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自己的兩個小姨。而她們現在竟然都死了。如果安小寒的骨灰真的還被安置在某個殯儀館的話,那她和骨灰同樣被寄存在川江殯儀館裡的「小姨」竟是殊途同歸,從某種層面上來說,她們兩個也算是有個伴,並不孤單。
她這樣想著,悽慘又欣慰的複雜情緒猶如一股冷泉湧入心中,由起初的淺淺水流驟然加深。
她雙手合十,默默地為自己的兩個小姨祈禱。
他們沒有在泗諳過夜,還是決定先回到奉蘭縣城,兩個人順著公路走了一陣,上了一輛停在他們身邊攬客的中巴車。中巴車裡已經坐了不少乘客,只有最後一排還有座位。於孝文拉著齊安雅一起坐下。於孝文問了買票的,因為不是直達,中途還有停靠,所以車到奉蘭縣城得要差不多兩個小時的時間。
坐在他們旁邊的是一看就是大學生模樣的幾個年輕人。途中略有顛簸的時候,一個女孩子不小心碰了齊安雅的肩膀一下,她趕緊道歉,「姐姐,對不起啊。」
齊安雅微笑著搖搖頭,說:「沒關係。」
女孩子看看她,再看看於孝文,問:「你們也是來這邊旅遊的?來了多久了?」
齊安雅點點頭,說:「我們也是昨天剛來。」
女孩子熱情地說:「聽你的口音不像是這邊的。你們來這裡多久了?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推薦嗎?」
於孝文接話:「我們剛來,還沒怎麼玩呢。」
女孩子點點頭,有點失望地說:「有點後悔來這邊了,找了好幾天了,也沒有什麼值得拍的。」
看到齊安雅望過來的有點好奇的眼神,她說:「我們是做短視頻的。」她的眼睛笑得彎起來,「旅遊博主。」
這時坐在前面的一個本地大哥轉過身來說,「我們這裡的風景還不好啊,那你要拍什麼樣的風景?」
「我們也不僅僅是只做旅遊記錄和推薦,有趣的地方,有意思的人和事,我們都拍的。」女孩子旁邊的一個男孩說。
大哥繼續說:「那你們去真夜村嘍,那裡風景好,人也少,沒多少人去的。」
「那裡有什麼值得拍的嗎?」
「好人好事,你們拍不拍?」
「什麼好人好事?」
「有個城裡來的女老師,好多年了,一直在教村裡的孩子們。期間也有別的來支教的老師,可他們都是來了又走了,就這個老師一直留在這裡,有二十年了吧。她平常自己種菜,養雞,還把雞蛋帶到集市上去賣,賣了錢就在鎮上給孩子們買文具買書帶回學校。」
「這是真事?」女孩子追問。
「當然是真事,我姐的女兒就是她的學生,今年都考上大專了。」
「那具體地址您給我們說一下。真夜村,那兩個字怎麼寫?是葉子的葉嗎?」
「真假的真,夜晚的夜。」大哥往窗戶外面望了一眼,「你們如果要去的話,在下一個鎮子就下車。然後在鎮上找司機帶你們去,不過就是想要進村還得自己走一段山路,那地方挺偏的。」
男孩女孩和身邊的另一個同伴互相看了看,然後小聲商量著。大哥像是來了講述的興致,他繼續說:「以前那裡的條件更苦,現在政府已經幫著修了路,還翻新了校舍,那個學校很小,就一間教室,以前就是個窩棚,可江老師還是在那裡一住就是那麼多年。」大哥搖頭感嘆著,「不容易。那確實是個好人。」
齊安雅問:「姜老師?你說她是城裡來的女老師?來了二十年了?」
大哥點點頭,「是啊。」
剛才跟大哥搭過話的那個男孩在手機上搜索了一陣,然後舉著手機問大哥:「是不是這個?」
於孝文湊過去一看,手機上是一個新聞的網頁,「女教師獨自堅守山中校舍二十載」。
男孩上下劃著名看了一下,然後說,「怎麼沒有老師的照片,只有一間舊屋子。」
「江老師很低調的,每次有人去採訪她,她都婉拒,說的最多的就是學校校舍和學生的事。她幫著好幾個女孩子找到了願意資助她們上學的人。」大哥指著新聞里的照片說,「她吃住都在那間屋子裡,那也是教室。」
一種異樣的感覺爬上了齊安雅的心頭,姜老師,二十年,她在心裡想。她轉過頭去,望著於孝文。於孝文好像也有同感。他們兩個心事重重的對視。
他們身邊,三個年輕人已經商量好了到了下一個鎮子就下車。於孝文用眼神試探齊安雅的意思。思考片刻後,她衝著他點了點頭。
車停了,他們跟著三個年輕人下了車,他們要去真夜村。
第74章 .
說是小鎮,其實也就是一條有著飯館,小賣店和汽修店的小街而已。車上的大哥說,到了鎮上可以找司機帶他們去真夜村,他們五個人並沒有在街上看到像是在等客的司機,於是兩個男孩去了街邊的一家維修電器的小鋪子裡打聽。
於孝文陪著齊安雅和那個女孩在門口等,齊安雅細細地打量這條小街,他們旁邊的小鋪門口亂七八糟地堆了好幾個出故障的電器,它們都帶著委屈的表情,像是剛剛打過架,現在在派出所等待錄口供的醉漢。
日光很盛,照得她有點暈,街對面,一個看起來十二三歲的女孩子正坐在一個小板凳上,趴在一個圍棋棋盤搭成的小桌上寫作業。她的身邊塵土飛揚,汽修店發出巨大的令人煩躁的噪音,可女孩絲毫沒有分神,她握著筆奮力書寫的樣子讓齊安雅很好奇,她忍不住走過去,站在她的背後看了一眼,她正在抄寫一篇古文,她的字跡很工整,本子卷面很乾淨。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這樣想著,悽慘又欣慰的複雜情緒猶如一股冷泉湧入心中,由起初的淺淺水流驟然加深。
她雙手合十,默默地為自己的兩個小姨祈禱。
他們沒有在泗諳過夜,還是決定先回到奉蘭縣城,兩個人順著公路走了一陣,上了一輛停在他們身邊攬客的中巴車。中巴車裡已經坐了不少乘客,只有最後一排還有座位。於孝文拉著齊安雅一起坐下。於孝文問了買票的,因為不是直達,中途還有停靠,所以車到奉蘭縣城得要差不多兩個小時的時間。
坐在他們旁邊的是一看就是大學生模樣的幾個年輕人。途中略有顛簸的時候,一個女孩子不小心碰了齊安雅的肩膀一下,她趕緊道歉,「姐姐,對不起啊。」
齊安雅微笑著搖搖頭,說:「沒關係。」
女孩子看看她,再看看於孝文,問:「你們也是來這邊旅遊的?來了多久了?」
齊安雅點點頭,說:「我們也是昨天剛來。」
女孩子熱情地說:「聽你的口音不像是這邊的。你們來這裡多久了?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推薦嗎?」
於孝文接話:「我們剛來,還沒怎麼玩呢。」
女孩子點點頭,有點失望地說:「有點後悔來這邊了,找了好幾天了,也沒有什麼值得拍的。」
看到齊安雅望過來的有點好奇的眼神,她說:「我們是做短視頻的。」她的眼睛笑得彎起來,「旅遊博主。」
這時坐在前面的一個本地大哥轉過身來說,「我們這裡的風景還不好啊,那你要拍什麼樣的風景?」
「我們也不僅僅是只做旅遊記錄和推薦,有趣的地方,有意思的人和事,我們都拍的。」女孩子旁邊的一個男孩說。
大哥繼續說:「那你們去真夜村嘍,那裡風景好,人也少,沒多少人去的。」
「那裡有什麼值得拍的嗎?」
「好人好事,你們拍不拍?」
「什麼好人好事?」
「有個城裡來的女老師,好多年了,一直在教村裡的孩子們。期間也有別的來支教的老師,可他們都是來了又走了,就這個老師一直留在這裡,有二十年了吧。她平常自己種菜,養雞,還把雞蛋帶到集市上去賣,賣了錢就在鎮上給孩子們買文具買書帶回學校。」
「這是真事?」女孩子追問。
「當然是真事,我姐的女兒就是她的學生,今年都考上大專了。」
「那具體地址您給我們說一下。真夜村,那兩個字怎麼寫?是葉子的葉嗎?」
「真假的真,夜晚的夜。」大哥往窗戶外面望了一眼,「你們如果要去的話,在下一個鎮子就下車。然後在鎮上找司機帶你們去,不過就是想要進村還得自己走一段山路,那地方挺偏的。」
男孩女孩和身邊的另一個同伴互相看了看,然後小聲商量著。大哥像是來了講述的興致,他繼續說:「以前那裡的條件更苦,現在政府已經幫著修了路,還翻新了校舍,那個學校很小,就一間教室,以前就是個窩棚,可江老師還是在那裡一住就是那麼多年。」大哥搖頭感嘆著,「不容易。那確實是個好人。」
齊安雅問:「姜老師?你說她是城裡來的女老師?來了二十年了?」
大哥點點頭,「是啊。」
剛才跟大哥搭過話的那個男孩在手機上搜索了一陣,然後舉著手機問大哥:「是不是這個?」
於孝文湊過去一看,手機上是一個新聞的網頁,「女教師獨自堅守山中校舍二十載」。
男孩上下劃著名看了一下,然後說,「怎麼沒有老師的照片,只有一間舊屋子。」
「江老師很低調的,每次有人去採訪她,她都婉拒,說的最多的就是學校校舍和學生的事。她幫著好幾個女孩子找到了願意資助她們上學的人。」大哥指著新聞里的照片說,「她吃住都在那間屋子裡,那也是教室。」
一種異樣的感覺爬上了齊安雅的心頭,姜老師,二十年,她在心裡想。她轉過頭去,望著於孝文。於孝文好像也有同感。他們兩個心事重重的對視。
他們身邊,三個年輕人已經商量好了到了下一個鎮子就下車。於孝文用眼神試探齊安雅的意思。思考片刻後,她衝著他點了點頭。
車停了,他們跟著三個年輕人下了車,他們要去真夜村。
第74章 .
說是小鎮,其實也就是一條有著飯館,小賣店和汽修店的小街而已。車上的大哥說,到了鎮上可以找司機帶他們去真夜村,他們五個人並沒有在街上看到像是在等客的司機,於是兩個男孩去了街邊的一家維修電器的小鋪子裡打聽。
於孝文陪著齊安雅和那個女孩在門口等,齊安雅細細地打量這條小街,他們旁邊的小鋪門口亂七八糟地堆了好幾個出故障的電器,它們都帶著委屈的表情,像是剛剛打過架,現在在派出所等待錄口供的醉漢。
日光很盛,照得她有點暈,街對面,一個看起來十二三歲的女孩子正坐在一個小板凳上,趴在一個圍棋棋盤搭成的小桌上寫作業。她的身邊塵土飛揚,汽修店發出巨大的令人煩躁的噪音,可女孩絲毫沒有分神,她握著筆奮力書寫的樣子讓齊安雅很好奇,她忍不住走過去,站在她的背後看了一眼,她正在抄寫一篇古文,她的字跡很工整,本子卷面很乾淨。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