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書房裡,僅有帝王母子獨處。

  秦太后看著充滿王者氣息的兒子,這些年的淬鏈,若不特別收斂,帝王威儀盡現,她想了想,「皇上對那孟家三姑娘是不是有特別的打算?」

  「母后多心了。」傅言欽面不改色的撒謊。

  「就算母后多心吧,皇上要記得她只是庶女,要封個昭儀、美人什麼的,哀家都隨皇帝,可再高的,她身分擺在那裡,皇帝心裡得清楚。」這是醜話說在前頭。

  傅言欽看著秦太后,「兒臣目前對她倒沒有母后所想的那種心思。」

  「哦?」她的確意外,這孩子天生冷情,雖然國事繁忙,但與他同年紀的皇族子弟成親的、有孩子的都不少,就算幾個沒成親,屋裡也有幾房妾室或通房丫頭,她先前也有為他安排伺候的宮女,但他連碰也沒碰一下,只說習武健身與處理國事占住他太多心神,他直言無暇也沒興趣。

  但此時為了一個做點心而小有名氣的世家庶女開口拜託她,現在卻說沒那心思?

  當時,他以愛吃點心一事圓過了,但她剛派人去查問過,從孟樂雅進宮後,皇帝就開恩讓她可以到負責秀女膳食的廚房去練手藝,而且借的還是她這太后的名義,說她嗜吃點心,對孟樂雅惜才,不樂見其因選秀而荒廢手藝,特開此例,若有任何食材所需,必滿足之。

  不過孟樂雅至今仍不清楚進宮前後發生在她身上的事,這才讓她這當母后的更為上心,繼而前來詢問。

  他們母子感情還算親近,因而,她也沒向皇帝隱瞞她讓人去查的這些事,說清楚後,她便要一個解釋。「既然皇帝對孟三姑娘沒有那種想法,為何要做得這麼隱晦?」

  傅言欽沉默一會兒才出聲,「母后一定不曾忘記七年前的事吧。」

  秦太后一愣,詫異的看著他,「母后如何能忘?每每想起便是餘悸猶存,幸好當時右相尋到了皇帝。」也是因這件事,孟家要多一位閨女入宮,她也點頭。

  當年幼帝外出失蹤,茲事體大,知情的只有她這母后、攝政王及幾位要臣,宮內外都封鎖消息,直至幾日後尋回皇上,也是私下獎勵右相府。

  當年失蹤的前因後果,因事涉攝政王,當時傅言欽又不夠強大,只能含糊交代,說是一離宮就遭人追殺,為求生不得不將身上華服與一乞兒交換,後來在大街上,看到右相府徽記的馬車,才攔車現身,輾轉回到宮中。

  「其實當年的真相,兒臣隱瞞了部分。」

  傅言欽將真實情況描述,增加的就是孟樂雅的那一段,但他仍隱瞞一句關鍵的娶妻之諾,向母后解釋當初隱瞞的緣由。

  「當時皇叔攬政,右相亦是權臣,由他找回兒臣,皇叔再憤怒,也不敢動他絲毫,但孟三隻是個小姑娘,還是庶出,那時皇叔的手下查到我與乞兒換裝一事後,京城內外不知死了多少無辜乞兒,亂葬崗全是染血屍身,若讓皇叔知道是她一個小姑娘把我弄乾淨,帶我上了相府馬車,逃離那些殺手的眼睛,母后認為以他的冷血殘暴會饒了她?」

  不會!連至親都會設陷殘殺之人,又怎會在乎一個小姑娘的性命!更甭提是因為這個小姑娘的善心壞了他的大局,擋了他的帝王路,虐殺都會!

  室內陷入一陣靜默,秦太后的腦海浮現孟樂雅彈琴時的模樣,此時再想到她,覺得差強人意的琴藝也變得可愛,那相貌極佳的少女竟然是皇帝的救命恩人。

  「那三塊甜糕充了飢也暖了兒臣的心,自此,兒臣才愛上點心,多次曾想過要御膳房或姚光去宮外找些相似的糕點,但怎麼吃都沒有她做的好吃。」傅言欽直視著秦太后,「兒臣向母后坦白,她的那一道點心,兒臣的確饞了七年多。」

  秦太后想想這些事,頓時明白,「所以,當選秀名單送上來時,沒有她,皇帝才動了念?」

  他微微一笑,「是,兒臣是想再吃她做的點心,然而,進宮為秀女並不一定得成為兒臣的枕邊人,只是讓她有入宮的機會,也許成為女官,也是給她一個恩典,算是報答她當年的恩情。」

  秦太后明白的點點頭,心裡也鬆了口氣,「只是,哀家有疑惑,既然心心念念她的點心多年,為何她進宮一個多月,也沒差她做點心送給皇帝吃?」

  他搖搖頭,「她已因母后成為特例,若是兒臣再公然讓她做點心給朕吃,母后認為孟三姑娘在宮中的日子還能像現在這樣自由嗎?不說別人,就連佳音表妹也只能暗地裡托人送吃食給朕不是?」沒說的是,暗地裡,他可偷偷品嘗不少點心了。

  秦太后擰眉,也是,秦佳音對後位勢在必得,生得明艷,看似識禮卻個性驕縱,若知道孟三姑娘入了皇帝的眼,私下肯定會找她碴,甚至聯合其他秀女孤立。

  秦家雖是她的娘家,但近年來,秦家結黨營私,野心漸大,她看在眼裡已生反感,並不樂見未來的皇后出自娘家。

  見她沉默,傅言欽又道:「母后,兒臣讓孟三姑娘進宮,是知道她對點心的執著與熱愛,宮裡收藏不少點心書籍,兒臣特意讓人抄寫幾本放在廚房,讓她自由取閱,她最近也搗鼓著那些秘方,做得很快樂。」

  這些都是姚光跟他說的,若是可能,他也想親眼去看看,想到這裡,他嘴角揚起一道笑意,「兒臣希望她在宮裡的日子快樂便好,過多的關注只會害了她,畢竟,同是右相所出的兩個姊姊,與她並無太多姊妹親情。」關於孟樂雅的事,他前後派人探查不少,知她甚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