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長遺。」

  耳旁忽然傳來這麼一聲。

  李長遺聽得神色微怔。

  他從未這樣稱呼過他,更不用說是這樣的語氣了。

  他怔怔抬頭。

  「我對不起你娘,也對不起你。」

  「總覺得虧欠你,想要彌補,卻又覺得做什麼都彌補不了你曾經遭遇的那些事。」

  這是兩人第一次說起這些事。

  李長遺沉默著,未像從前那樣立刻離開。

  李崇看著他,試探性地伸手,見他並未躲閃,便放在他的頭頂輕輕拍了拍:「我知道你不是看過往的人,以後繼續向前看吧。」

  「好好跟你的媳婦過日子。」

  他的手心很涼。

  可李長遺並沒有說什麼。

  他只是低著頭,無聲抱著兩個孩子,眼淚一顆顆往下掉。

  直到放在他頭頂的那隻手垂落。

  他豁然抬頭看去,李崇已經閉上了眼,這位孤獨的帝王在死前卻是笑著的。

  李長遺依舊跪在地上閉著眼睛。

  眼淚卻好似止不住似的不住往下掉。

  兩個孩子感受到他的情緒也紛紛大哭起來。

  馮保聽到動靜進來一看,在看見床上那個已經閉上眼睛的男人,他忽然也放聲大哭了起來。

  「陛下——」

  「駕崩了!」

  這一夜,城內響了三萬下,鐘聲遲遲不絕,而無論是已經睡了的還是沒睡的紛紛驚醒過來,他們都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這位登基近二十年的帝王就在這個秋夜靜靜地去世了。

  李崇的死並未引起什麼動亂。

  朝中事務原本就已經由李長遺接管,又有徐沖、袁野清等大臣輔佐,自然也沒有什麼叛亂。

  停靈、入殮、下葬一共用了一個月之久。

  下葬那一天是雲葭陪著李長遺去的皇陵,兩人在那塊無字碑前站了許久。

  又過了幾日。

  李長遺登基,改年號永平,迎徐雲葭為皇后。

  其二人所生之子女,長子取名明霽,封皇太子;次女為歲悠,賜號太寧。

  這個舉措自是引起了朝野的轟動。

  兩個才過滿月的孩子剛出生就被冊封,自太祖以來就沒這樣的事。

  然李長遺並未理會他們。

  而一向最看重規矩的都察院的那些御史也都無人開口。

  那些大臣鬧了一陣子也覺得沒意思,就沒再鬧了。

  當初李崇死前,曾下過聖旨,無需妃嬪陪葬,因此他的那些后妃如今都還活著,她們都是沒有子嗣的,雲葭徵詢過她們的意思之後,便把她們都放出了宮。

  讓雲葭意外的是——

  太后王氏竟然也請旨出宮了。

  只不過她並不想回家,而是打算去五台山修行。

  她走的那天。

  雲葭和李長遺帶著兩個孩子親自送了她。

  浩浩蕩蕩的宮殿一下子就剩下他們一家四口,不過雲葭和李長遺並不覺得冷清,自搬入宮,雲葭和李長遺便一直住在一起,兩個孩子也與他們一道,未曾分開過。

  一切都好似和從前一樣。

  先帝死後第二年,又一年的科舉開始了。

  這一年,裴有卿不負眾望高中狀元,入翰林;吉祥也中了二甲,賜進士出身,被外派到通州做了知縣。

  元寶還在徐琅身邊做小跟班,和管著王府的小順子作伴。

  他們二人時不時還是會出宮。

  啞叔又回到了香山腳下。

  羅媽媽成了她的管事嬤嬤,她從宮裡出來,如今又回到了宮裡。

  只是當初是不甘和埋怨,如今卻是欣喜。

  日日照料兩個小主子,就好似又看著姑娘長大了一遍。

  驚雲與和恩依舊是她的大宮女。

  葉七華則做了御前侍衛。

  第二年的時候。

  樊自清離開了燕京。

  走的那天,雲葭和李長遺也去送了他。

  後來雲葭聽說他回到了嶺南。

  ——他的故土。

  他在那邊重新建立了樊氏醫館,樹立了樊家的名聲。

  而他去後沒多久。

  醫館對面就開了一家酒館。

  開酒館的是個女子。

  有人曾聽旁人稱呼她為「郡主」。

  永平三年,趙長幸和阮裳懷上了二胎,趙長幸也已經成為了金吾衛的二把手,而徐琅也從城防司去了西郊大營。

  這一年。

  徐琅二十一歲。

  他最終還是和沈杳走在了一起。

  永平四年。

  又出現了兩位少年天才。

  一個是武狀元明暄,他終於憑藉著自己的實力到了雲葭和李長遺的面前,成為了一名御前侍衛。

  另一個則是臨安府的袁星州,他高中狀元,也入了翰林。

  這一年。

  雲葭和李長遺帶著兩個孩子又一次去了香山看望崔瑤。

  沒想到會在山上看到裴行時。

  他已經從軍營離開了,看著也老了許多。

  再次重逢。

  他們依然沒有什麼話。

  他走的時候,李長遺看著裴行時單薄的身影和逐漸佝僂的身形,把身上的斗篷遞給了兩個孩子,讓他們拿過去給他。

  李明霽和李歲悠今年已經四歲了,他們都繼承了雲葭和李長遺的優點。

  只不過相比李歲悠的活潑,李明霽卻是從小就展現出沉穩的一面,註定日後會是一位好帝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