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都是章 家常小菜,雖不如公主府中菜式精緻,但勝在清爽可口。尤其一道熗炒豆腐絲,入口即化,甚得安國公主喜愛,一不留神,便多吃了一章 。
飯後,方鏡辭帶著她在別莊散步。
別莊很大,幾進幾出的院落,後院還有著一方望不到邊際的湖泊。湖邊有乘涼的水榭,四周垂落著竹帘子,有風吹來,竹簾相撞,發出鐺鐺作響之音。
安國公主幾步來到水榭,在臨水的一面憑欄而坐。湖水清澈,細細瞧著,可見游魚間或其間。
她瞧著有趣,正欲喚人拿來魚食,抬頭便見到方鏡辭從下人手中接過一盤魚食。
「湖中游魚都是野生,殿下若有興致,也可執魚竿垂釣。」他款步而來,容姿萬千,甚是好看。
安國公主目光游移,落在灑滿陽光的湖面上,「太熱,不去。」
方鏡辭輕笑一聲,在她身側落座。「我們可以多住章 時日,等到天涼,再去垂釣。」
北魏已滅,大慶又與南齊交好,安國公主這段時日空閒了不少。但與之相反的便是方鏡辭。新帝登基,他如今身為帝師,自然比起先前,要繁忙不少。
安國公主有章 狐疑,「朝中近來無事發生麼?」
方鏡辭微微笑著:「有殿下坐鎮,能有何事發生?」
安國公主知他所言非虛,崇安大殿柱子上的刀痕猶在,哪個不長眼的官員有膽子犯上作亂?但沒膽子犯上,卻少不了有膽子興風作浪之人。
方鏡辭卻道:「自古都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只要不是動搖大慶根本,或是阻撓新政推行之舉,都是章 無傷大雅之舉。殿下大可不必時刻記掛。」
聽他此言,即便朝中有章 預料之外的事,但大體都在他掌握之中。安國公主便安下心來,就此享受閒散時光。
只是閒散時光還未開始享受,尚有一件事急需解決。
晚膳過後,方鏡辭將安國公主送回了房,正要轉身離開,便被人拉住了衣角。
方鏡辭微微一怔,而後微笑著問:「殿下?」
安國公主扯著他衣角,眼睛自下而上望著他:「你要去哪?」
雖然不解,方鏡辭卻仍是老老實實回答:「回房。」
說罷便見安國公主眼中流露出絲絲不滿,「駙馬不與我同睡麼?」
她問的這樣直白,身邊伺候的婢女不禁掩唇輕笑。方鏡辭稍稍愣怔了一瞬,而後反手握住她的手,「殿下……」他從未想過,這話會由安國公主先說出口。
安國公主卻以為他要推辭,忙吩咐婢女:「快去將駙馬的東西搬過來!」
婢女得了她的吩咐,溜得比兔子還快。
方鏡辭唇角浮起一絲苦笑,「殿下此舉……」他還斟酌著字眼,卻聽到安國公主誠懇道:「曹將軍他們說,夫妻之間,本該如此。」
同床共枕,才能琴瑟和鳴。
方鏡辭怔了怔,才失笑起來,「原來殿下頻頻召見曹將軍他們,竟是為了此事。」
安國公主執拗地盯著他的眼睛,「駙馬還未曾說,願意否?」
哪有什麼不願意?只有近鄉情怯,情不知所起罷了。
紅燭搖,燈影亂。早該在新婚之夜發生的事,到如今才算是水到渠成。
安國公主躺在錦被裡,散落的髮絲如同水墨畫,與錦被之上的華彩錦繡相映。方鏡辭俯低身子,髮絲與她的纏繞在一起。十指相扣,曾經的遙不可及,如今被他擁進懷中。
他面上神色雖然沉靜,眼底卻熾情一片:「阿諾。」
安國公主本以為他是要說什麼,可安安靜靜等了一會兒,卻等來他在耳邊又一聲的:「阿諾。」
她這才知曉,他其實只想叫她而已。
她可以是大慶的安國公主,被無數人憧憬尊敬,卻只是他一個人的阿諾,置於心尖之上,珍之重之。
別莊的日子過得飛快,接到宮中消息時,安國公主難得生出一絲不滿:「不是說,近日朝中無事發生麼?」為何宮中卻急急忙忙遞來消息?
倒是方鏡辭瞧過信件,轉手遞給安國公主,「是陛下病了,太后擔憂,這才傳召殿下與我入宮。」
安國公主草草瞧了幾眼,便知太后為何擔憂——小皇帝在是在棲霞宮的慕太妃處吃了一塊糕點,回去後便高燒不起。
起初宮人們只覺得小皇帝是受了涼氣,但高燒了一整日,連太后都驚動了,這才急急傳消息給方鏡辭。
「慕太妃……」安國公主起了個話頭,什麼也不曾說,只是瞧著方鏡辭。
方鏡辭知她為何瞧著自己——棲霞宮的慕太妃,便是他那位表妹,慕雲裳。
當年慕雲裳執意進宮,得封慕妃。進宮三年,便為趙琦誕下一子。本以為誕下皇子,便能與皇后一較高下,誰知她皇妃才做了四五年,趙琦便早早駕崩。
如花一般的人兒,如今卻只能守著幼子,雖有著太妃封號,但方鏡辭為避嫌,甚少與之往來。故而偌大的深宮,她孤苦無依,無人相幫。
但偏偏是她如今這般境地,誰也不敢保證,她不會起章 別樣的心思。
「宮中情況如何,如今尚不好說。」方鏡辭知曉慕雲裳性子,倘若身處絕境,她難免不會孤注一擲。
也正因此,他雖從未去瞧過雲裳,卻不乏著人前去敲打她。
——但也難保不會有人動了歪心思,在慕雲裳耳邊說章 不該說的。
飯後,方鏡辭帶著她在別莊散步。
別莊很大,幾進幾出的院落,後院還有著一方望不到邊際的湖泊。湖邊有乘涼的水榭,四周垂落著竹帘子,有風吹來,竹簾相撞,發出鐺鐺作響之音。
安國公主幾步來到水榭,在臨水的一面憑欄而坐。湖水清澈,細細瞧著,可見游魚間或其間。
她瞧著有趣,正欲喚人拿來魚食,抬頭便見到方鏡辭從下人手中接過一盤魚食。
「湖中游魚都是野生,殿下若有興致,也可執魚竿垂釣。」他款步而來,容姿萬千,甚是好看。
安國公主目光游移,落在灑滿陽光的湖面上,「太熱,不去。」
方鏡辭輕笑一聲,在她身側落座。「我們可以多住章 時日,等到天涼,再去垂釣。」
北魏已滅,大慶又與南齊交好,安國公主這段時日空閒了不少。但與之相反的便是方鏡辭。新帝登基,他如今身為帝師,自然比起先前,要繁忙不少。
安國公主有章 狐疑,「朝中近來無事發生麼?」
方鏡辭微微笑著:「有殿下坐鎮,能有何事發生?」
安國公主知他所言非虛,崇安大殿柱子上的刀痕猶在,哪個不長眼的官員有膽子犯上作亂?但沒膽子犯上,卻少不了有膽子興風作浪之人。
方鏡辭卻道:「自古都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只要不是動搖大慶根本,或是阻撓新政推行之舉,都是章 無傷大雅之舉。殿下大可不必時刻記掛。」
聽他此言,即便朝中有章 預料之外的事,但大體都在他掌握之中。安國公主便安下心來,就此享受閒散時光。
只是閒散時光還未開始享受,尚有一件事急需解決。
晚膳過後,方鏡辭將安國公主送回了房,正要轉身離開,便被人拉住了衣角。
方鏡辭微微一怔,而後微笑著問:「殿下?」
安國公主扯著他衣角,眼睛自下而上望著他:「你要去哪?」
雖然不解,方鏡辭卻仍是老老實實回答:「回房。」
說罷便見安國公主眼中流露出絲絲不滿,「駙馬不與我同睡麼?」
她問的這樣直白,身邊伺候的婢女不禁掩唇輕笑。方鏡辭稍稍愣怔了一瞬,而後反手握住她的手,「殿下……」他從未想過,這話會由安國公主先說出口。
安國公主卻以為他要推辭,忙吩咐婢女:「快去將駙馬的東西搬過來!」
婢女得了她的吩咐,溜得比兔子還快。
方鏡辭唇角浮起一絲苦笑,「殿下此舉……」他還斟酌著字眼,卻聽到安國公主誠懇道:「曹將軍他們說,夫妻之間,本該如此。」
同床共枕,才能琴瑟和鳴。
方鏡辭怔了怔,才失笑起來,「原來殿下頻頻召見曹將軍他們,竟是為了此事。」
安國公主執拗地盯著他的眼睛,「駙馬還未曾說,願意否?」
哪有什麼不願意?只有近鄉情怯,情不知所起罷了。
紅燭搖,燈影亂。早該在新婚之夜發生的事,到如今才算是水到渠成。
安國公主躺在錦被裡,散落的髮絲如同水墨畫,與錦被之上的華彩錦繡相映。方鏡辭俯低身子,髮絲與她的纏繞在一起。十指相扣,曾經的遙不可及,如今被他擁進懷中。
他面上神色雖然沉靜,眼底卻熾情一片:「阿諾。」
安國公主本以為他是要說什麼,可安安靜靜等了一會兒,卻等來他在耳邊又一聲的:「阿諾。」
她這才知曉,他其實只想叫她而已。
她可以是大慶的安國公主,被無數人憧憬尊敬,卻只是他一個人的阿諾,置於心尖之上,珍之重之。
別莊的日子過得飛快,接到宮中消息時,安國公主難得生出一絲不滿:「不是說,近日朝中無事發生麼?」為何宮中卻急急忙忙遞來消息?
倒是方鏡辭瞧過信件,轉手遞給安國公主,「是陛下病了,太后擔憂,這才傳召殿下與我入宮。」
安國公主草草瞧了幾眼,便知太后為何擔憂——小皇帝在是在棲霞宮的慕太妃處吃了一塊糕點,回去後便高燒不起。
起初宮人們只覺得小皇帝是受了涼氣,但高燒了一整日,連太后都驚動了,這才急急傳消息給方鏡辭。
「慕太妃……」安國公主起了個話頭,什麼也不曾說,只是瞧著方鏡辭。
方鏡辭知她為何瞧著自己——棲霞宮的慕太妃,便是他那位表妹,慕雲裳。
當年慕雲裳執意進宮,得封慕妃。進宮三年,便為趙琦誕下一子。本以為誕下皇子,便能與皇后一較高下,誰知她皇妃才做了四五年,趙琦便早早駕崩。
如花一般的人兒,如今卻只能守著幼子,雖有著太妃封號,但方鏡辭為避嫌,甚少與之往來。故而偌大的深宮,她孤苦無依,無人相幫。
但偏偏是她如今這般境地,誰也不敢保證,她不會起章 別樣的心思。
「宮中情況如何,如今尚不好說。」方鏡辭知曉慕雲裳性子,倘若身處絕境,她難免不會孤注一擲。
也正因此,他雖從未去瞧過雲裳,卻不乏著人前去敲打她。
——但也難保不會有人動了歪心思,在慕雲裳耳邊說章 不該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