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鈴兒偷偷瞄了一眼站在不遠處的丫頭,偷偷掐了一下玉秋:「你在外頭不要瞎說話。」
玉秋回想了一遍自己說的話,也不覺有什麼問題,只是兩人乾等著也不是個事,便讓丫頭拿來棋盤,兩人就坐在那兒手談起來。
兩盤棋過後,王曼才姍姍來遲,姨娘就跟在後頭。王曼走進大堂,見了兩人在下棋,又伸了個懶腰:「你們兩個怎麼新婚也起得這般早?」
說著,她往身後的姨娘看去,她有些懷疑是姨娘講得過於含糊而導致兩個孩子沒有聽懂,沒有真正學會新婚夜該做什麼。
玉秋和鈴兒兩個站起身來,讓丫頭將棋盤端了下去,走到王曼邊上:「娘睡得真香,再過半個時辰便要用午膳了。」
王曼並不去接玉秋的話,只在椅子上坐下:「你們怎麼也不吃些早膳再等。」
「我們吃了些糕點的,本以為已經起晚了,便想著敬了茶再吃早膳。」鈴兒解釋著,與玉秋兩人走到王曼跟前,跪在丫頭備好的蒲團上。
王曼沒有說話,等著丫頭端茶來,倒是站在一旁的姨娘,臉上有些泛紅。
玉秋與鈴兒先後敬了茶,王曼喝了茶給了紅包便讓兩人起身,□□梅準備午膳去了。原本她就拿鈴兒當女兒看待,三人對玉秋的身份又是心知肚明的,自然沒什麼要敲打要囑咐的。
四人坐在一起,吃了午膳,玉秋這幾日也不打算出門去鋪子裡,幾人坐在一處聊了聊天,又各自忙去了,快過年了,府上也有許多事要費心的。尤其是兩人成了親,王曼便將府上的事交由鈴兒看待,絲毫不覺鈴兒尚且有些稚嫩。
玉秋便是年少當家的,如今鈴兒也是年少開始管家,兩人方成親,便已是佟家實實在在的掌權人了。管家看著二人,又是敬畏又是心疼,甚至都不捨得開口提醒二人儘早替佟家開枝散葉了。
王曼帶著姨娘慢悠悠往院子裡走,春梅幾人被王曼去給鈴兒當幫手去了,沒有旁人,姨娘也膽大不少,走上前拉住王曼的衣裳:「夫人怎麼不早些叫我起來,竟是叫兩個新婚的小輩等著。」
王曼不以為然:「我也沒想到她們起得這麼早,若不是看見落紅,我還以為你沒教好呢。」
姨娘臉上紅了紅:「就連孩子都明白節制,偏你這般大了還不懂。」
「你也沒讓我停啊。」
「我……我有的。」
王曼抬起頭略一思索,很快又繼續往前走去:「哦,我沒聽清。」說完,又伸過手去:「小孩子才拉著衣服呢,吶,給你手。」
姨娘先是四下張望了一眼,確定沒有旁人,才牽住王曼伸出的手,又走了兩步,貼著王曼的手臂繼續往前走著,眼裡也不再看著路,只看著兩人牽著的手上。
王曼嘆了口氣:「你這般模樣,我的確有些難以節制。」姨娘聽了,倒也沒說她不對,只拿下巴輕輕撞了一下王曼的肩膀,以示不滿。
第二十八章
過了年沒有多久,佟府迎來了貴客——劉成。
其實佟家一直沒有忘了這位貴人,畢竟是他救了佟玉秋的命。當初玉秋鈴兒去京城時,也常有拜訪,成親的帖子也讓人送過去了,可惜劉成如今是受重用的御醫,離京沒有那般容易,只寫了信來說,等年後再來,屆時玉秋十八,該重新把脈配藥了。
他倒沒覺玉秋一個女子與另一個女子成親有何不妥,在他看來,自己只管報恩便是,恩人家裡的事,自己不需插手。
劉成替玉秋把了脈,問了近來犯病的情況。玉秋已有兩三年不曾犯病,情況比劉成預想的還要好一些。劉成仔仔細細將玉秋雙手的脈象都摸了一遍,問的問題也極為仔細,深思熟慮一番,寫下一張方子:「原先的丸子不必再吃,先用這方子熬成藥湯喝了,三日後我再來把脈。」
姨娘十分信任劉成,也一直將玉秋的身體記掛在心上,聽了劉成的話,又如多年前一般,拿著藥方便興沖沖跑去抓藥了。過了許久,她又親自捧了藥來,十分用心。
玉秋接了藥,姨娘又跑去問劉成飲食上該注意什麼。玉秋想起管家說過,兒時自己病重,劉成找上門來,管家並不信任,也多虧姨娘陰差陽錯將劉成帶去了玉秋面前。當時玉秋生病,也都是姨娘親自熬藥,若不是夫人不准,姨娘定是要親自上手照顧的。
縱是如此,夫人照顧了多久的玉秋,姨娘便在邊上著急著看了多久的玉秋。
如今又是這般,玉秋粗略回想了姨娘的半生,心生感慨,對著坐在一邊的王曼道:「娘,姨娘守著佟家也孤獨了半生,不如讓人注意著,替她也找個伴?」
王曼瞥了一眼玉秋:「她替你熬藥是為了你好,你何苦將她趕出去。」
「娘誤會了,我不是要將姨娘趕出去,姨娘永遠都是佟家的人,孩兒的意思,是找個人照顧姨娘陪伴姨娘。」
「那你多買幾個丫頭不就好了麼?」
玉秋想了想,又道「這總歸是不一樣的罷。」
王曼靠在軟榻上,吃著姨娘做的糕點:「你自己才成親幾日,就開始操心起別人來了?等你替姨娘做完媒,是不是要替娘也找一個?」
玉秋滿臉認真道:「若是娘也想,自然是可以的。」王曼沒有回話,只是冷哼一聲,繼續吃著糕點。玉秋看著她手上的糕點,又看了看她的神情,猜測道:「娘是怕姨娘有了別的寄託不再做糕點給咱們吃?」
玉秋回想了一遍自己說的話,也不覺有什麼問題,只是兩人乾等著也不是個事,便讓丫頭拿來棋盤,兩人就坐在那兒手談起來。
兩盤棋過後,王曼才姍姍來遲,姨娘就跟在後頭。王曼走進大堂,見了兩人在下棋,又伸了個懶腰:「你們兩個怎麼新婚也起得這般早?」
說著,她往身後的姨娘看去,她有些懷疑是姨娘講得過於含糊而導致兩個孩子沒有聽懂,沒有真正學會新婚夜該做什麼。
玉秋和鈴兒兩個站起身來,讓丫頭將棋盤端了下去,走到王曼邊上:「娘睡得真香,再過半個時辰便要用午膳了。」
王曼並不去接玉秋的話,只在椅子上坐下:「你們怎麼也不吃些早膳再等。」
「我們吃了些糕點的,本以為已經起晚了,便想著敬了茶再吃早膳。」鈴兒解釋著,與玉秋兩人走到王曼跟前,跪在丫頭備好的蒲團上。
王曼沒有說話,等著丫頭端茶來,倒是站在一旁的姨娘,臉上有些泛紅。
玉秋與鈴兒先後敬了茶,王曼喝了茶給了紅包便讓兩人起身,□□梅準備午膳去了。原本她就拿鈴兒當女兒看待,三人對玉秋的身份又是心知肚明的,自然沒什麼要敲打要囑咐的。
四人坐在一起,吃了午膳,玉秋這幾日也不打算出門去鋪子裡,幾人坐在一處聊了聊天,又各自忙去了,快過年了,府上也有許多事要費心的。尤其是兩人成了親,王曼便將府上的事交由鈴兒看待,絲毫不覺鈴兒尚且有些稚嫩。
玉秋便是年少當家的,如今鈴兒也是年少開始管家,兩人方成親,便已是佟家實實在在的掌權人了。管家看著二人,又是敬畏又是心疼,甚至都不捨得開口提醒二人儘早替佟家開枝散葉了。
王曼帶著姨娘慢悠悠往院子裡走,春梅幾人被王曼去給鈴兒當幫手去了,沒有旁人,姨娘也膽大不少,走上前拉住王曼的衣裳:「夫人怎麼不早些叫我起來,竟是叫兩個新婚的小輩等著。」
王曼不以為然:「我也沒想到她們起得這麼早,若不是看見落紅,我還以為你沒教好呢。」
姨娘臉上紅了紅:「就連孩子都明白節制,偏你這般大了還不懂。」
「你也沒讓我停啊。」
「我……我有的。」
王曼抬起頭略一思索,很快又繼續往前走去:「哦,我沒聽清。」說完,又伸過手去:「小孩子才拉著衣服呢,吶,給你手。」
姨娘先是四下張望了一眼,確定沒有旁人,才牽住王曼伸出的手,又走了兩步,貼著王曼的手臂繼續往前走著,眼裡也不再看著路,只看著兩人牽著的手上。
王曼嘆了口氣:「你這般模樣,我的確有些難以節制。」姨娘聽了,倒也沒說她不對,只拿下巴輕輕撞了一下王曼的肩膀,以示不滿。
第二十八章
過了年沒有多久,佟府迎來了貴客——劉成。
其實佟家一直沒有忘了這位貴人,畢竟是他救了佟玉秋的命。當初玉秋鈴兒去京城時,也常有拜訪,成親的帖子也讓人送過去了,可惜劉成如今是受重用的御醫,離京沒有那般容易,只寫了信來說,等年後再來,屆時玉秋十八,該重新把脈配藥了。
他倒沒覺玉秋一個女子與另一個女子成親有何不妥,在他看來,自己只管報恩便是,恩人家裡的事,自己不需插手。
劉成替玉秋把了脈,問了近來犯病的情況。玉秋已有兩三年不曾犯病,情況比劉成預想的還要好一些。劉成仔仔細細將玉秋雙手的脈象都摸了一遍,問的問題也極為仔細,深思熟慮一番,寫下一張方子:「原先的丸子不必再吃,先用這方子熬成藥湯喝了,三日後我再來把脈。」
姨娘十分信任劉成,也一直將玉秋的身體記掛在心上,聽了劉成的話,又如多年前一般,拿著藥方便興沖沖跑去抓藥了。過了許久,她又親自捧了藥來,十分用心。
玉秋接了藥,姨娘又跑去問劉成飲食上該注意什麼。玉秋想起管家說過,兒時自己病重,劉成找上門來,管家並不信任,也多虧姨娘陰差陽錯將劉成帶去了玉秋面前。當時玉秋生病,也都是姨娘親自熬藥,若不是夫人不准,姨娘定是要親自上手照顧的。
縱是如此,夫人照顧了多久的玉秋,姨娘便在邊上著急著看了多久的玉秋。
如今又是這般,玉秋粗略回想了姨娘的半生,心生感慨,對著坐在一邊的王曼道:「娘,姨娘守著佟家也孤獨了半生,不如讓人注意著,替她也找個伴?」
王曼瞥了一眼玉秋:「她替你熬藥是為了你好,你何苦將她趕出去。」
「娘誤會了,我不是要將姨娘趕出去,姨娘永遠都是佟家的人,孩兒的意思,是找個人照顧姨娘陪伴姨娘。」
「那你多買幾個丫頭不就好了麼?」
玉秋想了想,又道「這總歸是不一樣的罷。」
王曼靠在軟榻上,吃著姨娘做的糕點:「你自己才成親幾日,就開始操心起別人來了?等你替姨娘做完媒,是不是要替娘也找一個?」
玉秋滿臉認真道:「若是娘也想,自然是可以的。」王曼沒有回話,只是冷哼一聲,繼續吃著糕點。玉秋看著她手上的糕點,又看了看她的神情,猜測道:「娘是怕姨娘有了別的寄託不再做糕點給咱們吃?」