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頁
他,要變得厲害起來。身體不行,便用腦子。
沈彥佑開始將視線放在書本之外、朝堂之上、人情世故之間,除此之外,他開始尋找堂兄沈彥義。他不在乎母親心心念念的爵位,他想找回堂兄。因為只有找回堂兄,祖父和父親才會真正地開心起來。現在他已經能明白,父親為什麼在祖母靈堂內哭得那麼傷心。因為父親認為,伯父伯母和祖母先後病故,都是因為他弄丟了堂兄。
泱泱九州,尋一個人談何容易。
沈彥佑十三歲時,祖父尋到了堂兄的下落,以養病為由辭官南下。祖父走之前連身後事都安排好了,大有此番不尋到堂兄便不歸京的意思。自祖父走後,沈彥佑沒有一日不心慌的,總覺得會出事,他與父親商議,先後抽調兩批人手增援祖父。
但還是出事了:祖父在祁縣時,祁縣內的臥龍堤,決堤了。
消息傳回興陽武安侯府,沈彥佑一遍遍告誡自己不能慌,不能病倒,要沉住氣,要立刻抽調人手去尋祖父。當得知祖父雖受傷但已平安到達宣州後,沈彥佑和父親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北庭都護府的八百里加急變送入京中——突厥二十餘萬精兵進犯大夏!
南有洪水,北有來兵。面對一群各懷心思的朝臣,少年天子只得將希望,寄托在被他器重的武安侯府上。祖父受傷,長姊成了乾昌帝的首選之臣。
不願看著伯父僅留的血脈去北庭拼命,父親請令出征,武安侯府便交到了十三歲沈彥佑手中。沈彥佑根本沒有精力去抱怨自己不爭氣,無法帶兵出征,他要安排人手沿途保護祖父歸京,要為父親出征做準備,要調查自祖父行蹤被暴露的真相。
祖父平安歸京時沈彥佑有多開心,查出是母親將祖父的行蹤透露出去的沈彥佑就有多難受、多掙扎、多疲累。
後來,他從祖父和許川口中得知了沈戈的存在,他無比期望沈戈就是堂兄,所以當長姊吼叫著要南下去見沈戈時,沈彥佑站在了她這一邊。
如果不是體弱,他也想去。除了想為祖父尋回孫子、為堂姐尋回胞弟、為父親尋回侄子,他還想有個能並肩作戰的兄弟,與他一起面對府外的風風雨雨。
府內的,他一力承擔。
百般思量後,身為人子的沈彥佑提出了圈禁母親的主意,切斷她與府外的聯繫。
待長姊確認沈戈就是堂兄後,祖父抱信痛哭,沈彥佑流著淚給父親寫信。
千盼萬盼,終於到了祖父和長姊回京之日,出城迎接的沈彥佑終於在遲了十五年後,見到了自己的堂兄。
兩人對視而笑的那一刻,沈彥佑便知道他堂兄沈戈沈彥義,比所有人口中、信里說的更好。
肩膀上的擔子終於可以放下了,他可以坦然面對生死了。
第354章 番外之贅婿
「你他娘的就不能安生兩天?老子忙得連自己的親弟弟都沒工夫照看,哪來的空管你。」
沈存玉跳下戰馬,把銀槍扔給副將,走進帥帳就開始罵。
已脫去袷衣,身披銀甲戰袍的女將軍走入帳中,似是將太陽也帶了進來,掃去了鄭省初滿身的寒意和疲憊,露出了暖意十足的微笑。
看著這張含笑的俊臉,沈存玉罵不下去了,一甩袍袖坐在椅子上,抬手抓杯,將溫熱的茶水一飲而盡後,眉頭皺了起來,「這是什麼味兒?」
鄭省初又給她倒了一杯,「蜂蜜柚子茶。」
一聽這名字,沈存玉便萬分嫌棄,「什麼玩意兒?」
鄭省初端起茶杯,頗為享受地品了一口,「這是彥義專門讓弟妹為我調配的養身茶,可潤肺化痰,健脾清腸,我吃了效果很是不錯。」
一聽是自己的好弟妹調配的藥茶,沈存玉態度立轉一百八十度,嘴角也勾了起來,「我弟妹調的茶,效果當然好。」
說罷,沈存玉轉頭吩咐副將三喜,「去把弟妹給咱配的去火茶泡一壺,讓這小子開開眼。」
「是!」女副將響亮應了,輕輕鬆鬆提起鄭省初身後的小廝走出帥帳,不讓他打擾自家將軍與美人品茶的好興致。
沈存玉掃了一眼被三喜拎走的小廝,又灌了一杯茶才問,「這個眼生,還是個會功夫的?」
聽她關心自己,鄭省初笑得越發令人臉紅心跳了,「嗯,大價錢雇來的,對付三五個人不在話下。」
沈存玉皺起眉頭,語氣里儘是不耐煩,但神情卻帶著擔憂,「你這陣子在城裡鬧騰什麼?怎鬧出這麼大動靜,消息都傳到老子這來了。」
貴胄,表面風光,背地裡為了權利勾心鬥角,家家都有說不盡的腌臢事,近來尤數太傅府的傳聞最多。身為帝師的太傅,本該為天下德之帥也。但太傅府那些有鼻子有眼的傳聞,件件都在明明晃晃地告訴世人太傅不會齊家教子,才養出一窩骨肉相殘的子孫。
這場骨肉相殘之中,最慘的便是太傅府長房嫡長孫鄭省初。六歲死了生母,七歲父親繼娶,八歲被人推入湖中落下病根,二十歲仍未出仕的鄭省初,在百姓嘴裡,堪比深秋被霜打了的小白菜,弱小可憐招人疼。
尤其是前日他在府里讀書時,險些被突然塌下來的房梁砸死的消息傳出來後,興陽城內的百姓對他的同情漲到了頂點,就連鄭省初主動站出來說是意外也無人相信。
甚至有義憤填膺者當街攔住其祖父——太傅鄭作忠、其父尚書右丞鄭先禮的轎子,「懇請」他們不要只顧著國家大事,也抽空低頭看看可憐的長孫、長子,令太傅和鄭右丞面上無光。<hr>
沈彥佑開始將視線放在書本之外、朝堂之上、人情世故之間,除此之外,他開始尋找堂兄沈彥義。他不在乎母親心心念念的爵位,他想找回堂兄。因為只有找回堂兄,祖父和父親才會真正地開心起來。現在他已經能明白,父親為什麼在祖母靈堂內哭得那麼傷心。因為父親認為,伯父伯母和祖母先後病故,都是因為他弄丟了堂兄。
泱泱九州,尋一個人談何容易。
沈彥佑十三歲時,祖父尋到了堂兄的下落,以養病為由辭官南下。祖父走之前連身後事都安排好了,大有此番不尋到堂兄便不歸京的意思。自祖父走後,沈彥佑沒有一日不心慌的,總覺得會出事,他與父親商議,先後抽調兩批人手增援祖父。
但還是出事了:祖父在祁縣時,祁縣內的臥龍堤,決堤了。
消息傳回興陽武安侯府,沈彥佑一遍遍告誡自己不能慌,不能病倒,要沉住氣,要立刻抽調人手去尋祖父。當得知祖父雖受傷但已平安到達宣州後,沈彥佑和父親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北庭都護府的八百里加急變送入京中——突厥二十餘萬精兵進犯大夏!
南有洪水,北有來兵。面對一群各懷心思的朝臣,少年天子只得將希望,寄托在被他器重的武安侯府上。祖父受傷,長姊成了乾昌帝的首選之臣。
不願看著伯父僅留的血脈去北庭拼命,父親請令出征,武安侯府便交到了十三歲沈彥佑手中。沈彥佑根本沒有精力去抱怨自己不爭氣,無法帶兵出征,他要安排人手沿途保護祖父歸京,要為父親出征做準備,要調查自祖父行蹤被暴露的真相。
祖父平安歸京時沈彥佑有多開心,查出是母親將祖父的行蹤透露出去的沈彥佑就有多難受、多掙扎、多疲累。
後來,他從祖父和許川口中得知了沈戈的存在,他無比期望沈戈就是堂兄,所以當長姊吼叫著要南下去見沈戈時,沈彥佑站在了她這一邊。
如果不是體弱,他也想去。除了想為祖父尋回孫子、為堂姐尋回胞弟、為父親尋回侄子,他還想有個能並肩作戰的兄弟,與他一起面對府外的風風雨雨。
府內的,他一力承擔。
百般思量後,身為人子的沈彥佑提出了圈禁母親的主意,切斷她與府外的聯繫。
待長姊確認沈戈就是堂兄後,祖父抱信痛哭,沈彥佑流著淚給父親寫信。
千盼萬盼,終於到了祖父和長姊回京之日,出城迎接的沈彥佑終於在遲了十五年後,見到了自己的堂兄。
兩人對視而笑的那一刻,沈彥佑便知道他堂兄沈戈沈彥義,比所有人口中、信里說的更好。
肩膀上的擔子終於可以放下了,他可以坦然面對生死了。
第354章 番外之贅婿
「你他娘的就不能安生兩天?老子忙得連自己的親弟弟都沒工夫照看,哪來的空管你。」
沈存玉跳下戰馬,把銀槍扔給副將,走進帥帳就開始罵。
已脫去袷衣,身披銀甲戰袍的女將軍走入帳中,似是將太陽也帶了進來,掃去了鄭省初滿身的寒意和疲憊,露出了暖意十足的微笑。
看著這張含笑的俊臉,沈存玉罵不下去了,一甩袍袖坐在椅子上,抬手抓杯,將溫熱的茶水一飲而盡後,眉頭皺了起來,「這是什麼味兒?」
鄭省初又給她倒了一杯,「蜂蜜柚子茶。」
一聽這名字,沈存玉便萬分嫌棄,「什麼玩意兒?」
鄭省初端起茶杯,頗為享受地品了一口,「這是彥義專門讓弟妹為我調配的養身茶,可潤肺化痰,健脾清腸,我吃了效果很是不錯。」
一聽是自己的好弟妹調配的藥茶,沈存玉態度立轉一百八十度,嘴角也勾了起來,「我弟妹調的茶,效果當然好。」
說罷,沈存玉轉頭吩咐副將三喜,「去把弟妹給咱配的去火茶泡一壺,讓這小子開開眼。」
「是!」女副將響亮應了,輕輕鬆鬆提起鄭省初身後的小廝走出帥帳,不讓他打擾自家將軍與美人品茶的好興致。
沈存玉掃了一眼被三喜拎走的小廝,又灌了一杯茶才問,「這個眼生,還是個會功夫的?」
聽她關心自己,鄭省初笑得越發令人臉紅心跳了,「嗯,大價錢雇來的,對付三五個人不在話下。」
沈存玉皺起眉頭,語氣里儘是不耐煩,但神情卻帶著擔憂,「你這陣子在城裡鬧騰什麼?怎鬧出這麼大動靜,消息都傳到老子這來了。」
貴胄,表面風光,背地裡為了權利勾心鬥角,家家都有說不盡的腌臢事,近來尤數太傅府的傳聞最多。身為帝師的太傅,本該為天下德之帥也。但太傅府那些有鼻子有眼的傳聞,件件都在明明晃晃地告訴世人太傅不會齊家教子,才養出一窩骨肉相殘的子孫。
這場骨肉相殘之中,最慘的便是太傅府長房嫡長孫鄭省初。六歲死了生母,七歲父親繼娶,八歲被人推入湖中落下病根,二十歲仍未出仕的鄭省初,在百姓嘴裡,堪比深秋被霜打了的小白菜,弱小可憐招人疼。
尤其是前日他在府里讀書時,險些被突然塌下來的房梁砸死的消息傳出來後,興陽城內的百姓對他的同情漲到了頂點,就連鄭省初主動站出來說是意外也無人相信。
甚至有義憤填膺者當街攔住其祖父——太傅鄭作忠、其父尚書右丞鄭先禮的轎子,「懇請」他們不要只顧著國家大事,也抽空低頭看看可憐的長孫、長子,令太傅和鄭右丞面上無光。<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