家人還有阿蒔道一句別。
早知分離來的這樣快,且這一別就可能此生再難相見,他就不該任性的一直避著阿蒔……
他心裡生出無盡的懊悔,對於即將見到自己的生父這件事,一點期待也沒有,甚至是厭惡至極!
……
這些日子因為和親公主殺害西涼長公主後逃跑一事,西涼使臣每日都要到崇安帝面前討說法。
崇安帝下令各州縣都貼出了海捕文書,誓要找出和親公主來給西涼一個交待。然而這麼多日過去了,根本連個人影都沒找著,崇安帝不免覺得愧疚,於是又是金銀財帛,又是派出重臣趕赴西涼送去他的親筆致歉函,各種補救法子都用了一個遍,就差親自跑到西涼去給西涼皇帝當面賠罪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