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陳梓神色黯淡,從心底生出了幾分依依不捨之情。
「逝者長已矣,生者如斯夫。」江吟不知什麼時候坐了起來,將暖和的披風分了陳梓一半。「至少,我們可以一起回家了。」
陳梓迎上她關切的目光,重重地點了點頭。
「對了,我得回一封信給他。告訴他,我不去京城了。」
「為什麼?」楚空青和謝思秋異口同聲地叫道:「若他封你為異性王,那就是光耀祖宗門楣的大好事,足以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那不重要。如果史書上真能記我一筆,我希望記載的是白虎軍的英勇無畏、在座幾位的慷慨相救。除此之外,別無所求。」
陳梓轉過頭,凝視著江吟的側臉,真心實意地說出一句。「謝謝你。」
謝謝你把在水裡沉浮的我拉上了一葉小舟;謝謝你解開了我的心結;謝謝你為我跋涉千里、日夜不眠,生死相隨。
他知道這些對江吟來說,不值一提,但他就是想好好地謝謝她。
江吟莫名其妙地看了陳梓一眼,以為他是要她幫忙撰寫,便主動拿出紙筆,提議由自己來寫。
陳梓頓了頓,千言萬語梗在心頭,一時無話。江吟很耐心,並不催促,移開眼神看著簾幕外日落的光景。
餘暉漫過重疊的山巒,四周一片祥和。
過了良久,陳梓才慢慢地想起些話,江吟提起筆,為其潤色。
「......臣本性愚鈍,恐力不能及,萬萬不敢接此大任。若來日烽火又起,臣願策馬戍邊關,萬死不辭......」
江吟垂目看著紙上不斷呈現的秀麗楷書,忽地停筆問道:「你就這麼簡簡單單地放棄了高官厚祿,不後悔嗎?」
「你說呢?」陳梓回問道。
他們裹著同一件披風,在底下悄悄地握著彼此的手。在這場戰役平息後,兩個人終於能夠靜下心來,盡情討論著關於以後的種種。無論是蘇州的楓葉林,還是巍峨高挺的五嶽,亦或是落滿杏花的春山,他們都可以一同前往,攜手共度。
馬車載著沉甸甸的行囊走在坑坑窪窪的泥濘路面上,白馬融進了周遭的昏黃,猶如躍金似的在畫卷般展開的大漠沙礫里閃過浮光掠影,而後歸於沉寂。
而他們的日子還在繼續。
相隔數千里的蕭寂遠案上,放著一封字跡工整的書信。那字寫得極為漂亮,行雲流水、酣暢至極、說是名家書帖也不為過。
陛下:
未央宮一別,已是生死茫茫。昔年陛下之恩,臣銘感五內,不忘於懷。君子和而不同,乃平生一大快事也。白首如新,傾蓋如故。雖不得見面,心中卻常念陛下安危。
今接朝廷詔書,拜臣護國將軍。本該應詔到任,然臣本性愚鈍,恐力不能及,萬萬不敢接此大任。若來日烽火又起,臣願策馬戍邊關,但有驅馳,萬死不辭。諾不輕許,故一諾千金,至死不違。
言不盡,臣頓首。
陳梓敬上
「他的字有這麼好看嗎?」蕭寂遠笑著搖搖頭,又嘆了一口氣。
好在之後的幾年裡,再沒有出過戰事。慕容啟繼承王位後,信守了自己的承諾,從此不與南陽往來。蕭寂遠收回了兵權,勵精圖治,愛民如子,使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天下太平,河清海晏,開創了一代盛世,被譽為「千古明君。」
三年後,在臨江的一間小茶館裡,眾人正品茶談笑時,門帘一卷,走進來一男一女。
那女子眉目柔和,身姿修長;那男子禮貌謙和,舉止瀟灑,像是常年習武之人,一進來就拱了拱手,向茶客請教附近賞桂的好去處。
這樣一對俊俏的佳偶,自然吸引了旁人的注意。其中一位熱心腸的客人站起身,拍手笑道:「兩位不是本地人吧,難怪來得晚了些。我在此地待了十幾年,深知桂花習性。如今,桂花都快落了,還有什麼可賞的呢?」
「縱是殘桂,亦有可取之處。」那女子聲音動聽,好似珠玉鳴鐺。「我想,桂花的香氣一時半會應是散不盡的。」
「有見識。」跑堂的夥計哈哈大笑,順手沏了一壺茶放在桌上,招呼道:「來,先喝幾碗茶,喝完再說。」
「謝謝了。」陳梓盛情難卻,便拉著江吟坐下,一邊喝茶一邊說話。
茶館裡人聲格外鼎沸,很快就無人注意角落裡默默飲茶的兩人。
江吟叩了叩桌面,低聲道:「別忘了今日我們要和謝思秋他們在江上見面,倘若去晚了,楚空青會生氣的。」
「賞完桂再去赴約,誤不了時辰。」陳梓正要倒一杯茶,突然聽見有人談及了熟悉的名字。
「雖然當今聖上舉賢任能、崇尚武學、勤加練兵、將才輩出;可是,百年內,想再出一個陳家,怕是難咯。」
「以往有白虎軍在,邊地再怎麼動亂都不怕,人氣齊、泰山移。」
「可惜,可惜。那名噪一時的白虎將軍徹底沒了個音訊,是死是活都不清楚,總不至於拋下榮華富貴不要,去隱居山林、遊歷大江南北吧,奇怪得很。世道大亂時他一人抗著,太平盛世時反而無影無蹤。」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逝者長已矣,生者如斯夫。」江吟不知什麼時候坐了起來,將暖和的披風分了陳梓一半。「至少,我們可以一起回家了。」
陳梓迎上她關切的目光,重重地點了點頭。
「對了,我得回一封信給他。告訴他,我不去京城了。」
「為什麼?」楚空青和謝思秋異口同聲地叫道:「若他封你為異性王,那就是光耀祖宗門楣的大好事,足以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那不重要。如果史書上真能記我一筆,我希望記載的是白虎軍的英勇無畏、在座幾位的慷慨相救。除此之外,別無所求。」
陳梓轉過頭,凝視著江吟的側臉,真心實意地說出一句。「謝謝你。」
謝謝你把在水裡沉浮的我拉上了一葉小舟;謝謝你解開了我的心結;謝謝你為我跋涉千里、日夜不眠,生死相隨。
他知道這些對江吟來說,不值一提,但他就是想好好地謝謝她。
江吟莫名其妙地看了陳梓一眼,以為他是要她幫忙撰寫,便主動拿出紙筆,提議由自己來寫。
陳梓頓了頓,千言萬語梗在心頭,一時無話。江吟很耐心,並不催促,移開眼神看著簾幕外日落的光景。
餘暉漫過重疊的山巒,四周一片祥和。
過了良久,陳梓才慢慢地想起些話,江吟提起筆,為其潤色。
「......臣本性愚鈍,恐力不能及,萬萬不敢接此大任。若來日烽火又起,臣願策馬戍邊關,萬死不辭......」
江吟垂目看著紙上不斷呈現的秀麗楷書,忽地停筆問道:「你就這麼簡簡單單地放棄了高官厚祿,不後悔嗎?」
「你說呢?」陳梓回問道。
他們裹著同一件披風,在底下悄悄地握著彼此的手。在這場戰役平息後,兩個人終於能夠靜下心來,盡情討論著關於以後的種種。無論是蘇州的楓葉林,還是巍峨高挺的五嶽,亦或是落滿杏花的春山,他們都可以一同前往,攜手共度。
馬車載著沉甸甸的行囊走在坑坑窪窪的泥濘路面上,白馬融進了周遭的昏黃,猶如躍金似的在畫卷般展開的大漠沙礫里閃過浮光掠影,而後歸於沉寂。
而他們的日子還在繼續。
相隔數千里的蕭寂遠案上,放著一封字跡工整的書信。那字寫得極為漂亮,行雲流水、酣暢至極、說是名家書帖也不為過。
陛下:
未央宮一別,已是生死茫茫。昔年陛下之恩,臣銘感五內,不忘於懷。君子和而不同,乃平生一大快事也。白首如新,傾蓋如故。雖不得見面,心中卻常念陛下安危。
今接朝廷詔書,拜臣護國將軍。本該應詔到任,然臣本性愚鈍,恐力不能及,萬萬不敢接此大任。若來日烽火又起,臣願策馬戍邊關,但有驅馳,萬死不辭。諾不輕許,故一諾千金,至死不違。
言不盡,臣頓首。
陳梓敬上
「他的字有這麼好看嗎?」蕭寂遠笑著搖搖頭,又嘆了一口氣。
好在之後的幾年裡,再沒有出過戰事。慕容啟繼承王位後,信守了自己的承諾,從此不與南陽往來。蕭寂遠收回了兵權,勵精圖治,愛民如子,使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天下太平,河清海晏,開創了一代盛世,被譽為「千古明君。」
三年後,在臨江的一間小茶館裡,眾人正品茶談笑時,門帘一卷,走進來一男一女。
那女子眉目柔和,身姿修長;那男子禮貌謙和,舉止瀟灑,像是常年習武之人,一進來就拱了拱手,向茶客請教附近賞桂的好去處。
這樣一對俊俏的佳偶,自然吸引了旁人的注意。其中一位熱心腸的客人站起身,拍手笑道:「兩位不是本地人吧,難怪來得晚了些。我在此地待了十幾年,深知桂花習性。如今,桂花都快落了,還有什麼可賞的呢?」
「縱是殘桂,亦有可取之處。」那女子聲音動聽,好似珠玉鳴鐺。「我想,桂花的香氣一時半會應是散不盡的。」
「有見識。」跑堂的夥計哈哈大笑,順手沏了一壺茶放在桌上,招呼道:「來,先喝幾碗茶,喝完再說。」
「謝謝了。」陳梓盛情難卻,便拉著江吟坐下,一邊喝茶一邊說話。
茶館裡人聲格外鼎沸,很快就無人注意角落裡默默飲茶的兩人。
江吟叩了叩桌面,低聲道:「別忘了今日我們要和謝思秋他們在江上見面,倘若去晚了,楚空青會生氣的。」
「賞完桂再去赴約,誤不了時辰。」陳梓正要倒一杯茶,突然聽見有人談及了熟悉的名字。
「雖然當今聖上舉賢任能、崇尚武學、勤加練兵、將才輩出;可是,百年內,想再出一個陳家,怕是難咯。」
「以往有白虎軍在,邊地再怎麼動亂都不怕,人氣齊、泰山移。」
「可惜,可惜。那名噪一時的白虎將軍徹底沒了個音訊,是死是活都不清楚,總不至於拋下榮華富貴不要,去隱居山林、遊歷大江南北吧,奇怪得很。世道大亂時他一人抗著,太平盛世時反而無影無蹤。」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