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他走近了,挑起她一縷髮絲在手中把玩:「姜書綰?我聽過這個名字,楊益說你在貢院參加禮闈時也不著學子服裝,怎麼今日來溫卷,也不穿?」
安王聽見這個名字,面色不自然地變了變:「衙門裡頭還有些事務未處理完畢,改日再與你敘話。」
他匆匆辭別。
姜書綰覺得受夠了羞辱,對他冷冷一笑:「什麼時候規定的,穿著男裝就是學子服?我們參加女子科考,女子就是穿的裙裝,有何不可?」
「玉珠釵,金步搖,點朱唇,施粉面……」謝植繞著她一圈,嬉笑:「為了引起本相注意,小娘子真是煞費苦心了。」
「你不記得了?」她緊緊盯著他的眼睛,不能相信被她放在心上三年的人怎麼會變成這樣輕浮的模樣。
「記得什麼?」謝植面上的笑意不減,湊得更近,「像你這樣的小美人,我應該不會忘記,提醒一下,我們在哪裡見過來著?」
「還我。」她手一伸。
謝植剛想問,她想讓他還的,是那些寄來的書畫,還是今日的五兩銀子,話還沒說出口,就聽見管家匆匆來尋他。
姜書綰深深看了他一眼,逕自離去。
「謝相,舉子們都到的差不多了,這會兒在花廳等您呢。」
謝植點點頭,詢問管家:「今兒來了多少人?」
老管家估了個大概,二十多人。
謝植大步流星往前走:「成,今兒門房應該至少掙了一百兩銀子,你去問問他,準備分給本相多少。」
第67章 【番外三:琴瑟在御】
(1)世風
一轉眼,趙元思親政已近十年,他終日勤勉於朝政,宵衣旰食,換來如今大宋國泰民安,孟太后便也樂得功成身退,朝中大小事務均不再操持,安享晚年。
只是後宮閒置,她一個人不免覺得有些無聊,於是偶爾也邀姜書綰前來一敘。
「要說也是真稀奇,後宮裡頭女子少了,朝堂上倒是多了。」孟太后這話說得像是抱怨,臉上卻是自得之色,「短短數十年,現下小娘子們都不視嫁個好人家為唯一出路了。」
姜書綰也是低著頭笑:「那還是太后娘娘高瞻遠矚,如今各路女子學院越辦越好,九寺五監就不說了,三省六部內,女官數量也漸長。」
「這得虧咱們有位女丞相呀,女子之中的楷模立得好。」孟太后一番誇讚,已然將後面的話都鋪墊好了,「對了,你整日忙碌哀家是知道的,但這謝植如今在忙些什麼?一年到頭也見不到他來一回。」
他不是閒在家中無事可做嗎?
當年趙元思突然頒布律令,入朝為官者,不得嫁娶同為官員者。一時間輿論紛紛,所有人都不知此舉所謂何故時,右丞相謝植一紙奏摺上表,辭了官。
孟太后還是第一回 見這舅甥倆吵紅了臉,怎麼勸也勸不住。
後來,謝植真就這麼一走了之,朝堂上靜觀其變的那一撥人,等著等著……十年都過去了,等到自己都該歸鄉了,竟是什麼熱鬧也沒看著。
「他呀?」姜書綰實話實說:「下官不也知他終日在忙些什麼,宅內的事情,一般也很少去過問他。」
這話令孟太后愕然,她放下杯盞,又問姜書綰:「那你們的這一杯喜酒,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喝上啊?」
一個兩個,都不成親,姜書綰與謝植倒還好,雖然沒放在明面上,但好歹彼此有個伴了,趙元思似乎打定了主意做孤家寡人,孟太后不免擔憂,日後無儲君,這可如何是好。
她知道趙元思心裡頭記掛著什麼,便想著,提一提,催一催,也許姜書綰與謝植能把婚事定了,這親若是成了,他總該死心了吧。
提到這樁事,姜書綰倒是也默然,眼下她仍然主持著修撰國史的大事,而從前謝植的名聲擺在那,他自己也知曉,所以早早地就表明了態度,只要姜書綰不在意,他也並不把那一紙婚約放在心上。
有沒有這樁儀式,他此生也只會有她一個。
昔日第一佞臣與當朝第一女丞相傳出婚訊,怎樣都是震撼朝堂的事,屆時她這官肯定是難以做下去,而趙元思恐怕也會因為這事兒被人詬病。
「綰綰,怎麼了?」孟太后見她走了神,出聲示意道,「若你有什麼難處,或者是那謝植為難你,只管說出來。」
「他為難我?」
孟太后慎重地點點頭:「我聽戶部侍郎說,你的俸祿每月都是他帶人去領的,可有此事?」
沒想到孟太后足不出戶,居然連這種細枝末節的事情都能掌握。
她只得尷尬笑笑:「下官著實不擅長管理家中錢財,這些瑣事便統統交由他去做了。」
有謝植操持著,她連自己每月俸祿是多少,都不太清楚。不過,雖然家中狀況她雖然不了解,但看著謝植閒賦在家這麼多年,日子竟比在朝中做官時還要舒適幾分,想來應該不會太差。
再不濟,就帶著他一道回明州,投奔姐姐就是了。
相比較於姜書綰的淡定,孟太后則久久不能平靜,直到姜書綰走後她還按著自己的心口。
她原先不過想著令天下女子能多一條出路,但到了姜書綰這兒,怎麼整個風氣都顛倒了似的。
(2)修撰
歷來修撰國史,都是後一朝修撰前一朝的,哲宗時候的資料缺失不多,主要是梳理整合的工作耗費了些時間,這些年前前後後忙下來,倒也已經整理成一份初稿,只消謄抄之後,便能裝訂成冊。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安王聽見這個名字,面色不自然地變了變:「衙門裡頭還有些事務未處理完畢,改日再與你敘話。」
他匆匆辭別。
姜書綰覺得受夠了羞辱,對他冷冷一笑:「什麼時候規定的,穿著男裝就是學子服?我們參加女子科考,女子就是穿的裙裝,有何不可?」
「玉珠釵,金步搖,點朱唇,施粉面……」謝植繞著她一圈,嬉笑:「為了引起本相注意,小娘子真是煞費苦心了。」
「你不記得了?」她緊緊盯著他的眼睛,不能相信被她放在心上三年的人怎麼會變成這樣輕浮的模樣。
「記得什麼?」謝植面上的笑意不減,湊得更近,「像你這樣的小美人,我應該不會忘記,提醒一下,我們在哪裡見過來著?」
「還我。」她手一伸。
謝植剛想問,她想讓他還的,是那些寄來的書畫,還是今日的五兩銀子,話還沒說出口,就聽見管家匆匆來尋他。
姜書綰深深看了他一眼,逕自離去。
「謝相,舉子們都到的差不多了,這會兒在花廳等您呢。」
謝植點點頭,詢問管家:「今兒來了多少人?」
老管家估了個大概,二十多人。
謝植大步流星往前走:「成,今兒門房應該至少掙了一百兩銀子,你去問問他,準備分給本相多少。」
第67章 【番外三:琴瑟在御】
(1)世風
一轉眼,趙元思親政已近十年,他終日勤勉於朝政,宵衣旰食,換來如今大宋國泰民安,孟太后便也樂得功成身退,朝中大小事務均不再操持,安享晚年。
只是後宮閒置,她一個人不免覺得有些無聊,於是偶爾也邀姜書綰前來一敘。
「要說也是真稀奇,後宮裡頭女子少了,朝堂上倒是多了。」孟太后這話說得像是抱怨,臉上卻是自得之色,「短短數十年,現下小娘子們都不視嫁個好人家為唯一出路了。」
姜書綰也是低著頭笑:「那還是太后娘娘高瞻遠矚,如今各路女子學院越辦越好,九寺五監就不說了,三省六部內,女官數量也漸長。」
「這得虧咱們有位女丞相呀,女子之中的楷模立得好。」孟太后一番誇讚,已然將後面的話都鋪墊好了,「對了,你整日忙碌哀家是知道的,但這謝植如今在忙些什麼?一年到頭也見不到他來一回。」
他不是閒在家中無事可做嗎?
當年趙元思突然頒布律令,入朝為官者,不得嫁娶同為官員者。一時間輿論紛紛,所有人都不知此舉所謂何故時,右丞相謝植一紙奏摺上表,辭了官。
孟太后還是第一回 見這舅甥倆吵紅了臉,怎麼勸也勸不住。
後來,謝植真就這麼一走了之,朝堂上靜觀其變的那一撥人,等著等著……十年都過去了,等到自己都該歸鄉了,竟是什麼熱鬧也沒看著。
「他呀?」姜書綰實話實說:「下官不也知他終日在忙些什麼,宅內的事情,一般也很少去過問他。」
這話令孟太后愕然,她放下杯盞,又問姜書綰:「那你們的這一杯喜酒,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喝上啊?」
一個兩個,都不成親,姜書綰與謝植倒還好,雖然沒放在明面上,但好歹彼此有個伴了,趙元思似乎打定了主意做孤家寡人,孟太后不免擔憂,日後無儲君,這可如何是好。
她知道趙元思心裡頭記掛著什麼,便想著,提一提,催一催,也許姜書綰與謝植能把婚事定了,這親若是成了,他總該死心了吧。
提到這樁事,姜書綰倒是也默然,眼下她仍然主持著修撰國史的大事,而從前謝植的名聲擺在那,他自己也知曉,所以早早地就表明了態度,只要姜書綰不在意,他也並不把那一紙婚約放在心上。
有沒有這樁儀式,他此生也只會有她一個。
昔日第一佞臣與當朝第一女丞相傳出婚訊,怎樣都是震撼朝堂的事,屆時她這官肯定是難以做下去,而趙元思恐怕也會因為這事兒被人詬病。
「綰綰,怎麼了?」孟太后見她走了神,出聲示意道,「若你有什麼難處,或者是那謝植為難你,只管說出來。」
「他為難我?」
孟太后慎重地點點頭:「我聽戶部侍郎說,你的俸祿每月都是他帶人去領的,可有此事?」
沒想到孟太后足不出戶,居然連這種細枝末節的事情都能掌握。
她只得尷尬笑笑:「下官著實不擅長管理家中錢財,這些瑣事便統統交由他去做了。」
有謝植操持著,她連自己每月俸祿是多少,都不太清楚。不過,雖然家中狀況她雖然不了解,但看著謝植閒賦在家這麼多年,日子竟比在朝中做官時還要舒適幾分,想來應該不會太差。
再不濟,就帶著他一道回明州,投奔姐姐就是了。
相比較於姜書綰的淡定,孟太后則久久不能平靜,直到姜書綰走後她還按著自己的心口。
她原先不過想著令天下女子能多一條出路,但到了姜書綰這兒,怎麼整個風氣都顛倒了似的。
(2)修撰
歷來修撰國史,都是後一朝修撰前一朝的,哲宗時候的資料缺失不多,主要是梳理整合的工作耗費了些時間,這些年前前後後忙下來,倒也已經整理成一份初稿,只消謄抄之後,便能裝訂成冊。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