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見過恭王殿下。」葉清對著裴朔行了個禮,心中嘀咕:京都怎麼會派他來?
「葉大將軍快起,本王這次是奉了父皇的旨意,來給鎮北軍送糧草的,也是來慰問一下邊疆的戰士們。」裴朔臉上帶著微笑,到是看不出什麼異常,但葉清心裡卻隱隱不安,總覺得事情沒這麼簡單。
「諸位遠道而來,先稍作休息,晚上末將為各位接風。」葉清恭敬地將裴朔送去休整,又派了吳影吳鉤暗自監視,這才回到帥帳。
「出來罷。」葉清對著屏風後面的人說道。
「卑職見過將軍。」離州從屏風後走出,伸手扯下了□□,「將軍真是好眼力。」
「你怎麼和恭王一起來了?容王殿下呢?」
「將軍莫急,殿下讓卑職給您帶了信,說您一看便知。」離州把懷裡的信封交給葉清,便側立在一邊等候。
葉清接過信封,心裡有些激動。兩個月沒收到裴霄的信了,這次他還讓離州親自送來,看來是有什麼大事要知會。
『素光吾愛,見字如晤,展信舒顏。』
裴霄這次派了離州來送信,字裡行間便親昵了許多。葉清剛看到開頭,雞皮疙瘩就起了一胳膊。怎麼這麼肉麻?
『一別數月,心中掛念。知素光或心憂京都,特遣離州代為傳信。此有三事,欲素光知曉。其一,霍延干預科舉,及皇后謀害后妃皇嗣之罪行已被查證,父皇盛怒,下霍延於天牢,皇后軟禁鳳來宮。』
這點葉清離開時便猜到了,當年科舉一案涉及的學子眾多,且多數都已經領了官職,只要按照名錄一一審問,再比對帳目,總能找到實證。當然這其中肯定也少不了裴霄的推波助瀾。
『其二,琳琅閣唐珠兒已然抓獲,且承認殺害鳳陽侯及私窺皇室朝堂密辛,卻拒認盧懷仁與之相關。唐珠兒受捕後,盧懷仁入宮,言及願自請辭官,以證清白。父皇駁其請,又言語安慰,欲寬其心。至於靈堂詭事,乃鳳陽侯府管家所為,言及曾於鳳陽侯墜馬當日,曾親眼目睹唐珠兒行兇,恐遭報復,故不敢聲張,趁秦少川昏睡時,入靈堂劃就。』
如果沒有鐵證擺出,皇上是不可能輕易動盧懷仁的,畢竟他是朝堂上一人之下的右相,勢力盤根錯節,又於聖上有隨龍的情分。只要唐珠兒不鬆口,盧懷仁再咬死『不知』二字,此事很可能就以唐珠為棄子,不了了之了。
『其三,傳音閣閣主日前上門賜藥,定國公身體大好,然仍需解藥清除餘毒。傳音閣主言,此毒乃北荒密毒歸塵散,解藥非皇室不可得,需素光設法取之。另,定國公中毒一案已有眉目,端酒內侍稱曾與裴朔侍衛照面,然內侍往御前答對之日卻慘死房中。人證已死,此事難辦。裴朔押送糧草一事或有蹊蹺,萬望素光小心。書未盡情,余候面絮。』
傳音閣乃天下消息流通之處,又藏奇藥珍寶眾,有閣主出馬,父親應當暫時性命無虞。等戰事平息,自己再設法潛入北荒尋藥。
至於裴朔,如果他真的是下毒之人,那也同樣意味著他與外敵勾結,圖謀不軌。兩國交戰之際,他又親至邊軍,或有通敵之舉,看來要多派些人來看著他們了。
葉清把信折好,問道:「殿下派你來應該不只是傳信罷?」
「將軍說的是。殿下的意思是讓我喬裝成送糧軍的一員,一路監視恭王行蹤,入鎮北軍後,再聽您調遣。」
「好,你也先回去歇著。恭王那邊我留了人看管,有什麼變動隨時通知你。」
「是。」
離州走後,葉清靠在椅背上,閉上眼捏了捏鼻樑。京都里的事,他相信裴霄能看顧好,但北疆這邊……
葉清手指有節奏地輕輕敲擊桌面,「來人,請鳳陽侯過來。」
不多時,秦少川從帳外匆匆趕來。
「將軍,這麼晚叫我來,可是出了什麼事?」
「別擔心,只是京都來信了。」
聽葉清把信里的內容大概說了一遍,秦少川心中卻擔憂更甚。
「既然恭王有通敵之嫌,留他在鎮北軍豈不是很危險?」
「確實,但運用得當,也未必不能來一出反間之計。你附耳過來,我們如此這般……」
昭德十三年八月二十,恭王裴朔押送糧草至邊境,鎮北軍大將軍葉清於帳中設接風宴,同慰戍邊將士。
「恭王殿下這一路來的可安穩?」葉清掛著笑,舉杯敬酒。
「托葉將軍的福,一切順利。」裴朔一直很討厭葉清,但他這次來邊境是有任務的。兩個月前,尉遲廣淮又派了人來,讓他設法去鎮北軍做接應,傳遞軍情。為了展示誠意,還送來了萬兩黃金。正好,裴霄在京都徹查下毒一事,盯得太緊,他便趁機討了押送糧草的差事,準備避避風頭。
席間眾人寒喧打趣,一派祥和。只有知情人才明白,這熱鬧的表象下,涌動著多麼激烈的暗流。
裴朔暗中打量著鎮北軍的將領們,試圖尋找一個突破口。這一轉眼就看見了悶頭喝酒的秦少川,裴朔和秦少川也算得上是舊相識了,畢竟是表兄弟,又沒什麼利益交集,應當可以套套話。
「遠山這是怎麼了?」散席時,裴朔特意攔下了秦少川,一臉關切。
「末將見過恭王殿下。」秦少川看起來醉醺醺的,走路都不穩當。
「什麼恭王殿下,私下裡加我二表兄就好。姑母在世時十分疼愛我,如今老侯爺……於情於理,我都要照顧好你。」
「葉大將軍快起,本王這次是奉了父皇的旨意,來給鎮北軍送糧草的,也是來慰問一下邊疆的戰士們。」裴朔臉上帶著微笑,到是看不出什麼異常,但葉清心裡卻隱隱不安,總覺得事情沒這麼簡單。
「諸位遠道而來,先稍作休息,晚上末將為各位接風。」葉清恭敬地將裴朔送去休整,又派了吳影吳鉤暗自監視,這才回到帥帳。
「出來罷。」葉清對著屏風後面的人說道。
「卑職見過將軍。」離州從屏風後走出,伸手扯下了□□,「將軍真是好眼力。」
「你怎麼和恭王一起來了?容王殿下呢?」
「將軍莫急,殿下讓卑職給您帶了信,說您一看便知。」離州把懷裡的信封交給葉清,便側立在一邊等候。
葉清接過信封,心裡有些激動。兩個月沒收到裴霄的信了,這次他還讓離州親自送來,看來是有什麼大事要知會。
『素光吾愛,見字如晤,展信舒顏。』
裴霄這次派了離州來送信,字裡行間便親昵了許多。葉清剛看到開頭,雞皮疙瘩就起了一胳膊。怎麼這麼肉麻?
『一別數月,心中掛念。知素光或心憂京都,特遣離州代為傳信。此有三事,欲素光知曉。其一,霍延干預科舉,及皇后謀害后妃皇嗣之罪行已被查證,父皇盛怒,下霍延於天牢,皇后軟禁鳳來宮。』
這點葉清離開時便猜到了,當年科舉一案涉及的學子眾多,且多數都已經領了官職,只要按照名錄一一審問,再比對帳目,總能找到實證。當然這其中肯定也少不了裴霄的推波助瀾。
『其二,琳琅閣唐珠兒已然抓獲,且承認殺害鳳陽侯及私窺皇室朝堂密辛,卻拒認盧懷仁與之相關。唐珠兒受捕後,盧懷仁入宮,言及願自請辭官,以證清白。父皇駁其請,又言語安慰,欲寬其心。至於靈堂詭事,乃鳳陽侯府管家所為,言及曾於鳳陽侯墜馬當日,曾親眼目睹唐珠兒行兇,恐遭報復,故不敢聲張,趁秦少川昏睡時,入靈堂劃就。』
如果沒有鐵證擺出,皇上是不可能輕易動盧懷仁的,畢竟他是朝堂上一人之下的右相,勢力盤根錯節,又於聖上有隨龍的情分。只要唐珠兒不鬆口,盧懷仁再咬死『不知』二字,此事很可能就以唐珠為棄子,不了了之了。
『其三,傳音閣閣主日前上門賜藥,定國公身體大好,然仍需解藥清除餘毒。傳音閣主言,此毒乃北荒密毒歸塵散,解藥非皇室不可得,需素光設法取之。另,定國公中毒一案已有眉目,端酒內侍稱曾與裴朔侍衛照面,然內侍往御前答對之日卻慘死房中。人證已死,此事難辦。裴朔押送糧草一事或有蹊蹺,萬望素光小心。書未盡情,余候面絮。』
傳音閣乃天下消息流通之處,又藏奇藥珍寶眾,有閣主出馬,父親應當暫時性命無虞。等戰事平息,自己再設法潛入北荒尋藥。
至於裴朔,如果他真的是下毒之人,那也同樣意味著他與外敵勾結,圖謀不軌。兩國交戰之際,他又親至邊軍,或有通敵之舉,看來要多派些人來看著他們了。
葉清把信折好,問道:「殿下派你來應該不只是傳信罷?」
「將軍說的是。殿下的意思是讓我喬裝成送糧軍的一員,一路監視恭王行蹤,入鎮北軍後,再聽您調遣。」
「好,你也先回去歇著。恭王那邊我留了人看管,有什麼變動隨時通知你。」
「是。」
離州走後,葉清靠在椅背上,閉上眼捏了捏鼻樑。京都里的事,他相信裴霄能看顧好,但北疆這邊……
葉清手指有節奏地輕輕敲擊桌面,「來人,請鳳陽侯過來。」
不多時,秦少川從帳外匆匆趕來。
「將軍,這麼晚叫我來,可是出了什麼事?」
「別擔心,只是京都來信了。」
聽葉清把信里的內容大概說了一遍,秦少川心中卻擔憂更甚。
「既然恭王有通敵之嫌,留他在鎮北軍豈不是很危險?」
「確實,但運用得當,也未必不能來一出反間之計。你附耳過來,我們如此這般……」
昭德十三年八月二十,恭王裴朔押送糧草至邊境,鎮北軍大將軍葉清於帳中設接風宴,同慰戍邊將士。
「恭王殿下這一路來的可安穩?」葉清掛著笑,舉杯敬酒。
「托葉將軍的福,一切順利。」裴朔一直很討厭葉清,但他這次來邊境是有任務的。兩個月前,尉遲廣淮又派了人來,讓他設法去鎮北軍做接應,傳遞軍情。為了展示誠意,還送來了萬兩黃金。正好,裴霄在京都徹查下毒一事,盯得太緊,他便趁機討了押送糧草的差事,準備避避風頭。
席間眾人寒喧打趣,一派祥和。只有知情人才明白,這熱鬧的表象下,涌動著多麼激烈的暗流。
裴朔暗中打量著鎮北軍的將領們,試圖尋找一個突破口。這一轉眼就看見了悶頭喝酒的秦少川,裴朔和秦少川也算得上是舊相識了,畢竟是表兄弟,又沒什麼利益交集,應當可以套套話。
「遠山這是怎麼了?」散席時,裴朔特意攔下了秦少川,一臉關切。
「末將見過恭王殿下。」秦少川看起來醉醺醺的,走路都不穩當。
「什麼恭王殿下,私下裡加我二表兄就好。姑母在世時十分疼愛我,如今老侯爺……於情於理,我都要照顧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